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华夏海权 >

第664章

华夏海权-第664章

小说: 华夏海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地中海肯定有可以调用的战列舰,德国舰队如果出动的话肯定会带战列舰,而要是对方想要接应这支运输船队的话,那么八成也会派至少一艘战列舰压阵。即使这些老旧的战列舰已经过时了,但是依然是一只猛虎!自己的巡洋舰最多是一只豹子,跑的够快,但是奈何硬拼能力太差了!不过库奇的舰队中装备了一种秘密武器,一种体积和重量都非常大的鱼雷。据说可以以45节以上的速度航行近18000码。而且装药巨大。据华夏军官声称,在夜晚交战的情况下。这些鱼雷的杀伤力完全不亚于战列舰的大口径舰炮!而库奇对这种东西还是抱有怀疑态度的。
  库奇的怀疑是有原因的,因为作为一名巡洋舰指挥官,他对本国的鱼雷性能有着非常深的了解。他对几种重要鱼雷的性能情况可以说了如指掌。比如说现在英国巡洋舰中使用的mkix型21寸(533mm)鱼雷。其重量为1693公斤,战斗部中填充了330kg的tnt炸药。这种鱼雷有两种模式,分别为高速模式和低速模式,前者可以让鱼雷以41节航速射出11000码。或者以35节航速射出15000码。这款鱼雷在美英法等国中已经算相当不错的了,无论是战斗部重量、速度还是射程。但是华夏驱逐舰指挥官却说他们的鱼雷可以以49节的航速射出18000码。虽然他们的鱼雷口径更大一些,足有24英寸(610mm)。但是库奇知道。鱼雷的性能并不能靠单纯扩大体积就可以提升的。
  历史上除了日本之外,鱼雷发展到海军假日时期后,就陷入了一个困境。无论你采取什么办法,鱼雷的射程和航速都没有大的提升,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鱼雷的动力问题,当时的鱼雷发动机的原理是这样的,压缩空气室中的压缩空气和燃料室中的煤油一起注入燃烧室,然后充分混合后点燃,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来推动相关机器做工。这种气体在进入发动机室时之前,温度会达到1200度左右,所以这个时候需要用海水进行冷却,使其降低到900度上下,然后再进入主发动机。
  和一般的热机不同的是,无论是坦克还是飞机发动机,他们的做工时的氧化剂都是从空气中获得的。只要发动机功率足够大,进入的空气足够多,机械本身可以承受这样的能量,那么功率就可以提升。即使有的时候存在进气量不够的情况,也可以通过机械增压的办法来解决。但是鱼雷不一样,鱼雷是在水中的,所有的氧化剂都需要鱼雷自带。鱼雷无法通过外界获得氧气,所以这就限制了鱼雷发动机的功率上升,一般热机只用准备燃料,而鱼雷需要同时准备燃料和氧化剂。
  为了提高鱼雷发动机的性能,在机械水平一定的情况下,最终的着眼点无非是两点,一点是如何提高燃料的性能,而另外一点是如何提高氧化剂的性能,前者改进的潜力很小,因为大家当时几乎用的都是煤油。虽然配方可能会有不同,但是差距不会太大。至于后者吗;看似提升的空间更小,因为无论哪家使用的都是压缩空气。氮气和氧气的比例在4比1。
  历史上最先提出氧化剂改进想法的是善于发散的法国人。他们认为既然鱼雷中参与做工的只有压缩空气中的氧气,而后者只占到了2成左右。那么为何我们不能把压缩空气全部换成氧气呢?原本5体积才能装下的氧化剂,现在用1体积就可以装下。而且纯氧燃烧时更剧烈。这样一来同体积下鱼雷可以装更多的燃料和战斗部。鱼雷性能肯定会有质的提高。而且使用氧气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鱼雷发射后几乎不会有尾迹。这是因为尾迹产生的原因是空气中无法参与反应的氮气被排出,而且又很难溶于水而导致的。氧气和燃料充分燃烧后产生了二氧化碳。这种气体可以轻易的溶于水中,所以并不会产生尾迹。而在历史上,当这个原理被提出来后,世界的鱼雷专家为止疯狂,开始纷纷研制这种鱼雷。
  而最后的结果呢?完全可以用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来形容。各大列强纷纷折戟,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氧气这东西太活泼了,纯氧都需要好好放置,而当纯氧燃烧时很容易让燃烧向爆炸方向转化。这个问题始终无法得到解决。而最终让西方想不到的是。日本人终于解决了这个大问题。而作为穿越者的,尤其是一名海军穿越者,徐杰对于解决这个问题的原理可是相当清楚的。
  首先,纯氧燃烧会十分剧烈,会对雷体和发动机产生巨大的威胁。但是这个问题并不是无法解决的,历史上日本人想出了两个办法来解决问题,首先在鱼雷发射后的启动阶段,鱼雷燃烧室中加入的氧化剂并不是纯氧而是空气,(有一个额外的压缩空气罐)让雾化后的煤油和空气反应产生动力。然后再缓缓加入纯氧。并且最终转化为纯氧燃烧。同时为了降低鱼雷燃烧室和发动机的温度,需要大量的冷却水,一般而言需要的用量是正常鱼雷的3。5倍左右。这个重量太大了,超出了鱼雷可以容忍的范围。所以,日本人放弃了在鱼雷内部使用冷却淡水的布局,而是安装了一个水泵。从海水中直接抽取冷却水。当然,这样做的话。会导致一个潜在威胁。海水中的盐分会结晶,有可能会堵上水泵。但是后来发现在1200度的高温环境下,这种情况并不致命,所以结果及时虽然可能会有影响,但是实际上并不妨碍使用,这样一来,氧气鱼雷就从理论上解决了纯氧燃烧的难关。
  最终日本人终于创造出了一种名为93式610mm鱼雷的超级大杀器,这种鱼雷的量产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93…1型鱼雷,全长g。雷头中装载了480kg炸药。拥有三种航行模式,分别为50节的航速航行20公里,42节航速航行32公里,36节航速下航行40公里。另外一种是93…3型鱼雷,长度也是9米,但是重量为2800kg。战斗部中的炸药总重量更是达到了堪称恐怖的780kg!同样拥有三种航行模式,但是因为战斗部重量的增加,所对应的航程分别下降到了15千米、25千米和30千米。但是即使这样,这种鱼雷的航程和速度性能依然远超同类武器,更别说这个装药量780kg的战斗部了!
  于是乎,当日本海军拥有了这种超级大杀器后,还专门在渐减作战中制定了雷击作战计划,在日本海军1936年的作战预案中,夜间雷击作战将由海军3、4、5、7、8战队,和2、4水雷战队以及重装雷击队组成。其中3战队是4艘改进后的金刚级战列舰、4战队为4艘高雄级巡洋舰、5战队为4艘妙高级重巡洋舰,7战队为4艘最上级巡洋舰,8战队为两艘利根级巡洋舰。而2、4两个水雷战队则是有2艘轻巡洋舰带领下的32艘驱逐舰组成。
  所谓重装雷击队则是由北上和大井号组成。其中大井号绝对能称得上历史上最强雷击舰了,这家伙在船上装了多达10具4联装93型鱼雷发射器,每侧装5个,一次齐射可以打出多达20发93鱼雷,这个火力完全可以称得上史无前例!而组成水雷战队的驱逐舰同样火力强悍。一般都有2座4联装鱼雷发射管,而巡洋舰上也有12到16根鱼雷发射管,如果这些舰队能进行一次齐射的话,那么在海上同时射出几百枚超远程鱼雷的情景一定十分壮观!
  当然,这种设定虽然很好,但是实际上作为一款鱼雷,虽然有强悍的理论射程,而且速度也很快,但是从历史上看,这种鱼雷的有效射程能达到10000米就不错了,虽然有更远的命中记录,不过实际上已经可以算人品弹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93…3型鱼雷比93…1型鱼雷更实用,毕竟战斗部重量在那摆着呢。而作为鱼雷搭载舰的话,一般驱逐舰装2座4联装610mm鱼雷就不错了。毕竟历史上一个92式4联装鱼雷的战斗重量就高达27吨!所以华夏给这支舰队配属的雷击驱逐舰也是8发4联装鱼雷加上一个再装填设备。整个舰队一次齐射的鱼雷数量可以达到32发!(其中两艘驱逐舰只有4个鱼雷发射管。)
  这种规模的雷击在良好视野的情况下自然不会有多大作用,但是要是到了晚上或者能见度较低的情况的话,双方接近到10千米以内的可能性还是有的。这个时候一旦能抓住机会,以小博大还是有可能的。尤其是双方的雷达都无法有效火控的情况下。再加上天气不好,水上飞机无法收放,飞上去扔照明弹的情况也可以被忽略。所以如果双方碰上的话,夜间交战距离也就是在10km以内,这是一个机会,必须要把握住!因此指挥驱逐舰队的华夏军官希望库奇上校能够采纳自己夜间雷击的计划。
  感谢书友zhouyuaikaka的打赏~~~,以及书友心舞飞扬8…hu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续。。。)


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鱼雷之夜

  66_66280两支舰队快速接近,也许是战争之神需要祭品了,原本相遇概率不大的两支舰队最终碰到了一起,当然,所谓的碰上并不是说双方已经进入了目视距离之内,而是说双方产生了电磁接触。英国人依靠较好的雷达在18海里的距离上发现了几乎同向航行的德国舰队,而德国人虽然雷达没反应,但是无线电接收器收到了对方的雷达信号。虽然无法确定具体的方位和角度。但是德国人也显然意识到远处来了一支船队。正在用雷达不断敲打着自己!
  双方都在高速航行,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双方之间的相对距离变化,有经验的指挥官可以确定出双方的大致航速和航向。要知道,此时库奇的舰队航速高达28节,而对方和自己之间的相对位移量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这说明对方的航速同样很高,除了军舰和超级邮轮之外,库奇很难想象哪个民船能有这么高的航速,而且还是一堆民船一起走!不可能是法国海军,那么唯一的可能只能是对手!这种情况下不用敌我识别都可以确定。
  而基于同样的原因,德国人也确定了对方的身份,这里不会有外人。那么就只能是敌人!看了看时间,现在已经到了下午6点钟左右,在暴雨和厚重的云层之下,能见度非常低,不要说对方在18海里之外,即使双方相隔15千米,彼此之间依然无法通过光学设备发现对手。
  不过拜先进的雷达所赐,英国人可以清楚的知道对方的位置在哪,而德国人想要发现对手则要靠近到15海里以内。而且更为悲催的是,德国人的雷达更容易被干扰,而且稳定性也比英国货差一些。在徐杰这个穿越者外挂的帮助下,英国人早早的研发出了磁控管。并且完成了实用化。所以雷达性能比德国人高出一截十分正常。而现在。掌握感知优势的库奇正在考虑如何将其转化为战术优势!
  早在和的德国人接触之前,库奇和华夏驱逐舰队指挥官张云初少校就已经就可能出现的夜战进行了沟通。双方一致认为对方派遣战列舰的概率高达6成以上。如果碰上战列舰的话,即使在最佳接战状态下。巡洋舰的10寸舰炮依然很难对一艘老式战列舰构成致命威胁。更何况对方的大型战舰肯定多于我方,即使开始占据先手优势。也会很快被对方的数量优势所压制。说简单点就是单纯靠炮战没法打赢这场战争。
  而张云初也明白这个情况,之所以继续坚持战斗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对氧气鱼雷的信任。”只要给我们一个机会,让我们接近到7千米左右的距离,我们就有机会重创对手。”张云初信誓旦旦的保证让库奇也有了一些松动。这是一个机会,一个能够重创对手的机会。虽然英国皇家海军在1战中屡次战败。但是战败后的挫折并不能磨灭皇家海军官兵的斗志。从德雷克时代就崛起的皇家海军不是没有经历过失败,皇家海军的后辈们只会愈挫愈勇,绝对不放过任何一个主动出击的机会,既然连华夏海军都想一试。那么英国人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
  “德国人也有雷达,一旦距离接近到15千米左右的话,阁下的两艘大型巡洋舰也是绝对藏不住的。但是我们的驱逐舰却可以尝试一下,而且对方和我们一样没有能力用雷达引导炮击,所以他们即使发现了我们,也只会用照明弹来辅助攻击最距离最近同时也是威胁最大的目标。”张云初用手指指了指库奇说道。“我们的驱逐舰航速高达35节以上。每分钟可以航行1千米,双方炮战时航速不会很高,我们就算3分钟接近1千米的话,那么从12千米外靠近到雷击距离的话大概需要15分钟左右的时间。能提供吗?”
  “不是吧?拿主力舰当诱饵?”库奇上校的眼皮一跳一跳的。这个计划让他感觉到并不十分靠谱。因为在皇家海军中,驱逐舰从来只是给主力舰争取机会拖着拖延时间的。不过看在对方驱逐舰上长达9米的特大号鱼雷的面子上。库奇还是想试一试。所以最终库奇还是点了点头。
  “另外,如果可以,我希望你们能顺便压制一下对方的驱逐舰。这些速度极快的家伙对我们也是个威胁。如果能吸引他们向你们发动雷击那就更好了。”张云初又补充了一句。
  “那这样吧。我们直接保持一定的距离,大概在3千米左右,一旦开战你们可以选择自主行动,我们只坚持20分钟。超过这段时间后,无论战果如何,我们都要撤出战场。战列舰的大口径火炮可不是闹着玩的。”库奇说道。
  “难道还不能确定对方的位置吗?”帕罗少将焦急的询问道,而旁边的雷达操作员则是无奈的摇了摇头。德国人知道自己已经被盯上了,但是对方在哪,舰队构成如何。他无法得知。雷达告警设备并不能提供侧向和测距功能。这让他十分的恼火。如果对方用小舰队来盯住自己,让主力舰去攻击运输船队的话。那就糟了。不过让他想不到的是,英国人居然把主意打在了他的身上!
  此时双方的舰队几乎是平行向着西北方向航行。德国舰队的速度稍微慢一些,大概在27节左右,而英国舰队的速度要快一些,大概在30节左右,当夜幕最终降临,整个海面上一团漆黑的时候,库奇知道该动手了,如果能尽早的解决掉对手,那么说不定还有机会堵一下德国海军的运输船队。
  很快,两艘重巡洋舰向右转动了1个罗经点试图横切德国舰队。如果不是因为风浪有些大,驱逐舰的速度无法达到最高航速,库奇本可以将速度提高到32节。随着航向的改变,双方距离开始迅速拉近。如同长刀一般的船首划开冰冷的海面,撞碎海浪。大战前肃杀的气氛笼罩了整个舰队。
  “对方在我舰队西北方向,他们试图横切我们。”帕罗少将的等待终于有了结果。从雷达的显示屏上,他们能发现远处若隐若现的光点。此时双方距离在10海里左右,如果是在白天的话。双方已经展开炮击了,说不定都能取得战果。但是现在。帕罗只能感知到对手的位置,却并不能发动攻击。
  “我们被发现了。”几乎同时,库奇也知道自己以及被对方的雷达发现,不过他并不着急,只要没能接近到释放照明弹的距离,那么他和他的舰队就是安全的。他在引诱对手进一步靠近自己!
  此时,发现了目标的德国舰队犹如一群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般冲向了目标,整个舰队航速提升到了30节。国王号一马当先,随后是两艘巡洋舰,而4艘驱逐舰则脱离舰队,准备发射照明弹和准备雷击。双方直接的距离迅速拉近,大战一触即发,而让帕罗想不到的是,在距离英国舰队不远的地方还有一群致命的毒蛇藏在波浪之中。
  “后面的战舰注意控制一下速度,我们演戏演的要像一些!”库奇擦了一把冷汗说道,在如此接近的距离上和战列舰兜圈子完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