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傲气凛然 >

第186章

傲气凛然-第186章

小说: 傲气凛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战争结束前夕,憋了一肚子气的法国人率先开始了飞机木质机身向金属机身转化的实践,如今已成功地尝试用更坚固的铝板取代原有战机那脆弱的机翼蒙皮,欧洲各国的飞机发动机功率也在不断地提高当中。
    接下来,肯定还会有更多的航空制造技术、先进工艺和新观念得到运用和推广,虽然随着世界大战的结束,欧洲各国的精力转到了重建家园和恢复国民经济之上,飞机在世界大战中尚未能充分展现出其巨大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没有获得世界各国应有的重视,这对拥有超前战争理念的萧益民来说,无疑是老天恩赐给苦难中国的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尽管萧益民经过十年的磨练,早已是今非昔比,但他不懂任何工业制造方面的知识,更不懂得高深的材料学和动力等科学基础知识,但他心中非常清楚。数年后,随着欧洲经济的逐步复苏,特别是在世界大战中赚了个盆满钵满的美国的高速发展和全面崛起,越来越先进的工业技术和通信技术,会逐渐进入航空工业,美国的工业制造技术和总体科技水平将获得巨大发展,在稍纵即逝的巨大机遇面前。萧益民必须迅速做出决策,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否则。不但他萧益民会成为历史罪人,子孙后代仍然要受制于人,仰人鼻息。彻底失去一个振兴民族工业和科技水平的宝贵机会。
    所以,临行前再次到成都西郊视察华西飞机制造公司的萧益民脸上没有任何笑容,一边查看新修的六座大型生产车间,一边听取总经理沈睿华的汇报。
    七年前就被萧益民送到德国留学、拥有柏林高等工业学院机械学博士和材料学硕士双学位的沈睿华,是萧益民最早的智囊——邹文翰的外甥,重庆人,今年才二十六岁,家学渊源聪颖过人,是重庆有名的大才子。
    此刻,沈睿华陪伴在萧益民身边。亦步亦趋,前胸后背的冷汗流个不停,顾不得跟随在身后的总参谋长包季卿和曾超然等将领,始终毕恭毕敬地回答萧益民提出的问题。
    直到走完一大圈,再次来到新建的飞机跑道上。沈睿华看到萧益民的脸色由阴转晴,这才暗暗松了口气,脑瓜子似乎也恢复了平常的敏锐。
    “小哥,去年底在上海见到四哥之后,小弟心里一直有个想法,再加上前天晚上陪同小哥宴请美国工商业考察团。听完道格拉斯等人所说的美国工业现状,小弟心里这想法就更折磨人了。”
    沈睿华到现在为止,还坚持当年的习惯称呼,叫萧益民小哥,叫萧益民收养的四弟萧振为四哥。
    萧益民将目光从正在粉刷的机场指挥塔楼上收回:“有话直说,别老在我面前装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让人看见好像你受了多大委屈似的。”
    众人哈哈一笑,沈睿华根本没有任何的不自在,仍然保持毕恭毕敬满脸笑容的样子:
    “小哥,我有两个想法,萦绕于心,不吐不快,其一:既然我们能从美国买回两个小型飞机制造厂的二手设备和两种水上飞机的设计草图,为什么不干脆从德国人那里买回更好的设备和技术?”
    萧益民看到沈睿华期待地望向自己,摆摆手,皱起了眉头:“接着说。”
    沈睿华脸上露出几许失望之色,咬咬牙,提高了音调:
    “其二:一年多前,四哥和道格拉斯先生就收购了美国西海岸圣巴巴拉远洋运输公司,并在一年时间里扩大了五倍,还有了自己的专用码头和库区,那为什么不顺便收购同样位于圣巴巴拉的‘格罗斯飞机制造’公司?
    “四哥和道格拉斯应该清楚地知道,这家飞机制造公司在三年前就接受法**队的委托,利用法**队提供的发动机和设计图纸,总共生产了一百六十架‘斯帕克’双翼攻击机,直到去年大战结束,与法国人的合同终止,‘格罗斯公司’的日子才过不下去,弄得又是裁员又要转卖。
    “在前天在晚宴上,我无意中听美国代表团的杜克先生谈及这事,说这个占地两百八十英亩,拥有全套水上飞机生产技术和设备、三百多名熟练工人加上二十余名工程师的飞机制造公司,对外的转让价仅为十五万美元啊!”
    周边将领顿时来了兴趣,萧益民也大为惊讶:“既然连你都知道了,为什么老四和道格拉斯从没对我提起过?”
    沈睿华没好气地埋怨:“他们两个?做贸易、搞银行、玩投资都是高手,可术业有专攻不是?他们哪里有工夫去了解工业方面的科学技术?哪里有心机去研究军事装备对战争的意义?
    “依我看啊,就目前的马鞍山和海南石碌两座钢铁厂,还有淮北的煤矿公司,就已经够他们头痛的了,要不是小哥你从雅安调去十几个老前辈接手,恐怕四哥和道格拉斯早就撂挑子不干了!”
    萧益民听完心思百转,沉思片刻,就让大家一起到二十米外的草坪坐下商量。
    包季卿对此没有太多意见,毕竟他肩负着整个成都总部和川康两省的军队领导重任。兼任航空兵司令和全权负责华西飞机制造公司也就是个过渡性职务,根本没有精力也没有兴趣参与到技术上的事务中。
    徐孝刚已经晋升四川督军,更多的精力放到了政务上,尚未返回西康的钟颖和周道刚等将领则是一脸的关心,自从康定机场通航之后,西康的官兵终于长了见识,也非常清楚作战飞机对西康军队拥有何等的重要意义。
    数年的德**事生涯。已经让曾超然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他比在座的任何人都了解飞机在战争中的具体运用和发展潜力,更清楚在战争后期。德**队初步尝试的空地协同作战方式,因此,曾超然一改平时谋定后动的稳健作风。对沈睿华的远见和胆识给予了极高的赞誉。
    “大哥,你就别给他戴高帽了,你看把他得意成什么样?”
    萧益民看到沈睿华一脸的得意劲儿,忍不住笑骂几句,逗得大家都笑起来,七嘴八舌开起了沈睿华的玩笑,钟颖这家伙还说等下次沈睿华再随机到康定,一定帮他弄两个最白嫩最漂亮的当地美女回来做小妾。
    沈睿华脸皮再厚,也禁不住涨红起来:“诸位叔伯兄长,别笑话我了。说正事好不好?你们的时间要比小子我宝贵多了!”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连站在远处戒备的数十名侍卫也忍不住咧开大嘴,却又不敢笑出声来,全身乱颤面红耳赤憋得很难受。
    等大家安静下来,萧益民把世界大战之后美国战争工业迅速萎缩的现状向大家作了通报。还把美国驻华使节牵线搭桥,从美国雷明顿公司和柯尔特公司低价买回的两条机步枪子弹生产线等众多设备的经过拿出来论证。
    曾超然接着介绍德**事工业面临的灭顶之灾,同样讲述了德国北部的几大海军造船厂提前向荷兰、比利时等国转移先进造船设备和技术、改头换面的秘闻,以及蔡司公司通过技术和设备转让与华西集团共同投资的成都光学仪器厂,最后说出“抓住时机、壮大自己”的精辟总结。
    看到大家没有提出任何异议,萧益民做出初步决定:“小华。我回去就给老四发份电报,让他赶快从南洋回来,你带上几个懂技术的人,先到上海找老四的大舅子彼得洛夫,要是找不到他,你就直接到蓝旗银行总部去找,美国代表团在长沙的参观访问很快就会结束,估计七天后就要回到上海,你在那儿等着见他们。不过,必须把你手头的事情安排好,而且必须保证一、二车间的设备安装进度,保证凤凰山训练基地的八架教练机、以及定期飞康定的两架双座运输机的正常使用。”
    “明白!”
    沈睿华激动不已,只要能买下美国格罗斯飞机制造公司,他就能借此迅速提高华西飞机制造公司的总体水平,距离萧益民所说的“成为中国航空工业之父而留名青史”的崇高目标更近一步。
    萧益民随即把话题转到军队建设的短期目标上:“诸位,为了航空兵建设,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投入了四百万的真金白银,唯一看到的成果就是鲁南剿匪的一次冒险尝试,还有就是眼前这个飞机生产基地和分布在长江沿岸的六座机场,所有的水上飞机、教练机和训练侦察机加起来,总共才有四十二架飞机,而且全都是欧美国家即将淘汰的落后飞机,现在想起来,筹备了三年,苦干了两年,每走一步都异常艰难啊!值得安慰的是,最难的第一步已经走出了。”
    众人也唏嘘不已,徐孝刚禁不住感叹:“大帅说的是,除了航空兵,我们秘密建立在海南的海军也是个无底洞,这一年来投入海南的资金恐怕是航空兵的两倍了吧?”
    萧益民苦笑着竖起个巴掌,徐孝刚和众人大吃一惊:“五倍?!”
    萧益民点点头:“不算石碌钢铁厂的投资,一年来投给海军的资金总和,足足是航空兵的五倍,不过其中的三分之一投资,用到了船用发动机仿造和船舶研究所的建立上面。大家都知道,已经有五百余名德国舰艇专家和退役的德国海军军官携家带口住进了临高基地,今年年底之前,还会有数以千计的德国技术专家、设计师和退役军官到来。
    “届时,成都航空兵训练基地、华西飞机制造厂和四川陆军军官学校都会迎来自己需要的人才,这是我们发展的捷径,这条路非走不可,为此我不惜得罪欧美各国,生生通过南京行营制定了一项承认双重国籍的地方性法规,又在江浙赣三省的投资市场上做出让步,才堪堪堵住欧美各国的嘴。”
    众人感慨不已,都能体会到萧益民的良苦用心和殚精竭虑。唯有包季卿连连摇头苦笑,他知道下去又要想方设法为萧益民筹集大笔资金了……谢谢这段时间田大榜、山青盈、子天云、七两黄鳝、花一样的耗子、70生人大大的打赏,谢谢弟兄们的订阅、推荐和月票!
    天子继续求订阅等一切支持!谢谢了!(未完待续)rq

第二三一章 取舍
    因为目标太大,萧益民没有继续前往建设中的海南省考察。
    早在三月一日便已经宣布建省的海南,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引起国内各方势力和列强的太多关注。
    除了德高望重的首任省长孙宝琦、名声不大的海南督军王瓒绪发布的一系列招商引资、发展海南的宏伟目标引发全国舆论几天热议之外,中外势力对一穷二白并远离中国政治中心的海南根本就是漠不关心,普遍认为海南之所以能够建省,完全是北京和南京联合削弱两广的权力和地位的结果,哪里会想到作为经济发展实验场和军工发展秘密基地的海南省,在萧益民及其集团心目中,拥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日本军队倒是密切关注过一段时期,但看到萧益民花巨资从英国买回的两艘八千吨级二手翻新战列巡洋舰,两艘美国为世界大战制造、却因为战争结束没有来得及发挥作用的三千八百吨级驱逐舰全部送给了海军司令刘冠雄,日本政府也就放下心来,除了感叹萧益民为拉拢海军实现其政治目的祭出的大手笔之外,对贫穷的经济改革试验场海南省的重视和渗透逐渐失去兴趣,而且到目前为止,海南并没有发生任何敌视日本商人和侨民的行为。
    唯有日本海军仍然对新成立的海南省海岸警卫部队极为重视,早在五年前,日本海军将领中就有出兵占领海南岛、彻底达到封锁和压迫中国生存空间的提议,但是此提议在日本军费紧张的几年里一直曲高和寡。不但没有获得两任内阁的重视,也遭到了同样要求壮大自身的日本陆军的反对。
    之前日本政界和军界普遍乐观地认为,他们扶持的中华革命党能够成功,假日时日就能通过中华革命党早已提出的长期租借方案,轻轻松松地进入海南达到最终目的,而且不会因此引发英美列强的强烈反对。
    可日本政府和军队尚未来得及看清楚,中华革命党已经被中国南北两大势力联合绞杀。南京行营的军队转眼之间控制了整个海南岛,紧接着,海南被划出**建省。哪怕日本人再想回过头打海南岛的主意,已经来不及了。
    日本海军对此耿耿于怀,日本内阁在海军喋喋不休的抱怨下。只好向北京中央政府申请在海南省的首府海口市设立领事馆,谁知道段祺瑞政府竟然把一份由中央最高会议通过的法律文件副本,慷慨地送给日本驻华公使林权助,然后温和地提出建议:“海南特区省由南京行营分管,根据二月份中央最高会议的决议,中央政府在五年内无法干涉海南省的军政事务。”
    日本人看完文件才知道,整个海南省已经成为中国唯一拥有高度自主权的经济发展特区,成为了一个打着“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农工商业发展道路”的旗帜、实验各种经济政策和发展模式的大型试验场。
    联想到南京行营曾经通过北京中央政府,多次向日本政府提出要在日本三十多座重要城市设立领事馆的申请,日本政府只好无奈地暂停在海南设立领事馆的计划。否则南京行营那群外表温和、内心卑鄙的官员,定会让派去谈判的日本外交官员气得吐血。
    日本海军仍不罢休,仍然密切关注海南岛的各项变化,以“海南海岸警卫部队不顾国际法则,秘密从德国南太平洋和印度洋分舰队手中。非法购买并使用一艘1906年建成服役、标准排水量五千七百吨“德累斯顿级”轻型巡洋舰,两艘三千一百五十吨级快速驱逐舰和其他六艘扫雷、布雷和海洋测绘辅助舰艇”为由,不断向日本内阁施加压力,要求政府拿出有效遏制中**队发展的手段,进而达到增加日本海军投入的目的。
    无奈的是,随着世界大战的结束。日本经济同样因为欧洲各国停止大量的采购订单而陷入困境,这半年来,整个日本军政两界的精力都放在“巴黎和会”这一巨大的分赃会议上面,加上中国南北政府通过政治联合掌握中国的军政大权之后,发布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令全世界无比惊讶却又眼珠发红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成功换取到美英法意四国的好感与支持,给日本政府带来了从未料到的强大压力和麻烦。
    中国政府派出的代表团更是因此而直起腰版,利用国内高层给予的灵机决断的大权和各项经济新政策,在巴黎左右逢源,大肆活动,弄得日本政府代表团头疼不用,几乎每天都陷入与中国或者其他国家的利益争执之中,哪还有心情管远离日本、贫穷落后的海南岛?
    正是因为萧益民的远见卓识和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海南终于能获得一个较为宽松的发展空间,因此,在目前这个敏感时期,萧益民只能让海南低调发展,绝不会给寄托无限希望的海南增加任何麻烦。
    四月一日,正在南京两大工业集团听取汇报的萧益民突然接到段祺瑞和徐树铮联合发来的密电,诉说即将开往库伦平叛的大军基本准备完毕,但因日本和意大利两国的坚持,世界各国终于达成了对中国实行武器禁运的协议,使得入méng大军缺少自动武器,请求萧益民予以支持。
    萧益民恼火不已,倒不是因为徐树铮的大军迟迟没有开动生气,而是因为之前无偿拨给徐树铮两个师的先进装备和八十万军费援助,被段祺瑞为他的另外两个嫡系师挪走了一半。
    恼火归恼火,问题始终还是要解决的。
    萧益民和段祺瑞、徐树铮等人心里都非常清楚,如果不把握住目前这个宝贵机会。趁红sè俄国因为欧洲各国在背后支持俄国白军夺取政权,尚未有精力把目光投向库伦等重要战略地区,迅速派出军队彻底把广袤的méng古领土稳固下来,将来必然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