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倾国倾城 >

第111章

倾国倾城-第111章

小说: 倾国倾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云大儒谈了些什么?把他逗得,笑声我这都听得见。”
  云扬一边弄茶水,一边抬头看她,“陛下可夸大了,云府宅子再浅,也不带鸡犬相闻的。”
  刘诩咬牙探手,隔着矮案捏他下巴,“哪个是鸡犬?”
  云扬一放松失了言,红着脸让她摸了几下。
  “这是什么?”刘诩正上下其手,摸到云扬收着的几封信。
  云扬看了看她,“呃,西北的事,原不知办不办得成,须先和郡主商议,再报与陛下。”
  刘诩失笑,“人还没到西北呢,就和朕打官腔了?”
  云扬摆手,“不敢。”
  把信双手奉上。
  刘诩何其聪明,看了信,立时想到了云扬的想法。
  她凝目沉思。云扬也没打扰她,静静等她思索。
  “先在西北试行。若书馆办得好,亦可推行到整个齐地。你提出由官府出面组织民间书官,请大儒。银钱方面,民间自筹,倒是替朝廷的官学,省下不少压力,这样办学,也更活泛呢。另外,秦人在齐为官的事,若掌控得当,也是可以一试的。”
  “不过要从实务做起。”
  云扬听她自语,笑道,“书馆还未起呢,科举也未赴呢,陛下先许官了?”
  刘诩似笑非笑地看着他,“别打岔。你未跟朕全说实话,当我不知道?”
  云扬吐了吐舌头。
  刘诩放下茶盏,指了指他,“过来朕跟前,你话不说尽,言不尽实,不行,朕要夜审。”
  云扬笑着放下茶具,从矮案后绕过来。到她面前,真撩衣跪下。跪正了,抬目道,“陛下请审,只是求陛下明察,莫让臣侍蒙冤才是。”
  “未审先喊冤,找打。”刘诩爱得不行,咬牙。
  云扬抿唇笑,垂头。
  虽是说笑,但刘诩亦认了真。她示意云扬坐下,正色问道,“扬儿,西北政事千头万绪,你为何独独首抓书馆。你屡次提到科举之事,是在直指前朝的官制的弊端吗?”
  云扬抿唇,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扬儿只是尽一个西北辅政的职责……”
  刘诩抬手止住他,“你在去西北辅政,可胸中装的是整个大齐的朝局,是秦地未来的走向……”
  这话有些重,云扬知道刘诩不喜他过多过问秦地的事,垂首道,“臣侍逾越。”
  刘诩摇头。云扬在西北兴书馆的想法,隐隐与当朝格局相对。现下六部重臣,皆是慎言门生。阁臣,也由慎言亲自选定。虽是经她首肯,但慎言在朝中亦可谓只手擎天的局面。
  前朝大臣,一人独大,非福即祸呀。显然,慎言更有此忧虑。这些日子,慎言在前朝,言行皆更加谨慎,新开的府内,一个门客也未养。去岁开了恩科,选上来的三甲和英才们,慎言一个也未收入自己门下。这些就已经表明慎言的态度,也不能不说他这是在用行动向自己表明心迹。
  不揽权,不贪权,不专权……
  可他这些做法,达到的效果却很微小。朝中,慎言权势,如日中天。而他的忧虑,也一天重似一天。
  同样道理,慎言已经在前朝独当一面,同样有治国之才的云扬,就不该再出现在朝堂。否则极易使朝局分裂出帮派,陷入无休止的党争中。
  而云扬如今提出来的兴办书馆,直接联系到了科举。不出几年,朝中格局必会发生变化。仕林中人,会成为清流一派。势力渐大时,慎言的权利就会被抗衡。
  届时,云扬虽然不在前朝,但毕竟是他主持兴的书馆。他二人极易会被认为是在争权,争宠,争高下。其实,不在其位,就不该谋其政的云扬是不利的。
  “你早在迁秦人入西北时,就想到这个了?”那几个移民之地,都是云扬拟的方略中定好的。如今看来,他是早有计划。
  云扬点头承认。
  “还有什么没说的?”刘诩探头看他眼睛。
  云扬眼睛有些雾气,抬目看她,“陛下说过,子嗣要嫡出的。如今中宫势弱,慎言大人又时时不安,皆因前朝格局不均衡之故。而且等陛下诞下嫡子,中宫大人必然重新掌兵……”
  他抬目看了看刘诩,“……至少会重新掌一部分兵权。”他明白,刘诩是不会让天下兵权尽收云逸掌控的。这样,他的势就太大了,也不是好事。
  刘诩点头,算是承认了。
  “到时,慎言大人留在前朝,您必托以朝政,到时,辅佐幼主,也可交给他。”
  这事刘诩倒是跟慎言提过。
  云扬垂目,“恐臣强主弱,慎言大人怎能不自危呢?其他阁臣又如何自保呢?朝中风气会向那一处发展呢?”
  刘诩沉了好一会儿,叹气,“扬儿,你总是……哎……那日朕还说,慎言做事被动,须朕时时拿着小皮鞭赶着,才肯往前迈一步。”
  “前朝的事,怀妊的事……我反复琢磨过。知道都是顶顶急务。但总想着,缓一段再着手处理……实在是……”
  刘诩笑着叹了口气,笑意却达不到眼底。身为一国之主,却是天下最累心的人。时时刻刻算计,不能对任何人存一点私心,天下为公,却是皇上最大的悲哀吧。
  “你比我冷静,亦比我……”刘诩沉沉叹气。她和云扬,同是宫里出生的孩子。都曾是储君。他们对事务的看法,惊人的相似和默契。就像她囚云扬在临渊。云扬一丝怨怼也没有。因为情形反过来,云扬也会对她做同样的事情。
  君,是一国之主,从来不是一个平凡的人,所以,不能以平凡人的喜怒哀乐来要求他,看待他。所以,云扬看出她的纠结,看出她的动摇,看出她的颓殆。他试着,用另一种方式,极温和地表明了自己的忧虑和态度,又想了个最温和的办法,试着一点点解决问题。让她不至于难受的同时,也让她传递了些许急迫。
  刘诩斟酌着说,“扬儿,你,慎言和户锦,虽是侍君,但你们却都是谪子。只有我不是。但我对谪子的执著,却绝不是因为这个,希望……你能明白……”
  这话题涉及到了子嗣,云扬无法接话,他止住刘诩,“云扬明白。”
  刘诩亦明白云扬的为难,她展臂揽住他,“去西北吧。按自己的心意去做吧。在这里,我会打起精神,做出个皇帝的样子来。相信我。”
  云扬郑重点头,“是。扬儿相信,宣平帝,会是个好皇帝。”
  

☆、送行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大人们的留评。感谢千叶大人的长评。感谢以下大人们的热情投掷。
北山赤碧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6…01…08 19:06:46   
ta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6…01…07 09:33:58   
gy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6…01…07 00:29:20   
kk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6…01…06 21:56:46   
小龙虾南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6…01…04 11:23:35   
yingzhiyu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6…01…03 20:43:40 
  次日,晨曦微露。
  云府。
  宁静的府门外拐角处,早停了一辆青呢马车。车上纱帘低垂。
  在府内辞别了父亲的云扬,跳上马车时,眼睛还是湿的。
  等在车内的刘诩,正低头看新传上来的公文。
  刘诩掷下手中的字纸,忙招呼云扬坐过来。看见云扬红红的眼睛,叹气,“怎么回回都像是拐了你去。”
  云扬被她逗笑,不好意思地用手背擦眼睛。刘诩把他手拍落,递给他布巾,“我的云大人,好歹讲究些吧。”
  云扬随手接过来抹了抹脸。
  刘诩也拿这个皮实的小子没办法,吩咐外面,“走吧。”
  车一动。周边随行的暗卫也如影随形。加上云扬的十八名暗卫,一行低调又浩浩荡荡。
  云扬陪她一起分拣文书。过了会儿,掀帘向外看。
  “去哪儿?”
  “祉县。”
  祉县距京城不远,但也要两天一夜路程。已经出了京,属于祈州地界。
  “尚老侠正往祈州集结人。君山派在祈州有几家武馆。你此去,化名飞白。落籍祈县。便由那里报名入馆。他安顿一下,至多三天,便会携一部分弟子入京,你就混在其中吧。”
  “……”。
  没听云扬应声,刘诩抬目看他,“怎么?”
  “呃?”云扬摇头,“无事。”
  刘诩盯着他看了会儿,又低头看书。
  停了一会,云扬凑近道,“陛下,此次,臣想以文士身份入西北郡。”人凑得挺近,几乎贴着膝坐在对面。但语气却很正式。
  “哦?”刘诩抬目正视他。
  云扬舔了舔唇,努力争取道,“昆山派在大齐的武馆有多处分号,所收外家弟子无数。很多人为强身健体,也愿意投到馆下。但平日行事,并不只会以昆山弟子自居的。所以,我其实也不必以这个真份打掩护。”
  “你到底怎么想?”刘诩问他。
  云扬道,“臣会在祈县报名,入馆,做昆山的外家弟子。这些,整个西北之行,尚老侠都可以督管臣的行止,不致让臣行差走错。不过,在政事上,臣打算直接投书到郡守府,争取做上府中幕僚。只要这一步成功了,以后参知政事,辅助兴学,会更便利。”
  刘诩失笑,“你倒直接。”又细想了想,昆山派是百年大派,根基深厚。云扬下意识里,对这样一支力量确实有所防备。不过更重要的是,他不想行事处处受昆山压制。他很聪明,知道如果他试图完全脱离尚老侠的督管,自己定不会放心让他独去西北。于是,他力求在最大范围内,争取一个更超然的身份。
  “也好,郡守府幕僚众多,参知政事倒是份内的职责。你混在里面,倒也不会让人奇怪。”刘诩终于点头。
  云扬舒了口气。
  刘诩停了会,想到了什么,细问道,“怎么你是去‘争取’做幕僚?还得‘成功’?”
  云扬笑笑,“自然不能借陛下之力的。”
  “哦?”
  “嗯。郡守府幕僚也不是白做的。”云扬竖起手指,给她数着,“要进郡守府的人,都要有定期的考核,这谓之能者居之。考核的内容不只是锦绣文章,还有时政方略,有时还会针对专门的技能进行的专门考试,总之,什么都有,不拘一格选人才。”
  “其时,文章都录在纸上,张于府中贤士榜中。公之于众。这样才有利于各位贤士们彼此间切磋,也更知道自己更在哪方面有所长,主君也能更好地择专能所用了。”
  “你怎么知道郡守府的规矩?”刘诩惊讶问了句。见云扬笑着垂头,立刻明白了。这分明就是这小子给宛平出的主意呀。西北郡的办法挺务实。她也正准备冷眼观察几年,看看效果,好在各州府衙推行呢。
  “你倒是会网罗人才,为贤所用啊。”刘诩真心感叹了句。也得亏郡主对他言听计从。虽是智计,但这样的依赖与依从,也得她刘诩有很大度的胸怀,才不至于——瞪眼吃飞醋呀。
  云扬倒没她想的这么多,见陛下不再问什么了,就很正式地谢了恩。这事算是敲定了。他放松地坐回去,闭目休息。
  …………………………………………………………………………………………………………………
  马车行到京郊。云扬睁开眼睛,“陛下,您该回了。”
  刘诩眼睛只在书上,没动。
  “再送,天黑前就进不了京城了。”云扬坐起来。
  刘诩抬目瞟了他一眼,接着看书,“咱们一同去祈县。”
  “啊?”云扬彻底诧异。
  刘诩指了指车厢后。云扬探头看,是两个人的简单行装。
  “陛下也要去祈县?”云扬这才明白过来,皱眉道,“可是朝中的事……”话说一半就被刘诩止住。
  故意挑眉哼道,“怎么?这几日朕的休沐,出来小小的逛一逛,还用跟谁交待?”
  原来是偷着跑出来的!云扬脑子里翻出这样的认知,惊得张圆了眼睛。
  刘诩从前是多见云扬在云逸面前低眉顺眼的样子,倒很少看见他把一双漂亮的眼睛瞪这么圆的。眼见着清澈得如两泓清泉的眼睛,水灵灵地瞪得这么惊诧,倒是更有意趣。刘诩瞧得煞有兴味。忍不住就伸手捏住他下巴,探身吻他长睫。
  云扬没准备,下意识往后缩。
  刘诩停在半途中,皱眉,“此去西北公干,与京城远隔何止千里,估计过年也回不来。你……就不想我?”
  “啊?”还没分开呢。云扬张了张唇,不如如何接话。
  瞧瞧,人还没走,一颗心倒被西北填满了。刘诩气往下涌,索性自己起身,坐到云扬身前,俯身亲了下去。
  猝不及防,熟悉的气息就笼了下来。云扬也只坚持了一瞬,便溃不成军。
  “哎,”被按在垫子里,压在唇上的吻,顷刻夺走了云扬的呼吸。好一会儿,终于被放开喘口气。云扬胸口剧烈起伏着,喘息,“这……还得谈正事呢……”
  “西北多大一个摊子,正事说一车也说不完,咱们这两天可以慢慢商定……”刘诩低头吻他轻轻颤的长睫毛和透红的耳垂儿。
  云扬只觉全身的血液一下子涌了上来。头晕目眩,喘息难定。他守着一线清明,强自坚持,“师父说……要静心守气,方有大成……我,我刚摸着点门道,你……别来破坏。”
  刘诩在他耳边轻笑,“昆山心法,讲究童子功呢。你已经不是处子,哪来的大成?”
  “这什么话呀!”云扬被她露骨的话激得轻颤。
  “实话。”刘诩俯下身,用唇再次堵住他的呼吸。两只手灵巧地探进云扬前襟里,左右一分,往下一拉。云扬上身就全袒出来。
  云扬轻呼被堵回唇里。又觉下身一凉。紧接着,最敏感的部分被一只素手扼紧,极有技巧地上下律动……
  云扬心内哀叹。不眠不休,练了好几晚的内功,瞬间,破功。
  ……………………………………………………………………………………………………………………
  至中午,车驾行到一个小镇。虽小,却有一条繁华街市。
  打尖。
  刘诩从车上下来,身后跟着一脸红晕的云扬。
  道边一家很大的茶楼,门口一个扎围裙的大嫂,很爽朗地站在门口招呼,“小夫妇来里坐坐。”
  刘诩不让人跟着,自己拉着云扬进去。
  正是中午,喝茶吃茶果的人不少。云扬见没人跟上来,就跟得刘诩更紧了些。小心提防着周遭,又一边替她拉开椅子,安置她坐好。接过大嫂递过来的杯盏,替她摆上。
  刘诩很喜欢看云扬替自己忙活时,专注又认真的样子。笑着看他忙完了,指旁边的座,“歇歇吧。”
  “是。”云扬这才坐下。
  大嫂眼尖,早瞧出端倪,拎茶壶过来,一边倒茶,一边笑道,“刚才失礼了。原来是娘子带小侍君出行哪。”
  刘诩笑答,“是啊。”
  “小侍君生得好齐整。”大嫂上下打量云扬,抚手笑道,“娘子好福气。定是在外面订下了,要带回家去?”
  “啊?对啊。”刘诩笑应,转目看云扬。
  云扬一直红到耳垂。
  “哎,生得这样好,家里的夫侍定会吃味的。”
  “噢?他不是这样的人。”刘诩摇头。
  “哎,一时大度,不保证天长日久不走心啊。小侍君这样乖巧齐整的孩子,娘子家的夫侍是会在你照顾不到时,要搓磨他的。”她可惜地摇头。
  “哦?那便如何是好?”刘诩转头又看云扬。
  云扬咬着唇,头都要埋进茶杯里。
  “娘子可有子嗣了?”
  “未曾。”
  “哦,这么大年纪了,还没生。定是家里夫侍不争气。”那大嫂倒很聪明,抚手笑道,“这下便好了。先问他个无子无出的罪过,把他拿住了,再接小侍君入门。到时您再怀上个宝宝来,他倒没话说了。”
  “我家夫侍就可怜了。”刘诩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