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华夏海权 >

第211章

华夏海权-第211章

小说: 华夏海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圣安德烈旗最后的荣光!!如此溢美之词让人搞不懂这篇文章到底是海战分析还是船厂广告!
  作为新崛起的海军强国德国也不甘寂寞;与英法这类海军强国那种居高临下指摘别人不是的态度不同;高傲的德国人居然放下了高高在上的姿态。虽然通过了第一个《海军法案》后;德国强大的工业开始为海军建造大量的舰艇;让德国海军在顿时间内开始迅速膨胀。但是德国对于海洋战略;以及如何利用自己的舰队去实现这个战略还是处于一种迷茫的阶段。究竟是以暴力直接的决战来击败对手;亦或者是通过海上破交来消耗对手并最终迫使对方屈服?还是以存在舰队作为一种威胁而震慑对手?面对不同的战略;德国人有些疑惑了;他们不知道选择何种方式去建设和运用自己的舰队!
  这一次;北洋舰队的表现告诉了德国人应该如何去利用自己的舰队!集中兵力;利用战略和战术创造有利的局势;然后以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去打断对方的脊梁!在提尔皮茨看来;此次海战中最大的亮点有两个;第一个是北洋事先在外海布置主力舰队;实蚀包围的战术让人耳目一新。在猜测到俄国海军可能使用诱敌舰队的情况下大胆的将主力舰队调至战场外围然后配合侦察出去不意攻其不备的战术打的俄国海军措手不及。
  而另一个亮点则是北洋舰队的素质;这种素质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舰队指挥者的大局观意识非常强;尤其以萨镇冰指挥的开远舰尤为突出;在与俄国装甲巡洋舰队遭遇后;萨镇冰首先判断出对方的意图;随后寻找俄国主力舰队;并且在极其危险的情况下毅然突破俄国巡洋舰的围堵后;最终发现俄国战列舰并将情报送回;可以说萨镇冰是整个北洋舰队的耳目都不为过!而第二点就是北洋舰队官兵极具献身精神;无论是林泰曾在旗舰处于不利状态时依然命令另外两艘国王级战舰集中攻击留里克号;还是萨镇冰单舰独自搜索敌舰队;亦或者最后刘冠雄指挥归远舰为宁海号挡鱼雷;都将北洋水师官兵的勇敢与果断表现的淋漓尽致!这是一国海军的灵魂和精神!是和舰队相比同等重要的财富!
  相对于前面的三个国家而言;意大利人是最低调的。甚至是意大利海军部都没有对此次交战做太多的评价。对于这种情况的;意大利海军部首席设计师维托里奥侯爵是这样解释的:“这一切都在我的预料之中;装备了意大利王国先进战舰的北洋水师在优秀的指挥官的领导下取得这样的战绩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们没有必要感到惊讶。”但实际上;这位嗅觉敏锐的意大利设计师已经把精力投到了新的战舰设计上;无论是此次林泰曾所使用的远程炮术还是但丁级发挥的强大战力;都让他体味颇深。
  “一种装备大量大口径舰炮;使用先进射术来获取远程命中的战舰必将取代现在的所有现役战舰;足够数量的远程火炮加上科学的炮术还有新式的穿甲弹必将改变海军的作战方式;大量装备二级主炮和副炮;追求投射量的战斗模式将被摒弃。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来临。”在给海军部部长布林的信中;维托里奥这样写道。
  就在其它国家评论的沸沸扬扬的时候;作为参战双方北洋和俄国却都保持了沉默;北洋是实在不方便表态;连中枢和俄国陆军还没有摆平呢;自己的舰队还没有回航休整呢;哪有闲工夫打嘴仗啊。至于俄国人吗;还能怎样说?自己别打的晕头转向了;还放出几句硬话来撑门面?鼓出“我们将会派出更多的舰队去远东?”什么的?这可就太掉价了。
  表面上俄国人没有举动不代表真的没有动作;对于此次战争失败;沙皇尼古拉二世大发雷霆;在用气枪对着花园中花花草草一阵发泄后;这位才能和胃口不相匹配的君王无力的回到了自己大臣面前。“告诉马卡诺夫和远东的那些家伙们;如果他们不像被发配到西伯利亚的话;那就把握好剩下的机会!帝国在远东的脚步绝对不会停歇。这是上帝的意思!”随即又发狠的对着财政大臣说道:“再拨付1000万金卢布的战争经费;我不想看到伟大的俄罗斯在远东的扩张步伐被那个落后帝国的一个藩镇所阻碍。”
  就这样;俄国的外交官又一次奔走在各国之间需求新的战舰。英国人和意大利人是不用想了;作为北洋的盟友他们不会卖给俄国人哪怕一个铁钉。尽管知道法国人手里拿着一把菜刀;就等着俄国人自己伸脑袋了;但是万般无奈的俄国人还真要把头伸过去;然后等着那一刀的落下。
  与此同时;尼古拉二世重新将目光放在了陆军上面;与被打断脊梁的海军不同;俄国陆军在内蒙古的形势还算的上一片大好;大量的骑兵和外蒙仆从军已经进入内蒙;虽然受到补给的限制而无法迅速展开攻势;但是北洋直隶的部队也因为缺乏机动性而被迫采取守势;海军是技术兵种;造成的损失在短时间内无法弥补;但是陆军不一样;对于那些在贵族们眼里的“灰色牲口”来说;给点粮食就可以让他们去拼命;死的再多沙皇也不会感到肉痛;所以;在尼古拉二世眼中;从陆地上打开一个缺口未尝不是一个办法!
  感谢书友空晨和专看公众版的打赏;以及书友呱噪的青蛙的月票支持~~~。



第四百二十六章 多方算计

  “战斗结束了;但是战争还在继续。北洋舰队和俄国远东舰队的较量暂时告一段落;喘息和休整是为了更好的战斗;在其中一方彻底失败之前;远东的大洋不会平静!”——林泰曾。
  “海上的事情终于告一段落了。“徐杰长嘘一口气。自己的战略还算正确;杨用霖指挥下的北洋舰队和外洋舰队发挥的十分不错。可以说此战结束后;在没有获得额外增援的情况下;俄国海军在战略层面上的作用已经消失了;也许俄国海军的袭击舰依然可以给北洋造成很大压力;但是失去了决战能力的俄国舰队已经不可能对战舰造成根本性的影响了。北洋舰队虽然必须回港补给维修;在短时间内同样失去了大规模决战的能力;但是现在俄国人的舰队同样出不来海;在这种情况下;估计日本人按耐不住了吧?
  既然如此;徐杰对北洋外洋两支海军的命令式撤回旅顺和威海两地分别进行修正和补给;除了宁海号受创过重;需要首先入船坞进行修理外;其它战舰则先修理和维护轻伤战舰;争取在最短时间内集中弄出一支战斗力足以压制俄国人的舰队;这支舰队在整备完毕后并不急于去围攻俄国舰队;徐杰的意思很明白;只要俄国人不主动到清国领海附近找事的话;他就可以放任俄国舰队再日本的行动;至于英国人的责难吗。在船坞修理的宁海号、台北号、开远号以及其它参战战舰上的累累弹痕足够去堵住英国人的嘴!
  海军方面已经基本摆平;那么陆军就成了重头戏;大量的俄国骑兵和仆从军已经在内蒙古集结;而北洋陆军因为骑兵数量稀少;所以只能分兵驻守;在战略上处于一种极其不利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徐杰必须用火力去平衡兵力的相对不足;所以徐杰决定先将自己的那支实验“装甲部队”通过铁路迅速运往直隶;因为在外兴安岭地区;这支部队施展不开。在海参崴地区;这支部队也不善于攻坚;面对海参崴的各种要塞;还是交给各种重炮和臼炮吧。在内蒙古高原上;自己那支试验部队别的不行;蹲坑提桂力掩护总可以吧。另外;随着海战告一段落。恐怕威海和旅顺的仓库又要重蹈甲午战争时期的那一幕了;陆军的官兵们在海军可以杀人的目光下欢天喜地的将海军的12磅炮和6磅炮按上炮架;甚至连和速射炮都要用于陆战。什么?还要12寸炮和11寸炮?这东西是海军留着对付海参崴的要塞的!怎么可能给陆军?
  与此同时;在室兰港内的马卡诺夫同样在筹划着下一步的战斗。沙皇尼古拉二世的训令已经送到了马卡诺夫的办公桌上。措辞之激烈前所未有。即使当年甲午战争中俄国舰队被困冲绳之时。尼古拉二世也没有威胁说要把所有官兵流放西伯利亚去修铁路!不过马卡诺夫没有抱怨;因为他知道;目前战场上的糟糕情况确实是因为他贸然出击而造成的。他现在需要弥补自己的错误。
  在一般人看来;俄国人的情况非常糟糕。北洋舰队的离去只是暂时的;短则数周;长则2个月后;北洋舰队必然重新回到日本近海。在这段时间内;俄国海军也无法出击。等到俄国舰队恢复了舰队作战的能力的时候;北洋舰队也回来了。而且现在双方都退出了战场;原本上不了台面的日本舰队也终于可以出来透透气了!经过一场奋战后;俄国舰队不仅没有获得优势;更是失去了日本海的控制权!
  但是马卡诺夫不这样看。作为一个优秀的海军将领;他的眼光不仅仅着眼于海上;更是对远东的形势洞若观火;而在经历了这场大战后;马卡诺夫突然明白了为何北洋会大张旗鼓的掩护日本陆军进行敌后登陆。北洋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逼迫远东舰队出来决战!敌后登陆导致陆军有崩溃的可能。俄国海军必须有所动作;随即北洋趁机施以重击;这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其眼光之毒辣;考虑之周密让马卡诺夫不得不佩服!
  但是现在不同了;对北洋水师构成重大威胁的俄国远东舰队已经失去了决战能力;在马卡诺夫看来;同样对日本也抱有敌视的北洋绝对不会再对俄国舰队施以重击;前提是俄国人不去北洋近海找麻烦。当然了;现在被打的晕头转向的俄国人是绝对不会去找北洋的麻烦;所以俄国人需要面对的仅仅是日本舰队了。
  日本人所有的家当就那两艘装甲巡洋舰;为了保证日本海航路的畅通;马卡诺夫需要立即整备出一支可以抵抗日本战舰的舰队;现在暂定的是由一艘装甲巡洋舰和一艘装甲巡洋舰领舰构成;因此俄罗斯号是必须要快速修复的;而另一艘则是受伤不重的帕拉达号;只要有这两艘战舰在;日本舰队在日本海就翻不起什么大浪!至于重新挑战北洋舰队的事?马卡诺夫认为这次战争就别想了;即使获得增援;俄国舰队与北洋舰队之间的差距也远大于开战初期的差距9是先保住日本占领区再说吧!
  而此时最兴奋的莫过于日本人;一支如同一座山岳一般压在日本肩头的俄国远东舰队被北洋舰队重创;日本人天真的以为此战过后;日本的海面从此就是安全的了。殊不知俄国舰队虽然被削弱;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使现在俄国舰队稍加修整;腾出一只手来就可以把日本舰队捏死。但是日本国民不会管这些;他们一厢情愿的认为重创后的俄国舰队无论是装备和士气都已经不足以同“无敌”的大日本蝗军对抗;别看只有两艘装巡;但是在“天照大神”的加持下一定会取得胜利;日本政府不至于像狂热的日本国民那般。但是俄国人不断的往日本本土增兵的趋势迫使日本政府不得不督促日本海军出动!
  在几乎所有日本国民都被一种莫名其妙的狂热所包围的时候;唯一保持清醒的恐怕就是日本海军高层;这些经历过甲午战争中连番大战的老将们也清楚的意识到俄国海军和日本海军的巨大差距;但是没有办法。政治上和舆论上的压力让他们不得不立即出击。
  “我们的时间不会多;俄国人最多给我2周;不;甚至只有一周的自由活动时间;这段时间过后;我们就必须面临和俄国人硬碰硬的局面了。”秋山真之严肃的说道。
  “2周时间足够让北洋舰队整备出一支足以压制俄国人的舰队。”一名军官小声的嘀咕道。
  “愚蠢!将自己国家命运寄托在一个别人身上是一种极其愚蠢的行为!北洋舰队不会为日本帝国多流一滴血!他们之所以和俄国舰队决战是因为俄国远东舰队对北洋构成了严重威胁;而现在;这个威胁不存在了;北洋舰队也不会来到日本了。”上村彦之剡怒的吼道。
  除了北洋、俄国和日本三方外;还有很多国家在操心着远东的局势;英国人算一个;不过现在的局面对于英国人十分有利;俄国在远东的实力遭到了极大的削弱;如果北洋能在陆地上再取得胜利的话;那么俄国人对远东的扩张必然会被后退4到5年的时间!唯一有些让英国人不太舒服的就是北洋崛起的太快了;以至于让英国人都没有想好如何对待这个新崛起的远东大势力。照这个速度发展;恐怕在北洋彻底打败俄国之后;远东诸国就唯这个新的国家马首是瞻了!
  要说英国人没有留有后手;那是不可能;日本就是英国用于牵制北洋的一个暗桩;只不过现在这个暗桩过于弱小;而且北洋一直没有放松对日本的压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日本根本起不到牵制北洋的作用。所以英国人需要引入另外一个国家去限制北洋;这个国家要有足够大的力量;同时也有向远东渗透的野心!
  在这种要求下;唯一可以符合这个条件的就只有大洋彼岸的美国!虽说在美西战争结束后;美国国内的扩张派受到了重创;但是其中一些人还是坚持扩张政策;只不过不是通过真刀真枪的去打;而是利用资金和援助进行渗透。如果美国人插手的话;北洋恐怕赢的会更加困难一些吧!
  无独有偶;部分美国人也确实对远东十分有兴趣;比如说;那个曾经掌握了美国海军实权的西奥多罗斯福。虽然在大战结束后;他被迫引咎辞职;但是其影响力还在;尤其是在任期内冷海军的举动为大量的造船厂送去了大把的美元。所以不少工业巨头对于罗斯福还算友好;而当俄国人找到他的时候;让这位曾经的巨人眼前一亮!一个重新复出甚至是实现自己远大战略的机会摆在自己眼前!一时间;在大洋的另一端;暗流涌动!
  感谢书友专看公众版的打赏;以及书友晓风寒月的评价票~~。



第四百二十七章 突击虎特遣队

  在通往乌兰察布城的大路上;一队黑乎乎的车队正在缓慢的前进着;大大小小30多辆汽车构成的车队在这个年代绝对算一个奇迹;更加奇迹的是;这支车队居然出现在落后的清国。
  30多辆车排成一列纵队在草原上缓慢的行驶;在离车队不远的后方还有一支马车构成的运输队和抢救队。没办法;当时的汽车可靠性可以用悲剧来形容;尤其是在道路条件不好的内蒙古地区更是这样。抛锚时有发生;速度堪称龟速。甚至连这支车队的部分官兵都不清楚没事让他们从东北赶往内蒙古干什么!别看情况多多;但是这支车队却有一个很霸气的名字:突击虎特遣队!
  这支特遣队是从东北武卫军那支实验性机械化部队中挑选出来的。人员和装备都是最好的。本来他们是要作为东北战场的救火队而出现的;但是随着大量的俄国陆军从大陆调往日本;东北的俄军已经完全处于守势;用不着他们了。而大量高机动性的俄国骑兵已经进入内蒙;在这种情况下;这支实验性部队就被派往内蒙古。至于说为何不拍大量的炮兵和步兵;徐杰还留着这些部队攻击海参崴的要塞呢;更何况炮兵和步兵的机动性更是悲剧。
  为了让这支故障频发且造价异常金贵的“机械化部队”进入战场;北洋上下可是没少忙活。突击虎特遣队的官兵们更是绞尽脑汁来让这些宝贵的东东尽量完整的进入战场!
  “在大草原上没有那么多碉堡让你打;为了减轻重量;咱们把3磅炮换成1磅炮或者机枪吧。”一个军官在研究了自己所要面对的敌人后说道。
  “听说那里的交通情况很糟糕;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备用零件来准备维修;所有车辆载重不要多;能扔给后勤的就给后勤;每辆车除了弹药、燃料和食品外尽量减少少带。”另一个军官说道。
  “还要准备一些重挽马;用来运输补给和配件。弹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