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清末英雄 >

第243章

清末英雄-第243章

小说: 清末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报上面说北洋‘军营生活条件;饮食;卫生都极为恶劣’;御史李灼华还特意参奏过北洋军中因为虐待兵士;造成大量兵士开小差的事情。由此可见士兵并不是袁世凯的死忠。至于军官;待遇可能会比淮军要一些;这六镇的统制;第一镇凤山是旗人;第二镇马龙标是淮军出身;第六镇赵国贤也是淮军出身;这三人不太可能会和他一起造反;只有第三;第四;第五三个镇才是他的人;段祺瑞不算;吴凤岭和张怀芝都是他从小兵开始提拔的;特别是吴凤岭据说是他家下人的儿子;对他效忠的很。

不过这三镇即使是要反;兵力也不够;张怀芝的第五镇虽然满编但是在济南;帮不上太多的忙;而段祺瑞的第三镇;因为日俄战事;有一个混成协已经调到了锦州;只留下的一个协在保定;但保定又有凤山的第一镇和马龙标的第二镇;两个镇对半个镇;这可是毫无胜算;最后是吴凤岭的第四镇;此镇驻守在青县马厂;可即使开到了厩;那一万多人也不是厩满清不部队的对手;第六镇还有禁卫军加起来就三万多人。‘

王季同只是按照统制官来分析;正在杨锐要问如果统制官被下面的协统干掉的话;那会怎么样的时候;他又拿出了一张北洋六镇协统;标统;营管带的军官名单;第二;第六镇的军官的出身立场都有分析;杨锐这才相信他说的‘北洋被袁世凯的效忠并不如满人说的那么高‘这句话。而士兵;没有政委的部队要想士兵完全效忠主帅除非是战争中打过出来的;或是像湘军;淮军那帮都是同乡;同宗;不然可靠性要大打问号。

章太炎没有说话;一直在听王季同的分析;待王季同说完他才道:‘中国打仗向来是裹挟为主;只要有了个名义;人心激扬之下;反就造起来了。光绪没死袁世凯要造反;那最头疼就是师出无名;加上光绪的名声要比慈禧要好上不少;想举兵入竟是很难的。倒是慈禧光绪一起死了;同时对谁继承皇位没有做什么安排;京中纷乱的话;他可以以勤王为名;入京保新皇登基。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光绪未死;然后朝廷大臣保他出山;这样的话满清民心则可以渐收;对我们干嘛大不利。光绪没死;我们还是要想办法逼反袁世凯的好。‘

章太炎的想法和杨锐不同;他只是想着国内越乱越好;然后复兴会趁乱举事;满清由此下台;而杨锐想的则是在自己做好准备之前;满清还是不要乱的好;这样自己就不要军阀混战般的打完一个军阀再打一个军阀;打军阀不是难事;但是军阀后面往往会有洋人;和他们牵扯就很麻烦了。试想历史上的辛亥;举个革命旗子就可以收复一座县城;可要是军阀混战;那就统一成本就高了。

‘袁世凯还是不要逼反好。‘带着这样的想法;杨锐说道:‘在我们做好准备之前;满清在龙椅上也没有什么不好的。一旦全国大乱;列强瓜分;我们收拾起来怕是很难了。‘

‘可这样满清可以早下台。‘蔡元培道;他文质彬彬;却是个愤青;特别是邹容之死让他更恨清廷。

‘早就早五年;有些事情我们急不得。‘杨锐说道。下属的思想工作好做;平级的同志思想工作难做;蔡元培最开始信仰民主;但现在也明白干革命一味民主要不得;只是他对满清的仇恨倒是越来越深了。‘满清若是一倒;各地督抚等于称王;那以后就是军阀混战;和春秋战国差不多;然后洋人在后面支持各路军阀;挑唆这大家打战;而为了打战就要洋人支持;就要不断的卖国;卖到后面那就什么也剩不了了。‘

‘可不这样的话;等光绪坐稳皇位;那满清什么时候垮就说不定了。‘蔡元培再道;他还是很坚持。

随着复兴会势力渐盛;早日举事的说法越来越多;虽然前几天民众士绅对立宪的疯狂把他们吓了一跳;但是现在大乱将起;这样的心思又冒了出来。这种行为;按照后事革命的说法;叫做左倾机会主义;而杨锐;则应该叫做右倾投降主义;不知道怎么;杨锐心中忽然冒出了这样的想法。

‘确实有这样的可能;怕就怕光绪坐稳了江山。‘章太炎也道。光绪的声望比慈禧高多了;革命党也常说慈禧坏话;王公大臣的坏话;到是光绪除了被他骂成‘不辨菽麦’之外;根本没有其他人非议。大家都对他好抱着一种同情的态度;这对革命真是大不利。

第七十一章忘记

光绪死没死第二天十点就知道了,收到电报的众人脸色都不好,章太炎长叹一声,自言自语不知道说了一句什么,而蔡元培则是斜视了杨锐一眼——他早就明白,这慈禧到底是谁杀的、为什么能杀掉,所以昨天晚上和杨锐有些针锋相对。

杨锐明白这一次又被女人坑了一把,不过再怎么坑也得趟过去,并且他还是希望复兴会能依照之前的方针去实施自治策略——穿着立宪的衣服,打着自治的旗帜,然后去地方上挖满人以及士绅的根基。

四个人在阁楼里围了一圈,看见三人板着的脸,杨锐笑道:“现在最痛苦怕就是袁世凯了,本来还踌躇满志的想改官制,可现在脑袋都要保不住。情报那边有没有说他有什么动静?北洋军有没有什么反应?”

“天津没有什么动静,衙门里还照样开门;保定那边说是北洋三个镇都已经整肃士兵,不得随意出营,军营也就不能随便出入,大概是北京那边已经打了电报过去吧;京城最乱,捕盗营全上到了街面上,到处在搜查刺客,抓了好多人了,但是基本都是抓男人,特别是食指上有茧子的。”王季同不好直说程莐已经逃脱,只能委婉。“第六镇和第四镇,因为都在郊区,查不到什么情况,还真不明白袁世凯会出什么牌。”

“这要看满清出什么牌。”章太炎说道,半夜未睡,他眼睛里全是血丝,但是思维还是清楚的,“要是光绪立马就下令诛杀,那袁世凯就很有可能反了。不过现在慈禧即死,而满清又是以孝治天下,这治丧怕是头等大事。大丧二十七,在这二十七日内,清廷怕不会对袁世凯怎么样。”

杨锐想不到有这么个规矩,松了口气道:“那我们就可以先缓一步再来商量举义不举义的事情吧。越到后面情况越清楚,我们到是汉再决定举义也还来得及。”

“可事情要先准备着啊。”蔡元培道,“现在江浙这边有多少杆枪?”

这问题其实只能问王小徐,他最清楚这边的实力了,“不包括沪上在内,有一千杆,这些都是去年运进来了,但是弹药不足。”

“怎么这么少?”蔡元培道,其实杨锐也觉得数目太少了。

“不少了。南非那边只有四万三千杆步枪,因为东北那边有俄国枪,所以买来就一直囤在军校那边,而后面又因南非建军的事情不定,也就没有运到沪上,只待去年年中要整合会党,这才陆续偷运一千杆步枪过来。”相对军队数量来说,步枪永远是不够的,现在东北的大规模发展保险队的计划就因为枪械阻碍不前,一切就等自己的军工厂开工了。

“能不能再运一些过来?”章太炎也觉得少,“到时候要举义最少也要……多些枪吧。”

“枚叔兄,这个还是很难,上个月英国人就搜查了我们以前存放枪支的仓库,而且江浙这一带走私鸦片众多,巡私队常常能捞到好处,故而只要有船就喜欢去搜一搜,就那一千杆枪还是花了不少力气才进来的。”沪上不比安东,很多事情太难办了。

“小徐,还是想想办法,运进两千支步枪吧。再有就是弹药既然不够,那也要运一些过来,万一真的天下大乱,我们也好有所准备啊。”虽然不想使革命偏离预定轨道,但还是要有所准备,杨锐对着王季同道。

“我很担心啊,竟成。”自从美租界仓库被查,王季同就感觉最近好像有哪里不对劲,但是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有哪里不对吗?”杨锐见他皱眉,似乎感觉有些不对。

“不知道,我不知道。”王季同摇着头,连说两个不知道,一脸凝重。

和复兴会会的凝重相比,保皇党和同盟会倒是一个外面冷漠,但骨子透出喜色,一个则是外面欢喜,可骨子里却有些不安。

保皇党是感觉多年夙愿终于成真,还不是自己动的手,可谓是坐享其成,康有为当时正在墨西哥视察当地的投资环境和萝莉素质,为保皇公司在此地落脚和自己后宫再添一佳丽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一听到慈禧身死的消息,顿时又跪又拜,高呼苍天保佑。不过欢喜过后,冷静下来的康有为毕竟是一党魁首,马上电令保皇党全体成员素装斋饭,为慈禧太后守孝,更勒令梁启超加紧和京中王照和肃亲王的联系,以求尽快见到光绪皇帝。他在海外一直举着光绪御带召招摇撞骗那么多年,把‘我大清’的名声高的乌烟瘴气,料想这些光绪帝都已经知道,戊戌一逃,多年未见,就不知道这皇帝心里还念不念往昔那一面之情?

有什么师傅自然就有什么徒弟,康有为的守孝建议极得梁启超同意,‘我大清’以孝治天下,这慈禧再怎么恶毒,却身为人母,守孝是完全应该的。在守孝的同时,梁启超还过到越州馆拜访孙汶等同盟会诸人,以表示对同盟会的感谢,不过同盟会诸人一见到身穿白衣的梁启超等人,就举着棒子把他打了出去。

梁启超一走,同盟会诸人也聚在寓所里开会。

“韵荪电报里说的大家怎么看?”孙汶问道。程家柽年初就回国任京师大学堂农学教授,前段时间不知道又和肃亲王善耆搭上了关系,成为他的家庭教授。

“韵荪此计,当为大谋划,不过广西那边举事准备好了吗?若是不能,我们也不能乘乱取之啊。”胡汉民说道。

“湖南那边也没用准备好,克强在桂林联系不畅,要等来电之后才知道情况。我就担心这样一做,举国皆乱。”宋教仁摇着头。

“对,四川也没有准备。”董修武道。

“为什么就不能光明正大的说是我们同盟会做的呢?”马君武没管那么多,只觉得这是张扬名声的好机会。“这样我们的声望一定能盖过复兴会。”

“先生的意思,不是声望,而是革命大业。”汪兆铭倒是没有明白孙汶所想,“如果没有办法找到她们两个,那我愿意往天津说服袁世凯反清,他要不同意,那我出门就去京城自首逼反袁世凯。”

“不行,兆铭,你又没有打过枪,手上没有茧子,前去自首没有人会信你。”胡汉民说道,虽然他佩服汪兆铭的勇气,但是这样蛮干他完全不同意。

“可她们在哪里呢?要是找不到人,那这计策不是白白浪费了。”阴谋诡计一向很合末永节的胃口,他此时恨不得和程家柽大喝三碗。

“还是把消息发过去吧。她们倒是留一个地址,却怎么也找不到人。”冯自由道,方君瑛和程莐走的时候给他留了一个地址。

众人有些反对这一计划,但有些又觉得这个计划可行,其实孙汶猛一见电报内容就高兴的不得了,只觉得程家柽此计说到了自己的心里——现在慈禧一死,袁世凯性命岌岌可危,若是再让方君瑛和那个什么程锐(程莐入会用的化名)去满清那边自首,说是受袁世凯指使刺杀慈禧和光绪,但因为念及光绪勤政爱民,所以没有开枪,只杀了慈禧;同时自己这边再游说袁世凯,如此形势下,那袁世凯不得不反,他若是一反,那满清就铁定下台,自己可就是推翻满清的第一功臣……

孙汶想了好久,只待身边的冯自由轻轻的动了动他,才道:“哦……大家都商量完了啊?这……我决定亲自去天津和袁世凯商谈,然后想尽办法说服他反清。”

孙汶此言一出,众人都是大哗,“总理……先生,万万不可啊!去天津太危险了,那边巡警又多,一旦……”

见大家都钦佩自己的勇气,孙汶更是若无其事的笑道:“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耳!如今满清推翻在即,我辈还有什么好犹豫呢?!”

这话一说,诸人都是叹服,会议由此结束。当日的下午孙汶就买了两张到天津的船票,一张是早一班的,一张是晚一班,两班相隔四天。汪兆铭等人坐早一班的先去天津约见袁世凯,他则后四天到达,然后准备在邮轮上和袁世凯的代表碰面——自从英国被囚之后,孙汶出行素来小心,便是在沪上见法国人那次也只是在船上。

五日后,同盟会诸人一边洒泪送总理,一边使劲联络方君瑛等人,只不过这两人像是消失了一般,怎么也联系不到。

比孙汶早四日到了天津的汪兆铭没下船就想好了说辞,但一到地方却无人引见袁世凯,特别北京刺杀一案后北洋衙门草木皆兵,着实不好联系,无耐之下他只好写信,信中只说有紧急密情相告,能解如今坐以待毙之局,然后自己就在租界里等着。待到第二天,果真有人上门。来了有几个人,其中一个是文士,其他几位看那身姿都是军人。

文士其实就是张一麟,京城事情都是大博弈,他虽是袁世凯的心腹,但级别太低,于是换成杨士琦进京去了,而他则回到了天津。

“未请教?”张一麟拱着手对汪兆铭说道。

“在下汪兆铭,广东番禺人,同盟会会员。”汪兆铭开门见山,一抬头就将自己的身份说了出来。

张一麟见他一表人才,却不想是个革命党,不由得多打量了他几下,道:“大帅素来和革命党没有交情,汪先生此来是……”

“袁大人为满清竭心尽力操练北洋新军,可满人却仍是猜忌不已,今慈禧太后已死,光绪帝重新掌权,袁大人之境况怕是……凶多吉少吧。”汪兆铭打量着眼见的这个文人,有种摸不透底的感觉。

“雷霆雨露,都是君恩阿,即便皇上不喜欢大人,那也是大人的造化啊。”张一麟虽然知道宫保大人已经是火烧屁股了,但还是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来。

看是个油盐不进的,汪兆铭转变思路,道:“我们同盟会孙中山总理,四日之后就要到天津,想和袁大人或者张先生一叙,届时当有密情相赠,以解眼下之困局。”

张一麟此时完全知道同盟会的人打什么主意,他虽然感觉这些人不安好心,但也不好完全拒绝,只待汪兆铭说了联系方式之后这才告辞离去。

袁世凯书房之中,张一麟把事情说完,袁世凯沉默不语,良久才道:“仲仁怎么看?”

“大帅,同盟会此次怕不会善罢甘休啊。”汪兆铭在客栈里自信满满,那种气场和说话的语调让张一麟很是警惕。

“哦。孙汶还能玩出什么花样来不成?”袁世凯到对革命党不屑一顾,他们死士多,自己手下的兵也不少,虎落平阳被犬欺,可同盟会连犬都算不上,最多是个老鼠罢了。

“大帅,确有这个可能。”到了现在这个时候,他事情只能往坏处想,“若是几天之后我们和同盟会谈不拢,那事情就要变化了。去年两次爆炸案都是同盟会做的,这一次老佛爷被杀,怕也是他们做的,他们现在胸有成竹的和我们谈事情,我担心这是栽赃之计啊。一旦他们放出风,说是大帅在背地里指使这刺杀一事,那不正好给了京里面一个借口吗?”张一麟可是袁世凯幕僚里的心腹,为人待物熟捻的很,对于同盟会的谋算大概能猜到一二。

“就这帮苟且之人,还想把我给套进去。”袁世凯冷笑道,但话语说到最后却是一阵无力,自己这北洋大臣、直隶总督今遭算是做到头了,这几天杨士琦都在京城里奔波,到收效甚微,据说京里面已经有“远离袁世凯”的传言了,若不是杨士琦说他和朱尔典谈的很好,英国人一定帮他度过此难,袁世凯怕真的是要逃往租界了。至于造反,他早就断了念想,英、美、日、法、德等公使已经表示看好光绪掌权之后的中国政局,如此情况下,就是给他袁世凯十个胆子也不敢啊,即使自己打下京城,结果无非是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