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华夏海权 >

第345章

华夏海权-第345章

小说: 华夏海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感兴趣;他也不得不控制海军的规模。“地中海的制海权恐怕就只能靠意大利人了。”虽然有些不甘心;但是形势比人强!
  感谢书友有微风拂过和光之纳粹的月票支持~~~。



第六百八十六章 陆军装甲集群

  伴随着爪哇海硝烟散尽;东南亚大海上争夺告一段落;损失巨大的俄国舰队灰溜溜的跑回了巴达维亚港等待着援军的到来;而华夏海军也集中在华夏东南沿海进行维护和补给为一下场战斗做准备。在海上战斗逐渐明朗的时候;华夏陆军的攻势也即将展开!面对上百公里的正面战惩拥有足够纵身的俄军防线;华夏陆军需要用自己全新的装备配上全新的作战理念去敲碎这个铁乌龟!
  而现在以蔡锷为首的华夏装甲突击群指挥官们正在做着最后的准备。“为了节省装甲车辆宝贵的行程;我们专门通过临时铁路将这些宝贝疙瘩送到了前线的集结地;为了防止被发现;我们还专门在前线构筑了掩体和遮蔽所。但是即使这样;我们的每一次攻击依然不会持久;在前期推演中出现的在短时间内穿透对方数层防线的计划并不现实;不仅仅是战车的行程和补给不够;步兵也很难跟上这些铁脚板的家伙。”一名军官说道。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战车的联络问题;在演习场上我们可以通过驾驶员露在外面然后用旗语进行联络。但是实战中这种方式的可靠性就会大打折扣;先不说人露在外面被打死的情况;即使我们在车顶机枪位置上加装钢板为乘员提供掩护;在浓烟密布的战场上也很难保证信息的传递。至于步兵和坦克之间的联系;不少部队甚至用步枪敲击战车外壳的方式进行沟通。这要是攻击一个浅纵深的阵地还算可以;时间一长了;恐怕各个战车分队自己都能跑丢了。”另一名负责技术的军官有些无奈的说道。
  “部队不是给每个装甲连都配属了一辆专门的指挥坦克了吗?每个装甲连下辖3个战斗排和一个连部;一共包括14辆战车。其中1辆没有装备武器专门负责指挥和通讯。”蔡锷想了想说道。
  “这个只能保证战役指挥官和连级之间的联系;战车连内部之间的联系和与步兵之间的联系依然很困难;战车部队只能保证在交战后较短的时间内可以有组织的突破对方的防线;一旦向纵深发展必然会出现放羊的情况。更为重要的是装甲部队需要步兵掩护;但是我们又没有足够的运力去运送大量步兵伴随进攻。即使有;估计也么人敢在弹雨纷飞的战场上乘坐普通卡车吧?”一名参谋有懈难的说道。毕竟这楔车可不像后世电影中汽车那样是“防弹的”。
  针对这些问题;蔡锷和一干参谋也没啥好方便;技术的问题和资金问题是横在装甲突击群面前的两座大山;小小的战车装不下复杂昂贵外加笨重的联络系统。而步兵和坦克之间的联系更是难上加难。目前依然是旗语外加敲钢板。既然在硬件方面无法改变;那么蔡锷等人只能在战术方面进行突破了。
  装甲部队必须需要步兵掩护;这是一定的。当时的坦克速度并不快;在越野情况下让步兵跟上一点问题都没有。按理说步兵和坦克之间应该不至于脱节;毕竟根据分析;华夏共和国陆军都不知道坦克战怎么打;俄国人就更不知道反坦克战怎么打了!毕竟从没见过的攻击方式永远是效果最好的。
  但是实际和理论总是有差别的。一个轻装步兵小队和一支带着全套行囊和重武器的步兵连的运动速度肯定是不一样的。前者只用带上自己的轻武器就可以。而后者吃喝用度都要带上;还要扛着沉重的重机枪和迫击炮。所以说最后实战的结果极有可能是拖家带口的步兵被坦克部队甩开!
  针对以上问题;蔡锷专门为装甲矛头配属了精锐的轻装步兵;他们将在进入对放步兵火力网之前搭乘在坦克上。在进入对方阵地400米前下车伴随步兵作战;这支部队装备了大量的掷弹筒和冲锋枪这类近战武器;他们的任务很简单那就是用密集的近战火力压制俄国人可能的决死冲锋以及在坦克掩护下迅速肃清战壕中的敌军。当然了要是有一写坦克小炮的话;这些精锐轻步兵也可以用手中的掷弹筒迅速清理掉。
  而在这些装甲矛头的后面;则是大量的主力步兵部队;他们的任务就是在装甲部队撕开缺口之后迅速向两翼开进扩大战果;分割和包围更多的敌人;剩下战斗和普通部队的战斗就差不多了;这就不是蔡锷等人关心的了。
  至于说联络问题。除了旗语和更不靠谱的敲击联络法之外;蔡锷等人唯一能想到的就是灯光和事先通过约定某些战术动作而进行的简单战术配合了。前者蔡锷等人不知道能不能用;至于后者嘛;则是通过譬如在攻破放先前保持队形;各排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等方式来尽可能的让战车处于旗语可交流的范围而实现的。当然了。具体情况如何要到战场上检验了。
  至于所谓的机械化炮兵;蔡锷倒是没啥担心的;这说白了就是一支跑的贼快可以及时伴随支援的炮兵而已;除了机动性之外和其它炮兵没有太大的区别。这械辆的使用和联络倒是没有太大的问题。在解决了坦克突击问题后;蔡锷认为战术指挥问题基本解决了。但是随后;当听到俄国人也有专门的装甲车部队后;蔡锷才发现反击对方装甲部队的问题也必须关注。
  根据情报显示;这支装甲车部队最为强大的战车就是一种轮式机动;并且装备有75mm短炮的装甲车;而且这种奇葩的装甲车要想设计必须把车屁股调过来;这就说明了在遭遇战情况下他们将很难发挥作用;毕竟开着车把屁股调过来;然后再用射角并不大的火炮进行攻击显然不是很现实的事情。但是如果是打伏击的话;这种装甲车还是有相当威胁的;而如果有比较坚固的掩体的话;那么单纯凭借小坦克上的37mm炮显然不够用;这就需要一支装备有75短炮的坦克歼击车与装甲部队配合;适合来对付随时出现的敌方装甲车辆。
  而另一种引起华夏陆军广泛关注的则是一种装备了57mm炮的敞篷式小型装甲车;这种车除了正面有可以抵御弹片的钢板之外;就没有任何可以称道的防护了;但是外形低矮;而57mm炮发射的穿甲弹也可以在一定距离上打穿坦克。这些小家伙在遭遇战中也是难缠的对手。而为了对付这些战车;华夏陆军将坦克的备用履带放在了车体整天来提高防护;并且在车体侧面一些位置安装了裙带板用来防御弹片。
  剩下的任务就是对付各种地雷壕沟和火炮;在后世地雷绝对是导致坦克抛锚的罪魁祸首之一;但是在这个位面;绝大多数地雷都是反步兵雷;装药量小的可以;再加上绵长的战线;俄国人布雷区域和布雷密度实际上非常有限。壕沟也是这样;用来阻挡步兵前进的窄壕沟很多;但是能挡住坦克的太少了。所以在经过多次递进侦察后;这个威胁也被认定为低级威胁。至于战防炮吗;俄国人有大量的47mm、57mm炮;这些炮身低矮便于隐藏的火炮对于进攻部队也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尤其是对于能够远距离摧毁坦克的75mm快炮。华夏陆军一直没有什么好办法;唯一的办法就是由掩护的步兵发射烟雾弹;或者尽快摧毁对手。
  最后的也是最大的问题就是坦克部队的后勤保障和维修;可以想象;在旷野上狂奔对于这些只有初级水平的坦克会有多大的损耗;还有各种战损和意外;以至于蔡锷认为坦克损失最大来源不会是对方的武器伤害而是各种故障和地形。所以专门的抢修部队是必须要随时跟进的。弹药补充也是个问题;虽然一辆坦克可以带上百发炮弹;但是呯呯炮的射速也足够快;还有突击炮的炮弹;受到车体狭小的困扰;这些突击炮的炮弹存量也不多;在蔡锷看来;一辆突击炮30多发炮弹估计是用不了两场战斗了;尤其是后面的火炮没有跟进的情况下。敲掉前方碉堡和火力点的重任就落在了这些装备有短管火炮的战车身上了。所以弹药消耗也是可想而知的。
  为了防止弹药消耗过大无法补充的问题;除了尽可能多的安排弹药输送车之外;蔡锷还要求后面跟进的步兵部队帮忙携带一部分弹药;总之就是仅可能的保持装甲部队的需求;尽可能的保持战斗力。
  虽然为了这场战斗;蔡锷这个装甲兵的直接指挥者已经考虑了太多的情况下;但是谁也不敢保证装甲部队这一战真的能打好。所以开始的时候;华夏陆军也并没有投入太多的装甲部队;最多也就一个旅;各种坦克和装甲车辆100出头的情况;如果这次进攻成功的话;其它的装甲部队才会投入战场。考虑到行程有限的问题;如果这次突击成功的话;其它装甲部队将在事先选择的区域展开多点向心突击。在浅纵深包住对手然后一口口吃掉。
  最近三天订阅极其悲催。3天订阅量还不如1天的。快过元旦了。作者也要过年啊……9没有推荐;~~~。



第六百八十七章 攻击开始

  “头;我们就这样等到战争结束吗?我们的骑兵都被华夏的装甲列车和骑兵干掉了;但是他们也没有发动进攻。”一名俄国士兵在战壕中对他的班长说的。
  “小子;别瞎说。”俄国班长小声说道。不过心中他却多少有些认同这名俄国士兵所说的话;华夏陆军善于防守;他们取得的战役胜利一半以上都是在防御状态下取得的。遭遇战也很不错;毕竟他们的武器十分先进;但是到了大军团阵地战的话;俄国人对自己还是很有自信的;面对绵长的防线;华夏陆军火力密度会下降。而且俄国有大量的骑兵可以用于机动支援;华夏却不行;所以他认为华夏陆军守成可以但是要进攻的话说不定还会被俄国陆军找到空子狠狠的咬一口!
  就在两名俄国官兵在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的时候;在对面的华夏陆军阵地中;在初升的朝阳下;一个个铁盒子一般的东西开始缓缓从集结区驶出。华夏陆军选择的是俄军防线左翼的一处开阔地区;这个地区是俄国西伯利亚第一军和第四军的结合部;两个军一共有42000人;装备有130多门各型火炮;由俄国陆军扎鲁巴耶夫中将指挥。处于尼布楚核心防线的左翼偏远的位置。而在他们后面则是一个俄国骑兵集团大概有35个骑兵连和军属炮兵部队;总计约8000人左右的数量。可以说这是俄国陆军除要塞部队之外为数不多的几个机动重兵集群;如果可以摧毁那么对于战局的影响将是决定性的。
  “准备开始吧;第一轮炮击攻击已经标定的要塞和碉堡;第二轮炮击攻击进入阵地的俄国士兵。”蔡锷点点头;因为俄国战斗群是有2个军和大量骑兵组成的;而且配有军属重炮;所以重炮单位还不能暴露;而剩下榴弹炮和大量的迫击炮的射程则不够对纵深进行攻击。蔡锷也没打算用炮火将对反防线孤立起来;蔡锷的目的是杀伤对方的有生力量;让这个突破口成为一个永远都无法愈合的创口。让扎鲁巴耶夫的军队在这里流尽最后一滴血!
  一门门榴弹炮和慢慢的从掩体中推出;短粗的炮管缓缓指向远方。伴随着一发红色信号弹升上天空;数个炮群开始轰击俄国的前沿阵地。长时间的战争对于双方都是一个磨砺的过程;俄国人也学精了;他们不会再前沿布置太多的部队;只是留下一些观察哨和警戒部队而已。他们想的很好;当华夏陆军的优势炮兵结束了炮击之后;俄国士兵再从隐蔽所中离开进入阵地。阻击华夏陆军步兵群。这套战术在前期小规模试探性进攻中确实好用。华夏陆军在数次短促突击中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所以在这次攻击中;华夏陆军第一轮火力只是摧毁暴露出的火力点和掩体;而第二轮炮击才是真正清扫堑壕中的步兵。
  这次炮击并不凶猛。但是俄官已经从中感觉到了一丝不祥的预感“对方打得太准了。”这是当时不少俄官心中的想法。阵地上的掩体暗堡和各种火力点遭到了精确的打击。对方显然强调效率;而不是一味的用重炮进行弹幕式射击;他们将有限的火力集中到了数个点上;这些就是俄军预设的迫击炮和平射炮火力点。考虑到俄国两个军4万多人;才130多门火炮;所以在连接处只有几个迫击炮阵地和一些臼炮阵地。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火炮;俄国人专门构筑了炮兵掩体;掩体高度不高;直射火力很难瞄准;上面用夯土砸实;然后铺上原木;然后再用石块和夯土垒上。这样一来俄军的火炮掩体足够承受榴弹炮的攻击。而在次一级的机枪掩体和臼炮掩体中俄国人也进行了一番完善的布置。在他们看来。只要对方不是师级单位以上的支援火力;这些掩体就绝对不会有问题。
  但是奈何华夏陆军就将这个连接点作为了主要突破口;而且为了对付这些掩体;同时又考虑俄国炮兵火力的不足;华夏陆军攻击部队专门准备了大量廉价但是威力足够的和迫击炮!这些东西反炮兵不行。但是对付掩体和步兵却是再好不过了。
  在用榴弹炮清理掉外围轻火力点和碉堡后和重迫击炮如同重锤般的炮弹狠狠的凿击着已经标定的俄国炮兵掩体;虽然俄国人试图反击;但是俄军的80mm迫击炮和75mm榴弹炮并没有足够的射程和威力;而级别的迫击炮则被统一变成重迫击炮而没有放置到一线。而是统一部署到后方。
  一发40多公斤的炮弹狠狠的砸在了一座榴弹炮掩体上;厚厚的夯土层和石块挡住了这发炮弹;但是内部填充的时机公斤炸药爆炸后依然在掩体顶部留下了一个巨大的弹坑;大量的石块飞射而出散落在四周。就在掩体中俄国士兵从惊慌中缓过劲来后;他们发现刚才的一击并没有带来什么致命的损伤;随即欢呼声和祷告声响彻整个掩体;俄国官兵手中紧握十字架不断的为自己祈福;而随后;又有几发炮弹命中了这个掩体;但是依然没有造成什么致命损失。
  “我们的掩体很结实;他们的火炮打不掉我们的。”感受着从顶部传来的沉闷的爆炸声;再看看掩体内部不过是漏了点土。俄国官兵对自己的掩体的信赖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他们甚至认为即使火炮也无法打掉这些加固后的掩体;毕竟迫击炮的弹重并不比6寸榴弹炮轻多少!
  “好了;上面的夯土层和石块应该已经清理的差不多了;让后面的6寸重炮换炮弹吧。”一名华夏陆军炮兵军官命令道。面对这些坚固的掩体;华夏海军也曾经烦恼过;当年华夏陆军的前身北洋陆师曾经利用无数的掩体来恶心过日本陆军。而现在面对俄国的掩体;华夏陆军虽然也不舒服;但是绝对不至于无计可施!
  考虑到冗长的防线;俄国人不可能将整个防线弄成钢筋混凝土的。绝大部分还是土木结构;顶多加一些石子什么的。这些掩体只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厚度足够!不过上面的夯土和石子可以用大装药的爆破弹清理掉一部分;失去了外层保护的掩体下面就是大块的原木;面对这种东西;华夏陆军专门搞出了带被帽;小装药而且弹重比较大的“掩体杀手!”这种重达50kg的炮弹使用减装尧射。比普通榴弹重了5kg以上。炮弹弹体外面有一个软钢制成的被帽;专门用来穿甲;而足够厚的弹体也可以保证炮弹的强度不至于提前爆炸或者弹体发生碎裂。减装药则会使炮弹初速下降;弹道更加弯曲;更利于攻顶!
  就在俄国人信心满满的时候;隐藏在远处的6寸火炮终于发威了!伴随着一道道火舌;数发“掩体杀手”带着刺耳的尖啸声飞向了目标!没有了上面的碎和夯土的保护;区区几根原木如何能挡住专门为了对付掩体而生的穿甲弹?软钢被帽轻易的击碎了掩体顶部的原木;随后一头扎在了炮位之上;tnt炸药爆炸后将一门75mm榴弹炮撕成了碎片;随后纷飞的弹片将放置在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