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华夏海权 >

第539章

华夏海权-第539章

小说: 华夏海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德国海军内部有各种反对意见;但是在舍尔和希佩尔的大力推动下;德国海军的快速化在艰难的进行着;首先是剩余的3艘国王级战列舰开始进行改进;中间的炮塔被移除;被换成新的动力装置。而省下来的重量将增加高炮;水下防雷突出部和其它一些设备。同时原有的油煤混烧锅炉也被重油锅炉取代;燃料舱也重新进行了布置。而两艘久经沙场的俾斯麦级战列舰也将在国王级改进完之后进入船坞接受相似的改造工作。
  。舍尔的想法不仅仅在德国海军内部推广开来;甚至影响到了奥匈帝国;奥匈帝国在谈判中获得了15万吨的战舰吨位。在奥匈帝国海军部中对于新造战列舰有两种想法;一种是建造类似科罗拉多这样的慢速战列舰;这种战舰吨位较低;拥有8到9门16寸重炮;航速较低造价也便宜。而另外一种则是建造类似华夏的天津级战列舰这样的快速战舰。当然价格和吨位会有所上升。而这场争论最后以德国海军的介入而结束。
  德国表示将按成本价给奥匈提供新式战舰的动力系统;同时为奥匈帝国海军提供技术支持;其条件就是建造两艘纯正的装备9门16寸炮的快速战列舰。其航速必须在27节以上。而且航程必须达到15节12000海里以上的标准。对于这种建议;奥匈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痛快的答应了对方的请求。
  搞定奥匈帝国之后;德国又开始和意大利海军进行联系;希望意大利新造战舰拥有较高的航速和航程。而这一次;意大利的反应让德国十分的不满;意大利首先表示作为盟友;意大利有义务保证同盟国在地中海的利益;但是同时希望德国能够尊重意大利的选择和利益。
  〃德国和奥匈帝国获得了丰饶的东欧;就连土耳其也从高加索和乌克兰分了一杯羹;而我们呢?我们的利益始终没有出地中海;既然如此;那么我们的舰队为何非要具备超大的航程呢?意大利海军是为了意大利的国家利益服务的;这是第一位的。建造大航程大航速的战舰造成的成本问题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德国可以奥匈帝国买单;那么谁给我们买单呢?〃在一次非正式场合中;一名意大利军官这样抱怨道。
  面对意大利海军的不合作态度;德国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在舍弃意大利后;德国海军重新将眼光放在了西班牙;土耳其的身上。因为他们吨位稀少;同时主力战舰都比较新。所以短期不存在更新换代的问题。但是毕竟这些国家需要建造新的轻巡洋舰;驱逐舰和潜艇。这薪面德国同样没有放弃;尤其是潜艇。西班牙作为地中海的西大门和可以直接威胁协约国大西洋航线的存在。德国人越俎代庖的帮西班牙规划和设计了新一代远洋潜艇。按照德国人的说法;这种新式潜艇完全可以从西班牙出发到美国近海然后回到地中海再到印度洋转一圈!当然这种说法有袖张;但是其续航力确实十分惊人。甚至于德国人开始设计为远洋潜艇提供补给的潜艇和补给舰;这种可以携带大量燃料和武器的潜艇更进一步的增加了潜艇部队的续航力。这不可避免的引起了协约国和华夏的关注。
  德国人在忙于整合同盟国内部的各种力量;而协约国也没闲着;英国人开始在华夏的帮助下建造自己的第一级主力航母;而美国人也在重新制定他们的战略计划。英国人担心德国人下一步的攻击目标是南亚次大陆;而美国担心的是德国海军对大西洋航线以及巴拿马运河的攻击。而对于南亚次大陆可能发生的战争;美国人也不敢无视;毕竟如果英国完了;那么整个欧洲都将在同盟国的控制之下;美国未来要准备在两个战场上同时作战;一个是保证大西洋运输线的安全同时以法国和英国为桥头堡顶住对方的攻击;而另一个方向则是南亚次大陆;美国需要的是一个强大的英国;而不是只有本土没有殖民地的英国。
  感谢书友zhouyu1976和书友hukaikaka的打赏~~~;以及书友ranky的月票支持~~~。



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德国陆军的战略1

  〃尊敬的元帅阁下;我不知道为何您当初代表陆军支持了德皇陛下对南亚次大陆的战略计划;无论从战略上来讲;还是从对陆军来说;将目标瞄准远在万里之外的南亚次大陆远不如瞄准近在咫尺的法国。我认为;德意志陆军最大的敌人就是法国;而不是亚洲的某块殖民地。〃鲁登道夫直言不讳的问道。
  〃法国和德国接壤;而且拥有强大的陆军;拥有强大的工业;而且和我们是世仇;我们没有理由放过他们;同样法国也不会和我们握手言和。更何况法国是协约国在欧洲最后一个堡垒;我说的没错吧?〃小毛奇看着自己这位心腹爱将没有丝毫的不满;只是平静的叙述一个事实。
  〃那么好了;现在请各位告诉我;你们;谁有把握能够摧毁法国?或者说谁能摧毁在英美全力支持下的法国?在华夏的帮助下;我们和法国人打了5年;在西线损失了数百万的军队。法国倒了吗?我们用尽一切办法;大量的步兵;强悍的远程火炮;装甲突击;空军的轰炸甚至是毒气。可是结果呢?从士兵的勇气上来说;法国人并不亚于我们;从工业来说美国一家就比我们和奥匈之和还要多;从人口来说协约国可以调集殖民地人口。我们所占据的优势不过战略战术优势而已。但是协约国也不笨;我们已经用上了所有的战术;在未来;也不会有更多的花样了;难道你想再和协约国在欧洲死拼5年?然后大家继续原地踏步?在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后无法获得任何利益?〃小毛奇反问道。
  小毛奇的道理很简单;那就是即使法国对德国的威胁最大;那么下一步战略扩张的方向也绝对不能选择法国。因为那样一来就等于再次和协约国发生大规模交战;战争是残酷的;不仅仅是对协约国;对于同盟国来说同样是这样;如果按单纯人口和物资损失的话;出了崩溃的俄国。德国是所有参战国中损失最大的!战争造成的巨大伤亡让德国人同样有心理阴影。如果不是俄国的失败;以及最终能够和协约国和谈;这个位面的德国依然会步历史上的后尘;作为德国陆军的当家人。小毛奇清楚的认识到了这次胜利是多么的侥幸;〃没有华夏的支持;我们最多坚持道1918年;随后就会因为缺乏各种资源而被迫投降;〃小毛奇曾经在陆军高层的会议中这样说道。
  而且从小毛奇和马肯森等人的分析来看;即使德国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后;再打法国的话;同样也很难获得胜利;首先第一个问题就是盟友少了;意大利在海军问题上趋于自守。那么在陆上更不可能得罪法国;西班牙和土耳其?这两个国家还是算了吧;真正能参与到对法作战的只有德奥两国;如果再打的话;不仅英国会全力支持。同样美国也不会像上次那样在开始作壁上观了。
  美国为什么接受了海军军备限制条约?除了不想进行一场徒劳的军备竞赛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国人意识到了他们陆军的孱弱。按照潘星的话说那就是美国陆军完美不能和美国的工业和实力相匹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甚至不能提供足够武装自己军队的武器!而意识到这一点的美国开始大力整备陆军;他们从法国照搬不少成熟的东西来武装自己;同时也开始研发新的装备;冷兵员。〃我们至少要在和平时期保持100万以上的陆军部队以便应对欧洲可能的战争。其中装甲部队和炮兵建设将是重中之重!〃在战争结束后;威尔逊总统的发言在国会中获得了广泛的支持。
  而美国人的举动自然逃不过德国人的眼睛。于是乎德国人在未来制定陆军战略的时候必须考虑美国大举援助法国的情况。然后德国人就悲催的发现;如果欧洲战端再起;德奥联军自保没什么问题;但是要想打下法国那实在是有点困难。最终的结果很有可能是1次世界大战的翻版。
  小毛奇等人的想法在陆军中还是有不少反对意见的;其中尤其是以鲁道夫为首的一线指挥官为主;他们认为法国人的战术是粗糙笨拙的。德国完全可以依靠战术上的优势来在短时间内击败对手。并且断言;如果德国主力在开始的时候集中优势兵力闪击法国的话;法国很可能会撑不住。甚至认为德国陆军部制定的先东后西的战略是完全错误的;让法国有了动员的时间。
  那么如果从客观的角度来看;鲁登道夫的想法在未来的战争中能否实现吗?华夏陆军也曾经研究过。得出的结论是不太可能。尤其是徐杰;这位开了挂的穿越者也不认为在这个位面上德国可以再次闪击法国成功。因为这个位面上已经不存在闪击法国的各种条件了。
  让我们看看历史上法国人到底怎么输掉的吧。看看德国在历史上战争开始之前拥有什么;军队一线陆军兵力270万;后备兵力100万;有11200门反坦克炮;4624门迫击炮;近3000门75mm加农炮;4845门榴弹炮;2049门榴弹炮;410门加农炮。3195辆坦克;其中3号98辆;4号211辆;其它的几乎全是1号和2号。而法国呢;纸面上看一线兵力和德国比差了一些;陆军只有243万。火炮方面拥有14428门火炮;从数量上看;明显少于德军;更重要的是作为远程支援的火力的野战炮方面;法国大量装备的75mm。火炮远不如德国的榴弹炮。坦克3100辆。
  当然有人会说光算法德是不对的;英国人同样也要算上;那么好吧;我们看看英国人的家底;英国在开战时;本土拥有的陆军不过是9个正规师和16个地方部队师。8个步兵旅;2个骑兵旅和9个装甲旅。再加上英国不可能全力援法;所以说英法两国一线陆军可以动用的兵力也就和德国持平。而陆军装备水平上来看;火炮方面不如德国。而坦克方面如果看硬件性能;英法其实是有优势的;毕竟德国大部分坦克都是1号和2号。
  然后大家看看空军;英国空军在2战开始时。不过有78个大队;总共有1456架飞机;法国拥有3335架飞机;而德国空军是4093架。不过这个里面有个十分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法国人的空军数量只有11万人;而德国人的空军数量则是37万人。那么为何飞机差的不多;而兵力差那么大呢;原因很简单;德国还有大约10万多人的高炮部队。这支高炮部队拥有1217个高炮连;拥有2600门88mm和中口径高炮和6700门20mm和37mm高炮。
  考虑到英法空军较为落后的技术。以及更落后的战略战术;比如说法国空军其实是有不少被分散给了各个集团军;而法国战斗机的性能和德国比还是差一些;即使比较先进没有量产的d520和109e打最多也就是半斤八两。再加上英国人还要留下了守老家;能够动用的空军力量面对德国其实不占优。考虑到性能劣势。德国空军打此时的英法是没问题的。
  也就是说;在历史上2战刚刚开始的时候;德国其实已经具备了能一压二的能力;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德国陆军也许会赢的比较费力;但是奈何法国又一次做死了。首先法国并没有做好和德国死磕的准备;在德国打波兰的时候没有动手也就算了。但是军备生产没上去算怎么回事?
  看看法国1939年10月和1940年3月的军工产能变化吧;重型坦克在39年10月产了11辆;到了40年3月是40辆;轻型坦克从90辆增加到130辆反坦克炮从70门增加到151门;飞机从285架增加到301架而德国呢。虽然德国同样没有全力;但是情况却比法国好多了;德国除了弥补原有的坦克损害之外;增加了680辆坦克;陆军增加了1368门75和75mm以上口径的火炮。以及1630门反坦克炮。而飞机总量也增加了1500架。
  也就是说法国的战败其实很正常;军力上本来是德国占优;再加上英法错误的战略以及祸水东引的企图;再加上糟糕的指挥体系和战略上的失误;德国击败法国其实很正常。但是现在呢这个位面上;德国能否再续辉煌呢?
  德国实力比历史上更强;看似有机会;但是关键是协约国也比历史上更强;法国不会再有什么绥靖政策出现了;德国的强悍只能刺激法国接近一切能力自保;而2战德国赖以成名的闪电战法在1战中已经用过一次了;就算法国人再笨;对于从东北方面突入的装甲集群也不会没有防备。战略战术也不会想历史上那样死板。同时英国人也不会逗比到一线空军只有德国一线空军的一半左右!要知道历史上德国在东北方向上集中了3824架飞机;而英法在这个方向上一共才3791架;而且这还是算是了英国本土的全部飞机。
  更重要的是;美国人表示自己不会再坐视欧洲战事了;美国人大肆冷陆军的目的是什么?是个人都十分清楚;而如果美国陆军和空军全力支援的话;你让这个位面的德国陆军怎么打?至少在英美一开战就全力支援法国的情况下;德国很难取得决定性胜利。
  感谢书友zhouyu1976和书友hukaikaka的打赏~~~;以及书友快风的月票支持~~~。



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德国陆军的战略2

  〃德意志的陆军世界第一;海军仅次于华夏和美国;如果论战力的话应该比美国还高点;但是空军呢?我们的空军规模还不如英国;而美国空军规模更大;即使考虑到美国跨海作战的缘故;其空军实力依然占据巨大优势;我想1战中英国人的v1500型重型轰炸机给大家留下了足够深刻的印象了吧?至于奥匈帝国的空军?他们的航空发动机都需要我们提供。期能力甚至还不如意大利;在陆军方面我们不占优;空军方面占劣势的情况下;强攻对方的坚固防线实在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更重要是现在法国陆军开始强调机动作战和预备队的规模和数量;即使我们造成了突破;对方依然有机会封堵缺口!擅自发动进攻的风险太大了。〃小毛奇这样解释道。
  所以如果英美全力援助法国的话;那么根据推演;德国在西线获胜的机会不大;当然了;如果英美不全力援助的话;推掉法国还是很容易的;但是谁敢打这个赌?万一赌输了怎么办?对于同盟国和协约国的国力对比;德国人还是有清醒的认识的;德奥的实力加一起远不如英美法。大家站桩对拼的话那就是消耗战。而如果自己进攻的话;绝对会是劣势。西欧太小了;没那么多地方给人迂回包抄;对方完全靠足够的人力和装备把整个边境线修的严严实实。而空军更是可以威胁到德国本土;坦克跑的再快也没飞机快啊!
  更何况这一次;要是战端再起的话;华夏估计就不会再像上一次那样帮助德国了;原因很简单;1战中华夏帮助德国是为了彻底削弱英法;使其无法在远东给自己找麻烦;同时让德国牵制美国;而现在英法已经不行了。美国的注意力也在欧洲了;德国却已经把手伸向了亚洲;在这种情况下华夏与德国之间关系绝对不会像以前那样了。所以德国人对西线的评价是防守有余而进攻不足;1战让法国人对战争也心有余悸。他们主动发动大规模进攻的可能性不大;从延绵的防线上就可以看出他们要的是防御而不是进攻。既然德国已经拥有了阿尔萨斯和洛林;那也没必要非冒着巨大风险强行攻击法国吧?
  于是乎;德国陆军高层想重复1战时的胜利;西面;死死的堵住法国极其盟国;同时在东面寻找突破口。1战的时候环境那么恶劣;德国都可以西面挡住协约国东面干掉俄国;那么现在;南亚次大陆的英军实力肯定没法和俄国相比。虽然南亚距离德国更加遥远;但是距离英国更远;德国控制地中海;完全可以从地中海出发过红海然后进入印度洋;或者走中东铁路到达波斯湾。而英国必须跨越大西洋然后进入印度洋。路程方面比德国远很多;同理;美国也是这样;美国想要支持英国在印度的行动必须跨越整个太平洋然后是半个印度洋到达南亚次大陆。所以如果以印度为突破口的话;等于分散了协约国可以作用于欧洲的力量。成功的概率会更高。
  而且德国高层还有一种期望;那就是当德国在和英美在印度进行搏杀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