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华夏海权 >

第254章

华夏海权-第254章

小说: 华夏海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给德国和意大利的提供的都是一种战舰设计。而作为回报;他们将给予我们极其低廉的价格。”严博勋平静的说道。
  “我们自然会给与贵国相应的报偿。比如说新式的蒸汽轮机的出口许可;以及一些技术的共享。不过我们需要先看到相应的设计后才能决定是否购买。如果可以;我希望严先生先将其设计理念介绍一下。”杰里科说道。
  “一种是传统意义的战列舰;在布局方面是我们在意大利建造的两艘战列舰的改进版;5座双联装炮塔;中轴布局。首尾各有2座炮塔成背负式布局。中间有一座双联炮塔。在两侧都有相当棒的射界。取消炮廊火炮;全部实用炮塔化副炮;这样能节省炮廊装甲带。主装甲厚度达到高度3。5米。上装甲炮塔正面炮座等同。航速20节;吨位达到2万3千吨。”严博勋按照徐杰的指示先将标准战列舰的计划抛了出来。
  “说实话;相对于贵国采用的3联装主炮;我更倾向于采用这个5座双联装主炮的布局。更多的炮塔意味着分散了火力损失的风险;而且双联主炮的散步更加优秀。总之我喜欢。”杰里科满意的说道。
  “呵呵;那是你没考虑将3联12寸炮换成口径更大的双联装主炮。至于说5座双联炮塔的中弹概率也要比4座稍微大一些。更何况武备的重量会更高一些。”严博勋心里说道。
  “这种类型的战舰可以成为一种成熟的舰型。当我们拥有威力更强大的主炮后;我们依然可以采用这个布局。我很满意;我希望能获得相关的资料;毕竟我要说服的是费舍尔将军和英国皇家海军部;或许还有议会。”杰里科说道。
  “这个自然没问题;如果贵方可以拿出的对价的话;那么这艘战舰一定会让贵方满意;我们还有第三个计划;不知道阁下是否有兴趣?”严博勋踌躇片刻后还是将快速战列舰的方案拿了出来。
  “快速战列舰?速度比一般战列舰稍高的战列舰吗?”杰里科饶有兴趣的说道。“我很想知道;这样的战列舰到底有什么重要作用?反击巡洋舰已经有战列巡洋舰了;海上的决战依然要靠正规战列舰。那么快速战列舰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我们刚才曾经说过;我们为贵国提供的战列巡洋舰无法参与到舰队决战中;如果对方的前卫舰队是巡洋舰的话;那么还好办。如果对方的前卫是一些战列舰的话;战巡构成的前卫就没有任何用处;无法阻止对对方前卫的侦查;也无法穿透对方的前卫舰队;更重要的是还无法参与到主力决战中;那么告诉我;你该怎么办?”严博勋问道。
  “有一点我想不明白;侦查舰队难道不应该是由高速战舰构成的吗?正统战列舰的速度怕是不够吧?”杰里科并没有回答严博勋的问题。
  “前卫舰队的目的一方面是侦查对手;另一方面是阻止对方对己方舰队实施侦查。如果前者无法完成;那么把后者做好也是可以的;更为重要的是;如果你的前卫是快速战列舰的话;那么你就有机会将两项任务都做好。”严博勋笑着说道。
  “对于这种战舰我持保留态度;多出1到2节的优势其实并不明显;这点优势很容易被适航性和机械磨损所抵消。在服役的前几年也许算得上高速战列舰;但是过几年后其速度一定会出现衰减;所以意义很有限。”杰里科对于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战舰还是表示了担忧。而这一直影响到了1战中双方的海战实力对比。被后世称为杰里科一生中不多的几次失误之一。
  不过虽然杰里科没有立即接受这种思想。但是依然将这份设计买了下来;以至于当杰里科醒悟过来的时候;英国海军不至于抓瞎。就这样;一次在意大利乡间旅店的会谈不经意间改变了英国海军。虽然战列巡洋舰依然的水;但是在1战开始前;英国人还是造出了两级可堪一用的战列舰;维护了圣乔治旗最后的荣光!
  今天订阅比昨天少了近400。悲剧啊……!这还是在推荐期……!



第五百一十九章 荷兰人的抉择

  正当世界各个海洋国家被无畏舰的风潮搅的风起云涌的时候;在欧洲的低地国家荷兰;最高层在近期同样陷入了一片争执之中。而引起这番争执的是一份来自荷兰驻俄国大使的绝密电报;而电报的内容就是俄国大使屡次三番的要求与荷兰一起对抗华夏。
  要说荷兰人不恨华夏;那绝对是撒谎。早在10年前北洋舰队到巴达维亚实施震慑后;并且就势将半个巴达维亚轰的乱七八糟后;这个梁子就结下了。当然;荷兰人只知道他们被打了;但是为何被打他们却不愿意去想。而在随后;当大量的华商回到自己的故国后;荷属东印度的经济一落千丈;再也不复此前的光景;这更加重了荷兰人的怨念。
  而俄国人虽然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要求联合荷兰人;但是在某些荷兰人眼里;这无疑是一个机会。尽管俄国在西欧人眼里也是个野蛮落后的代名词。但是同时欧洲宪兵的名字也不是白叫的;至少在1战被德国人暴揍之前;俄国人还是很能唬人的。虽然在远东打了败仗;但是在绝大多数欧洲人眼中;俄国失败是遥远的距离和准备不足所致;而不是国力不行。
  也许欧洲人不知道狐假虎威这句成语。但是这个意思人家懂;于是乎荷兰高层内部就有一批人建议借助俄国人的力量来牵制甚至对付日益强大的华夏。现在的荷兰已经不是当年的殖民强国了。不要说组织强大的舰队;就是弄一支类似智利的“进取舰队”都是相当困难的。所以某些人很像拉大旗作虎
  但是另外一些人则认为这样做无益于自杀。“当华夏舰队一口气在德意两国订购了4艘无畏舰后;我们就应该清楚的知道;俄国人已经没有希望了;跨越万里到达远东然后投入战斗;这简直是自杀。”面对着荷兰国防大臣在豪斯登堡宫中这样说道。
  “但是俄国是一个老牌的帝国;其拥有我们难以想象的力量;俄国海军也正在进行郎;第一期海军冷计划中就要投产8艘新式战列舰;其中有4艘是和华夏舰队的新造战舰属于同一级别的。而这仅仅是第一期计划。如果俄国人可以重创华夏海军的话;那么我们在远东的殖民地就得到了切实的保障;不用再担心那歇裔;也不用担心某一天华夏舰队打上门来。”荷兰首相说道。
  “尊敬的首相大人;你这绝对是外行的言论;俄国人的敌人不仅仅是华夏舰队;还有遥远的距离和恶劣的补给。俄国舰队在穿越波罗的海、北海、大西洋和印度洋后;十成的战力能省下三成就不错了。那么现在首相大人;请告诉我;俄国人如何用仅仅三成不到的实力去战术庞大的华夏舰队?这还是不计算双方指挥官素质和人员素质的情况下。”国防大臣深吸一口气说道。
  “这就体现出了荷兰的作用。我们可以给俄国人提供补给甚至是船舶的维护。当然了。这一切都需要俄国人买单。我们甚至可以以此为借口要求俄国人帮助我们兴建港口和防御设施。”荷兰首相想了想说道。
  “然后呢;华夏海军就可以以此为借口进攻我们的殖民地;将整个荷属东印度置于华夏海军的炮口之下?然后让我们的沿海城市变成一堆废墟?是这样吗?”国防大臣面露讽刺的说道。
  “不不;阁下不要忘了。华夏海军最南端的基地是位于台湾的高雄。如果他们要想攻击我们的话;只要要跨越两千多公里的距离;在这样遥远的距离上;北洋舰队没有中转站可以补给;等到来到巴达维亚的时候;就会被以逸待劳的俄国舰队所击败;如果他们不主动出击的话;那么俄国人就可以以我们的殖民地为基地截断华夏与欧洲的联系。”
  “华夏虽然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但是从本质上来说依然不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他们需要用国内产品去换回急需的武备和机械;如果航线被掐断的话;那么华夏只是一只纸老虎而已;而这场战争的胜败就没有丝毫的悬念了。”荷兰首相得意洋洋的说道。不得不说;为了应对今天的会议。这位首相还是做足了功课的。
  “那么首相大人;请问;如果英国人和德国人的船帮助北洋运送补给和货物的话;俄国人会攻击吗?计算俄国人不惜开罪与这两个国家;那么通过马六甲海峡的那么多商船;又如何区分出哪艘前往华夏哪艘又到达其它的地方?亦或者不加区分的进行拦截?真当驻扎在新加坡的英国远东舰队是摆设不成?”国防大臣露出鄙夷的表情。
  “随后我需要提醒一下阁下的是;我们在东印度各地的港口都是民用港口;根本无法承担庞大的舰队补给和维修压力。舰队不同于商船;他们需要弹药需要高品质的燃煤需要良好的维护还需要防御良好的军港。而这些都不是我们可以拥有的。”国防大臣说道。“即使我们为他们提供了补给港;也最多补给一些燃煤和日用品;至于炮弹;我想最多也就是一些6寸和4。7寸炮弹吧;我不记的荷兰可以生产12寸级别的炮弹。”国防大臣有些郁闷的说道。
  “这是一个机会;我们还有数年的准备时间;我们可以重建荷兰王国的舰队和要塞;在遥远的东方重建我们的辉煌;东印度属于荷兰;并且只能属于荷兰;相信我;尊敬的国防大臣;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必须抓住;否则的话;我们失去东印度只是个时间问题;少则10年多则20年;东印度必将被华夏夺取。”首相有些激动的说道。
  “我们还需要再看看;至少在俄国人拿出足够的实力来证明他们一定可以打赢华夏之前;我们不应该采取行动;一着不慎就会使荷兰永远的失去殖民地。现在的荷兰可是无法承受失去东印度群岛的损失;我们的一切目的都是围绕东印度群岛控制权展开的;不能为了反对而反对。”国防部长的态度显然有些松动;但是依然没有松口。



第五百二十章 陆军整备

  华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大陆国家;一个纯正的大陆国家;虽然他有辽阔的领海和漫长的海岸线但是依然无法改变他是一个大陆国家的事实;而华夏的历任统治者无论是昏庸也好睿智也罢。他们都将注意力放在了对陆地的掌控上。而现在;虽然徐杰已经让这个泱泱大国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海疆和外面的世界;但是作为一个陆权国家;徐杰必须把陆军建设放在首要的地位上;而在重建新式陆军之前;如何处理数量庞大而有毫无战斗力的旧军队被放到了工作的日程上。
  八旗旧军早已经随着清王朝的灰飞烟灭而消失的无影无踪;他们现在只是满族平民;而效忠于清王朝的绿营等正规军也被北洋和起义的各省大员收拾的七七八八;可以说现在华夏国内剩下的主要军力就只有原有的北洋陆军好南洋以及表示支持共和的地方兵力了。
  虽然看上去少了不少;但是依然有上百万的部队;对于现在的华夏;上百万的陆军对于维护超过12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来说并不算多;但是徐杰现在需要做的不是扩军;而是先裁撤旧军;将那部分累赘的;没有战斗力只会混日子的人从军队中剔除出去;军队需要的是高效而不是数量!
  但是想要裁撤旧军;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些地方实力派不想丢掉军队的控制权;而不管出于什么目的拥护共和的地方势力都是不可以靠实力强行进行的。如今人心思定;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引起很大的反弹。
  “我们需要从旧军中找一些典型;我们可以让他们一辈子衣食无忧;但是绝对不能允许他们手底下的那些旧军继续浪费华夏的宝贵资源。”在李鸿章官邸;徐杰这样说道。
  “这是个办法;但是要真正执行的话也要等到张之洞刘坤一他们到北京以后再说;有这些大佬们在;即使某些人想用手中的军权换取富贵恐怕也不好弄啊。”李鸿章说道。
  “我们可以等等再开始;但是时间同样不能过长。对于有一些战斗力的部队或者说想继续留任的;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新的军校来培养和教育这些人。我们要让他们明白;军队效忠的是整个国家而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个集团。军队不是作为争夺权力的工具;而是作为维护国家利益的利剑。”徐杰平静的说道。
  “如此看来;你不光想要对南洋和那些地方势力派下手;对我北洋你也不会放过吧?”李鸿章的声音有孝干发冷。
  “有些人确实不适合留在军队中;刀柄看似是一个好东西;但是如果不能交给正确的人去使用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我们需要让军队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使命;而不是说自己握有军权而肆意妄为。你这样做了。别人也会这样做。到头来只能带来无休止的争斗和内耗。西洋人说中国人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可以说是对华夏数千年的历史中一个极其精辟的总结。而我不想让这种情况延续下去。”徐杰严肃的说道。
  “小子;你想的很好;但是如果有一天当别人挥舞着手中的刀柄来威胁你的话;你又该如何面对呢?虽然现在。你不用担心自保;但是人终究会有老去的一天;你我不可能一直处于权利的巅峰。”李鸿章若有所思的问道。
  “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制度;和一个全新的体系;用来限制权利和野心;但是首先我们必须自己就遵守;而且必须先将手中的军队重新锻造成新式军队;暴力太过可怕。足以让任何人沉醉其中;我们需要让军队中所有的人都遵循这个原则。”徐杰说道。
  “但是社会是人构成的。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帮派;就会有势力;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华夏是这样;其它国家也是这样。”李鸿章话锋一转继续说道:“你的理想很好。但是要记住理想并不等于现实;先保住自己再说吧。好了;不说这些事了;你具体打算怎么办?”
  “首先对士兵素质进行严格限定;有伤残的;年龄超过服役年限而又没有一技之长的士兵必须退役。当然国家会对退役士兵进行安置和补偿。其次;低级军官可以就近到各地军校接受培训;对于愿意留下兵器培训合格的低级军官可以留用;根据成绩的好坏编入野战部队或者地方部队。”徐杰说着将一份计划递了上去。
  “这野战部队和地方部队有什么区别吗?”李鸿章对这个划分很感兴趣。
  “野战部队自然是军队中最精锐的;强大机动性和打击力。这些精锐部队数量不算多;但是却是我华夏军队的拳头;但是想要指望这支部队分散开来守卫广袤的国土却并不适合;所以我们还必须用数量较多;但是缺乏机动性且素质较低的部队用来维持地方秩序;比如说平定叛乱和防御要塞什么的。这种搭配方法早在宋朝就有;不过当时是叫禁军和厢军而已。”徐杰笑着说道。
  “至于说一些有一技之长的老兵和中级军官;我们可以把前者培养成技术兵种;而后者也将是我们争取的对象。他们将在北京新设立的军校中就读;当然了;这批人要好好甄别一下。至于高级军官;我希望留下的都是精英;逃脱的可以给一个闲职或者转移到其它岗位上。这一切只是铺垫;而随后的整编才是重头戏。”徐杰顿了顿继续说道。
  “我们将重新拆分和组建一些新的兵团;而这些兵团将会打破地域的限制;将不同地区的部队重新打散编组。尽可能的将原有的帮派体系破坏掉;总之;新军队必须从政治和体制两方面进行重新整编;而且必须要快;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徐杰严肃的说道。
  “济世;你走的可是一条前人从未走过的道路;这华夏能否获得下一场战争的胜利可就看你的了。”沉思片刻后;李鸿章算是同意了徐杰的思路。
  感谢书友海峡老头的打赏~~~~~。



第五百二十一章 与土耳其的交易

  “济世;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那边回电了;不日他们将派密使来我国洽谈武器出售协议的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