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华夏海权 >

第169章

华夏海权-第169章

小说: 华夏海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就等于把整个南方的海上交通都握在了手中!一旦有事。无论是调兵还是运输;都能得到保障!
  而对于非北洋的地方实力派;例如刘坤一和张之洞;对于外洋舰队的建立可以说是又羡慕又眼红。刘坤一是一个保守的人。本来对于海军建设他是不怎么关心的;甚至对于任何外国事务多少都有一些抵触;当年从英国采购蛮横级的时候;更多的目的是为自己增加一酗码。但是随着近年来;北洋体系的各省在大力发展金融和工商业后实力大增;已经让刘坤一有了动摇;而外洋舰队的建立更是让刘坤一本已敏感的神经绷到了极点!他终于意识到;如果不在改变什么的话;那么数年以后。所谓的淮军体系和南洋;将彻底被北洋压住!
  相对于刘坤一的保守;张之洞就要活泛一些;虽然作为洋务运动的干将之一;张之洞一直在建设包括汉阳铁厂在内的各种洋务企业。后来在北洋的影响下;张之洞也开始在教育和金融商贸方面学习北洋;试图照搬北洋的模式;而且张之洞本人对于新式军队;尤其是海军有很大的兴趣。但是就他的势力而言;不要说和北洋相比了;就连组建一支实力堪比南洋的舰队;都是不可能的。所以张之洞打算和刘坤一联系一下;看看能不能由双方同时组建一支联合舰队!这样一来;相对于北洋体系一家就有两支舰队来说;刘坤一和张之洞的南洋也不至于过于寒酸!
  在清国;除了各地的实力派外;新的外洋舰队建立也在民间掀起了轩然大波。随着西方的报纸;新式学堂和相关书籍以及思想的传播;这种文化上的影响也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看法和民间的舆论导向!早在3年前;清日甲午战争时;北洋舰队的出色表现就已经将海权两字深深的印在了人们的心中;而随着以南海和东海为主要作战方向的外洋舰队的建立;更代表着海军实力的提升!这种安全感和自豪感充斥于民间的议论和报纸中!而对于在南方的华侨和华人来说;这更是一种安全的保障;如果说当年北洋舰队炮轰巴达维亚是让南洋华人和华侨有了做一个人的机会;那么随着外洋舰队的建立;随着北洋体系势力的延伸!他们在国外的权益将会获得更多的保障;他们再不用因为那些贪得无厌的殖民当局而损失财产;不会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而对于这件足以影响远东局面的大事情;欧洲列强对此也十分关注!而其中尤以英国和俄国人为最!作为北洋的同盟者;英国人对于北洋实力的冷自然是表示了极大的支持;随着两艘新式装甲巡洋舰的服役;北洋体系又重新获得了对远东俄国海军的巨大优势;俄国人派往远东的两艘战列舰此前就已经被北洋新服役的两艘战列舰所抵消;而在俄国人新型装甲巡洋舰服役前;北洋的分支舰队就有新式装甲巡洋舰服役;这样一来;双方的差距就更大了!而本着考察盟友和为北洋捧场的目的;英国远东舰队司令费力曼特率领旗舰百夫长号来参加这次典礼。
  而对于俄国人来说;这个消息无异于晴天霹雳!当俄国人费尽心思终于把两艘还未彻底完工的战列舰弄到远东;当俄国人意气奋发的设计新式装甲巡洋舰和战列舰时;当俄国人好容易完成了室兰港的要塞化后;俄国人发现;对手的海军前进的步伐比他们还快!随着外洋舰队初具规模;那么一氮战的话;俄国舰队在黄海和日本海对抗北洋舰队的同时;还要防备着从西南方向杀过来的外洋舰队。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台湾以及附近海域被对手控制;一氮战;经过马六甲海峡和南海过来的补给船将直接置于外洋舰队攻击范围呢;也就是说一氮战;除了走海参崴经日本海到室兰港这条道路外;俄国舰队将失去任何来自本土的支援!无论是炮弹还是配件!这对于相关配套设使未建设完备的俄国海军来说无异于是个灾难!室兰港虽然已经建成了配套的船坞;但是12寸炮弹;各种配件并不能生产;所以俄国只是一定程度改变了马卡诺夫舰队当年的不幸局面。离建设一个完备的海军体系还相距甚远!
  就这样;在国内和国外都对这件事情抱着不同看法;怀着不同心思的情况下;外洋舰队的成立仪式如期进行!随着外洋舰队提督林泰曾的宣布;两艘新式装甲巡洋舰正式加入了外洋舰队;而在随后的阅舰式中;清国海军力量又以另外一种形式向世人展示了他的强大和雄心!如果说北洋舰队更为注重自保的话;那么外洋舰队在设立之初就已经考虑远洋作战的可能;在自持力和稳性方面;比北洋舰队的pisa型有了更高的要求。而所涉及的海域;也终于离开了近海;向南洋和东海;乃至整个西太平洋方向拓展!
  在金色的阳光下;在辽阔的海面上;北洋舰队、南洋舰队和外洋舰队三大舰队第一次在南方集结。因为是外洋舰队的战舰的成军仪式;所以为了避免喧宾夺主的情况发生;北洋水师最强大的战列舰宁海号并不在被检阅的编队中;而作为观礼舰存在;因此;这艘战舰上中外大人物齐聚一堂;不但有刘铭传和丁汝昌这样的地方大员;而且还有像英国远东舰队司令费力曼特这样的外国舰队司令。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外洋舰队的新旗舰台北号;以及他的姐妹舰高雄号。粗长的11寸40l克虏伯主炮;侧线密布的6寸和炮塔炮;无一不展现着这艘战舰的强大。作为加里波第级最新的改进版;这艘战舰在提高适航性和水下防护方面做了一定的努力;而装甲防护基本延续了pisa级的防护思路;并予以适当的增强。而在火力方面;外洋舰队还是倾向于用更强大的火炮来武装自己;毕竟;外洋舰队的规模无法与北洋相比;所以必须强调主力舰主炮的毁伤力;而不是把希望放在高爆弹上。
  在两艘万吨级装甲巡洋舰身后的;是以国泰号为啥的穹甲巡洋舰编队;他们的任务就是侦察和用于对抗对方可能的大规模雷击作战。经历了甲午战争后的吉野号;曾经是日本联合舰队骄傲的吉野号;曾经让北洋舰队诸位将官畏之如虎的吉野号;现在作为外洋舰队的战争;不得不说;造化弄人啊。
  最后出现的则是北洋舰队的天津号和归远号以及南洋舰队的镇海号和景泰号;经历了甲午战争洗礼的天津号、归远号和镇海号;曾经在甲午战争中并肩作战的3艘战舰;此刻终于在这个要载入史册的时刻再次集合!对于曾经一起战斗过的战友;北洋舰队和外洋舰队给予了最高规格的礼遇。伴随着整齐的礼炮声;南洋舰队的2艘战舰先行通过;最后则是北洋舰队的战舰。
  整个成军仪式时间并不长;但是对于徐杰来说;这仅仅是一个开始;真正的工作将在成军的当晚正式开始!
  感谢书友海峡老头的打赏;以及书友闲读天下书的月票支持;后面几章将写远东的局势和海军建设;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三百四十五章 沟通南北

  在北洋舰队旗舰海宁号军官会议室中;徐杰、刘铭传、张佩纶、李经楚彭海丰。五人围坐在一张桌子上;开始了自甲午战争后;北洋体系内的第一次南北协调会议。
  徐杰代表的是北洋在东北的新生势力;张佩纶自然是代表的是李鸿章的老北洋;刘铭传则是代表这北洋体系在闽浙台和上海的势力;而李经楚作为李翰章的儿子;则是代表两广。最后的彭海丰则是作为整个南洋华人的代表参加会议。
  这些背景深厚手握实权的大佬们从各处来到这里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北洋体系今后的发展问题以及目标!此时的北洋已经有了独立的经济、工业和军事体系。即使清国中枢不在拨款;不提供任何援助;北洋体系中的官办和民间工业和经济也足以支持这个体系的运转。而军事上更是成了清国乃至东亚最为强大的一支军事力量!北洋舰队和外洋舰队联手足够压制远东任何一支海军;而各省陆军的骨干则都是参加过清日甲午战争的老兵;并在此基础上扩编和整顿。
  在一切都蒸蒸日上的时候;北洋体系内部需要重新制定一个新的发展规划;以便能够更好的发展和应对“某些”突发事件!本来;在甲午前;北洋的内部事务由李鸿章一人拍板就行了;但是随着势力的扩大;更多的人和地区加入到了这个体系;李鸿章对整个北洋的控制力也大为下降。不但像刘铭传、彭海丰这样的人李鸿章无法控制;就连开始自立山头的徐杰;影响力也有限;为此;对于这种情况;为了避免最后形成一盘散沙的局面;李鸿章急需大家统一思想形成一个共识。而这次外洋舰队成立就给了北洋一个很好的机会。让这些平时都不能离开辖地的人终于可以聚在一起了!
  外洋舰队成立;北洋舰队代理提督完全可以带队前来祝贺;这样徐杰就可以离开东北前往台湾;外洋舰队是由闽浙台总督刘铭传和两广总督李翰章共同组建的;所以他们两个来也可以;至于张佩纶和彭海丰;这两个人都是没有功名之人;就算来了;别人也不好说什么;就这样。北洋内部5大势力最终围坐在海宁号战列舰的会议桌上。商讨着未来的计划。
  “现在的的局势看起来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啊。”在座诸人中数刘铭传资格最老;所以这头还是他开!
  “不知道刘大人所说的暗流涌动指的是什么?是朝廷呢?还是俄国人?”张佩纶很显然从刘铭传的话中明白了什么;接着刘铭传的话说道。
  “徐大人和张先生都久居北方;难道会被北面的情况一无所知不成?你们不好明说。我老了;做官也到头了;你们不说;我说!”刘铭传笑着说道:“咱们先说朝廷;这清日战争结束后朝廷对地方的约束力已经下降了不少;经济、工业和军事上各方大员都自成体系;不光我们北洋;就连刘坤一、张之洞等人都做了不少手脚。尾大不掉都不足以形容这种局面;现在的朝廷恐怕除了在几个满人总督那里还能政令畅通以外。其它地方怕是不行了吧?”
  “不仅仅这样;朝堂之上;后党和帝党之间的争执也越发激烈;皇帝有了袁世凯的军队作为注脚;翁同龢又掌管户部。有充足的钱来武装袁世凯的部队。所以现在皇帝的力量大增;大有夺权之势。而太后呢?毕竟掌权几十年;人脉和力量积累还是有的;再加上荣禄的西北练军已经全部进驻直隶;这样一来双方都是旗鼓相当;看样子;双方早晚会摊派;而这中枢谈判;不管谁赢谁输;这天下恐怕都要大乱啊。”随后;彭海丰接着说道。他无官一身轻;心理负担也不大。所以说的很直爽。
  “那各位的意思呢?是想从这惊天之变中获得什么呢?”张佩纶还是不表态;因为他知道;这个表态的意义可是十分重大的;它代表的是李鸿章;并不是他自己;如果说了某些不该说的话;一旦引起一些误会可就不是闹着玩的了!
  “张幼樵还是不敢说啊。”徐杰心中暗暗叹息道;从张佩纶的角度来看;他已经对这个腐朽的朝廷彻底失望了;但是此时的他代表的是李鸿章;纵然心中有无数的不满;他也必须遵从李鸿章的意见。
  “中枢谁上去谁下去;其实与我们并没有直接关系;无论是皇上还是太后;又能将现在的北洋如何?我担心的是如果中枢发生事变;会不会有人趁虚而入?”面对对清政府还有一丝眷恋的李鸿章;和态度不明的李经楚。徐杰同样也不好把话说明;所以他果断的选择了曲线救国的办法!将话题引到另一个方面。
  “这中枢乱了;俄国人怕是不会放弃这个机会吧?徐大人的地盘首当其冲必然会遭到俄国人的攻击;李中堂的直隶可能会受到中枢两方实力交手的影响。同时如果徐大人一旦有失;这直隶也就危险了!如果我北洋北方实力大受损失的话;恐怕这对我们在座的所有人都没有好处。”刘铭传眯着眼睛说道。
  “如果这样的话;唯一的办法就是迅速平息中枢的争斗;虽然皇上有袁世凯的军队;太后有西北练军;但是我北洋在直隶也有军队;各位看支持哪一方更好?”一直不表态的张佩纶终于说出了一句有营养的话;这也反映了李鸿章的意见;即大家决定支持哪一方?要早做定论!
  “我北洋虽有军队;但是都在直隶周边地区;而皇上和太后的争斗关键还是看在北厩中的实力;我北洋想要跟随某一方都不安全;毕竟谁都没有绝对把握;而且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徐杰也摆明了态度;他们争他们的;我们没有必要管;也没有时间去管!其实徐杰还有另一层意思没有说出来;那就是等到双方拼的两败俱伤的时候;自己在收拾残局!腐朽的满清已经没有任何存在的价值了;当他们拼光最后的一丝力量后。也就该轮到他们走下历史的舞台了!
  “我认为也是;在俄国人虎视眈眈的情况下;我们还是要先对抗俄国人的;济世身处第一线;自然无力顾及直隶。一氮战;我刘某人别的不敢保证;我三省军力和物资必然会全力支持东北战局!国为大;社稷次之;君为轻。刘某也是为了天下百姓为了国家;希望中堂大人和张先生能够理解。”说完刘铭传对着张佩纶拱拱手。
  “我南洋华人也必然会对徐先生和刘大人提供一切可以提供的帮助。资金、物资、人力。但凡两位需要的。尽可拿去!”随即彭海丰表示了对徐杰和刘铭传的支持!
  “那我北洋就先不要掺合中枢这件事情?先集中精力做大事?”张佩纶是何等聪明的人;对于徐杰、刘铭传和彭海丰的意思;他是已经彻底想明白了;这三个人不但给出了他们的计划更是给了他应对李鸿章盘问的说辞!对抗外敌是最高目标。所有的一切都要为这个目标让路;即使李鸿章也不能说不;而且到现在;李鸿章对帝后两派也举棋不定;原来的李鸿章固然是后党;但是慈禧的所作所为已经让他寒了心。至于皇帝吗?别的不说;就那个翁师傅就和李鸿章是个死对头;他也不能轻易向帝党靠拢;这就让他有些进退两难!
  “这个办法不错。只要我北洋不表示出太多的倾向性;并且能在朝廷内乱的时候保家卫国;这谁上去都不能亏待我北洋。”一旁的李经楚若有深意的看了看徐杰和刘铭传;随后说道。“一旦有事;我两广也必然竭尽全力支持徐大人再东北和海上的战斗。这中枢其实谁上去甚至有没有已经意义不大了!那些家伙除了拿着基本已经发黄的书指东道西给我们添乱。对这个国家;对百姓都没有任何的益处!”
  “这话可不是随便说的啊!”张佩纶实在没想到李经楚居然会说出这番话!这话已经等同谋反了!
  “其实;在座的诸位都是这个意思;只不过顾忌李中堂的面子而不好直接提出来;父亲执掌两广;这广州等地又是通商港口、对面即是香港。这么多年下来;我大清和外国的比较也看的更多更清楚一些。长此以往而不加变化的话;这爱新觉罗家肯定要完;还要拉上亿万百姓遭殃。”其实李经楚还有一句没说出来;那就是;与其这样;倒不如让这个腐朽的中枢早点完蛋;我们也好重新建设一个新的国家;
  李经楚说这话绝对不是偶然;与进入仕途的李家子弟不同;他更想从事商业和金融;而和外国人打交道打多了;他也能意识到上面那个朝廷的腐朽和制度的不公;产生这种思想自然很正常;再加上现在的北洋面临中枢和俄国人的双重打压;外部情况并不理想;而更重要的是;随着近10年的发展;现在两广内部无论是新型的资本家;还是大量进入行政体系的新思想接受者;亦或者普通民众;对于清王朝的不满都已经到了极限;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李经楚打算支持清朝;也要考虑两广的新生力量是否同意了!
  “既然这样;看来即使我张佩纶不同意;也无法改变这个局面了?”面对这种情况;张佩纶不知道自己是应该高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