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霸行三国 >

第186章

霸行三国-第186章

小说: 霸行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一直以来,匈奴单于也认为公孙续这边总兵力不过七万不到,要不是有两万选锋军压住了阵脚,匈奴单于甚至早就派大军攻上山了。

这也是公孙续的高明之处,永远不让敌军摸清楚自己的底细,只有这样,才能让敌军不能做出正确判断,如此一来,自己也就有机会抓住对方战略上的缺陷。

很明显,匈奴单于对公孙续这一路人马的策略就出了问题,要是他知道公孙续手上还有两万生力军的话,他是不可能只派四万多骑兵去攻打的。

小瞧人,或者错估了对手,总是要付出代价的。匈奴这边现在就已经付出了代价,公孙续先是以骑兵打头阵,在这山上,北疆军骑兵是借着山势冲锋,这更增加了骑兵的威力。

虽然匈奴这边也有几个千夫长指挥骑兵进行反冲锋,可是,他们是爬坡,骑兵的攻势大减。

到目前为止,公孙续一直都没有动用过选锋军,从坚守阵地到现在的反攻,公孙续全靠黑山军,不论是黑山军步兵还是黑山军骑兵,在这次防守战中表现都不错。

现在,黑山军骑兵还在跟匈奴骑兵纠缠,匈奴骑兵的战斗力确实要比黑山军骑兵高出不止一筹,不过,现在这情况,黑山军骑兵占据了地利的优势,再加上这山地其实不适合骑兵大规模展开,黑山军骑兵的劣势被弥补了很多。()

不仅如此,黑山军骑兵在兵器和盔甲上的优势现在得以被十二分的发挥,双方将士在半山腰焦灼着,谁也不肯退让一步,不过,在这混战中,双方将士又不能像在平原上那样组建阵型,匈奴骑兵的优势很难发挥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采取骑射和驱赶战术也不现实,战马跑动不起来,稍微跑的快了的话,山坡上的碎石和一地檑木等物都会对战马的马蹄造成伤害。

匈奴骑兵的战马算是不怎么娇贵的了,但在这满地都是锋利碎石的场地中,匈奴骑兵的战马就比不过黑山军的战马了。

很多匈奴将士心中也很是纳闷,再这样的场地中,这些北疆军生疏的骑兵是怎么控制好战马的,难道他们就不怕战马受伤吗?就不怕战马不受控制而乱跑吗?

这些问题,没有人来回答他们,他们只知道一件事情,北疆军骑兵的战马不惧怕道路崎岖的山路,不惧怕山上的碎石和荆棘,反观自己这边,不少骑兵战马的马蹄已经裂开,许多战马都不能奔跑。

现在的混战,完全成了单对单的互斗,好在山坡范围不大,双方一次总共最多也就只能投入五六千骑兵进行较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被压着打,但是匈奴士兵却没有后退的意思。

这些匈奴骑骑兵中,不少人都见识过这支北疆军骑兵的战斗力,他们不愿意相信,就是这么一群菜鸟级别的骑兵,现在竟然跟自己这边焦灼成平局,而且还有慢慢占据优势局面的趋势。

悍勇的匈奴骑兵无法接受这种情况,他们必须捍卫匈奴勇士的尊严,在他们看来,被这群菜鸟击败,简直就是莫大的耻辱,因此,匈奴人的血性鼓舞着他们坚持下去,绝不后退。

不过,到目前为止,这都只是公孙续的试探进攻而已,匈奴空有四万精锐骑兵却不能一次性展开,他们只能跟在公孙续后面使用添油战术,让一个个千人队去接替下被打残的部队。

反观公孙续这边也差不多,当一个部队的建制被打残后,其他部队就会替换上,而且,总的来说,黑山军骑兵师压着匈奴骑兵打,每交手一段时间,匈奴人的阵地就会后退一段距离,而黑山军步兵则会趁机将其全部占领。

匈奴人想反攻,但苦于缺乏统一指挥和调度,留在这里的最高指挥官就是铁昆,可他也就只能调动两万骑兵而已,至于那两万单于亲卫,他是不敢插手的,那是禁区,除了匈奴单于,谁也不敢乱动。

仅仅依靠铁昆调动的那两万骑兵,最多也就只能跟黑山军两万骑兵打个平手而已,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平局也会逐渐向北疆军倾斜。

不过,铁昆心中并不特别担心,如果不是单于有令寸土必争,铁昆现在宁愿下令全军退出山地防守,北疆军能占据的优势不过就是在这山地上向下冲锋而已,一旦离开这山地,匈奴勇士的威风就能立马展现出来。

可是,偏偏单于就有这么道命令,匈奴这边这些日子好不容易将北疆军的阵地往上赶,也好不容易压缩了北疆军的空间,只要再坚持下去,北疆军就无路可退了。

如果让北疆军再次打下山的话,那对于匈奴人来说,一切就得重新来过,之前所有的损失都是白搭。匈奴单=单于在这边前后共调用了将近五万多人,打到只剩下四万多,足可见匈奴在这边付出的代价。

现在这种情况,铁昆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反正北疆军也要付出代价,铁昆心里也不怕,不过,他自己也搞不懂为什么公孙续到现在还不调用选锋军,若是有选锋军的一个冲锋,自己这边就算是加上单于亲卫,恐怕也得退到山下去。

或许是公孙续不想损失精锐吧,铁昆也只能这样想。

北疆军大营这边,匈奴单于又做出了几次试探性的进攻,北疆军的战车阵依旧是坚不可摧,匈奴这边换下了两个万人队,北疆军那边的铁枪阵也被换了下去,现在,匈奴这边继续冲锋的话,多半是要与北疆军的长枪阵直接接触了。

匈奴单于已经向铁昆下达了死守的命令,不管公孙续要干什么,千万不能让他离开那座山地。至于不对岸渡口那边,单于也接到了消息,两座营地被毁,两万将士被斩六千多人,其余人被击溃。

此刻,前去增援的两个万人队一边和白袍军对峙,一边收拢败兵,双方也在渡口那边对峙着。

当得知袭击渡口营地的乃是白袍军和北疆大将赵云的时候,匈奴单于觉得仅靠两个万夫长恐怕不是赵云的对手,于是,在这边做出一番调整后,他派左谷蠡王率一千人过去主持战局。

北疆军中这边也没有坐视不理,当赵云他们拿下了第二个营地以后,高顺就立马向那边增派援军,到目前为止,共约一万步兵已经乘船过湖抵达对岸,新军将领蒙复,此刻正在渡口那边构建工事。

北疆军大营前边,战车阵里的步兵也被换下了一批,此刻,军阵最前边的指挥将领乃是魏延,这是他第一次以指挥者的身份出现在战场上。

他的部下五千人列阵在车阵最前方,三千长枪兵和两千刀盾手相互配合,正准备迎接匈奴骑兵的攻击。魏延自己则在队伍最中央,他很期待这次战斗,不管怎么样,魏延都知道,自己终于要出人头地了,这一战,足以让其名声大振。

匈奴单于和众将商议一番后,他又指派了三支千人队对前边的北疆军车阵发动袭击,骑兵骚扰,抛射,而后是撞阵,不管用什么办法,匈奴单于都要将对方的阵型撕开口子,让北疆军肉痛。

湖对岸的渡口这边,赵云和甘宁早已指挥部下占据了匈奴人的这座营地,这营地连接渡口,所以,要想守住这渡口,就不能让敌军把营地抢回去。

营外,将近三万匈奴士兵守住了这座营地的出口,前边两万匈奴骑兵的阵势还算整齐,最后边的那一万人只能用乱糟糟来形容,被白袍军击溃的滋味可不好受,到现在,他们都还没有从昨夜的惊恐中回过神来。

匈奴这边终于出动了两支千人队,他们要试探一下大营坚固程度,看是不是能强攻下来,高塔上的赵云看着对方骑兵出动,他身后传令兵立马挥动手中的旗帜向下面的步兵们传递信号。

营门口处的蒙复接到信号后立马对将士们吼道:“敌军来袭,全军戒备。”

而后,营门处的两千步兵都打起十二分精神,敌军战马的马蹄击打着大地声音传来,让这些士兵都觉得这是战斗的信号,没有一人感到害怕,他们都是蒙复亲自挑选,然后训练出来的步兵,多数人跟蒙复还是同乡,这一战,将关乎他们所有人的前途和家人的命运,他们没有理由害怕。

等到敌军骑兵靠近大营还有三十步的时候,蒙复猛然吼道:“弓弩手准备,放、、、、、、”

这边防守营地的战斗终于打响,匈奴骑兵不得不想办法夺回他们自己建立的营地,可是,想从北疆军口中夺肉,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双方都不肯让步,只能在手上见真章。

赵云和甘宁都在塔楼上观望,营门处由蒙复负责,他们也还算放心,白袍经历一夜苦战,现在必须休整。战事进入僵持状态,就看双方谁能最先打破僵局。

第305章:局势紧张2

经过一次次交手后,铁昆这边终于被击退至山脚了,黑山军骑兵也不再进攻,转而都进入防御阶段。。。从半山腰打下来,黑山军步兵一步步接管了所有阵地。

现在,该是黑山军步兵表演的时刻了,骑兵撤退到山上休整以后,步兵则稳稳压住阵脚,不给匈奴骑兵一丁点机会。

铁昆心中虽然大怒,可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仅靠他手中的两万骑兵想把对方赶回山上去,这不现实。在铁昆看来,对方除去选锋军,还有步骑不下于四万人,自己想逆流=山而上,难度太大。

其实,铁昆现在还不知道的是,山上的北疆军人数比他了解的要多出两万,如果他知道这个情况,或许他就不会像之前那样跟北疆军死磕了。

接下来,铁昆若是想反攻,就得和之前几天那样强攻北疆军的阵地,可是,北疆军的阵地是那么好攻打的吗?

要不是第一天趁北疆军防守不备,再加上山上水源缺乏放了一把火,铁昆也不敢保证自己这边能打出什么样的局面,现在,自己再无大火可用,而北疆军的阵地却依旧坚固。

无奈之下,铁昆只得下令构建防御工事,以求北疆军不要继续进攻。其实,他这边压根就不需要构建什么工事,不仅是铁昆,就连他麾下的大小将官都认为北疆军不会越过山脚进攻。

若是北疆军真有这个本事,又何必等到现在呢?所以,当铁昆下达构建工事的命令之后,那些接到命令的将官大多也就是敷衍了事,苦战了一上午,匈奴勇士们也累得很,谁还有体力去做这些无用功啊,要是北疆军能出山脚更好,那样自己这边就能发挥出更大的优势了。

匈奴单于这边,他再次派上三支千人队换下之前进攻的骑兵,对面那边,危险笑哈哈的怒吼道:“将士们,匈奴骑兵不过如此,接连三波都被我们击退,就算是他们再来三波,我们也照样能将他们击退。”

“战,战,战、、、、、、”魏延身边剩下的三千多步兵都喊着响亮的口号,他们这边已经死伤了一千多人,但是他们没有惧怕或是退走的意思,自己这边损失不小,难道匈奴骑兵就好受吗?

据魏延自己估计,前后三波匈奴骑兵,其损失恐怕也不下于千余骑,敌军想用这种车轮战拖垮自己这边,魏延又何尝不清楚,但是,高顺给他的命令就是坚守,他自当遵从军令。

从交手到现在,一直都是北疆军的步兵个匈奴骑兵在死磕,而北疆军的骑兵,除了动用重甲骑兵和白袍军以外,其余精锐骑兵还没有动用过,这一点匈奴单于很是担心,所以他必须加大进攻力度,就算不能将对方赶回去,最起码也要将对方隐藏的人马给逼出来,不能让对方有夜袭的机会。

而渡口大营这边,蒙复的部下们都喊着口号击退了匈奴骑兵一次又一次的进攻,由于有营寨的保护,蒙复这边相对轻松了很多,纵使敌军万马奔腾,蒙复也有信心将他们拒之于营外。

而营内的赵云,在巡视了正在休整的白袍军过后,出去留下一千多热照顾伤员和镇守大营以外,其余五千多人随时准备作战,看来,赵云是嗅到了战机。

正在高塔上指挥大军的匈奴单于突然被一阵口号给惊道,原来又是一个传令兵赶来汇报情况,只不过,这个传令兵神色焦急,好似出了什么天大的事情一般。

匈奴单于心中嘀咕到底是渡口大营出事了还是铁昆那边指挥不力,他急忙江浙和传令兵招上来,可是,这传令兵却不肯当着众人的面汇报情况。

单于心中也很是好奇,好在这传令兵也是他的亲兵,在这种情况下,不会是敌军奸细,于是,他就让这传令兵上前答话,等到这传令兵附在单于耳边说了几句话后,匈奴单于脸色大变,在旁边众人看来,真有一股天要你塌下来的势头。

天,终究是没有塌下来,但是,匈奴单于却觉得自己看不到天了。要不是身边亲兵立马扶住了他,他现在肯定都直接就倒下了,这传令兵终于将河套大本营那边的消息传了过来,匈奴单于现在才知道,早在几天之前,自己的部落已经被一群羌族人袭击了。

在这种紧要关头出了这种事情,这不是要匈奴单于的老命吗?如果不能保住河套大本营的话,那现在这场根本北疆军的战役就没有必要进行下去了。

缓过神来后,单于抓住传令兵的手,他没有说什么,担但这意思很明显,这个消息现在不能传播出去,不能让将士们知晓,更不能让北疆军知道。

传令兵果然不愧是跟随了匈奴单于多年的亲兵,他立马低声回道:“属下已经将传信之人控制起来,而后我就直接来这边向您汇报,大营之中,再无其他人知道。

匈奴单于点点头,这亲兵办事还是比较靠谱的,如此一来,自己这边还算有挽救的机会。

传令兵说是羌族人入侵,但是匈奴单于觉得没有这么简单,这么多年,自己部落虽然跟羌族人经常有摩擦,但基本不会有这种杀进对方营地的情况,羌族人不会这么鲁莽。

况且,现在的羌族,基本受制与西凉两大势力,九曲黄河韩遂成了羌族盟主,羌族大部分部落都听命于此人,但是,韩遂不会做这种损人不利已的事情,因为他的领地离河套远得很,他没有必要这么做。

那就剩下另外一种可能了,西凉地区还有个实力较小的马腾,自称伏波将军马援之后,他手上有一定的羌族兵马,也掌管着一定的羌族部落,而且,相比较而言,他的领地离河套更近。

可是,匈奴单于觉得这种可能性也不大,句他所知,马腾在前几个月月韩遂的交锋中占据了弱势,被韩遂给击败了,实力有所减退,现在,他要做的肯定是休养生息,绝对不是来招惹自己。

如此一来,那就只剩下最后一种可能了,匈奴单于现在都感觉得到自己在冒冷汗,这最后一种可能就是,这是北疆军布置的,更准确的说,就是公孙续一手安排的。

如果情况真是这样的话,匈奴单于觉得这也太恐怖了,从出兵到两军对峙,再到后来的一系列交锋,最后到前段时间自己成功围困北疆军主力和援军,难道,这一切都是公孙续在背后操纵的吗?

仔细一想,匈奴单于觉得应该没有这么恐怖,或许,这些入侵河套的羌族人跟公孙续有关,虽然不知道公孙续是用了什么手段安排了这么一手,但是,他现在也不得不承认,公孙续这一手很绝,直接就截断了自己的后路。

接下来,要是公孙续跟这支入侵的羌族人合作的话,拿自己就真的是腹背受敌了。

可是,目前北疆军还在跟自己这边纠缠,看来,北疆军是不知道这个消息的。匈奴单于想了想后,他觉得这件事情肯定是跟北疆军有莫大关系,只不过,他们还不知道事情进展了何种地步。

这样一想通以后,匈奴单于明白自己必须要趁公孙续反应过来之前采取措施,现在最主要的已经不是围困北疆军,也不是想着怎么样重创北疆军,关键是现在得派兵回去救援大本营。

而且还必须是在北疆军不知道的情况下回去救援,现在自己这边有骑兵三十多万,大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