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第一太子 >

第62章

大宋第一太子-第62章

小说: 大宋第一太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知道您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我大宋再次出现武将专权的局面,更加是为了使我赵家的江山千秋万代,武将的权力是要限制的,以免造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既然你知道这些问什么还说朕这条不杀士大夫规定不对,哪里不对了。”赵匡胤认为这是他的得意之作没有想到自己的太子都不赞同,这还真让他有点恼火。

“父皇听我慢慢说,限制武将是必须的,但是我们也没有必要将文官士大夫的位置摆这么高,更不能留下不杀士大夫的誓言,这虽然只有皇帝本人知道,但是知道之后皇帝会牢记这条誓言,心里不知不觉就会倾向于士大夫。”

“这样士大夫就会认为皇帝根本不可能那他们怎么样,越是他们的气焰就会越发的嚣张,最后可能会使他们一家独大,限制皇权,您不是说只有武将篡国,哪有文官夺权的,那东魏的丞相高欢的儿子高洋为什么会建立北齐,他不是文官吗?所以对于文官也是不能太过宽容,更不能不杀士大夫。”

第111章大婚(上)

高欢是东魏的权臣,掌握了东魏的军国大权他的儿子高洋后来取代东魏成为北齐的开国皇帝。

赵旭看着赵匡胤若有所思,又进一步说道:

“父皇你像利用文臣限制武将,可是你想过这样一来的后果吗?”

“后果,什么后果,那样只会让我大宋千秋万代,没有武将的威胁,文官何足道哉,你没有听说过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吗?”

赵匡胤的认知了武将的威胁更加的可怕文官他还真的没有放在眼里。赵旭苦笑道感情刚才那一番口舌白费了,得还是不能有这样的思想,否则还真的危险,再说一遍吧。

“父皇此举造成文官势力必定强大,接下来的是武将或者说是整个国家的武风受到影响,因为他们能从朝廷的政策中看出国家不重视武而是重文,那他们就会弃文从武这样就极有可能在民间厌武成风。”

赵匡胤立刻接过话茬:

“这样有什么不好,民间习文成风,这是一个国家文化兴盛的标志,你看南方的唐国,百姓喜文而厌武,这么多年来,百姓安居乐业,人人富足,违法乱纪之徒,更是少之又少,这有什么不好呢?”

赵旭看得出来老爹真的是陷入怪圈了,处处只想到百姓好文风的好处,这不老赵同志又开始说了起来,并且越说越兴奋:

“这样百姓都是好文风数十年之后,民间风气为之一清,政治清明,那时候定能重现大唐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赵匡胤说道此处,双眼放光,大唐盛世是他所向往的,他也想成为一个开明青史留名的好皇帝,想唐太宗李世民那样。

可是赵匡胤忘记了大唐的盛世是一刀一枪打出来的,是数次对外战争取得,是大唐的虎狼之师南征北讨才得来的。

赵旭摇头道:“唉父皇可曾想想到百姓都是习文成风,不修武术,那么势必会造成百姓的身体羸弱,那么一但有敌的入侵怎办,谁来抵挡?”

“哈哈旭儿何故如此的糊涂,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大宋的军队自会担负起保家卫国的责任,这是军人的本分,当初你我父子不就这是这样为大周出生入死的吗?”

赵匡胤不知道自己的儿子今天怎么老是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敌人来了我们有刀枪,还用问吗?

“父皇我大宋的军对来自哪里?”

“我大宋的军队当然是来自民间招募的百姓,这是毋庸置疑的呀。”赵匡胤很是肯定的回答道。

“那么父皇百姓们都是弃武从文,他们的身体能够有多强壮,能够担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吗。”看到赵匡胤想开口说话赵旭紧接着又追问道:

“父皇也许会说,我们实行的是募兵制,军人专门有自己的身份,当他们入伍之后可以进行严格的训练,这样一定能提高他们的也体能,他们也很快能够达到标准的,是不是?”

赵匡胤只得点了点头,自己确实是这样想的,当兵的只负责保家卫国,平时负责训练,有战事的时候要上战场。

“父皇说的也是十分有利,那么我有个问题想问父皇,一匹劣马将它训练成千里,马的几率是多少呢?”

老赵想说什么张张嘴却没有说出来,劣马在再怎么训练也不可能成为千里马的,他好像是有点明白儿子想说什么了。

“就像一匹劣马怎么训练都不能成为千里马一样,一个身体孱弱的士兵,再怎么训练也不可能成为优秀的士兵,只不过能让他的身体强壮而已,他日如果我们一统天下之后,征契丹能是对手吗?”

契丹人生活在北方的草原,骑兵是是他们的天然优势,他们的士兵虎背熊腰,异于常人,赵匡胤也是和他们交过手,自然知道他们怎么样。

“我国中的百姓长期身体孱弱,造成我士兵的质量下降,别说我们要统一天下,恐怕守卫国土都有问题,这一些虽然不全是您提高文人的地位造成的,但是却有一大部分原因。”

“限制武将是必须的,这是为了中央集权的需要,但是不杀士大夫这一条可以去掉,文官武将的地位是平等的,只要我们能好好的用人,他们都是没有好坏之分的。”

“怕武将造反可以改革军制,更加可以设立机构教育士兵的思想,让他们效忠的是国家而不是某个人,同时可以专门设一个官职到军中管理军中士兵的思想教育。”

一不留神将后世的政委制度给整了过来,当年毛太祖一个党支部建在连上,使党很好的指挥了枪杆子,在这个时代也是可以的。

赵匡胤哪里听过这么绕口的话,被赵旭绕糊涂了,但是又不知道该怎么说,心里觉得是不是真如他说的这样不该立下不得杀士大夫的誓言。

他不知道赵旭用了一个偷换概念,明明是一个不杀士大夫,这个赵旭却扯到了,什么不杀士大夫会造成百姓身体孱弱,又扯到国防上面去了。

如果是现代人很快就会发现猫腻,可是赵匡胤哪里会知道这里只是听着迷迷糊糊的,又觉得挺对。

其实赵旭心里想说的禁武所造成的影响,他以前看过一部武侠剧说的是武林人士,以武犯禁,禁武是最好的选择,结果强制的禁武使那个国家的民众身体越来越弱,慢慢的就被其他国家所灭掉了。

还别说赵旭这一偷换概念,赵匡胤还真的动摇了,自己跪在祖宗的牌位面前,忏悔说自己差一点毁掉了大宋江山,很快就把这条誓言给抹去了,至于加上其他了什么,赵旭就不管了。

后来在杯酒释兵权之后,朝廷还下旨鼓励民间习武,并且决定举行武举和科举取士一样重要,这也为大宋成为一个显赫的帝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是先放一边,还有更为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太子还要大婚,本来就是来祭告祖宗的,这只是一个插曲。接下来还是要为大婚忙碌着的。

虽然赵家是皇家但是还是按照民间的礼节成亲,但是却比民间的更为隆重,毕竟是朝廷的脸面,不过程序却是走的天下通用的程序。

第二天,赵匡胤写了一道圣旨让礼部尚书去高家提亲,虽然他们以前是订过婚的,但是这次却是要大大的操办,当然带的礼物不可谓不丰厚,这就是古代婚姻所说的纳采。

古按照周礼,结婚有三书和六礼,纳采是六礼中的第一步,他是指男方欲与女方结亲,男家遣媒妁往女家提亲,送礼求婚。不过这个当朝的太子求婚,这个“媒婆”不可谓不重,掌管天下礼仪的陶谷。

这本来就是准备好的,高家当然是一口答应,然后陶谷又代表则赵旭向高家求婚,本来赵旭要自己去求婚的,结婚是自己的事情,哪里用的着别人代替,不过被老太后狠狠的训斥了一番。

赵旭一个劲的嘀咕;“这到底是谁结婚,求婚不是我自己的事情吗?”

高桂英注定是正妻,也就是太子妃,才有这样的待遇,你像符彦卿的女儿符雪彤却是没有这样的待遇了,但是也是派个宰相过去了,宰相位高权重不假,但是并不是掌管天下礼仪的人。

至于王灵儿的父母双亡,唯一的爷爷也死了,可谓是没有亲人了,后宫中的皇后则是忙着她的出嫁事宜,办的当然是相当的热闹了。

完成了第一步下来就花费了老长的时间,赵旭在大呼成个亲怎么就这么难呢,这不是折腾人吗。

接下来陶谷像不知疲倦的来回跑还来个问名,就是由媒人询问女方的姓名、年庚以及“八字”,自己跟高桂英只能这么熟了,还用得着什么问名,这古礼还真的是折腾人。

陶谷还装模作样的问了一番,让后他将所得到信息交给了司天监,司天监的那个家伙摇头晃脑算了一番,说了一句大吉,赵旭知道之后几乎是气的吐了几口鲜血。

这就是走形式,这不是浪费纳税人,哦,不是,是大家的时间吗,搞得这么繁琐,他也不信司天监的人敢说高桂英和自己不和,符雪彤他们不用说也是和自己是天作之合。

这样的话还不如让苗训来说呢,这家伙可是真的会算命的,哪里用得着你司天监。赵旭又不免向老爹抱怨这是形式主义,不过老爹说这事情是你祖母在当家,我问不了,赵旭没辙了,老实的看着他们折腾吧。

看着他们忙碌的样子,赵旭反而闲了下来,像是个没有事的人似的,仿佛成亲的不是他。

其实也确实用不着他,其他的事情有陶谷他们忙,婚礼酒席更不用自己说了,自然有人打理,一下礼节自然会有人教他,什么事情都不用他亲自出面。

现在他做的就是等着去迎亲,然后白云天地入洞房,其他的一看还真没有他什么事情了,可不是吗这家伙没有事居然跑到后宫去逗他的小弟玩去了。

第112章大婚(中)

他轻松下来了可是别人并不轻松,为了太子的婚事人家几乎能跑断腿,不过他们并没有埋怨,相反的是感觉到关荣。

在高家此时陶谷将一份奏折大小的东西交给了高怀德:

“高大人,这是太子的生辰八字您可要收好了。”

这个类似奏折的东西正是书写这赵旭的生辰八字,这就是所谓的纳吉。按照周礼,纳吉就是男方父母将自己儿子的生辰八字交给媒人带给女方,这就是“过大贴”、“换鸾书”,也称为“通书”,实际上有点儿订婚的意思。

订婚他们早就订过亲了,现在这样做也不过是按照礼节来的,要知道宋朝的还是很重视这样的礼节的,即使是皇帝也不能免俗。

高怀德这是象征性的看了一下,就说大善,他那里懂得什么生辰八字,不过太子的命能不好吗,直接说好不就得了吗。

陶谷也是干脆,直接吩咐人将彩礼抬了上来这就是准备商议婚期了纳征就是指的这里,这是最实在的东西,不过这些彩礼也有是象征性的,无论送什么女方家里都是十分高兴的。

不过大吵皇太子成婚这彩礼自然不会是随便,各种珠宝首饰那自是不用说的。

奇怪的是宫内的人还担着盛一点酒的大酒瓶,装八朵大花、八枚工艺饰品,用花红系在担子上,也送到这里。

高怀德愣住了,他那里懂这些东西,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东西,还好那个照顾高琼的老婆婆知道,毕竟是个老人了,一些习俗他还是知道的。

在老婆婆的引导下高家的家的下人准备了,两瓶淡水,三五条活鱼,一双筷子,放入送来的大酒瓶内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回鱼筷”。

“回鱼筷”是一个象征性的东西,鱼筷就是愉快的谐音,就是用这表示女方家对这婚姻的满意。这也很重要这说明所有的事情都已经定下来了,最后应该到迎亲了。

“旭儿,你怎么又在这里逗昭儿玩,你不用准备准备你明天就要成亲了,还像个孩子一般。”贺氏走了过来。

赵旭抱着自己的二弟,下家伙已经长出了几颗牙了,胖乎乎的十分可爱:

“成亲了也是您的孩子不是,在您的眼里我永远是个孩子。”本来这话应该是她的幕后说的,没成想他居然说出来。

“你呀,还是准备一下明天你就亲自去迎接桂英,其他的事情就不用你问了,那个符家的小姐是不能让你亲自去迎亲的,她毕竟是侧妃。不过你放心灵儿的事情我会办的风风光光的。”

伸手接过自己的二儿子,贺氏对着赵旭说道。

“对了,最近今天你不要去见灵儿,成亲前你们是不能见面的,知道吗?”

赵旭挠了挠头,还有这规矩,自己绝对不信这事,贺氏也是看到儿子的表情,也是知道他可能不信,又嘱咐道:

“反正你不要去就行了,这是老规矩,再怎么说你都要遵守,涂个吉利不是,知道吗?”

有时候听到亲人的唠叨也是一种幸福,赵旭的脸上流露出幸福的神情,不过他又想到了一件事情;

“母亲,那我为什么见礼部的人刚才又去桂英的家送东西,他是什么东西,明天都成亲了还送什么东西呢?”

刚才赵旭见陶谷又带领着许多的人拿着许多的东西又奔着高府去了,看架势也相当的隆重,这两天看来老陶没有少受累。

贺氏听到儿子这么一问,不由得笑了笑,虽然儿子已经十九岁了,可是仍然是个孩子呀:

“你呀,他们当然是去给桂英送去凤冠霞帔的,不然明天明天她上轿的时候穿什么呀。”

不对呀,以前自己总是在电视里面看到这些东西不都是女方家里准备的吗,什么时候要男方家里准备了,自己还真的不知道。

“还有桂英他们家里则是回赠你明天去迎亲时候穿的新郎官帽衣服之类的,这你也一定是不知道的吧。”

“对了,过会高家还要派人来给你整理新房,过一会你去看看,我先带着昭儿去后宫看看灵儿那边准备的怎么样了。”

这个整理新房,赵旭还是知道的,这正是所谓的铺房,铺房就是古时在举行成亲仪式的前一天晚上,女家派妇女到男方家帮助布置结婚洞房,或者是由男方家自己委派妇女布置洞房。

由于铺房的内容主要是安排床及床上用品所以通常也被称为是铺床。这个铺床也是有很多的讲究的。

首先请来铺房的宜是夫妇都在、子孙昌盛或家境富裕的“有福气”的年长女性。当然如果是新娘或新郎的婶子或兄嫂。那最好不过的。

其实最好的是他们儿女双全的的是最佳的选择,这样是给新婚的夫妻带来儿女双全的福气。

当然铺床的时候铺房时要说一些吉利的话,这正是那什么喜结良缘,早生贵子之类的,不过这还有一些讲究的还要吟诵什么诗歌颂词。

铺床不只是简单的铺床,还要把床的位置放置正确,唯一的讲究就是床要紧靠山墙,靠这墙床就十分的稳了如泰山了。象征今后新郎新娘生活稳定,有靠山。

正在赵旭正准备出去走走的时候,苗训走了过来,赵旭也是好久没有见过他了,因为苗训现在是太子洗马。

太子洗马,本作“先马”,为东宫太子官属,按字面的意思,太子出则为前导。可以说是太子的心腹,刚开始他还不愿意最后还是赵旭硬要他担任,这次没有办法。

不过他还帮助赵旭料理风影的事情,刘红庆他们对此也没有什么,因为他们都是当日苗训训练的。

“太子,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向你汇报,这个李重进要造反啦,这是翟守珣传过来的消息。”

这个李重进在我大婚的时候叛乱,你找死,不过不能让他搅扰了我的大喜日子。

“苗先生你去让那个刘红庆查一下,还有让董玄烨的锦衣卫也调到一部分到扬州的外围不要让人发现什么,我一定要亲自将李重进活剐了。”

“是,对了太子高府来了一群夫人说是来太子东宫给你准备大婚的事宜,您要不要回去看一下。”苗训询问道。

“恩,苗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