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第一太子 >

第119章

大宋第一太子-第119章

小说: 大宋第一太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这五代的国家为什么这么短命是有气根源的,这个根源就是藩镇的问题。”

赵普一下子就抓住了这个问题的症结,也当然也不是偶然,他已经研究这个问题好长时间了。

翻阅了多少史书,更多的是看看这些王朝覆灭的始末,最后才得出这个结论。

正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现在赵普可真的是有了发言权了,人家毕竟努力过是吧。

即使赵匡胤今天不问他这事情,他也是会找个机会给赵匡胤上书,陈述自己的观点,没有想到今天赵匡胤居然问了,这可是真的巧了。

第212章君臣对话

这就是个机会,本来自己正要给自己制造一个机会没有想到现在机会自己居然送上门了。

有很多的人总是羡慕别人,说是别人遇到了好的机会,才能成功,自己没有成功是没有机会。

可是他们不知道机会在他们不知道的时候就已经悄悄的来临,机会就在你的身边,可是你却没有能够抓住。

还是相信那一句话,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时刻要做好准备等待着机会的降临。

即使没有机会自己要也给自己创造一个机会,也要让自己成功,只要这样自己成功的几率才更加的大。

就像现在的赵普人家就在时刻的准备着,等待着一天机会的降临,人家已经准备的是相当的充足了。

还正在准备即使是没有机会也要自己去争取,怪不得以后人家能够成为宋朝的名相呢?

就看看人家的心态你就知道了,人家成功绝非偶然的,你现在总该有所顿悟了吧。

这边找赵普还在阐述着自己观点,自己关于五代以来霍乱的根源,也好为后来的计策服务。

“陛下,这藩镇就是五代的根源,其实藩镇刚开始设置的时候还是有助于朝廷的统治的。”

藩镇大概是出现在唐朝中叶以后,刚开始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的。

刚开始就是保卫地方的意思,可是说都没有想到后来这个藩镇竟然成为了唐朝灭亡的根源。

刚开始的时候藩镇确实起到了稳定地方的作用,大唐也因此稳定了好多年,这个时候节度使还没有这么大的胆子。

后来安史之乱爆发为了平定叛乱,唐中央政府有增加了很多的军镇,也就是藩镇。

为的就是便于指挥军队平定叛乱,这样以来心形成的藩镇就不断的壮大了。

这些节度使慢慢的手握大权,不听中央政府的指挥了,形成一股巨大的地方势力。

当安史之乱被平定之后这些藩镇已经是独立的王国了,唐朝廷也没有办法调动他们了。

于是在藩镇内节度使实际上就是一个皇帝,什么都是他说的算,军事、财政、人事大权谁也干涉不了。

最后唐朝也是被藩镇所灭,可以说唐朝就是毁灭在藩镇的手里,这句话一点也不错。

“当年朱温灭掉了唐朝建立了后梁,开启了藩镇灭亡中央朝廷的先河。”

“自那以后藩镇就一直威胁着中央朝廷,陛下您看看这五代以来那个朝廷是完完整整的征服了,都是始终被藩镇所威胁着。”

“即使是有的藩镇暂时臣服于朝廷可是在背地里还不是阴奉阳违,可就是这样朝廷也是没有办法。”

“到了前朝的后周的时候,由于当时周世宗的强势还有禁军的强悍,藩镇的势力暂时被朝廷压下一头了。”

赵普说的这些赵匡胤都是知道的,因为有些事情都是他亲自参与的。

比如说这裁撤禁军,加强了禁军的实力,这也是赵匡胤以后能够当皇帝的资本。

“赵普你说的这些朕都是知道的,朕心里也是十分的明白的,现在我们大宋也是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都已经说过了,五代以来都是面临着藩镇割据的局面这大宋朝自然也是不例外的。

赵普说的这些赵匡胤怎么会不知道呢,这些他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当然是知道赵普说的那些事情。

“赵普你说说你的想法吧,朕想听听你的高见,朕相信你的心里一定有了对策吧,看你信心满满的,朕就知道你已经胸有成竹。”

赵匡胤立刻给赵普戴了一个高帽子,这让赵普很是激动,连皇帝都夸他了,能不高兴吗?

“陛下谬赞了,高见臣是没有,但是臣确实有一点小小的想法,有什么不足的地方,还请陛下指正。”

虽然自己有了个成熟的想法,但是总不能说自己比皇帝高明吧,如果比皇帝高明这皇位是不是要让给你坐呀?

赵普这么聪明的一个人怎么可以犯这样的错误呢,只是说自己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

这样不仅能让自己顺利的阐述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在皇帝的心中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陛下您也知道藩镇的实力太大,就会造成君弱臣强是朝廷根本就没有办法能够制衡他们。”

“为什么这些藩镇有如此强大的实力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是兵权。”

这一点算是切中了问题的要点,就像大蛇打七寸,掐住了这条蛇的七寸。

你想想这些藩镇节度使的手中有了家伙,有了人,你朝廷算老几呀。

不服气的话我们出来干一仗,看看谁的实力强大,这和当时的东周末年真的是没有什么区别了。

“所以陛下我们要想解决藩镇问题,首先就要解决他们手中的兵权。这些人的手中没有兵权这些藩镇的威胁就去掉了一大半。”

正所谓:“兵权所在,则随以兴,兵权所去,则随以亡”。这些话揭示了唐末五代以来,在政治局面变换中,兵权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如果真的没有了兵权那些结对是根本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几天了。

赵匡胤听到这里立刻就想到了前几次赵旭给自己说的收回兵权的问题。

现在自己有个更深的一步了解,或者有了贴身的体会了,又或者说是身临其境。

想一想自己正是从小兵,先当的是帅府小校,最后受到了柴荣的赏识。慢慢的成为都虞侯。

最后一跃成为殿前都点检成为禁军的最高统帅,自己当时也会笼络人心。

加上自己确实当时威望十分的高,士兵和军官都愿意为自己卖命,对自己的命令也是不打折扣的执行。

所以当自己殿前都点检跃上皇帝宝座的时候,禁军没有一个人反对,相反的十分拥护。

所以说赵匡胤是最懂得这兵权的重要性,如果当时自己没有掌握住兵权恐怕皇帝的宝座距离自己有十万八千里之遥吧。

所以他当上皇帝之后,这个禁军的控制他是一点都没有放松,现在的殿前都点检就是他的把兄弟慕容延钊。

其他的人根本就别想染指这禁军,况且禁军里面很多的下层军官,好多都是赵旭那个禁军军校出来的,这一点赵匡胤很是放心。

这也是他一直不急将那些把兄弟节度使的兵权给收回来,他觉得禁军是一直掌握在他的手里的。

“朕也想将这些兵权收回来,可是你也知道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朕的兄弟,朕相信他们不会背叛朕的。”

也不知道赵匡胤这句话说的是真心还是什么,只有他自己心里最清楚了。

“臣也不担心他们会背叛陛下,但是如果他们的部下贪图富贵,万一有作孽之人拥戴他们,他们能够自主吗?”

说完这些话之后赵普,扑腾的一声跪在了地上,就是因为他刚才说的那一句话。

这些话实际上是提醒赵匡胤,要他记住陈桥兵变的事件,避免类似的事件重演。

虽然他知道陈桥兵变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因为他自己也有参与其中,但是他却不能说出来。

所以在他提醒完赵匡胤不要忘了陈桥兵变之后,立刻就跪下请罪了。

赵匡胤的脸色阴晴不定,是呀他们是这样对自己忠心,可是万一有人将黄袍披在他们的身上,他们也是没有选择的。

这赵普是提醒自己要不要忘记黄袍加身的事情,也会死提醒自己兵权的重要性。

“赵普你起来吧,朕知道你的意思,平身接着说吧。”

“谢皇上!”赵普心里想着这一次自己又赌对了。

“陛下解决了兵权以后,将他们的精兵强将收归朝廷到时候,朝廷就没有了兵权的威胁了。”

“但是陛下将兵权收回朝廷之后并不是高枕无忧了,还有一件事情是必须要做的。”

“嗯?还有其他的事情?”赵匡胤也是明白将兵权收回朝廷的好处,这一点不用赵普说他也是明白的。

“是的,陛下兵权只是其中的一项,要知道藩镇之所以能够形成气候并不是只有兵权这一项能够做到的。”

“兵权只是藩镇割据形成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之一,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但是另外一个原因也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赋税的权力。”

每一个藩镇都是可以自行征税的,也就是说他们的财政是独立的,只要自己控制多大的地方,这些地方的是他们私有的。

收取这些地方的赋税可以保证他们充足的军费,这本来应该是朝廷做的事情,现在让藩镇给代替了,你朝廷能够有多少税收。

“那赵普你的主意是什么,能够不让地方势力掌握这些财富,这样他们也没有了做大的本钱。”

身为皇帝的赵匡胤岂能不知道这其中的厉害,他也在一直考虑这个问题,可是都没有好的主意。

现在闻听赵普有好的主意,赵匡胤真是想迫不及待的知道,这是什么样的事情。

同时自己心里也是十分的高兴,自己今天晚上是来对了,也得到了自己意想不到的东西。

这样看来的话,提拔这个赵普代替范质的位置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吧。

第213章解决地方财权

赵普不知道赵匡胤他现在心里想的什么,要不然是不偷着乐去了,他还在继续的陈述这自己的观点。

“这赋税的大权只能掌握在朝廷的手里,赋税乃是国家的根本,根本局势不能动摇。”

“国家的各项的开支那一项不是来自于赋税,没有了赋税做保证,国家还有什么希望。”

“将赋税大权授予地方藩镇,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这不等于将国家的根本让给了他们了吗?”

“地方藩镇有了各自征税的权力,就有了做大的资本了,有了这样的资本他们还有了胆子造反,朝廷到时候能节制他们吗?”

“他们手里要人有人,要钱有钱,俨然是一方豪强了饿了,朝廷能够指挥的了他们吗?”

赵普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居然是脸不红心不跳的,就连一口水都没有时间喝。

历朝历代赋税的大权朝廷都是紧紧的将赋税的大权抓在自己手里,实行什么盐铁专卖的政策。

为什么会这样呢?

赋税是国家一切开支的根本,国家的正常运转考的就是他,不然国家还不瘫痪了。

再说那什么盐铁专卖的政策,这些东西也是重要赋税的来源,因为他们都是日常所需要的。

是常用之物,没有一个人不需要,所以也是一笔可观的水税收,所以朝廷要控制在自己的手里。

“你说的十分对,这一点朕也明白,可是百年以来形成的恶习,不是朕说想改变就能改变的,朕也是无力回天呢!”

赵匡胤重重的叹了一口气,难道他心里就不想改变这种状态吗,当然想了。

身为一个想要有作为的皇帝,他自然是希望自己做出一番惊天的伟业来。

更加的希望自己能够扫除唐末以来的重重陋习,进而统一天下,这是他的雄心壮志。可是真的实施起来的话,并不是那么容易的,真的是阻力重重。

这不是一天两天想成的,而是近百年来的逐渐形成,要想一朝清除掉无异于痴人说梦。

“陛下自是不必心急,什么事情都是要一步步的来的,特别是这样的大事更是不能操之过急,否则会适得其反。”

赵普看到赵匡胤那一脸惆怅的样子,不由的出言劝道。

这事情你急上火也是解决不了的,只能慢慢的来,一步一步的逼近,要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正所谓不在气味不谋其政,赵普又不是一个帝王,哪里会了解一个帝王的心思。

假如他自己是个帝王,估计也会和赵匡胤一样的心思,可是他体会不了赵匡胤的心情。

虽然坐上了龙位,可是每天还生活在不稳定之中,吃不好睡不好的。

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鼾睡,现在不止是有他人酣睡,而且睡的比这个老赵这个皇帝还要香。

你要是处在这样的环境中,相信也是会有赵匡胤这样的心情的。

“看你赵普这么淡定的样子,就不要给朕打哑谜了了,将你心中所想的给着呢说出来吧,朕可是有点迫不及待了。”

你赵普在这这里说了那么多,不就是想说说你的注意吗,做了这么多铺垫你还不说。

这赵匡胤可是有点坐不住了,什么事情他都是可以等的,但是有些事情,他是不能等的。

“陛下,臣是这样想的,按照我们的预想,不是想收回了了兵权了吗,收回了兵权,这藩镇已经没有了一大半的威胁,自然是不能和朝廷想抗衡了。”

军队是那些藩镇嚣张跋扈的根据,他们就是仗着这些军队胡作非为。

手中有了人有了兵器就是腰杆子硬,竟然可以和朝廷想抗衡,和自己的顶头上司讨价还价的。

现在没有了兵权,他们指挥不了军队,就相当于,老虎没有了牙齿,还狂个什么劲。

“是,如果这些藩镇节度使的手中没有了军队,他们对朝廷的威胁也就不存在了,也就是说朕随时可以撤销这些藩镇了。”

赵匡胤的自在这一刻爆棚了,仿佛自己已经将节度使手中的兵权给收回来了一般。

“陛下说的对,没有了兵权他们就如同是没有牙齿的老虎,和秋后的蚂蚱一样,蹦跶不了几天了,这个时候是最好收回财政大权的时候。”

趁你病要你命,这赵普是把握的时机刚刚好,就在一个老虎刚刚拔掉牙的时候在进一步将人家的虎皮也给剥去。

这不是狠心,这是瞅准了时机,步步紧逼,这样的时机刚刚好,没有比这个时候更棒的了。

要知道迟则生变,要是这些藩镇的节度使因为心存怨恨在这个时候在起兵就真的完了。

因为他们一直在地方,什么都熟悉,如果他们因为自己的兵权被收回去,再次征兵,那麻烦可就大了。

因为他们统治地方多年,彼此都熟悉,征兵更是如家常饭菜一般,更为重要的他们手中有钱。

这年头有钱能使鬼推磨,或者翻过来说又钱能使磨推鬼更合适,为了金钱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比说征兵了吗,只要你出的起价钱,你都可以让这些人光明正大的去刺杀皇帝。

这也是赵普最为担心的地方,所以他才说出趁热打铁铁这样类似的话。

“陛下,在从反正将兵权给收回来之后,这个时候一定要尽快的将这些藩镇的士兵安抚下来,是他们树立忠君爱国的思想,紧接着就要实行收回赋税的权力。”

“朕觉得这样是不是有点太快了,毕竟刚从他们手里将兵权给收回来,这时候就要将他们的财政大权给收回来,是不是有点不近人情了。”

赵匡胤不亏有着仁义皇帝的称呼,这个时候还想着自己这样做的话是不是有点不近人情。

您觉不近人情,就那您还想着将兵权收回来干啥,那样岂不是更加的不近人情了。

赵普在心里想到,同时也是在心里无奈的摇了摇头,这个皇帝什么都好,就是太重感情了。

要知道身为一个皇帝不要被自己的感情所左右自己,不然会影响自己的判断的。

古代的君王自称寡人,寡人就是孤家寡人的意思,他们为了自己的国家真的六亲不认,成为孤家寡人,这个称呼也恰如其分。

“可是陛下,您要知道迟则生变,这些人可都是在地方有威望的额,如果他们手中再掌握这财政大权,万一他们心存怨恨,振臂一呼,绝对会有人响应的。”

这些节度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