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猎国-第4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史蒂文森组织了一下逻辑,也同样露出了微笑,他说:“其实,我们这样做并不是在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对付英法。之所以对抗俄国,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切断俄国的骚扰,而我们真正的敌人则是英法reads;网游灵宝。相比贵国对英法在亚洲的影响力而感到非常愤怒,不是吗?中华帝国想要重新成为亚洲的主宰,必须首先将英法驱逐出亚洲,只有没有英法的影响,亚洲才能成为中国的属国,就像是几千年前一样。”
曹跃道:“看来你们很认真的研究了亚洲的历史,但同样我们亚洲人是不会轻易就把筹码压在谁的身上的,这样吧,容我考虑一下。”
送走史蒂文森,曹跃迎来了英国的代表约翰逊特使,这是约翰逊第七次来到中国了,但是每一次带给他的感觉都不一样,北京城中到处都竖着电线杆,北京到天津一路之上宽敞的柏油马路,让约翰逊爵士感到了震惊,中华帝国的发展速度太快了,如果所十四年前庚子之变的中国还是一个腐朽落后的国家,可是现在的中华帝国已经逐渐迈入了西方世界。
“陛下,每一次见到你,都有新的发现。”约翰逊和曹跃算是一对老朋友了,他了解曹跃的习惯,曹跃是草莽出身,身上没有那么多客气和虚伪,他更喜欢直接一些的对话,更喜欢别人对他坦诚相待,而不是虚与委蛇。
曹跃请他坐了下来,让宫女端上来奶茶,说道:“这是我调配的奶茶,来,尝一尝味道。”
约翰逊喝了一口赞道:“非常好喝,如果我退休了,我一定要开一家奶茶店,而且我们可以一起做这个生意。”
曹跃哈哈大笑道:“好,说定了,等你退休了,等我将皇位传给我的儿子,我们一起开一家全世界最大的连锁奶茶店,名字就叫做皇家奶茶,哈哈哈……”
约翰逊也大笑不已,随后说:“陛下,你真的能做到让位?”
“也许吧,如果我的儿子争气的话。”曹跃说道。
约翰逊说:“你希望你的儿子如何争气,要知道温室的花朵是无法成长的。”
“我要让他参战。”曹跃说,“他十五岁了,没有收到过一点点的苦,我要让他成为战士。”
约翰逊说:“所以你要对俄宣战吗?”
“你觉得可以吗?”曹跃反问。
约翰逊说:“我觉得这样会让你成为全世界的敌人,而且我也明白,您向来喜欢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利益,而不是撞得头破血流的取得一点点面子上的利益。”
曹跃哈哈大笑道:“好吧,你说一下协约国会给我们的利益。”
约翰逊道:“对德国宣战,德国在亚洲的一切都是贵国的。”
曹跃问道:“香港和上海租界呢?”
“您不觉得应该保留一个双方沟通的地方吗?”约翰逊道,“所谓租界,不过是我们更方便贸易的一个地方而已。”
曹跃道:“恐怕英法还没有真正意识到中国在欧战之中的作用啊,呵呵,好吧,今天我们就像是朋友一样的交谈,不要谈国事了。”
“这……”约翰逊郁闷地说道,“您真的决定了吗?”
曹跃耸了耸肩,道:“历史上很多次西方轻视东方,这是错误的,我希望贵国的首相能够明白,东方人的作用。”
和英国特使的交谈不慌而散,曹跃明白英法其实并没有在意,他们只是派遣约翰逊来拖延自己,而且曹跃感觉得到,英法其实是想让中国和德国陷入俄国的泥潭之中,让俄国成为削弱中德的巨大野兽,三败俱伤。
这符合英国这种老牌帝国的最大利益,英国和俄国不是盟友,只是因为英国和法国是盟友,法国和俄国是盟友,三者被迫组成了协约国。
曹跃决定给英国人一个教训,他随即召开军事会议,准备对俄宣战reads;北冥神剑。国防部的所有军官都不看好中国会战胜俄国,毕竟远征俄国路途遥远,实在让他们难以贡献出几百万大军——但是战胜俄国不拿出几百万大军,着实难以办到。
“朝鲜半岛。”曹跃的指挥棒一挥,哈哈大笑道:“给德国一个见面礼。”
随即,曹跃下令组建中华帝国第一远征军,由冉东担任第一远征军司令,下辖八个军四十万人,远征朝鲜,彻底收复俄国控制下的朝鲜,随后向北一路攻克远东,彻底收复远东地区。
下令由聂嘉担任第二远征军,下辖八个军四十万人,向北进军北亚,攻克伊尔库斯克,让远东成为俄国的孤地,并向西进攻一直打到乌拉尔山,将俄国人赶出亚洲。
下令由严东组建第三远征军,下辖八个军四十万人,向西进入中亚,占领中亚并一路向西一直攻打到察里津,将俄国势力驱逐出亚洲。
这个时间准备期限为一年,到明年四月份北方天气变暖之后开始发起进攻,此计划被曹跃命名为“光荣亚洲计划”。
光荣亚洲计划是一个庞大的军事计划,需要足够的时间来准备,而且在这个计划施行的时候,各方势力也会影响到计划的实施,例如德国人着手准备将青岛和胶州湾归还给中国,而此时日本不知死活地对德国宣战,并加入协约国——没等英法高兴几天,日本宣布出兵攻打青岛。
英法两国差点跳起来大骂:“你大爷啊,你招惹中国做什么?”
日本这几年一直被中国压制,好不容易有机会重新开拓自己的殖民地,岂能放弃这个机会,攻打德占青岛是小,试探中国是真。
曹跃当然明白日本的小伎俩,他随后派遣何顺前往青岛,与青岛总督瓦德克私下会面。
此后,中国和德国忽然将德国归还中国青岛的消息暂时封锁了起来,一直到一个月之后,日本远征军来到青岛海面,开始登陆胶州湾偷袭青岛的时候,德国突然宣布向中国归还青岛,并将铁血金星旗悬挂在青岛的大街小巷。
此时日本人骑虎难下,德国归还了中国青岛,而日本人在胶州湾登陆了,打吧,打的是中国了,不打吧——白来一趟了。
作为日本远征军的主帅,被刚刚继位日本大正天皇委以重任的竹田宫亲王本以为这是一趟简单的旅行,但是没有想到的是这是一个中国人精心准备的陷阱,年轻气盛的竹田宫亲王随后下令继续进攻,全都当做没有看到——正中下怀。
此时中华帝国东部军区已经悄然在山东不知了二十七万大军,中华帝国皇家海军悄然包围了日本远征军舰队。
9月28日早上七点钟,中华帝国通电宣布接受德国归还青岛与胶州湾,八点钟,中华帝国通电谴责日本进攻中国青岛和胶州湾,九点钟,中华帝国宣布对日本宣战——在中国还没有进攻俄国的时候,率先向日本发起了进攻。
作为此次围歼日本远征军的指挥官,郭利可对日本的实力心知肚明,他不急于消灭日本远征军,而是和德国留守在青岛的守军一起慢慢地消磨日本的实力,围困其这五万日本远征军来。
9月29日,英法宣布调停日本误伤中国青岛一事,曹跃再一次接见了约翰逊特使,并直言道:“这是我们在打狗,和英法无关,希望你们不要参与其中。”
英法对比了一下中国和日本对于英法的重要性之后,不咸不淡地宣布希望亚洲和平云云,还不如美国人对日本人的支持,日本宣布向美国购买军舰,而美国并没有表示支持也不表示反对,默认了对日本的支持。
“该死的美国佬。”曹跃得知美国人的态度之后冷笑了两下,随后宣布皇家海军对日本远征舰队发起进攻。
第839章 最后一战(三)
中华帝国海军底子在亚洲比较起来还算是厚重的了,但是这一次对日本远征军地进攻并不是海军作为主力,而是陆军航空兵,陆航司令由齐灵之担任。齐灵之调集了三百架飞机,连续对日本在胶州湾登陆的远征第十七师团和第十八师团发起进攻,又对日本的军舰进行轰炸。
尽管对军舰的轰炸效果并不理想,可是陆军航空兵对军舰的进攻让日本的登陆部队每天都处在仓皇之中。
一个月之后,日本特使朝香宫鸠彦王来到北京,亲自向中华帝国解释此事,希望远征军能够安全撤回日本。
曹跃接见了朝香宫鸠彦王,并提出条件,那就是日本想要撤回远征军,必须要与中国达成海军限制条件,即中日海军总吨位比例为十比一,以日本现有海军总吨位计算,日本必须凿沉十几艘军舰。
朝香宫鸠彦王当然不能做这个主,否则回到日本一定会被海军萨摩藩的人给干掉,所以谈判不慌而散。
曹跃随后宣布皇家海军出动,消灭日本远征军海军。
10月25日,东部军区总司令齐灵之宣布总攻,对日本远征军海军和远征军陆军两个师团予以毁灭性的打击。
而日本,连屁都不敢放,连连对中国道歉。
11月19日,对胶州湾的日本远征军总攻结束,六万三千日本远征军战死一万九千人,其余人全部被俘,日本远征舰队六艘军舰和三十六艘运输船全部被捕获。
日本人充分证明了他们民族本色,那就是面对强者向来屈服。
11月21日,日本远征军司令竹田宫亲王在青岛原德国总督府内,亲自将指挥刀递交给齐灵之,低下了他自负的头颅。中国人并没有为难和羞辱他,而是让他乘坐了一圈中国人的飞机,并让他亲眼看一看中国东部军区为了对付日本远征军派遣的军力。
当竹田宫亲王见到二十几万人生活的遮天蔽日的军营,不禁吓了一跳,那绵延无际的军营仿佛在嘲笑这日本人的弱小一样,而当他看到了中国皇家海军的上百艘军舰严阵以待,等待着日本皇家海军的援军的时候,这才亲自庆幸日本海军没有贸然救援,而是将战争仅仅局限在山东青岛的军事冲突上,并没有战争扩大化。
从始自终,日本都没有宣战,大正天皇虽然脾气暴躁,但是他绝对不傻,尽管他没有明治天皇的英明果断,可是他也绝对没有明治天皇的豪气万丈。
日本海军自八年前被中国海军一番折腾之后,再也掀不起任何水花了,这不单单是因为双方海军总吨位之比已经达到五比一,而且还在心理方面有阴影,唯恐再一次被中国海军给全歼。
然而海军总长李准对曹跃汇报说:“日本人不甘于受困,他们一定会再一次报复我们,情报部门虽然没有明确消息,但是从各种方面打探到,日本人将国家生产重心由经济生产转向了海洋制造业方面。”
“他们在造船?”曹跃问。
“是。”李准说道。
曹跃哈哈大笑道:“好,非常好,我们也造船,他们造一艘,我们造两艘。我们还要建造能够运载飞机的航空母舰,另外海军的研发也要重点向航空母舰方面和潜艇方面倾斜,我们用潜艇封锁日本,用航空母舰炸毁日本。”
在向俄国进攻之前,中国不惜拿日本来开刀,可谓煞费苦心,但事实证明这次战争不但名正言顺地将青岛和胶州湾收复回来,还将德国和日本在天津的租界和在海城拥有经济特区正式收复回来。
最尴尬的当然要数日本,因为英法觉得日本人愚蠢的去进犯中国,而将他开除出协约国……这一次打输了的日本,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中华帝国十年年底12月,帝国皇帝换上了便装,由杨彦卿等近卫兵护送,带着自己的长子麒麟儿曹俭来到了热河征兵站。
他让所有人退去,只带着曹俭一个人来到征兵站报名点,对曹俭说:“麒麟儿,这是你第一次离开父亲,我很担心你,可是为了你的成长,我不得不这么做。”
曹俭点点头,内心其实是复杂的,既有离开家的束缚的喜悦,又有离开父母的不舍,但是作为大皇子曹俭不能哭,年仅十五岁的他点点头,哽咽在喉说:“爹,你多休息休息。”
“嗯。”曹跃抚了一下他的头,略有一些心酸的担忧,说:“打仗是磨练你的意志,但不是让你去愚蠢的送死,机灵点儿,在部队你不是皇子了,你就是一个普通人。你会受到老兵的欺负,你会受到敌人的伤害,但是你也会成长。我的儿子,你需要成长,去吧。”
“是。”曹俭随后头也不回地跑向报名点,在拿出了自己的档案报名。
曹俭的档案是一户普通人家的孩子,他的名字叫做曹剑,父母是商人,在热河出生,年幼的时候随父母前往全国各地,后来定居在了北京,这一次他是在父亲的鼓励之下回到家乡报名参军。这一切档案是假的,可又不是假的,毕竟国家帮他做的假档案,那都是真的。
曹跃看着儿子走进军营,不禁眼圈微红,低下头默默地叹了一口气,儿子终究要成长,如果儿子死在了战场上,那是他的命。
他回到车里,侍卫长杨彦卿见他情绪低落,说:“陛下,要不要我去打一声招呼……”
“不用。”曹跃说,“我的儿子,是条龙一定会飞出来,是条虫也让他破茧成蝶,如果他死了,那就是他的命。曹家的儿子,一定要历经磨难,否则我曹氏皇族就会像大明朱氏皇朝一样,一代不如一代。”
曹俭化名为曹剑报名参军,直接被调拨到第二军团之中,随后赶赴蒙古。
作为一名新兵,曹俭还有一些迷迷糊糊的,他在报名点报名之后的第三天就坐上了火车,然后就像是被塞入罐头里的沙丁鱼一样,和数百个人被塞入了车厢里,乘坐了六天火车抵达了东蒙古省省会库伦,在这里他们要经受三个月的新兵训练。
新兵训练内容很简单,站军姿,开枪,开炮,躲避枪炮,伪装与辨认伪装,语言学习,包括蒙古话和俄语在内。
曹俭身材高大,虽然才十五岁,但是一米八十二的身高站在队伍里就是一个大个子,而且他的年轻最小,所以长官也特别喜欢他。
新兵营长希望曹俭给自己当勤务兵,但是曹俭拒绝了,曹俭心说我要是给你当勤务兵,还不如回家给我爹当亲兵呢,我来这儿可不是为了升官发财的。在经过了三个月紧张的训练之后,曹俭的成绩非常优秀,被分到了186装甲旅,成为了一名装甲兵。
18军军长是米奎,当年便是曹跃手下一位大将,这一次米奎身兼两职,除了是18军军长之外,还担任第二远征军副司令员一职。而18军下辖六个旅有四个步兵旅一个骑兵旅一个装甲旅,曹俭便成为了装甲旅一员。
装甲旅和陆军航空兵一样是新型兵种,并没有在军中普遍建立,18军因为米奎的关系才积极争取,拥有了一支装甲旅。186装甲旅拥有50辆战车(坦克)和50辆装甲车,200辆装甲汽车,可以说是第二远征军战斗力最强的部队,没有之一。
曹俭之所以被选中的主要原因是曹俭的文化水平最高,在新兵考试中,他的语文数学外语全部满分,他的枪械运用优秀,但是枪械保养却又是一个满分,可以说这么好的新兵苗子谁都愿意要,但是他却被186装甲旅给抢过来了。
186装甲旅是老大,谁也抢不过他,只能眼睁睁看着曹俭成为186装甲旅的装甲兵。
时间已经是中华帝国十一年的3月底了,距离光荣亚洲计划只有半个月了,欧洲已经打成一团乱七八糟,尤其是俄国因为防备中国,抽调了大量力量,导致西部连连败在德国人的手下,如果不是冬季的严寒,恐怕莫斯科会被德*队给下来。
186旅加紧了锻炼,曹俭也没日没夜地在战车里进行操练,凭借着聪明,曹俭熟练地掌握了战车射击技巧和战车操作技巧,得到了长官们的大力表扬。
4月15日,中华帝国借口中国商人在朝鲜帝国失踪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