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第一太子 >

第148章

大宋第一太子-第148章

小说: 大宋第一太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旭也没有说什么,他今天就是来看看这些即将大考的学子都在干什么?

其他的倒是也没有什么,自己还幻想着能不能呢过遇见一个什么从平民之中出现的大才。

正在这个时候从楼上下来一个人,看样子也是一个考生,再说了,这个客栈里除了考生也没有其他的客人。

他在下面看了一圈,随后就来到赵旭这一桌子,拱了拱手:

“兄台请了,不知道在下可不可坐在这里呢?”

赵旭微微一笑:

“这有什么不好的呢,兄台请坐,反正这么大一个桌子也不是我们能够坐下的,再说了人多也热闹不是。”

“如此多谢兄台了,在下杨砺,字汝砺,京兆鄠人,不知道兄台如何称呼呢?”

这个杨砺倒也不见外直接就介绍起来了自己,同时还询问赵旭等人的姓名。

一看就知道他是一名社交的好手,得体大方,丝毫的不怯场,没有一般多数人那种中庸内敛。

赵旭在心里暗暗的给他一个评价,这个人不错,不迂腐,没有满嘴的之乎者也的。

杨砺不错的名字,等等他叫什么,杨砺,没错他刚才介绍的时候就说自己是杨砺。

也不怪赵旭这么惊奇,一般的人可能没有听说过,但是如果你要研究科举制度以来历朝的状元一定会对这个名字不陌生。

杨砺生于后唐明宗天成五年也就是公元的九百三十年,卒于宋真宗咸平二年即公元九百九十九年。

按照历史他是宋太祖建隆元年庚申科状元,也就是宋朝的第一个状元。

既然他能成为状元说明这个人还是有一定的实力的,不然为什么那么多人就他成为了状元。

足见杨砺此人也是有一定的能力和其他方面比较出众的实力的,要不然也不会在殿试的时候独占鳌头。

没有想到在这里见到了他,真是不知道历史会不会因此而改变,这个大宋朝原来历史上的第一位状元并不怎么如意。

在他刚成为状元不久他的父亲就去世了,还没有给他授予官职就回家守孝去了。

开宝九年,杨砺被召试于学士院,同时又被任命为陇州防御推官,也算是一个地方官了。

没有过的多久他就被召进京城任禄寺丞,成为一名京官了,此后又转为秘书丞,改任屯田员外郎后,任鄂州知州。

想到这里赵旭也是换了一礼:

“原来是杨兄,在下赵德秀,字天麟是开封人氏。”赵匡胤说过自己也确实有了名字叫做赵德秀。

现在自己说出来这个名字也不能算是欺骗他吧,天麟本来就是他的字。

“原来是赵兄,那么这两位是?”杨砺又看了看赵旭旁边的两个人问道。

既然有人问了苗训和刘红庆两人也是不能没有动作吧,也是介绍了一番。

经过一时间的闲聊,赵旭对这个杨砺又有了一些新的看法,历史记载并不是那么靠谱。

这个杨砺这么能说,不像是一个拘泥于形式的人,能言善辩,而且他的文法也不是繁琐。

历史记载杨砺为文崇尚繁琐,无一定师法。在翰林院时,起草诏令迂怪,常被人哂笑。

“没有想到赵兄是京城人士,在天子脚下想必受到了天子之气的熏陶,此次必定要高中呀。”

杨砺一看赵旭也是坐在这里,下意识的认为他也是和自己一样是一名即将参加科考的学子,所以才说了这句话。

“唉,杨兄这话怎么说的,科考全凭的是真才实学,哪里靠运气就能高中的,再说了现在朝廷还对科举进行了一番改革,到底是什么情况还不知道。”

赵旭不是谦虚才扯开话题的,而是为了了解一下参考科考的学子对科举改革的一些看法。

这也是他此行的另一个目的,果然赵旭刚说到这个话题,杨砺就被他成功的转移了注意力。

“赵兄其实我倒是对朝廷的这一次改革十分的看好,也觉得科举考试就应该是这样的,这样才能选拔出来真正的人才。”

“哦,杨兄还有此番高论,那在下就洗耳恭听。”没有想到他对这次改革居然这么看好,和当初赵旭改革的初衷有点像。

于是赵旭就不由的想问问他如何会这样想,看看这个人是不是真的有状元至之才。

如果此人真的有不同一般的见解的话,自己还真的要好好培养一下。

有时候人有才能是一回事,能不能得到重用却是另一回事了,即使你再有才我不用你,你也没有办法不是吗?

后来杨砺成为了一朝重臣,回忆起这次的偶遇,还是十分的感激赵旭,并且要不是太子绝对没有今日的杨砺。

也正是这次使赵旭认为杨砺是一个可塑之才,才慢慢的培养他的。

第279章哥们你也是穿越的

赵旭的问题就是你说你对现在的科举改革是比较满意的,那么是你满意在什么地方。

你不能只是嘴上说满意而有说不出来什么像样的理由吧,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你这个人还真的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了。

赵旭听到他刚才听到他说了一下这个改革还是不错的,还说这样的科考才能选拔到真正的人才,于是赵旭才有此一问的。

“兄台难道你不是这样认为的吗,就先说这个考试的体系吧就十分的合理了。”

杨砺也不管自己是不是朝堂上的那些大人们,直接就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了。

再说现在风气也是很开放的,也没说不让平常的人议论朝廷的得失,这也是宋朝文风盛行的一个原因。

你要想议论朝廷的什么大事,一定要识字这是最起码的吧,再者你识字也是不够的,还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吧。

综合起来那些学子有了天然的优势,特别是他们进入到了官场之后,就更加的促进了大宋朝文人的发展。

“以前我们的科举就是一门定终身也就是说只要考一门就注定了你的一生,也就是说如果你这一次没有能够得到考官的青睐的话,就以为着你还要去等上几年才有机会去参加这次的大考。”

杨砺缓缓的说道,他说的也是实情,宋朝的科举也是程序也是跟前代的差不多了。

也是有乡试和省试,并且在前面发布科举考试的相关规则的时候明确的规定了三年一次大考的规定。

当然现在还没有出现后来的殿试,赵旭也是没有特意的改变这一些。

赵匡胤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殿试,一定是要出了什么事情,人们才能对殿试重视。

如果现在赵旭提出来殿试虽然赵匡胤也知道这其中的好处,不过也不一定会很是重视起来的。

所以赵旭等着需要的时候在去给赵匡胤提出来这事情,这样也会可能形成定制。

也有利于这些学子能够真正的被皇帝所掌握,成为真正的皇帝的门生,天子门生。

对皇帝是无比的忠诚,所以赵旭有信心以后一定会实现的,这一点他丝毫的不担心。

“哦,杨兄你这话又是从何说起呢?这三年一次大考是应该的,毕竟一篇文章确实是能够看出你的文采,这样录取人也是有一定的根据的。”

赵旭故作疑惑的问道,这不是他糊涂了,他是要看看这个杨砺到底是怎么想的。

再说了赵旭当初想改革这个科举的时候,就是反对一切都是要以一篇文章就定下你到底是不是能做官。

他又岂能不知道这其中的弊端呢,杨砺既然这样说想必也是觉得这其中有神不妥之处。

这个时代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大胆的怀疑到科举制度有什么不妥之处的。

“赵兄,我辈读书人自然是要以科举进入仕途了,在下自然也是不例外,可是在下总是觉得这只考文采始终不妥。”

“杨兄,你也别在下在下的称呼自己了,你要是不嫌弃我们就以兄弟称呼如何?”赵旭试探性的问道。

他也听烦了,杨砺跟他说话的时候老是一口一个在下,他还是很欣赏这个人的。

“啊,我求之不得,我今年二十有一,你不知道赵兄你?”

“什么巧了,今年我也是二十又一,但是我的生辰是正月十五,也就是元宵节。”赵旭随即连自己的生辰日期也说了出来。

最后还是赵旭因为比杨砺打了几个月成为了大哥,不一会两人就大哥贤弟的叫了起来。

“大哥刚才小弟说了不能光凭一篇文章断定一个人是不是国家的有用之才,你想想看,读书再多也只能是说明他多先贤们的思想了解的多。”

“可是了解并不一定是理解呀,再说先贤们在著这些书的时候,并不能考虑到现在的情况,他也是他们那个时代的写照。”

“也就是说书中的道理很适合当时,但是不一定能够适合我们这个时代,因为我们的时代在发展,文章做得好只能说明比学的好,能不能呢过治理好国家是另外一回事。”

赵旭内心十分的震撼,这个人倒是和自己的思想十分的接近,自己可是后世的人,知道这些弊端也是前面已经发生过了。

而现在他却没有经历过这些事情,却能有如此的见解实为难能可贵。

赵旭内心虽然激动也是没有做出来什么评论,只是让他继续说下去。

“大哥小弟再说说下面的考察刑律和大局观念就更加的是一项利于朝廷和百姓的举措,我不知道是谁想朝廷提的这一项建议,但是我绝对可以肯定此人一定是大才,而且是宰相之才。”

赵旭在一旁配合道:

“贤弟,这个刑律也是那些大人们学的吗,为什么我们还要学这些呢?”

赵旭说的这个情况也确实是存在的,而且是绝对的实情,你看看历朝历代的那个文人入世之前是精通刑律的。

那些都是他们被授予官职之后,治理地方才慢慢的熟悉起来的或者是硬生生的背下来的。

能不能活用就是另一回事了,总之可以肯定的是他们都是当官之后才知道熟悉刑律的。

“大哥这么简单的道理你都想不明白吗,如果科举考刑律那么我们这些读书人都是要熟读刑律的,不仅如此也要会根据刑律判定一个案件。”

“圣旨上不是说的清清楚楚吗,我们的试题其中就有这么一项就是判定以前的案件,这就是考察我们对刑律的熟悉运用程度。”

“也就说说只要是能够榜上有名的绝对也是刑律不会差到哪里去的,如果被委任为地方官的话一定对断案有一定的帮助。”

接着他又详细的说了一些对大局观念的一些想法,这令赵旭对他更是的另眼相待。

苗训更是眼前一亮,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至于刘红庆则是对此事不闻不问。

赵旭觉得他这些思想根本不是这个时代应该有的,他心里面有一个想法。

那就是歌们你不也是穿越过来的吧,你不会也来自于未来吧?

第280章饕香楼有找茬的

赵旭还真的怀疑他也是穿越过来的,要不然怎么有这么超前的思想呢?

按理说这不科学的,这个时代的都是受到的教育都是儒家文化的那一套,怎么可能有这样的想法呢?

所以赵旭在听完他的一番话之后,于是就有意无意的问了他一些问题,都是关于后世的一些事情。

不过令他失望的是杨砺根本就听不懂赵旭在说什么,就连苗训都是以为赵旭患病了。

不过失望归失望赵旭还是跟他聊的很是愉快,同时两人还在一起谈论了一下关于国家当前的一些看法。

没有想到这个杨砺虽然是寒门出身,居然有这样的见识,赵旭在心中已经有了打算。

无论怎么样这个人绝对要他给朝廷效力,这个人不出意外以后一定是一个能臣干吏,这一点眼光他还是有的。

几人说道精彩之处就拍手称快,连旁边的人都是惊奇的看了过来。

临走的时候赵旭对他说,有时间的话让他去城中的饕香楼去找他,城中的饕香楼正是大宋第一家饕香楼。

三人就这样走出了这件客栈,临出门的好时候赵旭还特意的夸了几句那几个守门的人。

“先生你看此人怎么样,我觉得我这次最大的收获就是此人,我看此人此次一定是榜上有名。”

走在街上赵旭决定其他的地方他是不准备去了,去这一家客栈居然就碰到杨砺这样的人,让赵旭觉得是不虚此行了。

“公子,此人一定是大才,有思想有见识,完全不像是一个寒门出身的人。”

苗训对此人的评价也是很高,说他们完全不像是一个寒门学子不是看不起他。

寒门出身的人,一般受到的教育自然是没有大官贵人之家的子弟受到的教育好了。

这是因为他们接触到的资源是极其有限的,要不就是在家里面自学,再好一点的就是上个私塾了。

“先生说的是,此人居然能够将我当初要改革科举的好处说的基本上不差,足见此人的见识非凡,加上刚才言谈之间他的才气,此次大考他一定会是大放异彩。”

如果还是以前的那种科举赵旭还不敢这样说,但是现在实行的是全新的科举。

赵旭肯定杨砺还是一定能够高中的,即使不是状元也是会榜上有名的。

“公子如果有机会的一定要将他收入囊中,这样的人以后稍加磨练就是能臣。”苗训看人还没有出错过。

“先生难道没有看出来我要和他兄弟相称的用意吗?”赵旭这样的人岂会随便的就和别人称兄道弟的。

苗训此刻次才真正的明白赵旭当时的举动,他是以为赵旭是当时真的是反感了那个称呼,才这样的。

真是没有想到赵旭居然有如此的深意,什么事情都想到了前面去了,这一点还真的是不知道。

不知不觉中赵旭已经有这样的心机了,用心机还是不恰当也可以说是谋略。

一下子就把两个人的关系给拉近了,这更加的让苗训感到信心十足,这正是一个帝王需要的。

赵旭现在已经在逐渐的具备一个帝王所需要的一切,这也正是苗训想看到的。

“公子高瞻远瞩令人佩服。”苗训这是真心实意的佩服他。

“好了先生你就就不要在这打趣我了,再说我的脸会红的,走走到了用饭的时间了,去饕香楼,哪里我也最近是没有去过了,正好去看看。”

说完赵旭和苗训刘红庆三人一块走向了饕香楼,特别是刘红庆更是兴奋。

因为每次和赵旭一块去总能喝上最上等的美酒这也是他最想要的。

所以可是很肯定的说,这三个人里面就是他最为高兴了,用一个不恰当比喻就是苍蝇闻到腥味了。

此时的饕香楼还是不平静,此处的饕香楼是赵旭当年为了搜集一些情报和赚取大量的钱财而设置的。

现在成了大宋饕香楼的总店了,全国每一个州都是有一家饕香楼,至于州下面的辖下的县却没有。

虽然这里是总店,可是也是没有成为一个行政机构,还是依然在营业。

每天来到这里的人人依然是那么的多,可见其生意的火爆程度,以前的大掌柜也退休了。

也就是赵府以前的那个管家,前不久刚刚的退休,在家里享清福,现在接任大掌柜的是他的小儿子。

这也是当初赵旭答应的,现在也做到了,其实他们觉得无所谓,只要跟着皇上和太子走那是绝对不会错的。

赵旭几人远远的就看到了饕香楼的招牌了,正向这里走来,还没有到门口就听到里面有一阵嘈杂的声音。

里面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看,要不然门口连个迎接的人都没有。

可是赵旭一想,不对呀,现在还有谁敢在这里撒野谁不知道这些是自己的产业。

谁吃了雄心豹子胆,敢在这里撒野,想不通赵旭就率先走了进去,里面果然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个公子模样的人坐在那里嘴里不停的嘟囔着;

“我在洛阳就知道你们的饕香楼,洛阳的那个饕香楼居然还有三六九等,原来原因你在汴京呀,你们还敢整出来个等级制度,真行。”

“按照你们说的顾客是你们的衣食父母,满足顾客的一切要求是你们的追求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