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庚子猎国 >

第394章

庚子猎国-第394章

小说: 庚子猎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天晚上,格桑尔乐从战俘之中打听到俄军的一些情报,立即向陈信汇报,需要对阵地进行补充和加强,他建议动用战俘连夜修建阵地。陈信毫不犹豫将这个任务交给格桑尔乐,格桑尔乐随后带领部队押送近一万三千名俄军战俘开始为中**队修建占地,他们从战斗停止之后一直干到了次日天亮,中**队的阵地得到了加强。原来的三道战壕,修成了一米高的长城,而在阵地之前还修建了许多防止敌军骑兵进攻的陷马坑。
  10月24日,对中俄双方士兵来说更加困难的考验开始了,因为雨水在后半夜变成了雪,气温开始骤降,双方士兵全都冻得哆哆嗦嗦。俄军还好一些,毕竟奔跑起来身体能热,而中国士兵惨了,站在战壕里,蹲在战壕里,趴在战壕里的,全都动得********。
  库特帕罗金的两个支队总计两万两千人,战斗经验丰富,军官指挥能力比东满支队强得多,可是他们薄弱的后勤让俄军不得不祭出人海战术。于是俄军疯狂地冲向了中**队,中**队的大炮再一次响起,马克沁重机枪也毫不留情地将子弹投向冲锋的俄军。
  “乌拉!”
  “乌拉!”
  忽然一声哨音,马蹄声传来,喊杀声传出,俄军的后方突然闯入一阵阵黑影。
  原来是俄军派出了他们的骑兵部队,萨松诺夫骑兵支队。可惜不凑巧的是,他们面对的是对付骑兵经验最丰富的格桑尔乐351旅。作为骑兵出身的军官,格桑尔乐当然明白骑兵在战场上的作用,投入骑兵之后,全速冲锋的骑兵就像是一只一往无前的利箭一样,冲锋是他们唯一的任务,撕开对手防线是他们的目标,骑兵们需要做的就是在死亡之前,马蹄践踏对手的胸膛。
  大概有2000名俄军哥萨克骑兵冲了上来,格桑尔乐不紧不慢地下令机枪扫射,当俄军骑兵距离351阵地八百米的时候,却见他们一个个倒在地上。这里是一个个陷马坑,虽然陷马坑的深度才不到三十厘米,但奔跑的战马突然踩在充满着泥水的陷马坑里,因为冲击力而一个个倒在地上。
第726章 苏家屯伏击战(四)


第727章 苏家屯伏击战(五)

  望远镜里传来了俄军的悲催身影,格桑尔乐哈哈大笑,其他军官们也纷纷拍手叫好,纷纷排起了他的马屁,格桑尔乐拍了拍手自言自语地笑道:“昨天晚上战俘们的工作还挺到位的嘛。”
  “旅座,您怎么判断俄军骑兵不多的?”
  格桑尔乐一脸的骄傲,扫了一圈众将,然后说出了让人绝倒的回答:“我们抓的俘虏之中有俄军骑兵俘虏,这小子张了痔疮起不了战马了,结果被送到了俄军东满支队里去了,不凑巧的是被我们给俘虏了。”
  也许真的因为一个痔疮,竟然改变了一场战斗的结果。
  随着俄军骑兵一个个倒在陷马坑中,哥萨克骑兵的突击作用消失了,不过如果俄军的骑兵不是区区两千,而是两万人呢?恐怕后果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中*队的步枪开始逐个点名,但此时俄军炮兵也已经到位了,开始对中国阵地进行炮击。
  俄军的炮声让中*队承受了相当大的损失,尤其是俄军在炮火的掩护之下,向中*队阵地发起猛攻,让他们靠近中国阵地达到300米,此时俄军炮火向后延伸射击。
  此时中*队开始对俄军炮兵阵地攻击,双方炮兵对对方进行打击,试图消灭对方。
  俄军士兵靠的更加近了,他们子啊接近150米的时候发起了进攻,不过中国步兵的战斗堪称完美,他们的反击迅速而有力,士兵们配合机枪对俄军进行射击,当地人靠近之后开始扔手榴弹。俄军并不是没有手榴弹,只是俄军没有重视手榴弹,在俄军的眼中刺刀、大炮和重机枪才是战场的最佳组合,当然,还有哥萨克骑兵。
  一发发手榴弹在俄军面前爆炸,中*队火力不减,一条条火舌将俄军打得不得不后撤,这一次冲锋让俄军意识到了中*队强大的火力和精准的射击。
  清军不善战是因为清军不会用枪,开一枪往往不知道子弹飞到哪里去了,但是血军的军规要求,开枪时候如果战士闭眼,则视为通敌。毕竟你闭着眼睛打仗,根本就不是在打仗,在训练的时候,开枪闭眼的士兵如果训练两周还改不过来习惯,那么等待他们的只有退军装一条路。可是退军装却不是安详地回去,而是接受惩罚,修建战壕、修路、盖房子等,经过半年的惩罚,才给一点路费让他们回家。
  这种士兵还不是逃兵,所以不会按照逃兵的军纪被处死,而是按照懦兵来对待,回家之后不得参加官府举行的活动,例如对中国人最重要的耕地分配问题。如土地继承权,对于逃兵来说根本就不要想着继承,连带他们的家属也没有权力继承土地,而懦兵不能继承土地却不会连累家属。
  可即便如此,懦夫的名声也伴随着他们一辈子,这一切只是因为他们不接受军规和训练。严酷的军规使得士兵们被训练成杀人机器,现在数万名杀人机器对俄军展开无情的屠杀,死在中*队阵地前的俄军不计其数。
  10月25日,俄军继续对中国阵地进行攻击,苏家屯的战斗无休无止。而与此同时,奉天城内的俄军试图突破包围,接应俄军东满集群。不过尽管利涅维奇可以将奉天城内十万俄军新兵调教成防御好手,可是让他们负责进攻就太为难他们了。
  围城的37军司令郭利可设了一个圈套,让他们出城,结果一通伏击下来俄军撒丫子撤退回去了,打死打伤俄军两千多人。利涅维奇只能苦笑起来,他不敢再让新兵们贸然出城进攻,毕竟如果新兵们的士气低落,比解救俄军东满集群更让他吃亏。同时他也考虑到,中*队是没有能力吃掉二十万俄军的,他们最多能阻击三天。
  10月26日,陈信接到了炮兵的报告,炮兵的炮弹基本打光了,再打下去,对中*队就百害而无一例了。
  陈信随后通知,今天晚上12点,全军撤退,先撤退到浑河大桥,过桥之后与37军、绿营和八旗兵汇合,随后向辽河以西撤退。
  俄军经过了三天的苦战,终于摸清楚了中*队的防御,他们的防御阵地成“八”字型,中间那一条看似安全实则最危险。中*队的阵地虽然是临时修建,可是俄军想要踩着松软的泥水攻克却也十分不易。
  俄军第10军军长卢切夫斯基建议,由第10军和第7军分别绕过中*队的“八”字型阵地,从中国人背后进攻。库特帕罗金下令,休整一宿,明日开始第7军和第10军绕到中*队背后发起攻击,而格尔里舍曼将军率领他的前卫部队(4万人)佯攻。
  俄军开始积蓄力量了,准备反扑了。
  但中*队没有接招,当夜,35军和36军立即执行撤退,向浑河方向撤走,
  而对此,俄军一无所知。
  27日早上,俄军远东军团司令库特帕罗金为了掩护第7军和第10军的进攻,特地调集了大炮对中*队发起了最猛烈的炮击,他下令打光最后一发炮弹,给两支部队创造机会。
  两个小时之后,格尔里舍曼将军带领的前卫部队小心翼翼地却异常顺利地攻上了中*队的阵地,这才发现中国人早就撤走了。
  “混蛋,我们被他们给戏耍了!”库特帕罗金勃然大怒,下令军队立即向奉天放行进攻。
  28日,中*队第三军团对奉天城的包围解除了,第三集团c集团军全部撤走,回到了辽河以西,并立即接手布防。苏家屯这一战虽然仅仅进行了五天时间,可是五天内,俄军(包括奉天城内)死伤达到三万七千人,被俘一万三千人,总计损失五万余人,损失弹药无数,更加致命的是此战使得俄军士气低落到最低点。
  这一战不管是中外都将其称之为奉天会战,奉天会战改变了俄国人在东亚甚至在亚洲的力量,使得俄军由日俄相持转向俄军被动防御阶段,也使得俄军指挥系统大乱,尤其是库伊特帕罗金的指挥能力遭到质疑。


第728章 中国军队撤回辽河以西

  俄军前线军官们由于这次战败而产生严重的分歧,这其中对库特帕罗金反对声最大的就是俄军奉天防御司令利涅维奇少将,同时在长春的俄军防御司令奥尔卡·格列宾堡少将也将长春战败的原因归咎于库特帕罗金的愚蠢和无能,认为他不能对战争做出及时调整,他只会按照计划寻寻前进,当意外出现之后,库特帕罗金显然就像是一个盲人一样——并且他应该为被俘的哈尔滨防御司令卡尔莱尔负全部责任。
  卡尔莱尔是俄军哈尔滨防御司令,但很不幸的是这个德裔俄军中将在逃走的过程中被中国士兵给俘虏了,成为俄军被俘战俘中军衔最高的军官。
  随即,反库派军官开始秘密集会,并公推利涅维奇作为反库首领,前线百分之八十军官集体写倡议书,向俄国沙皇发出请求,要求撤掉库特帕罗金的司令官职务——这一场战场逼宫上演之后,俄军内部矛盾终于在这一刻全面爆发出来。
  俄军东满支队破碎的队伍终于回到了奉天城,躲进了暖和的屋子里。但是负责留在辽阳阻击日军的南满集群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日本人不顾一切的纠缠,让南满集群想撤退又撤不下去,日本人就像是狗皮膏药一样,牢牢地贴在俄国人屁股上,使得对手无法摆脱。接连数日的进攻,不但让俄军损失惨重,日军方面同样损失惨重,甚至于超过了前三个月的总和。
  但日本人损失的气,俄国人损失不起,南满集群司令扎鲁巴耶夫几乎一夜之间白了头。
  10月29日,日军已经基本肃清俄军辽阳外围防线,持续向南推进,日军一路士气高涨,再加上与中国签订的贸易协定,从辽河以西地区的盘山县和台安县运送来一百万斤粮食,大大缓解了日军的口粮问题。
  大山岩司令热情地招待了东三省总督张荫恒,并表扬张荫恒是亚洲人的骄傲,希望中日友好继续传承下去,日本会保护中国不受俄国人欺负。张荫恒得到曹跃的密令,在密电中曹跃让张荫恒通过粮食来估算出日军的真实兵力,通过运送粮食来测绘日军兵力分布图,取得下一阶段的胜利。因此张荫恒向大山岩提出,我们不但卖给贵军粮食,还负责给贵军运输,只需要贵军拿出一定的运费给工人们,另外贵军士兵不得骚扰我国运输工人抢劫运输车辆。
  大山岩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个条件,在他看来,让中国人帮助日本人运送粮食,这样就避免了日本人在后勤方面的人力投入。可是这背后的损失,大山岩暂时没有看到,倒是大山岩的参谋军官长冈外史认为中国人或许将间谍混入工人之中,来刺探我军兵力部署。
  大山岩哈哈大笑道:“我军现在的兵力部署完全是根据俄国人来布置的,哪有什么具体的部署方案,让他们得到情报也好,他们如果真的以为我们就在那个位置按兵不动的话,那么中国人的智商还真是有待商榷啊。”
  10月30日,北京,兵部参谋总部欢声雷动。
  前方传来消息,中*队在遭受俄军前后夹击之前,于苏家屯与俄军大战一场,歼灭俄军近四万人,俘虏一万三千余人,取得前所未有的大捷。不过此役中*队第三军团也伤筋动骨,在双方几天的交战之中,中*队死伤近两万人,最终中*队弹药告罄,不得不退出战场,奉天之围随后告解。此战被人们极为苏家屯阻击战或者苏家屯伏击战,甚至有人称苏家屯为血肉磨坊,在短短的七天内,双方总计付出了近六万人的生命代价。
  随着血军第三军团c集团军撤退,俄军奉天之围告解。
  随后,中*队b集团军也从长春撤出,一路向北与a集团军汇合,并在呼兰将哈尔滨俄军守备部队全歼。哈尔滨战役结束,俄军三万守军全部被歼灭,其中约一万五千俄军被俘,包括卡尔莱尔中将在内。
  仅有不到一千俄军乘坐火车仓皇向东逃窜到牡丹江绥芬河方向突围出去,最终逃入外东北的海参崴。
  a集团军即39军司令李亮曾经想曹跃直接请示,39军与38军汇合之后稍作休整,向海参崴进军。但是曹跃否决了李亮的建议,他让李亮守住哈尔滨,觊觎长春,暂时不要对海参崴有任何想法。李亮和38军军长姜勇聊起这件事的时候,姜勇忍不住笑道:“李将军,你忘记了,要是我们打下来海参崴,日本人捡便宜了。我们和日本人的密约之中规定了,乌苏里江以东的外东北归日本人,海参崴不是我军的战略目标,应该日本人攻打才对嘛。”
  大山岩对中*队撤出奉天非常意外和生气,他致电给第三军团司令冉东,邀请中*队包围奉天。但当初曹跃就拒绝了中日联军,其原因就是相互不能领导,中*队军官绝对不会听命与日军,反之亦然。
  第三军团司令官冉东拒绝大山岩的理由是我军弹药之足够防御,却不够进攻消耗,因此接下来的任务交给日军了,我们已经消灭了五万俄军,日军是应该表示一下了。
  大山岩心中既希望中*队对俄军进攻,又不希望中*队搀和,因为这一段时间中*队太过出风头了,日本军队反而毫无表现。可实际上日本军队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将俄军最能打的主力部队拖在了辽阳,他们为中*队的撤退赢得了时间,为中*队的苏家屯伏击战提供了掩护——可惜,一切功劳都被中国人抢去了。
  所以大山岩非常矛盾,他迫不及待地准备歼灭俄军远东军团,因此他在得到中*队的拒绝之后并没有恼羞成怒,而是下令第一军从南向北,第三军从东向西,第四军做总预备队,对奉天城的俄军进行包围。接待命令之后,日军近二十万军队向奉天城开赴,并且在浑河大桥与俄军殿后的南满集群发生战斗,俄军以疲兵迎战日军的骄兵,反倒将日军打得打败,第七师团师团长险些丧命,给了大山岩当头一棒。


第729章 临阵换帅

  而就在同一天,恼羞成怒的尼古拉二世竟然是从美国人口中得知俄军奉天会战失败的消息,俄军伤筋动骨,死伤五万余人,哈尔滨会战和长春会展,俄军分别损失三万人和一万五千人,俄国远东兵团损失惨重,几近全军覆灭。而后尼古拉二世又从美国人这里接到了由利涅维奇带头,五十多个军官集体写的罢免书,请求罢免无能的库特帕罗金,避免俄军再出现伤亡。
  日军即将兵临城下之际,尼古拉二世毫不犹豫地同意了罢免决定,委任利涅维奇担任俄国远东军团司令,并晋升其为中将,同时告诉利涅维奇等人,俄国的远征舰队太平洋第二舰队已经经过了新加坡,半个月之后便会抵达,介时一定会消灭日军的联合舰队,并封锁日军海上,使得日军孤立无援。
  尼古拉回复这封电报的时候心中是非常忐忑的,他知道如今中日已经联手,但是中日这个联手是非常脆弱的,而且他还得知英国国内对英国是否武力介入中日俄三国战争表现出了比较狂热的态度,尤其是俄军接连战败,给了英国人很大的信心。而俄军的接连战败归咎原因除了俄国内部官僚人浮于事外,还表现在内部矛盾的不断爆发,尤其是革命党在四处宣传反对俄罗斯帝国统治,希望能够进行选举,并且更加过分的是,他们居然要求沙皇担任名誉皇帝,效仿英国施行君主立宪制。
  俄国内部的改革派和保守派之间争斗不休,让俄国无法百分之百地将所有精力用在东线上,看其强大无比的俄国,内部争斗使其不得不捆住了手脚。俄国人的这种内部矛盾在日俄战争结束之后得以爆发,从而引发了俄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俄国农民革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