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傲气凛然 >

第84章

傲气凛然-第84章

小说: 傲气凛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二月二十日,袁世凯派遣的川康镇守使张毅才姗姗而来,边军司令萧益民率领麾下将校盛情迎接,礼节的隆重程度大出张毅意料之外:在雄壮的军乐声中,萧益民陪同张毅检阅装备精良士气高昂的边防陆军三千将士,随后将张毅和他的三十余名shì从领到特别准备的精美四合院里歇息,晚上接着举行盛大的洗尘酒宴,四川各界头面人物均前来捧场,让张毅的自尊心和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
    连续喝了三天酒,张毅和他的随从们高兴不起来了,川康镇守使的行营设在苦寒之地康定。
    虽然祁洛将军的边防陆军第一混成旅就设在康定大营,康藏叛军不敢再去惹恼彪悍残忍的第一混成旅官兵,而且这个历来出美女的地方非常安全,可这一切与久处北京城中的张毅的愿望相差万里之遥。
    无论如何,这位公子哥都不愿意前往康定行营,最后找出个拙笨也非常实用的理由,继续留在歌舞升平的成都——因水土不服偶感风寒,需要在成都静养。
    萧益民对此深表理解,也非常关心,三天两头派人送去礼物,每周都抽出时间登门“探病”送钱送药问寒问暖,表现得仁厚仗义,非常够朋友,弄得张毅和他的随从们只要提起萧益民,就竖起大拇指交口称赞。
    其实萧益民很忙,忙得连新年的例行巡视都取消了。
    德国工程师马克斯一行于圣诞节前返回成都,不但带回了大批特种原材料、先进的机械设备和大批物资,还把老鲍尔斯一家也带到成都,开始恢复所有耽误下来的工作。
    朴实严肃的老鲍尔斯仅休息三天,就带上两位助手进驻铸造厂,指挥工人安装生产钢盔的生产线,并拿出自己精心设计的六种钢盔图纸和样品,与萧益民等将校进行反复研究,根据〖中〗国官兵的头型和萧益民的几点意见,迅速修改设计图纸,联合各部开始加工模具,老鲍尔斯郑重承诺:将在〖中〗国的春节前,生产出第一批合格的钢盔。
    圣诞节期间,德国驻成都武官夏普乐在酒会上悄悄告诉好朋友萧益民,他将在三十天内卸任,工作交接完毕就要离开〖中〗国,返回德国前往德军总参谋部报道,与他接到同样命令的还有七名驻华武官,其中包括首席武官布莱恩上校,并敦促萧益民尽快落实前往德国军事院校学习的学员名单,最好能和他一起返回德国,如此一来,学员们的各种手续都能优先办理。
    萧益民立刻意识到,动乱不止的欧洲大陆就要燃起熊熊战火了!
    圣诞之后,萧益民迅速调整工作程序,推掉所有的应酬,取消例行的巡视,每天上午泡在兵器研究所和几个工厂里,下午到军校和司令部处理必须处理的军务,晚上回到家里逗逗儿子爱爱老婆,接着伏案疾书夜以继日,经过半个多月的艰苦思考和反复修改,终于写出了十八万字的军事专著。
    这本名为《现代军事装备与战术探索》的专著结构严谨,论证充分,其中关于“新式武器的出对现代战争的影响”一章尤为详尽,数年后被世界各国军事家一致称颂。
    由于60mm、81mm、100mm三种迫击炮的成功研制,以及欧美列强的装甲车辆研发速度突飞猛进,萧益民在探索xìng专著中,着重论述这两种新式装备的研发背景和现状,打击效果和装备运用的探索xìng战术构想,详尽地阐述履带式装甲车在战场上的战术运用与未来的发展趋势,明确提出“迫击炮在现代战争中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这一崭新观点。
    萧益民在专著的最后部分大胆预言:三种中小口径的迫击炮将会成为现代化军队中的营连级火力的主要力量,将会在残酷的战壕争夺、火力压制与歼灭等局部战斗中,显示惊人的打击效果和深远意义;而钢甲履带式装甲车的大量运用,将会引发一场全新的军事思想〖革〗命,装甲车将凭借其坚固装甲、大口径密集火力、从未有过的突袭速度和灵活运用,有效摧毁一切现有的战场防御体系。
    一九一四年元月十六日,距离〖中〗国的新春佳节还有十天时间,萧益民将自己呕心沥血写出的《现代军事装备与战术探索》一书,赠给了即将离任返回德国的好友夏普乐。
    夏普乐对此非常感jī,也非常重视,想起几年来萧益民那种近乎神一般的预测能力和高远的目光,夏普乐当即拉住萧益民,饭也不吃酒也不喝,要求萧益民把书中内容简要叙述一遍。
    夏普乐的中文水平有限,萧益民虽然经过几年学习,能够流利地用德语对话,但仍然无法用德文翻译这本严谨的军事专著,最后萧益民只好将书中内容,用两人平常交流的方式一章一章地说出来,遇到不明确的地方,往往是汉语、德语、英语连同手势一起用上,直到次日天sè大亮,才堪堪让夏普乐理解书中的大部分内容。
    上午十点,萧益民把夏普乐和四川边防陆军司令部选送到德国深造的十二名年轻军官送到东码头,临别之际,萧益民不管jī动的夏普乐是否相信,在拥抱告别的时候,仍然在夏普乐的耳边低声说道:“亲爱的兄弟,我没什么送给你,只有一本书,可是我相信,只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我的书就会给你们即将进行的战争带来积极的影响,其威力至少顶得上一个陆军师!”
    夏普乐毫不怀疑地点点头:“我深信!萧,你托付的事情我一定尽全力完成,另外,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请求你不要把这本书对外公布,至少在两年内保守这一秘密,可以吗?”
    “当然可以!你是我的兄弟,德国是我们最亲密的合作者和好朋友,我愿意为增进彼此的友谊去做任何事情。”萧益民笑道。
    夏普乐终于松了口气,紧握萧益民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

第九十四章 危机来临前的应变
    民国第三年注定是个动乱之年,大规模的〖镇〗压战争刚刚结束,全国各地的局部动乱与武装冲突接踵爆发,而且大有迅速蔓延之势。
    河南绿林好汉白朗率先举起造反的旗帜,先是纠集数百名亡命之徒攻陷豫南各县,打出了威名,打出了一条生路,使得成千上万活不下去的贫苦民众聚集到白朗的战旗之下,对各县官府发起一bō又一bō进攻狂潮,仅一个半月的时间,高达五万余人的造反军就占领豫南至豫东南三十余座县城。
    面对官兵集结的围剿大军,白朗效法闯王李自成的战略战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走!五万余名形同流寇的大军,纵横豫东南至豫西上千里,所到之处均显示出惊人的破坏力,成百上千的官员和士绅人头落地,所有的公库和豪门望族被抢掠一空,河南地方军队和袁世凯派去〖镇〗压的一个主力师,对日行百里、战术灵活的五万余叛军竟然毫无力法。
    隐藏在江浙皖翰鄂粤闽各省的反袁武装经过数月的修养生息,似乎逐渐恢复过来,在国民党核心力量的暗中指挥下,开始对大军撤走之后的长江流域和粤同两省各县城展开攻击,国民党各级首脑在幕后指挥的暗杀队,利用暗杀、爆炸、投毒等手段,频频刺杀效忠袁世凯的各省军政要员,全国各大报纸几乎每天都报道某某著名人物被刺杀身亡的消息。
    勃然大怒的袁世凯开始策戋针锋相对的一系列暗杀行动,北洋军派驻各省的军阀先后行动起来,对国民党和反叛军展开声势浩大的搜捕和围剿,抓到就杀,绝不留情,几乎每一座县城的古老城头上,都悬挂着一排排血腥的首级。
    一九一四年的春天,就在这样一片腥风血雨中到来。
    位于〖中〗国西南的滇矜两省仍在频繁交战,已经壮大到三个师的矜军总司令鲁莽子所部,在萧益民秘密派遣的参谋小组帮助下,摒弃原有的正面对抗策略,采取了更为灵活的作战方式,避开滇军装备精良的优势兵力,不再纠缠一城一地的得失,喊出了“以消灭滇军有生力量为最终目的”的口号。
    矜军上下除保留五个装备精良的主力团用于机动之外,其余各部化整为零,对滇军驻扎的所有县城、中转站、交通要道展开神出鬼没的袭击,仅两个半月时间,就给滇军造成伤亡五千余人的惨重代价,迫使滇军放弃大片控制区,龟缩在贵阳至曲靖一线的县城之中,每天还要忍受不知何时飞来的子弹和手榴弹造成的死亡恐惧。
    就在滇军总部计划增兵贵州的时候,大理的一千五百余守军不堪忍受新团长的虐待突然反叛,滇西各地民众随之蜂拥而起,杀死省府派驻的各县官员,袭击各县驻守的滇军,抢夺武器弹药,焚烧县衙仓库,掀起轰轰烈烈的抗租抗税〖运〗动。
    云南政府和滇军总部匆匆抽调军队前往〖镇〗压,由于〖镇〗压手段太过残酷,jī起了鼻西各地民众的一片愤怒,抗租抗税〖运〗动很快演变成多民族、多地区的暴力叛乱。
    在内忧外患的处境下,云南省军政两界不得不向四川方面妥协,主动提请恢复中断三个月的双边和谈,仅用一周时间,就在和谈协议上签字盖印,率先撤销遍布川滇边境地区的税务稽查站和军事检查站,以法规的形式承诺保护川商的合法权益和人身安全,并希望加强两省之间的交流与理解,中断一年之久的川滇商业贸易和各方往来,由此而恢复正常。
    与全国各省相比,四川人民无疑是非常幸运的,各地民众每每看到或听到报纸上刊登的全国xìng动乱和局部战争的悲惨消息,就会联想到自己身处的安宁环境,想到新政府的各种得人心的减免税政策,想到安宁的生活是这么的宝贵和来之不易,潜移默化之下,全省各地民众对新政府生出巨大的好感和支持。
    这一切正是萧益民和他的本土政治联盟最需要的,用冠冕堂皇的话说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用最实在的话说是:想要确保自己的权力不被虎视眈眈的袁世凯集团录夺,想要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造福于子孙后代,就必须紧密地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奋力抗争。
    面临袁世凯政府越来越大的压力,四川各政治与军事势力空前团结,萧益民的政治地位和人格魅力迅速上升,终于在春节后召开的“〖中〗国〖民〗主党”第一届第二次全体代表会议上,被全票推选为副〖主〗席,由于〖主〗席张澜出国在外,代理〖主〗席职务。
    一九一四年二月十六日,萧益民在四千五百余名〖中〗国〖民〗主党党员的热烈掌声中,正式宣布就任副〖主〗席职务,四川民政长匡估民、议会议长兼财政部长曾寿五等十五人,分别就任〖民〗主党第二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务执行委员职务,〖中〗国的又一个地方xìng政党开始进入中外各界的视野,并随着该党的迅速发展壮大而愈加引人瞩目。
    为期三天的会议结束,萧益民立即以军政次长的名义,启程赶赴各地,视察川军各部。
    此行的安排极为巧妙,也非常耐人寻味。
    萧益民的第一个视察对象,是司令部设在成都东郊大营的川军第三师孙兆鸾部,接着前往司令部设在内江的川军第五师王陵基部、总部设在万县的四川陆军第一军周俊部、司令部设在叙府的川军第四师王键部司令部设在乐山的川军第二师彭光烈部,最后才是边防陆军的雅安基地。
    这么一大圈走下来,耗费了四十多天时间,轻车简从的萧益民每到一处,〖民〗主党各地党部和商会都给各部将士送上丰盛的慰问礼物,陪同萧萧益民检阅部队。
    萧益民在每一个部队都发表jī情洋溢的演讲,并与各部将校召开军事会议,详细分析全国局势和四川周边各省的军事现状,提醒大家必须严格训练部队,随时做好战争的准备。
    除了必不可少的检阅、演讲和高级军事会议之外,萧益民在各部军营停留的每一天,都会以普通一兵的身份,跟随基层官兵一起出操,一起训练,兴致来了还会与官兵们比比枪法,赢了哈哈大笑,输了老老实实按照赌约受罚,严守承诺从不含糊。
    遇到士兵的大胆挑战,萧益民只要时间允许就立刻迎战,不是背起步枪来个全副武装的五公里越野赛,就是戴上护具玩真的端起流行军中的木制包头长枪拼刺杀。
    萧益民的平易近人与高尚品德,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尚武精神,深受各部官兵的赞扬和拥戴,也获得了各部军官的钦佩与崇敬,仅四十多天时间的视察,为萧益民提供了一个个与普通官兵交流和生活的机会,也为他带来了崇高的威望。
    返回成都已是四月八日,萧益民没有休息,立即出席四川省工商联的年度会议,听取各行业商会的总结与计划报告,与大家一起商讨解决四川工商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未来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和应对措施。
    会议的最后一天,萧益民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向大家通报了各种进口商品和工业原材料普遍涨价既、5的重要消息,明确告诉与会代表:由于欧洲的大面积动乱和世界xìng战争的可能发生,未来四年之内,欧美列强的主要精力将放在欧洲,绝大部分进口原材料和机械设备,将会出现世界xìng的持续涨价,所以,四川工商界必须齐心协力,严防〖日〗本与列强控制四川出口商品的生产和销售,牢牢掌握出口商品定价权:在危机到来之前,尽快建立自己的银行系统,杜绝周边各省毫无保障的各种货币流入:集中资金,加快建立綦江钢铁厂,鼓励各地兴办矿山和冶炼厂,最大努力降低原材料价格急速上涨带来的危害,甚至可以引进欧美各大钢铁企业的技术和资金,在政府参股的前提下联合办厂,以便发展四川的煤炭和冶炼工业:设立专门奖励基金,以鼓励技术模仿和发明创
    ……,
    萧益民的专题报告,给四川工商界带来巨大的震动和积极影响,也为他树立了一个个外敌。
    首先是〖日〗本在华商会向北京政府提起严厉的抗议,并发出了对四川
    甚至西南三省进行“贸易惩罚”的警告。
    接着是英国驻华大使朱尔典郑重发表〖言〗论,对〖中〗国四川的贸易保守主义感到“震惊和遗憾”敦促北京政府和四川省政府必须加以重视,立即取消“违反现代贸易体制”的各种倒退行为。
    英国大使朱尔典的表态一出,挪威、荷兰等欧洲七个小国随即发出同样的声音,只有与萧益民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德国、以及先后和萧益民以及四川工商联合会达成共识的美国和法国保持沉默。
    一直为无法打入〖中〗国西部市场而忧心忡忡的美国人迅速行动起来,通过驻成都商业办事处与四川各界展开联系与合作:因为川滇、滇蛉之间的战争导致贸易与工业投资停滞不前甚至严重倒退的法国,也不愿意失去这个难得的市场扩展机会,也先后派出三个贸易代表团赶赴四川考察和协商。
    对于欧美列强的各种反应,萧益民处之泰然,特别是对霸道的〖日〗本工商界和驻华机构,萧益民不屑一顾,前往〖日〗本巨商冢源次郎家里喝两次huā酒之后,萧益民在报纸上严厉抨击〖日〗本政府和财团在对华政策上的霸权主义行径,针对〖日〗本政府提请设立驻成都总领事馆一事,萧益民严正表明他本人以及四川军队的态度~坚决反对!
    从五月份起,〖日〗本商品开始受到大批美国商品的冲击,从纺织机械到螺丝钉,从廉价布匹到服装鞋帽,美国商品、德法两国商品和四川
    本土制造,均对〖日〗本商品展开极为默契的围剿。
    新成立的遍布四川各县的“四川百业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