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华夏海权 >

第735章

华夏海权-第735章

小说: 华夏海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机场的跑道也是按照航母上的标准来设定的。因为在陆地上风速过低的原因,所以经过斟酌后。雷德尔决定适当的延长滑跑距离,以便补偿航母上25节甲板风的作用。一架架飞机开始暖机,作者准确前的活动,功率巨大的bmw801型发动机开始运转,双排14个气缸加速往复运动。螺旋桨开始高速旋转,在引导人员的帮助下,一架架fw190型战斗机开始进入滑跑位置然后起飞。
  前面的30架飞机很顺利的升上了天空,真正让人捏一把汗的是后面的bf110型飞机,这些飞机基本上都是重载起飞。虽然为了减轻重量他们削减了内油,但是为了能够使用制导炸弹,飞机上又增加了一些额外的装备,所以重量减少的十分有限。15架飞机以此进入中间开始放飞,这次运气似乎不错,只有一架飞机在到达起飞边界线时还未离开地面,而按照规定,他将失去编队飞行和参加实弹打靶的机会。只能绕一圈后,把炸弹扔到指定地点然后回来。
  “他们好快啊!”在警戒区巡逻的一架bf109战斗机飞行员远远的看着远处的编队说道。44架飞机编成一个编组以450千米以上的时速向目标区域飞行。bf109也可以达到这样的巡航速度。但是如果有负载的话,高速巡航的耗油量可不是它的小油箱可以承担的,虽然fw190的内油情况依然称不上多。但是500kg内油加上300l的外油已经足够应对绝大多数情况了。而根据伴飞的ju88提供的情报,雷德尔等人可以清楚的在沙盘上标注出空军机群的行动方向和位置。
  “快速机群编组确实可行,新式飞机带来的航速优势让我们的打击时间大大缩短。尤其是双发飞机的加入,让我们重载攻击机事先长距离高速巡航变成了可能。美国人和英国人的思路受到了限制,在这一点上我们是有优势的。”一名军官看着山盘上逐渐逼近目标的机群满意的说道。
  “不要忘了,还有华夏,他们是比美英两国海军更为可怕的存在。华夏海军似乎有一种直觉,他们总能抓住军事发展的脉搏。几乎每一次战斗都要比其它人更快一步!”雷德尔的话让整个指挥部的气氛为之一变。“好了。先看看攻击效果吧,希望攻击机编队能打出一个让我们满意的成绩。”
  “攻击机编队已经进入目标上空,看见所有靶船,单发攻击机编队攻击1号和2号靶船。携带500kg制导炸弹的轰炸机攻击3号靶船。携带1000kg制导炸弹的飞机攻击4号靶船。鱼雷机攻击五号靶船。战斗机携带火箭弹攻击6号靶船。”当海面上依次停泊的6艘靶船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时。整个演习进入了,44架飞机将分成6个攻击组展开攻击,而位于空中的监视飞机将逐一记录各个机组的攻击成绩。
  “小伙子们,打起精神了,那些开双发飞机的家伙打算看我们的好戏,让我们用实际成绩证明我们并不弱。”单发轰炸机中队的指挥官在频道中这样说道。实际情况确实如此,德国海军让他们出击就是为了看单发轰炸机俯冲攻击和双发轰炸机水平轰炸的精度到底如何。当然后者使用的是制导炸弹。fw190型轰炸机分成了两队向着海面俯冲而去。他们首先开始下滑飞行,当高度下降到1500米后,开始进入大角度俯冲航道。15架轰炸机分别以65度到80度的角度分成两组展开轰炸。
  “高度500米!投弹!”伴随着炸弹从挂架中脱落,整架飞机猛的一轻,甚至机头都有些微微上挑。熟练的驾驶员迅速控制飞机缓慢拉起从俯冲攻击中改出。整个攻击过程持续了十几分钟。面对5000吨1战轻巡洋舰大小的目标。这15架轰炸机命中数为6发!另外还有2发近失弹!总体而言这个命中精度对于刚刚装备了fw190f型轰炸机中队来说还算不错。
  因为是试验,所以炸弹中并没有装填炸药,否则的话一发炸弹打好了就可以将这个轻巡洋舰击毁。完成攻击的单发轰炸机群并没有撤离而是继续在演习场上盘旋,他们很想看看那些获得了新玩具的队友情况到底如何。5架bf110型飞机从5000米高空中飞向目标位于后座的投弹手首先检查无线电制导设备和投弹装置,然后将目标战舰用光学镜头死死的锁住。
  “目标水平距离4500米,我们接近到3500米。然后再把高度下降到4000米。”投弹手观察片刻后对前排的飞行员说道。“没问题,等半分钟!”前排的飞行员说道。这些轰炸机将一架架展开攻击。因为是2发500kg制导炸弹,所以他们有两次攻击机会。挂架微微一松,一发500kg炸弹从载机上落下,因为bf110型飞机本身较大的自重,在扔掉炸弹后,飞机的飞行状态并没有发生多大改变。随后炸弹尾部的发烟管排出烟雾,投弹手以此捕获了炸弹的踪迹。
  “进入自动驾驶状态,剩下的就看你的了。”前排的飞行员让飞机以直线匀速飞行。然后控制人员开始微微的调整炸弹的飞行姿态。在炸弹上部的单翼的帮助下,这发炸弹像滑翔机一般快速飞行目标。尾部的发烟管在空中留下了一道曲折的轨迹。两分钟后,这发炸弹落在了距离战舰左舷10米的地方。建起了一根高达十几米的水柱!
  “该死的,是近失弹!我们需要再把高度降低点,目标太小了。”后排的投弹手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说道。如果是炸大型战舰的话,说不定这发炸弹就命中了。在目镜中,这发炸弹几乎就是贴着战舰入水的。如果是在战场上的话,这发近失弹就够对方受的了。投弹手将自己的心得通过无线电告诉了后面的战友,而他的同僚们在吸取了经验教训后,直接把攻击高度降低到3000米,依然保持3500米。并且适当的放大了瞄准镜的倍率!
  数分钟后,3号靶舰被4发炸弹直接命中,另外还有1发近失弹。此时已经有4架飞机发动了攻击。成绩即使到现在也已经算不错了,而最后一架飞机想发动进攻也没成功,原因很简单,被高空水平轰炸命中的轻巡洋舰已经被击沉!虽然500kg的铁块,但是接着强大的重力势能和坚固的弹体,有两发炸弹直接打穿了船底!而因此造成的进水让这艘战舰迅速沉没。
  而就在这最后一个机组为自己错失一次机会而懊悔不已的时候,携带者蝮蛇反舰导弹的另外一个机群的情况比他还要糟糕!因为第一架发动攻击的bf110型轰炸机发射的蝮蛇式导弹就把目标击毁了!蝮蛇式导弹从外形上来看有点像一架小型飞机,炸弹上有两个较大的单翼,炸弹上部还有一个可以工作十几秒钟的火箭发动机,因为外形巨大,所以这款经过特殊改进的bf110型飞机加装了一个半埋式弹仓,以便可以容纳这发重达900kg的导弹,但是即使这样,这架飞机起飞依然不容易,机群中唯一一架起飞失败的bf110型飞机即使携带着蝮蛇式导弹!考虑到大家都是精锐机组,而且训练了数月,这个损失率依然精锐。
  不过这件武器的打击效果还真是不错,这发导弹在最终接近目标时的速度达到了近900千米每小时的时速,巨大的动能加上本身的自重,让它充满了破坏力!“这发炸弹直接从战舰的右舷上层建筑命中目标,然后斜着穿过了整个舰体,从左舷水线下钻出!几乎如同一柄巨剑一般将靶船打成了两截!这艘可怜的战舰在2分钟之内就沉入了海中!”事后一名在低空观察轰炸效果的德国水上飞机驾驶员这样说道!
  感谢书友zhouyu1976、书友150616202448403的打赏~~~,以及书友招考、短笛大魔王007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协约国的计划

  就在德国人忙着利用最后一段和平时期来强化自己的军力的时候,协约国也没闲着,他们开始谋划如何在没有华夏的情况下和同盟国之间进行一场有限度的战争来遏制同盟国的扩张势头。一战中西线惨烈无比的堑壕战让法国人感到恐惧,面对这个位面更加强大的德国,虽然法国依然坚定的站在德国人的对里面,但是却主要以防御为主。英国人在1战中人口损失不算多,但是物质损失却是协约国中最多的,曾经强悍无比的大舰队在地中海、北海两个战场上消耗大半,再加上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英国人积攒了上百年的家底在这场战争中消耗的七七八八,所以英国人也不希望战争规模过大。至于美国人吗?虽然他们的眼光已经扩展到全球,但是无论德国为首的同盟国还是华夏,都是美国必须面对的存在。德国是无容置疑的敌人。而华夏何尝不是潜在的竞争对手?所以美国人也不想再这次战争中付出太大的代价。
  在共同利益的驱使下,协约国三巨头决定将这场战役定义为一场以陆上防御为辅,以海空战为主。大西洋方面,协约国三国保证制海权和对德国本土的封锁,而在印度洋方面,协约国海军需要首先压制同盟国海军,威胁其海上交通线,然后以一场规模巨大的海军对决彻底击溃对手海上力量。
  经过这次战争协约国也发现了德国人在中东地区的软肋。德国陆战战斗力确实不是协约国三巨头可以比的,但是他们的补给却严重依靠海路,即使他们打通了陆上通道。海运在后勤运输中依然占据着重要地位。只要能击溃德国公海舰队,那么中东的德军就会不战自溃。伊朗战争中,德国人一线部队不超过10个师就已经让后勤有些捉襟见肘了,而如果要攻略印度的话,那么部队规模肯定会更大,即使德国人利用这段时间修筑一条横跨伊朗的铁路,那么增加的陆上运力依然不足以抵消庞大的兵力增加量。而如果德国人的南亚攻略受挫后。协约国就可以考虑如何将同盟国中那些不太坚定的国家争取过来,比如说西班牙和俄国。
  前者是墙头草谁强依靠谁。而后者则更是在德国人眼皮子底下做了很多小动作,比如说华夏那支俄裔军团就是一个例子,美国人经过多方调查后确定,这支部队的核心就是俄队!俄国站在华夏一边让美国人感到十分的不满。这也是为何最终美国在华夏和英国人之间选择了后者的原因,如果说在此之前美国只是倾向于英国,总体算中立的话,那么在确定华夏和俄国之间建立了非同寻常的关系后,美国人真正站到了英国人一边。战争从来就是为了利益而打的,如果说法国人是为了自保,英国人是为了保住摇摇欲坠的海洋权利,那么美国人就是为了改变世界格局,一个在美国领导下的协约国可以让美国在和同盟国、华夏的竞争中占据优势。而美国的小弟应该有三个强国,他们分别是英国、法国和俄国!
  在未来的国际棋局中俄国是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他依然有庞大的人口、广阔的领地。以及关键的地理位置。人口和领土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决定着这个国家未来发展的潜力,罗斯福非常认同这一点,甚至他有些敬佩那个曾经让世界震颤的矮子所说过的话。拿破仑更早的预测到了东方这个古老帝国的崛起。当整个欧洲都在轻视或者陷入旧有的目光而盲目推崇这个古老的国家时,只有他能够清楚的看到这个国家的劣势和潜力,华夏能起来。那么俄国同样能起来,不过介于1战中受到的重创。俄国的复苏将是有限度的,而这正好符合美国人的利益,一个强大但是可以控制的盟友不是最好的吗?
  如果说俄国潜力已经让美国有了8分理由去拉拢和扶持这个国家的话,那么俄国的地理位置同样让美国志在必得。俄国人的位置实在是太好了,向西可以和美英法一起形成对德国的钳状攻势,而向东,则可以威胁华夏的遥远而旷阔的西部边境,华夏虽然占领了这里,但是它们距离华夏最为核心的东部还是太过遥远。更何况俄国人有十足的理由去这样做,领土的争端从来都是引爆两国紧张关系的最好导火索。
  现在这个计划正朝着罗斯福设想的方向进行,此时英国和美国无论在欧洲还是在南亚的行动和利益可谓是高度重合,英国人需要美国强大的国力和军队。而美国人需要英国提供前沿基地,无论是英国本土还是印度都将成为对抗德国的前线!甚至美国还可以从英国人那里获得一些额外的好处,比如说用一些物资换取英国人的殖民地。当然这个计划现在还不能实施,美国需要等待,等待战争开始后,英国人会主动提出这笔交易的。
  按照罗斯福的设想,法国人应该是未来陆战的主力。罗斯福不太在意装备和资源上的损耗。但是对人员伤亡却十分敏感。或者说美国民众对人员伤亡很敏感。像凡尔登绞肉机这样的战斗在大多数美国人眼中实在是难以承受的。一战中美国最终同意和同盟国握手言和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巨大的人员伤亡。1917年之后,英法两国疲态尽显。而美国自然要在关键时刻抗上去,虽然在总兵力上依然屈居三大列强的末位。但是一天几千甚至近万的伤亡还是让美国政府和民间大呼受不了!未来欧洲战场上法国将是主战场。美国需要法国陆军顶上去。除了法国拥有目前协约国3巨头中规模最大的陆军之外。减少美军伤亡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到目前为止这个计划进行的不是很顺利,在技术层面法国人依然我行我素的搞自己的一套东西。他们对美英两国用鲜血换来的经验不是很在意。将重点放在了防线和固定攻势上,而不是建立一支可以遏制同盟队进攻的机动兵团。虽然法国东北部并不太适合装甲部队作战。虽然防线在1战中十分管用。但是时代在变化,技术在发展啊!
  而从战略方面来说,法国人十分保守,他们不想在欧洲以外的地区部署自己的力量,而本土也主要以防御为主。他们集中力量建设自己的陆军,但是却缺乏进攻性的空军和海军。尤其是后者,在华夏帮助法国完工了三艘航空母舰之后。从最后一艘战舰服役到现在长达4年的时间里,法国人居然没有开工一艘新的航空母舰!至于前者吗?法国人的飞机数量很多。但是更新速度比较慢。更重要的是他们缺乏轰炸机,进攻是最好的防御,如果法国空军只是被动挨打的话,那么很难想象在面对国力是法国数倍的同盟国集团时。法国空军能坚持多长时间?“可能是德国人在意大利的战略轰炸把法国人吓住了,其实殊不知遏制对方战略轰炸最好的办法就是用炸弹把他们的机场和工厂炸烂!”空军的李梅曾经这样评价法国人。并且嘲讽法国空军就像乌龟的外壳一样。
  协约国内部的关系其实很好处理。当罗斯福用干净利落的将英法两国收拾的服服帖帖之后就必须正视另外一个问题了,那就是美国和华夏之间的关系。虽然在伊朗战争中,一线部队中华夏和美国之间的合作还算顺利,在表面上更是照顾了彼此的面子。在一般人看来,华夏和美军的关系甚至比美英两队的关系更好。但是实际上罗斯福最不放心的就是华夏。双方都对中东很有想法。唯一的区别就是华夏以伊朗为跳板,而罗斯福则以英属印度为跳板。后者似乎占有更大的优势,毕竟英属印度可比伊朗强多了,而英国人也是站在美国人一边的。
  关于华夏和德国在伊朗的停战协议。罗斯福也是有所耳闻的。毕竟双方都是列强,要是不做一些彼此都能接受的让步的话,两个大国怎么可能就善罢甘休?而事实上确实如此。虽然不清楚双方的全部协议内容,但是华夏确实撤回了进入两河流域的部队,而德国人也相应的吐出来一块吃进去的土地。对此协约国三巨头很不满意,但是毕竟也没法指责华夏单方面和谈,首先,华夏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