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华夏海权 >

第528章

华夏海权-第528章

小说: 华夏海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吨。而具体由那些国家的战舰替换;则再行协商来决定。此外;各国可以退役部分战舰;但是退役出来的吨位不能用新舰来替补。条约签署15年后;可以考虑替换第二批战舰。两方替换吨位同样不能超过15万吨。至于华夏?三艘龙旭级战列舰在条约签署15年内是不能退役的;到了15年后可以自由替换15寸炮战舰。
  所有大中型战舰的谈判在历时一个月后终于决定了;那么剩下的就是驱逐舰和潜艇数量的谈判了。各国对于这些小船的限制显得很大度;只是规定了驱逐舰保有量吨位不超过18万吨;潜艇吨位不超过7万吨。以华夏和美国的10点权重为基准;剩下的国家按比例计算自己的驱逐舰和潜艇吨位。火力上的要求也比送;最大火炮口径不超过。而潜艇的最大口径火炮与驱逐舰相同。而对驱逐舰和潜艇的最大单艇吨位并没有做硬性规定。辅助战舰的谈判进行的十分顺利;驱逐舰和潜艇的谈判一共就用了8天时间就敲定了。
  当总吨位和各种战舰的限制条件敲定后是不是就代表一切都谈完了?自然不是!随后各国又对海军技术出口限制进行了讨论;这是协约国和同盟国之间竞争的最后的战场;同盟国中的土耳其和俄国目前不具备建造新的大型战舰的能力了;前者是一直不具备;而后者是曾经拥有;经过1战后;被战争毁掉一部分;被德国搬走一部分。再加上大量技术人员和熟练工的流失;现在也不具备了!可以预见在未来十年之内不可能独立建造大型战舰。所以这两个国家的战舰很有可能需要德意两国来帮助建造。
  同理;英国人也不干净!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战舰也要有英国人来建造;这两个国家到目前为止还没建造过排水量超过1万吨的战舰。而协约国为英国争取过来的两艘2万吨级战舰的份额最终还是要落到英国人的头上。而考虑到双方小兄弟的吨位和实力;他们不可能拥有和老大一样的主力舰;比如说土耳其;土耳其额外可以获得的吨位也不足以建造1艘16寸火炮战舰。而英国人额外的2万吨战舰也不可能搭载口径特别大的火炮!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英国人处于自己的角度考虑;希望各国大国为其它小弟提供的战舰火炮不超过12寸。毕竟2万吨的战舰能够搭载的最大级别的火炮也就这么大了。而德国为首的同盟国表示坚决不能接受。〃目前土耳其等国拥有的最大口径的火炮已经到达了14寸;为了保证小国的利益;我们坚持要求出口战舰的吨位在3万5千吨以内;同时搭载的火炮最大口径不超过15寸。〃德国代表针锋相对寸土不让。而协约国随后提出了新的问题;在对非条约缔约国出口军备的时候应该遵循什么原则?比如说航母最大多少吨。战列舰的火炮和吨位如何限制?并且英国人对此提出了捆绑政策;即英国可以放弃原先的要求;但是在想非条约缔约国出口战舰的问题上;必须秉承如下原则;即出口的战列舰排水量不能超过3万吨。火炮口径不能超过14寸;而航空母舰的吨位不能超过2万吨!
  这个问题的谈判比之前的更加激烈;因为除了缔约国之外;世界上还有不少值得拉拢的对象;甚至于还可能出现某些国家先将战舰〃寄存〃在第三国;开战之前取回以冷军力的可能性。所以对于出口战舰必须进行严格的限制。面对这种情况;华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条约内部的国家出口战舰只受条约限制;比如说如果在吨位允许的情况下;德国向俄国出口战列舰;那么只要满足在3万5千吨以下;装备小于16寸舰炮这两个条件就可以;但是如果向非缔约国出口战舰。那么除了要遵循英国方面提出的要求之外;同时还要有配额;协约国;同盟国两方以5年为一个周期;周期内出口的大中型战舰吨位不能超过10万吨;其中任何标准排水量在1万吨以上的战舰必须纳入到这个配额之中。而潜艇每一个周期出口量不能超过2万吨!每一个周期没用完的排量不能叠加在下一个周期;而作为独立一方的华夏;其出口主力舰的配额为两大集团的一半。即主力舰吨位出口不超过5万吨;潜艇出口不超过1万吨。
  对于这个条款;协约国和同盟国双方经过协商后表示可以同意;毕竟这个年代有能力购买主力舰并且有意愿的国家已经不多。这个配额看似比较少;但是实际上八成用不完;而且英国人的限制战舰性能的要求也加入到了条款之中;14寸级别的舰炮对于各国的新服役战列舰来说威胁很小;而2万吨的航母虽然大一些;但是考虑到航母出海要编队作战;即使有了航母但是没有匹配的主力舰的话;那么战斗力也不会很高;所以最终这点被通过。
  在处理完所有问题后;参加会议的各国最终签署了《北京限制海军军备条约》条约从签署之日其生效;期限为12年。到期。后各国有权利决定是否续签该条约。经过两个多月的谈判;北京海军军备谈判落下来帷幕;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个条约不过是个权宜之计;各大强国海军建设并没有停步;出了主力舰建造规模有限之外;航空母舰和巡洋舰类的战舰都将按计划建造;每个大国在着12年之内要建造至少40到50万吨的战舰;美国建造的可能更多;分摊到每一年都要开工至少4万吨左右的战舰。
  〃这仅仅是各国一个喘息的机会;各国用这个机会对自己的海军进行瘦身;切除那些战斗力低下的部分为了未来的厮杀做好准备。〃条约签署后;徐杰曾经这样评价此次海军军备限制谈判。
  感谢书友140831115058933;zhouyu1976;hukaikaka的打赏~~~;以及书友空晨;奥芬;kyo的月票支持~~~。今天晚些时候还有一更~~~求支持~~~。



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影响深远

  〃从今天开始;英国人主宰大洋的时代彻底结束了;而德国公海舰队终于可以走向世界各大洋成为名副其实的公海舰队;舍尔元帅在挪威海战中打出问候语成为了现实;而杰里科却失败了!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让德国海军将伟大祖国的影响力散步到全球的时代!我们的舰队将前往大西洋;地中海;印度洋。并且最终将影响力扩大的整个非洲;西亚和南亚次大陆!〃当条约签署的消息传到柏林的时候;提尔皮茨兴奋的说道。
  德国人获得了和英国对等的海军吨位;但是实际上的战斗力却要高于对方一截;战列舰方面总体而言德国是占优的;虽然15寸炮少了一些;但是德国可以拥有4艘装备16寸火炮的主力舰;而英国人只能有2艘!航空母舰是一个新兴的舰种;双方都没有任何经验可循;而英国人必须从开始就将两艘快速战列舰改造成航母;这其中肯定会出现各种问题;而德国人则可以从小型航母开始搞;积累经验然后再造大型航母。根据其它渠道得来的消息;华夏也将采取小步快跑的方式来发展自己的航空母舰。虽然跟随别人的步伐面子上有些过不去;不过德国人这一次还是决定务实一些;先看华夏造出的航母多大;然后自己再照猫画虎。
  更为重要的是;在整个欧洲;同盟国舰队可以抱成一团!协约国虽然整体实力占优;但是美国远在大西洋的另一边;还要兼顾对华夏的震慑。有点远水解不了近渴的意思。而且从内心深处来说;德国与美国海军十分瞧不起;认为他们不过是一群拥有大量优秀装备但是不会使用的家伙。〃美国海军中鲜有能挑起重担的人;英国人有杰里科和托马斯;我们有舍尔和西佩尔;华夏更是英才齐齐;而美国只有一个马吉芬。而且马吉芬的权力还受到了多重限制;部队的训练水平也比较低下;这让他们很难发挥出先进装备的优势。〃在德国海军内部的刊物中;德国人这样评价美国海军的素质。
  提尔皮茨作为德国海军的掌门人。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将很快离开这个岗位;而在回家养老之前;他需要和他的接班人舍尔海军元帅就未来十几年内德国海军的发展战略定下一个基调。
  〃在未来;公海舰队在北海没必要留下太多的力量;北海太过狭小了;我们只要依靠空军就可以将英国人驱离我们的领海。我们都见识过航空力量对舰队的威胁;英国人不会傻到用舰队和我们的陆基航空力量对拼的。海军的未来在地中海;这个连接了印度洋和大西洋的中枢!我们在这里可以获得盟友的帮助;整个同盟国舰队将聚集在一起形成一支不可抵挡的力量。同时掌控了地中海也等于切断了英国与东方的联系。这对于下一步国家战略的实施十分有帮助;而且即使美国人干涉我们的行动;我们也可以依托地中海和西班牙的前进基地集中优势兵力消灭远道而来的美国舰队;而承担破交任务的潜艇也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毕竟我们可以以西班牙作为我们的潜艇基地!〃舍尔经过深思熟路后说出了自己的计划。而这个计划让提尔皮茨感到震惊。
  这个计划的核心就是将主力舰队大部部署到地中海;这个计划比提尔皮茨建立一直强大的地中海舰队的计划更为激进!按照原来的设想;提尔皮茨要求未来在地中海的德国海军主力舰至少占到总吨位的3成以上。而舍尔虽然没说出他的计划中具体的份额;但是他不断提到了主力舰队;那就是说至少要有7成左右的力量要布置在地中海;而德国在地中海没有任何港口和领土;只能依靠盟友。将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力量就这样置于盟友的控制范围内;这不得不说十分的大胆。
  〃其实并没有那么危险;奥匈帝国是我们最为牢固的盟友;没有我们的支持;奥地利人甚至无法坚持到1战结束;在经济上来说。德意志的控制力已经达到了奥匈帝国内部的方方面面;军力方面德国也有压倒性的优势;奥匈帝国没有理由也没有能力去背叛我们;同时土耳其也是这样;我们已经将铁路修到了土耳其的各个省份。我们控制着他们赖以生存的交通命脉。西班牙人想要保住他们的古巴就必须依靠我们;至于意大利人吗?〃说道这里;舍尔顿了顿;因为他知道剩下的话说出来可是诛心的!〃他们已经有些摇摆不定了;所以我们要用绝对的力量告诉他们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实力太低的话不足以震慑对手!第谷也是有两下子的;我们不能过于轻视。〃
  〃而且从海军的作用来看;只有舰队能够纵横四海切断对方的海上运输和补给线;同时控制海洋让其为我们运输物资才是海军的最终目的;在北海中的德国舰队只能做到守好家门口;我们甚至无法登陆英国;原因很简单;登陆英国意味着要同时和皇家海军和皇家空军作战;我们没有这个能力;英国人在航空工业方面比我们强;所以我们可以用陆军解决法国;但是很难用海军解决英国!和英国的交战必将是长期的;而做好的办法则是切断这个岛国的海上运输线;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我们的海军必须走出北海这个鱼塘去和南边的盟友汇合。无论是西班牙;意大利或者是巴尔干半岛;都有很多优良军港;而经过十几年的准备后;这些港口也将足够为公海舰队提供各种支持。〃舍尔继。续解释道。
  提尔皮茨承认;这样做确实可以获得很大的战略优势;整个同盟国舰队都集中在地中海;对于协约国海军可以形成一定的优势。而要是支援帝国在南亚的攻略的话也很方便。而且确实如舍尔所说;奥匈帝国和土耳其十分可靠;而意大利确实需要震慑一下。不过这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出了要说服德皇同意自己的计划之外;同时还要在地中海兴建一大批的基地和船坞;虽然意大利的港口设施足够保养目前的和即将服役的战舰;但是出于对意大利的防范;德国需要在巴尔干半岛修建一系列的设施。并且还要外交部出面来获得某些港口的租借权;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如何将整个同盟国舰队整合起来!
  几家欢喜几家愁;就在德国海军正在野心勃勃的准么制定南下计划的时候;高傲的皇家海军也必须低下高贵的头颅为大英帝国未来的海上安全仔细谋划;如果在10年前;有人说大英帝国海军将不再拥有往日的荣光;恐怕会被当成一个笑话;当时的大英帝国是妥妥的两强标准;而现在英国海军却只能和德国并列第二;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十分讽刺的事情;但是再难的时候也要坚持下去;英国海军虽然遭到重创;但是依然有勇气和决心来捍卫帝国的尊严和利益!
  在未来;皇家海军不得不将重点放在两个方向;其中一个自然是本土的安全;而另一个则是印度和缅甸的安全;印度不仅仅是原料市场和产品倾销地;同时也能提供重要的人力资源!而1战结束后;德国人如果想扩张的话;那么印度将是绝佳的方向;同盟国距离印度比英国人更近!英国人不知道德国海军的计划;但是英国人确定德国海军会组建地中海舰队然后带着一群小弟去收拾印度!
  所以;英国必须加强在南亚次大陆的存在;尤其是加强整个西部的防御力量;按照英国国防部的计划;英国将以波斯为缓冲地带;然后沿着双方边境建立一条陆上防线;同时在印度兴建大量的机场以便驻扎更多的空军;同时征召更多的印度本地士兵加入到殖民地的防务中来。不过仅仅陆上防线还不能让英国人安心;同时还要建立一支精干强大的印度洋舰队;依托陆基航空力量从海上堵住德国人进入南亚的通道;同时保证英国到印度航线的畅通;尤其是要防范德国的潜艇。这猩怕的小家伙可是在上次大战中给英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海军军备会议和战争的消耗彻底扭转了英国海军一家独大的情况;无论是从国立上还是从政治上;英国无法单独对抗同盟国强大海上优势已经成了既定事实;甚至拉上法国也远远不够;和美国联手已经成为了必然;而联手不是没有代价的;没有足够的利益;美国舰队不会白白帮助英国对抗同盟国。于是乎;英国必须开放部分重要的军事基地给美国;甚至一些关键性的岛屿也将租借给美国;当然;租借哪些岛屿是很有讲究的。
  比如说;太平洋上的英属岛屿是绝对不能给美国的;那会引起华夏的猜疑;整个西太平洋已经被华夏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任何其它大国的进入都会被视为敌对行为;华夏在原德属太平洋殖民地的问题上和美国大打出手的狠劲让英国人害怕。而现在;随着同盟国占据更大的优势;而华夏实力持续上升的情况下;如此不明智的挑衅华夏绝对是自己作死!如果华夏彻底倒向同盟国的话;那么协约国将没有一丝的胜算;美国可以凭借两个大洋的保护独善其身;但是英法怎么办?所以英国在向美国寻求支持的时候;给予的好处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比如说印度洋上的迭戈加西亚岛。
  感谢书友我杀杀我的月票支持。第二更奉上~;求支持~~~。



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预备航母计划

  〃在未来;我们的任务会非常的艰巨;我们不仅仅需要将军队运送到欧洲帮助英法抵御邪恶的同盟国部队;同时也要保证大西洋和印度洋的航行安全;英法两国需要散布在全球各地的殖民地生产出来的物资;没有这些东西;我们支持不下去。马吉芬上将您看呢?〃威尔逊总统说完后问道。
  〃很难;我们的力量很难实现这个目标;尤其是在条约期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总体吨位上来看;协约国占据的优势很小。而从战力上来看;我们的实际战斗力也就和同盟国处于伯仲之间。我一直认为将两艘列克星敦级快速战列舰改装成航母是我们这次军备谈判中最大的败笔;因为这会造成航母吨位的极大浪费;也许在积累了足够经验后;华夏或者德国用远小于列克星敦级航空母舰的吨位就可以实现同等的战力;为快速战列舰准备的装甲和船体并不适合航空母舰。〃马吉芬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后说道。
  〃这是国会的决定;他们为了节省更多的开支所以提出了这种想法;毕竟为了建造这些船体;我们花了几千万美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