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战国征途 >

第402章

战国征途-第402章

小说: 战国征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在防御工事的外沿约十步左右的地方,还挖了一条宽达一丈,深约八尺的战壕,并且还通过十余条壕沟和营地内相连,用木栅做隔断。营地里的士兵可以首先战壕中防守,而在匈奴军队攻占了战壕之后,通过壕沟回到营地里,然后放下木栅,就可以阻挡匈奴士兵进入。在战壕上用木栅架成了十余道桥梁,可以供军队平时进出。

而在山谷口处,布置了第二道防线,以防止在第一道防线被攻破之后,人马可以退入山谷中,依托第二防线抵御匈奴军队,并且还可以再山谷中布置第三、第四道防线,来逐步抵消匈奴军队的进攻。在其他和山谷相连的通道,也都是同样如此,将防线扩大到山谷以外,容出后撤的空间来。

这个时候,在山谷口外,以及其他各谷口用马车、矩马,木栅和石块等物建成防御工事基本完工,但战壕还有近一半的工程未完,而第二道防线只有一个大概的轮廓,现在仲孙奇正集中大部份力量,加紧战壕的施工,毕竟建立第二道防线并不是十分迫切的事情,可以放缓一步。

总体看来,防线虽然布置得有些简陋,但在现有的条件下,已经算是很不错了,不过匈奴军队也不像华夏各国的军队,没有攻坚的器俱,只能用人垫,而且又缺少盔甲护体,因此高原认为这样的防线,完全可以阻挡住匈奴军队的进攻。

另外现在大营中不缺木材,石料,但缺少青铜、铁等金属,又没有工匠,因此制造不了如床弩、投石机之类的大型防守器俱,就连弓箭都没有办法打造,仲孙奇只能命人将木材削成六尺多长,手握粗细的木杆,再将一头削尖,做为投枪使用,然后命令士兵加紧练习投枪。

高原对防线的布置十分满意,能够在这短短的几天内,把防线建成这个样孑,也确实很不错了,这主要是因为仲孙奇督促得很紧,白灵族人也知道这是关系到自己的生死存亡,因此也十分努力的工作,另外还有一个因素是畜力充足,虽然白灵族的人数不多,但还有近八千头牛和两万余匹马,放在那里都是十分庞大的畜力,也保证了工程的快速进展;现在离匈奴大军到达,估计还有二三天的时间,如果加紧赶工的话,还是有可能在匈奴大军到达之前完成所有的工程。

不过高原也对防线做出一些补充,一是在战壕里插上许多倒刺和斜刺,用来阻挡匈奴军队的攻击,毕竟战壕只是起辅助的防守作用,主要是以拖沿、减缓匈奴军队的突进为主,并不是主战场,代军在战壕中作战的时候并不多,因此可以多设一些杀伤力强的武器,二是在战壕前沿挖了不少陷坑,每一个陷坑都不用很大,一尺多深,半尺见圈就可以了,再用浮土覆盖。主要的作用并不是用来陷入,而是对付战马,在奔跑中的战马只要踏进这样的陷坑里,就会立刻失蹄倒地,甚致是腿骨拆断,可以减缓匈奴军队的骑兵突击。

看完了防御工事的布置之后,己经是中午,高原带领着众人回到山谷中休息,而高原也做出了布置,除了派出斥候,严密的监视匈奴大军,随时报告匈奴大军的动向,把白灵族的老弱妇幼全集中在山谷里,全部交给云瑶管理,主要是负责后勤事务,而青壮年分成三批,轮流在防线上驻防,由仲孙奇付责指挥,而全部代军做为机动兵力,伺机而动。同时又派出两千余名白灵族人,在山岭中去寻找野兽进行训服,为全面迎战匈奴军队做准备。

到了下午,高原又对山谷的出口,还可山谷后的防御阵地一一的视察,而且就在下午黄昏时分,营地里开始做晚饭的时候,斥候在营地西北大约十里左右的地方,发现了一支人数约为五百余的匈奴军队,虽然代军的大队赶过去的时候,匈奴军队已经撤退了,但这也表示匈奴军队己经找到了白灵族大营的位置。

当然,这到也并不是出乎于高原的意料,因为大军从原来的营地撤退的时候,在沿路上自然会留下许多痕迹,而且高原也没有让军队清理这些痕迹,因此匈奴军队能够沿着这些痕迹找到这里来,也并不意外。从一定程度上说,高原还希望匈奴军队能力找到这里来,如里匈奴军队真的不来,那么高原前期做的这些事情也就等于是白废了。

于是高原只是下令,加派斥候的巡逻密度,严密的监视匈奴大军的动向,防止匈奴军队的袭击,而其他的事情,则依然照旧。

就在这时,只见一名士兵走进大帐,道:“禀报主公,我们在后营抓住了几名奸细。”

高原微微一怔,后营也就是在山谷的后端,虽然也建立了防御工事,但毕竟不如在山谷的阵地这么坚固完善,如果匈奴军队找到了通向山谷后端的道路,对自己来说,自然是一个重大的危胁,迫使自己不得不陷入两面受敌的困境中。

不过高原还是有一些不信,因为这一带地区并不是匈奴人活动的主要区域,匈奴人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找到了通向山谷后端的道路,难到是找到了向导吗?这时高原不禁又想起仲孙奇说起过,在山谷中发现了一个村落,难道是这个村落的人吗?而这个村落会和匈奴有联系吗?

想到了这里,高原才道:“问过他们没有,他们是什么人?”

报事的士兵迟疑了一下,才道:“他们好像是华夏族人。”

高原听了,也不禁大为意外,这里居然会有华夏族人存在吗?转头对水心月道:“除了辅公衍之外,还有没有其他人在匈奴部落里?”

水心月也想起来,自己手下的赵新、马宇两个人己经完全投靠了辅公衍,不过想了一想,道:“他当然会带几个手下人,为他处理一些杂事,不过探路这样的事情,应该不会让他们去做。”

高原也点了点头,这才合乎情理,尽管辅公衍的武功、见识、计谋都算得上高明,但毕竟不是草原游牧民族,探路的事情,肯定是做不了的,因此立刻道:“好吧,带他们来见我?”

不一会儿,士兵带着几个五花大绑的人来到大帐中,果然都是华夏人的衣着相貌,高原正要询问,忽然听见有人道:“武安君,你就是武安君吗?”

高原也不禁怔住了,在这里居然还有人认识自己吗?仔细看说话的人,见他约有五十左右岁的年纪,用布巾包头,一身麻布衣服,面貌到是有些眼熟,只是一时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此人。

而见高原对自己的问话有所感应,那人立刻又道:“在下翟进,曾和武安君在赵国有数面之识,武安君可还记得吗?”

高原这才想起来,这人果然就翟进,他是墨家的学者,也是赵国墨家的矩孑,自己还在赵国的时候,确时和他有过几面之交,后来自已入主代郡,远袭阴山,在途中又遇见过翟进,当时他带着一批墨家的弟子,遭到追杀,正是高原出手救下了翟进,而当时追杀翟进的正是韩腾的手下。

而据翟进所说,他们当时来到草原,正是为了寻找一批远赴塞外隐居的墨家弟孑,后来翟进带着赵国墨家的弟子在代郡安居,并传播墨家的学说,并且利用墨家弟子人数众多,范围广泛的优势,帮助高原在各国建立情报机构,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不过高原对诸孑百家釆取的是一视同仁态度,只要是不影响自己在代郡的统治,就基本不予干涉,不过在治国方面,高原则是釆取以法家为主,兼用儒、道两家的原则,但就是没有墨家什么事情,毕竟高原清楚,法、儒、道三家的治国之略各有所长,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代,都有釆用,尽管到了唐宋之后,儒家学说上升到了国家的正统思想,并且成为治国的基本方针,但实际上吸收了许多法、道二家的理念,其实是将法、儒、道三家集为统一,只不过是在儒家外衣的包装下进行的。

不过在中国历史上,还没有那一个朝代会釆用墨家的思想治国,因此尽管墨家帮助高原做了一些事情,但仍然不为高原所重视,也很少召见翟进,因此翟进只能在民间传播墨家学说,但进展并不大。于是翟进在代郡呆了几年,让墨家在代郡逐渐稳定下来,于是又带着一些弟孑,远赴塞外,去寻找当年远赴塞外隐居的墨家孑弟。

第七一七章新营地(三)

认出了翟进之后,高原立刻下令,给翟进等人松绑,并且向他们陪礼道歉,然后又让人带他们去更换衣服,然后再相见。

等翟进等人离开之后,高原才对水心月道:“我记得在几年以前,你们曾追杀翟进一行人的,是我们救下了他们,当时我还以为是秦国的人,现在才知道和秦国并无关系,你们当时为什么要追杀翟进呢?”

水心月沉默了一会儿,才道:“你知道翟进到草原上做什么吗?”

高原道:“我只是听他说,是寻找一批远赴塞外隐居的墨家弟子。”

水心月淡淡道:“只有这些吗?”

高原道:“只有这些。”

水心月道:“他并没有对你说实话,还有一些隐瞒,他找墨家弟子是不假,但远赴塞外隐居的墨家弟子中,隐藏着墨家的一个重大秘密,看来翟进并没有把这个秘密告诉你,否则你就应该知道我们追杀翟进的原因了。不过现在看来,翟进己经找到了那一批墨家弟孑,想不到他们隐居在这个山谷里,而且还被你误打误撞遇上了。”

高原笑道:“能够引起你们的兴趣,看样孑这个秘密非同小可啊。”

水心月看了他一眼,道:“休想再从我嘴里套出什么东西来,如果你想知道,尽管可以去问翟进,我是不会告诉你的。”说完之后,起身道:“我要去休息去了,如果晚餐做好之后,就送到我的帐蓬里来。”

水心月离开之后,淳于钟秀道:“武安君,要我去套一套她的话吗?既然能够引起韩腾的兴趣,就说明这个秘密决不同于一般,现在水心月己经知道了他们的存在,等这里的事情结束之后,水心月一定不会放过他们,因此我们不可不防,如果他们落到韩腾的手里,肯定是对我们不利的。”

高原摆了摆手,道:“不用了,翟进现在不就在我们这里吗?直接去问他不就行了吗。”

水心月苦笑了一声,道:“翟进此人,我到是略知一二,我随父亲游历各国,对各国的墨家行社都有所了解,现在各国的墨家行社几乎都以无人再坚守墨子所提倡的‘兼相爱、交相利,节用、节葬、非乐、非攻’等思想,有的借行社人多势大之利,危害乡里,欺压良善,抢夺财物;有的与豪强势力相勾结,成为地方一霸;有的甚致巳经投靠官府,到是只有翟进还能坚守墨家思想,既然这个秘密如此重要,我想翟进恐怕不会轻易告诉武安君。“高原呵呵一笑,道:“不试一试,又是怎么会知道呢?快到开饭的时候了,把他们请来吧。”

淳于钟秀笑道:“既然武安君想试一试,那么我就等着看武安君能够取得什么结果了,不过等一会武安君宴请他们,有夫人做陪就行了,我就不出席了,还是去盯着水心月吧。”

高原道:“这样也好。”

这时翟进等人己经换过了衣服,听说高原相请,于是都一起来到高原的大帐里。

高原首先道:“我的士兵不知道是翟先生,因此一时无礼,还请翟先生能够见谅。”

翟进赶忙道:“那里那里,只是不知武安君怎么来到这里?而且我看大营中好像有许多和夫人一样的人。”因为翟进在代郡住过几年,虽然和高原见面不多,但也知道高原的几名妻妾中,云瑶是异族人。

高原点了点头,将自己寻找白灵族的事情,遭遇到匈奴大军袭击,因此才退到这个山谷来躲避的过程简单的讲说了一遍。当然又特意说明,匈奴军队是受了别人的挑拔,才来攻击自己,而这个挑动匈奴军队的人,和当年追杀翟进的人是一伙的。

翟进听了之后,脸色也是阴晴不定,而其他几个人的脸色也都十分难看,高原自然都看在眼里,但并不理会,又道:“翟先生为什么也会在这里,我记得翟先生说过,有一批墨家弟孑远赴塞外隐居,难到就是住在这里吗?翟先生己经找到他们了?”

翟进也点了点头,这才讲说起他的经过,原来翟进离开代郡之后,根据墨家留下来的线索,经过了一番艰苦的寻找之后,终于在这里找到了这一支墨家弟子,翟进在这里住了一年多的时间,正好这时代军和白灵族退到这个山谷里。墨家弟子在这里居住了近百年,还是首次有大军进入到这个山谷中,因此墨家弟孑十分惊慌,于是派翟进带着几名弟孑来查看。那知他们刚一接近营地,就被代军的斥候发现,结果将他们包围起来。

幸好是翟进却认得出,士兵们穿的是代军的衣甲,又是说的华夏语言,虽然他不知道代军是怎么来到这里,但还是让弟子们不要反抗,束手就擒,等见到了代军的主将再说。翟进在代郡也算名士之一,因此代军的主将大多都知道他,只要是把话说湥Сκ俏奘隆2还残液萌绱耍降娜硕济挥猩送觯皇堑越獗哂辛礁鋈耸芰饲嵘耍还衷谝捕急话琢樽迦烁魏昧恕

等翟进说完之后,晚餐也己经送进了大帐,主食是大盘大盘的烤牛羊肉,因为是要宴请翟进等人,因此还有两小壶酒。

高原道:“在军中也洠в惺裁春枚鳎骨氲韵壬拢然氐酱ぶ螅偕柩缦虻韵壬憷瘛!

翟进忙道:“不敢,现在武安君受匈奴军队追击,如此小心谨慎,也在情理之中,何况我们也都平安无事,并无损伤,因此武安君也不必以为过。”顿了一顿,翟进又道:“既然武安君也在此,不知是否有空,也到墨家村中做客,也让我等一尽地主之谊。”

高原呵呵一笑,摇了摇了头,道:“我方才己经说过了,现在匈奴大军压境,我必须留在大营中坐镇指挥,抵抗匈奴军队,因此无法成行,还请先生见谅,而且大战在即,先生如果还有事情,我也不多挽留,不过请先生留意,这一次挑动匈奴军队来攻击我们的人和当初追杀先生的人是一伙,先生需要警防他们,回村之后最好躲避一时。”

翟进的脸色又一变,和几个弟孑交换了一下眼色,翟进才道:“事到如今,我也就不再隐瞒武安君了,上一次追杀我们的人,其实是真有目地,而且关系到我们墨家的一个重要机密。”

其实高原并不是喜欢打听别人秘密的人,不过既然墨家的秘密既然引起了韩腾的注意,那就不同了,说不定和白灵族一样,涉及到了当年黄帝与蚩尤的那一场战斗,因此高原非弄明白不可,但想不到自己还没有提,翟进就有主动告诉自己的意图,高原的心里自然高兴,不过表面上却做出一付不在意的样子,笑道:“既然是你们墨家的秘密,对我有所隐瞒,也在情理之中,也不用说于我知了。”

翟进苦笑了一声,道:“现在的墨家早己不是当年祖师所创立的墨家了,还有什么秘密可守,告诉武安君也无不可,当年祖师为救宋国,曾与鲁班在楚王面前斗法机械,结果鲁班所设计的九种攻城机械全部被墨孑所破,而墨子尚有余手未使出,因此逐使楚王断绝攻宋之念。这件事情,武安君应是知道吧。”

高原点了点头,道:“墨子救宋的故事,此仍墨老夫孑得意之作,我自然知道。”

翟进道:“其实那一次斗法之后,祖师和鲁大师到常有书信来往,互相交流土木机关之术,后来鲁大师又潜心研究十数年,尽其生平所学之术,将此前所设计出的九种攻城机械一一修正完善,同时又设计出四种全新的做战机械,共计一十三种,并且写信告诉祖师,虽然并未送来图样,但袓师也是土木机关的大师,看信便知其义,于是也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