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华夏海权 >

第850章

华夏海权-第850章

小说: 华夏海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空中看去,数千辆各种坦克和上万辆的轮式装甲车和步兵战车组成的装甲洪流在空军的掩护下所向披靡。而在他们身后还有30多万辆各种运输车辆为部队运送补给。这样大的阵势对付在同盟国在中东的全盛时期都够了,更别说用来对付奥匈和土耳其这种弱鸡,以及所剩不多的德军了。如果说土耳其为了保护自己的国土还有心奋战一番的话,那么现在德军恐怕就在为不能撤回欧洲而揪心了。几十万的部队被困在了两河流域下游的狭小空间内,如果华夏海军再出动的话,那么这支德军就彻底死定了。
  随后,部队进攻的步伐让华夏都感觉到有一些震惊。不是对方抵抗太剧烈了,而是抵抗太弱了!部署在中东的德军主力最终分成了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龟缩在巴士拉附近,而另外一部分则向后世的以色列和叙利亚沿岸地区撤离,这是明摆着放弃了两河流域,然后背靠地中海建立一条防波堤。至于位于巴士拉的部队,则做好了固守。然后从海上撤离的准备。
  “这情况不对啊,德军在中东的表现过于弱势,他们本来可以表现的更好的。”就连徐杰都在考虑这其中背后有没有什么猫腻的时候。德国人用实际行动告诉了华夏。他们在中东示弱的根本原因是为了什么!
  在1942年5月。当华夏在中东的攻势逐渐进入高峰,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拿下基尔库克。包围巴格达,兵临巴士拉城下的时候。德国突然对俄国发动了进攻!上百万德军越过了两国边境,在空军的支援下向着俄国纵深发动进攻!而这样一次进攻彻底打乱了美英俄三国的部署,怎么说呢?这个情况有点像当初巴巴罗萨计划,唯一的不同是美英俄三国多少有些防御。
  受制于兵力有限的不利条件,这次德军的出击与其说是主动攻击倒不如说是一种防御性进攻。攻击部队投入有限不说。主攻方向也只有两个。北线主要向斯摩棱斯克进攻,进而威逼莫斯科大乱对方的部署,而南线则从乌克兰出发进攻沃罗涅日地区。
  面对突如其来的攻势,以及从来没有见过的大量的豹式坦克,协约国三国都感到十分的不适应,而且作为攻势一方的三国并没有修筑一条完成的堑壕体系。在广袤的欧洲平原下,德国装甲部队快速的突破了一道道的仓促建立的防线,并向纵深挺进,进而分割包围对手。开战后的一周,美英俄三国损失了大量的部队。
  不过很快,三国重新稳定了站线,这一方面是因为德军准备本来就十分仓促,缺乏后劲,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美英俄三国始终掌握制空权,虽然这个位面用飞机想彻底摧毁坦克很困难,但是如同蜂群一般的攻击机和轰炸机打掉后面的运输车辆还是很简单。无论是闪电战还是毛子的大纵深进攻,没有制空权是万万不可以的,至少也要保证双方空中力量相当。君不见毛子后期的十次战役,那一次俄国进攻的时候没有制空权?2战初期无论是闪击法兰西还是巴巴罗萨。那一次德国空军没有占据优势?
  面对三国压倒性的空中打击力量。德国人的5000架飞机实在是不够用啊,很快,德国空军被迫转入了守势。而陆上进攻力量被三国陆军层层设防的防线消耗殆尽。双方重新转入了相持阶段。不过德国人并不是很担心,这次攻击他们也没打算直接把对手怎么样。能打乱对手的部署,然后稳住东线形势就可以了。
  “总体来说,这次行动的结果没有超出我们的预料。中东的局势已经彻底糜烂,而美英两国的陆军水平虽然有所提升,但是规模有限。俄国人的表现甚至还不如1战时的沙俄军队。在短时间内。我们能够稳住欧洲的形势。”克鲁格站在一个巨大的沙盘前,介绍了整个同盟国的形势。
  在一间不大的会议上中聚集着一群动动脚都能让德意志帝国上下震动的大人物,陆军总参谋长克鲁格、空军司令里希特霍芬、海军司令雷德尔,德国三军统帅罕见的在聚在了一起,这并不是德皇的意思,恰恰相反,这是三位大佬自己的想法!而且他们还避开了德皇的耳目,在这座小楼之外,由空军空降兵部队的指精锐部队驻守,对外。这是一处军事重地,而对于这三位来说,这里是一个能够决定德国未来的地方。
  战争进行到现在这个阶段,明眼人已经能够意识到德国处于一个内外交困的境地。他们还是太过低估对手了。德国在和全世界的对抗中已经失败了,不仅战前制定的战略无法实现,固有的实力范围也已经变的残破不堪,按照林宾特洛甫的话说那就是,1战结束后,一个盟友离我们而去(意大利),另一个盟友已经崩溃(土耳其)。还有一个盟友即将崩溃(奥匈帝国)。如果战争继续下去,即使德国能够幸免。恐怕在这个世界上,德国也将成为孤家寡人。东面面对俄国,西面面对英法美。南边是同样不友好的意大利!总之一句话就是。德国死定了!
  而目前,海空军大佬们认为德国存在下去的唯一机会就是拉一方打一方。同时和两个军事集团死磕那是找死。而美英俄三国是绝对不会和德国握手言和的,俄国是德国的死敌,比当初普法战争后法德之间的仇恨还要大。英国和美国也是德国的死敌,双方从1战开始就打了起来。所以,三位大佬认为如果德国要向一方妥协的话。那么只能是华夏,而不会是美英俄三国!
  “目前的局势还能稳定一段时间。根据前几次的接触,华夏似乎有和我们谈判的倾向,不过他们要价太高了,这是我们无法接受的。我认为在未来我至少要保证土耳其在小亚细亚和地中海东岸的领土完整。两河流域的沦陷已经成为定局,我们不可能让华夏吐出他们用军事力量得到的东西。在必要的时候,我们甚至可以舍弃经营已久的环波斯湾地区。伊朗南部也可以让给他们!”克鲁格一边指着沙盘一边说道。
  “如果是2战爆发之前,我们可以和华夏和平相处,以伊朗和奥斯曼帝国的边界线来划分双方的实力范围。但是现在不可能了,我们处于绝对劣势,仅仅让出两河流域并不会能让对方止步。华夏已经费了很大的力气打通了中东,在彻底摧毁土耳其人和我们的防御后,他们已经可以把整个土耳其纳入到自己的掌控之中了。这样的条件怎么可能会让华夏放弃和我们的敌对?”雷德尔摇摇头表示这样的条件根本没法谈。
  “那华夏的意见是什么?你负责具体接洽,说说你的意见。“克鲁格没有和雷德尔争执,而是询问旁边一直沉默不语的里宾特洛甫,如果不是后者负责了德国和华夏之间的密会的话,他根本没有资格参加这个会议!
  “他们的要求非常高,他们要求彻底肢解同盟国,华夏不仅仅要求将两河流域以及向延伸一直到地中海的广大区域纳入到他们的掌控之中,甚至还要把土耳其变成他们的盟国。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他们似乎也不打算放过奥匈帝国!”里宾特洛甫说道。“他们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却明确的提出了第谷必须回到意大利,而且意大利新政府必须获得补偿,这个补偿从哪出?我想大家都明白。”
  “那就真没得谈了,奥匈帝国虽然不是一个强大的盟友,但是却是帝国最忠实的盟友,如果我们连奥匈帝国都保不住的话,同盟国将彻底成为过去时。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将没有一个中等以上的国家会作为我们的铁杆盟友。在国家联盟的对抗之中,德国将最终沦落为一个次等角色。”听到华夏的条件后,克鲁格表示无法接受,按照他的想法,德国可以接受一定利益的让渡,但是同盟国这个集团必须保留,在战争结束后,同盟国和协约国以及华夏将形成三足鼎立的情况。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就没必要谈了。
  现在,德军高层算是清楚了华夏的要求,同盟国必须解散,奥匈帝国将被拆分成数个小国和地区。而其中的一部分将被割让给意大利。华夏的意思就是让德国从盟主变成小弟。而作为谁的小弟,这个也昭然若揭,从目前来看,德国不可能成为美英俄的小弟,那么就只能成为华夏的!这对于高傲的德国人来说是很难接受的,至少现在看来是这样!
  但是拒绝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同盟国内部已经危机重重了,如果德国想要保住自己的盟友的话,就必须主动出击!
  感谢书友第一近卫坦克旅的打赏~~~,以及书友快风、xigxj11、下雨漏雨的打赏~~~。(未完待续。)


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再打一场

  “其实,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奥匈帝国本身已经陷入了危机之中,如果没有外部实力插手的话,奥匈帝国也将最终四分五裂,持续的战争已经耗尽了这个国家的元气,而二元政治体质更是让这个国家存在分裂的危险!奥地利的武装力量相当一部分都在中东,而匈牙利地方实力已经有了分裂的倾向,从实力上来看,理论上我们可以帮助哈布斯堡王朝镇压一下,但是这其中的风险我想大家都清楚。闹不好会出大事的。”雷德尔说道。
  匈牙利和奥地利的问题毕竟是奥匈帝国内部的问题,德国擅自用军事力量去镇压的话很有可能导致难以预料的后果。再说了,德国军队本身也没那么多富裕,一边和华夏、协约国打得死去活来,一方面还要给奥匈帝国维稳?想什么呢?所以如果奥匈帝国想要稳定的话,关键还是要自己强力!怎么让现在的哈布斯堡王朝强力呢?关键就是把陷入中东的奥匈军队接应出来,运回去!丢了装备没关系,只要人能回去,就能保证奥匈帝国内部的稳定!
  现在虽然两河流域的战局完全可以用糜烂来形容。但是,华夏这次重在对占领地区的控制,而不是歼敌。不少奥匈军队从前线撤到了巴士拉附近。其中还有奥匈军团中装备最好的波西米亚军团。这支军团的指挥官也是德军的老熟人了,施拉格将军曾经在伊朗内战中就和德国人并肩作战,是哈布斯堡王朝的忠实拥护者。就冲这,德国人也要拉他一把。
  华夏现阶段还没有去啃巴士拉这个硬骨头的想法,这里有几十万德奥军队,还是德国海军再中东最大的军港,防御设置之完善、物资储备之丰富、以及强大的防御军团注定这将是一个硬骨头,所以华夏暂且实施围而不打的战略。巴士拉地区成为了德奥两国军队暂时的避风港了。
  不过这个避风港也是有时间限制的,当华夏军团摆平了其它地方的话,那一定会向环波斯湾地区动手啊!所以要救人的话就要趁早,趁着现在华夏还没有对环波斯湾沿岸发动大规模攻击。趁着现在德国空军至少还有波斯湾地区的制空权。趁着现在华夏海军还没有过来,赶紧准备扯呼吧,晚了就来不及了!
  同盟国在中东的战况完全可以用崩盘来形容。德国人现在需要做的就是立即斩仓然后减少损失。不过要做到这一点也不容易,华夏海军舰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突然出现在阿拉伯海。单纯靠岸基航空力量根本不足以挡住对手的进攻。而要是出动舰队的话,雷德尔认为一旦和对方交手,几乎是必败的可能。更为重要的是,舰队不可能进入波斯湾,否则的话一旦被堵上就彻底没得玩了!
  不过想要把部队撤出来就必须准备和华夏打上一场。华夏海军是不可能让德国人轻轻松松的离开的。所以。这次会议中,三方就要讨论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也许是刚刚结束的直布罗陀之战给了德国人信心,在海空军的配合下,他们很轻易的击败了比自己强大的多的对手。而这一次,他们想要复制这场胜利!
  “其实,早在华夏展开对外高加索地区的空袭的时候,我就预料到这一天迟早会到来。只不过没想到来的这么快。”红男爵苦笑道。“空军已经准备好了一个撤退的后备基地,当我们再伊朗南部地区和两河流域的基地无法使用的时候,我们就会撤往阿拉伯半岛的东部地区,也就是阿曼地区。我们在哪里准备了大量的预备机场。只要我们把前线的飞机撤下来,就可以很好的掩护波斯湾和阿拉伯半岛沿海地区。而且这一地区距离华夏的空军基地比较远,对方的打击力度也会下降不少。”
  “你是说,你会把魔盒部署在这个地区,然后配合我的舰队拦截华夏海军?是这样吗?”雷德尔想了想说道。“如果在一个月内开始行动的话,我们的舰队可以补充2艘装甲航母和2艘中型舰队航母,重新达到直布罗陀海战之前的状态。如果仅仅是防御而不是进攻的话,我想面对华夏舰队应该没问题。”
  “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把喷气式战斗机也派过来一部分用来加强空中防御力量。”克鲁格补充道。毕竟这是空军和海军为了掩护陆军撤离做的计划,谁都不会嫌自己的防御太高。
  “这个我尽力吧。喷气式飞机的数量太少,而且保养和寿命都有些问题。更为关键是航程比较近。海上运输已经不安全了,而要飞转场的话恐怕很困难。”红男爵有些为难的说道。德国空军想要转场到中东可是费了劲了。以往直接从土耳其走就可以了,而随着华夏攻势的展开。两河流域显然没法走了,直接跨越阿拉伯半岛的沙漠也有些困难。所以德国空军都是从埃及起航运送到意属索马里,然后再直接飞到前线机场。在德国海军再次进入印度洋之前,德国空军的运输船连红海都不敢出!
  这个计划就是当初直布罗陀海战的翻版,唯一的问题就在于华夏是否会在印度西海岸地区部署陆基航空兵。德军印度军团早已经撤离,这里重新回到了英美两国的控制之中。理论上作为盟友的华夏可以利用美英的机场或者获得他们的支援。但是现在华夏和美英之间的分歧已经大到了连德国人都意识到的程度了,根据德国总参谋部的估计,在未来两个月内,如果德军发动大规模撤退计划的话,华夏海军有七成以上概率要孤军奋战!
  虽然中东的德国空军被华夏空军打得够呛,但是人家表示,自己至少还能凑出2000多架各种飞机,再加上从欧洲支援过来的魔盒机群和同盟国舰队,凑出4000多架飞机问题真不大。华夏海军就算再猛,面对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优势的德国海空军能怎样?华夏的贼鸥3战斗机确实厉害,但是这个位面的TA152战斗机也算凑合,差一点,但是差的也有限。而德国空军对AR234轰炸机还是十分信任的,他们相信。除了在投弹这个窗口期之外,其它时候舰载飞机想要拦截AR234是很困难的事情。如果华夏海军真要阻止德军从中东撤退的话,那就让他们重蹈覆辙好了!
  敲定计划之后,德国三军开始了这次代号为守望地中海的作战计划。德国前线空军开始向阿拉伯半岛东部机场转移。而在直布罗陀海战中打出赫赫声威的魔盒机群也开始了漫长的转场之旅,而德国海军再经过一段时间的补充后,决定再次冲出地中海,不过这看似凶悍的一波调整不过是为了撤退而已。对比在法国战场时德军的高歌猛进,这不得不说是个极大的讽刺!
  而德国人的战略计划同样没能逃出华夏和协约国的关注。此时同盟国在中东的战局已经崩溃。这个时候不是要增加兵力维持战局,而是要撤离减少损失。徐杰认为这波拦截非常有必要。几十万有作战经验的德奥军队如果撤回欧洲的话,经过一段时间的补充和休整之后就又是一支强军。
  东线的局势暂时是稳定了,德国人很有可能会把这支部队重新部署到小亚细亚,这样的话,华夏想要实现原有的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