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战国征途 >

第57章

战国征途-第57章

小说: 战国征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恼嚼罚褂蟹玻脱杆俚某防肓苏匠。蚓瓿吠恕A劳銮乇囊录锥祭床患笆兆撸瞬簧涎诼瘢凑鼐不崂词帐暗摹

但就是这样,这一战取得的战果,也可以算是十分辉煌,因为无论是对秦军造成的伤亡,还是收缴的战利品,都要远远超过了突袭秦军营寨的那一战,也算是一个无心栽花的结果,而且这是双方列好阵式,面对面的正式对战中取得的胜果,秦军败得无话可说,因此这一战尽管不能改变大局,但也确实是给了秦军一个下马威,大大挫动了秦军的锐气。

不过如果没有高原突袭秦军的计划,也就不能取得这一战的胜利,因此这两场胜利其实也是紧密相关的。

果然就在高原率军撤离了不久,秦军果然又回到了战场上。原来章邯和董翳败走之后,一气逃出了近二十里,遇到了蒙武派来接应他们的司马欣的人马,众人合兵之后,商议了一下,决定再回到战场上,至少也要把阵亡秦军士兵的尸体给带回去,当然如果赵军还留在战场没有撤走,那么就和他们再战一场。

但等秦军重新回到战场的时候,留给他们的,只有遍地的秦兵和战马尸体,还有就是几匹赵军来不及牵走的战马,赵军己经全部撤走了。

一来是赵军是全骑军,秦军想追也追不上,二来经过了这一战之后,秦军也确实洠в械吭僮犯险跃虼酥谌酥皇前颜笸銮乇氖迨兆撸职颜匠∏謇砹艘环阉缆砣囱诼瘢缓笄鼐餐嘶氐匠鹩扇チ恕

第九十八章王剪论兵

等三名秦将回到仇由,将这一战的结果如实向蒙武和辛胜进行了如实的禀报,当然主要是由章邯、董翳来讲说这一战的经过,而司马欣基本没有什么事情。

而经过了详细的统计,这一战秦军一共阵亡了二千七百余人,另外受伤人数也超过了千人,其中有三百余人受伤较重,基本已经失去了战斗力,因此这一战秦军的减员实际已经达到了三千人。

听完了两人的讲说之后,蒙武和辛胜也都大为震惊,没有想到赵军的骑军的战斗力会如此厉害,其实高原训练的骑军在番吾之战中就己经崭露头角了,但由于赵军的骑军一向都要比秦国的骑军略胜一筹,而且在番吾之战中,桓齮阵亡对秦国带来的震动实在太大了,因为秦军己有几十年没有大将军级别的大将在战场阵亡,因此高原训练的新式骑军在这场战争中发挥的作用,反而被秦国忽视掉了。

但现在这一战的结果,却十分清楚的摆在蒙武和辛胜的眼前,尽管这一战的规模并不大,双方合计起来也不过**千骑军,秦军就算是输了这一阵,也影响不了大局,但在这一次战斗中,赵军的骑军在正面作战中几乎是完胜秦军的骑军,由其是按章邯、董翳所说,赵军骑兵的个人战力要远远超过了秦军的骑兵,单兵作战,秦军根本就不是对手,这才是让蒙武、辛胜最为担心的事情。

虽然赵军的骑军一向比秦国的骑军略胜一筹,但总体来看,双方基本还是在同一的水平线上,打起来也是半斤八两,杀敌一万,自损八千而己,但这一战的结果却颠覆了这个局面,难到说赵国掌握了某种特殊的训练方式,使训练出来的骑兵战斗力突飞猛进,可以远远超过了秦国的骑兵了。

尽管蒙武一向沉稳,这时也有些惴惴不安起来,如果赵国的骑军真的强到了这个程度,那么这一次伐赵之战,秦军还有取胜的把握吗?

于是蒙武也立刻下令,再次命令全军加强守备,毎天都要安排下强弓硬弩,严守备营地,以防赵军再来袭击。同时又加派侦骑,并且严令各营的秦军,不得再出战。当然对章邯、董翳也不敢再用了,将两人暂实在仇由城里禁闭起来,等王剪的大队人马到达仇由之后,再作决定。

随后的几天时间里,其他各路秦军也都陆续赶到了仇由,同时也运送来了大量的粮草物资,在仇由屯集,好在是这几天中,赵军并没有再袭击秦军的营寨了,不过蒙武和辛胜也不敢掉以轻心,每天都亲自巡察城外的各营地,督促各营的秦军小心守备。

一直到了第八天,秦军的主将王剪才带领着一队秦军,到达了仇由,这时秦军在仇由集结的兵力已经超过了三十五万,可以说秦军的主力军队基本都己经到齐了,而且这时秦军的五名主将也都到达了仇由聚齐。

还不等王剪坐稳当,蒙武、辛胜就将这一战的结果向王剪作了详细的禀报。

而听完了蒙武、辛胜的禀报之后,李信、羌瘣虽然他们不太相信,赵军的骑军真会强到这个地步,但结果摆在眼前,因此也还有些半信半疑。

王剪当然也不敢大意,立刻命从禁闭室里把章邯、董翳提出来,又详细的讯问了一番,而且问得十分仔细,有许多都是蒙武、辛胜没有问到的细节,而在问完之后,王剪又从出战的秦军当中叫来了几个陌长、伯长,又仔细的讯问了一番,最后甚致还叫来了几名骑军,当众演示了一下。

当然整个过程李信、羌瘣等人也都听得一湥Ф虼肆饺艘膊坏貌怀腥希跃钠锞肥狄纫郧扒康枚嗔恕6跫粼谖释曛螅统吝什挥铮渌艘捕济挥性偎祷埃抗舛技械搅送跫舻纳砩稀

过了好一会儿,王剪才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一战中,赵军的骑军其实是分为两个部份,在前面排成锥形阵式的是一个部份,大约有一千多人,而后面仍然用横列阵形的是另一个部份。而战斗力强的,只是前面的那一千多骑兵,而后面的骑兵仍然和过去的赵国骑军大体相当。”

听了王剪的话之后,众将也都有一些恍然大悟的感觉,这时蒙武道:“大将军说得不错,这几天我也一直在考虑,赵军这一战取胜,其实也和赵军的战术有关,锥形阵式确实比较容易突破横列的阵式,而他们突破了我们的阵列之后,立刻回杀,这样前后夹击,取胜并不困难。”顿了一顿,道:“当然,赵军骑军的战斗力比我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如果没有这样一支骑军,也难以轻易的击穿我们的阵列。”

王剪点了点头,又道:“你们想过没有,我们假定,在赵军中这样的骑军人数有一万人,如果你们是李牧,会采用什么样的战术呢?”

众人都认真的想了一想,李信道:“我会把这一万骑军全部都派出来,再辅以其他骑军,然后分头袭击我们在仇由的军队,将我们在城外的驻军一一击破,这样可以让我们遭受更重大的损失。”

蒙武道:“我会尽起井陉的大军,前来进攻仇由,争取在我秦军的大军到达之前,攻占仇由。就算不能攻占仇由,也能破坏我们的准备工作。”

其他人听了,也都连连点头,表示赞同两人的意见。

王剪笑道:“两位将军之言,都是深得用兵之妙,无论是那一种,对我军都大为不利,但李牧并洠в嗅娪昧轿坏囊饧皇桥汕擦硕锞迪艘桓鲂≌缓蟪纷撸绻颐菦'有追击,那赵军所取得的战果其实十分有限,难道说李牧的用兵之道不及两位吗?”

蒙武摇了摇头,道:“大将军太过讲了,论用兵之道,在下万万可不敢和李牧相比。”

李信也道:“大将军,虽然我们和李牧是敌对的双方,但我对李牧的用兵之道,却是由衷的佩服,而且自愧不如。”

王剪也点了点头,道:“这就说明,在赵军之中,这样的骑军数量并不多,就算不止是一千人,但也肯定没有一万人,按老夫估计,很有可能是李牧从军中挑选出来的少数精锐士兵,组成的一支精兵,又进行了严格的训练,再辅以优良的战术,因此才在这一战中大显威风。而这支骑军的总人数,老夫估计应该在二三千左右,要不然李牧也不会这么小打小闹一番了。”

听了王剪的话之后,众人也都多少松了一口气,尽管王剪只是分柝,但有理有据,让人十分信服。因为赵国是最早大规模运用骑军的国家,骑军的实力、战术一直都领先各国,因此如果抽调少数精锐士兵,来训练出这样一支实力超强的骑军,也合乎情理。但如果这样一支骑军只有二三千人的话,那就不算太可怕,秦军完全可以凭借数量上的优势取胜。

这时王剪又道:“这一战虽然败了,但也未必不是好事,因为经过这一战之后,各位切不可轻视赵军,李牧仍是不世名将,一向用兵如神,虽然现在他的兵力远比我们要少,但占据井陉的地利之优,而且除了这样一支骑军之外,谁也不知道他还有什么手段,因此这一战我们如果想要击败李牧,并不容易,各位都不可大意啊。”

众将听也,也都有些警醒,在出兵之前,确实有不少人对这一战十分乐观,因为秦军的兵力远在赵军之上,而且又有秦国庞大的国力作后盾,几乎就是以一国之力来对抗一人,那还有胜不了的道理。但这一战也表明,如果轻视了李牧,是十分危险的,于是众人也都纷纷表示,自己绝对不会大意的。

王剪又点了点头,道:“明天开始,大军就要从仇甴开拔,向井陉进发,但仇由距离井陉有一百五十余里,而且沿途多山地森林,李牧既然能够跨跃一百五十里,突袭仇由,那么在沿路上难免不会再派遣军队设伏袭击我们,而那支骑军也一定还会出动,因此我们在进军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大意。毎天进军不用多,三四十里即可,但各军都要依次而进,互相掩护,沿途多派侦骑打探,不得轻急冒进;一但遇到赵军的袭击,立刻停止前进,就地设防,等待援军,如果赵军撤退,也不许追击;而在夜间扎营,必需建立好阵地,严加守卫,绝不能大意。只要大军平安到达井陉,就箅我们嬴了赵军一阵。”

众将也齐声道:“谨尊大将军之令。”

王剪也点了点头,立刻分派军队,布置向井陉的进军计划。

于是就在第二天,秦军的各路人马也按照王剪的将令,依次开拔,向井陉进发,秦赵之间的大战,也进入到全面对抗的阶段。

第九十九章受挫

“嗖嗖嗖嗖!”

一连串尖锐的破空声音响起,有数名秦军的骑兵从战马上落下。而其他的骑士一见,立刻大叫道:“这里有埋伏,快撤,快撤。”然后纷纷拔转马头,迅速的向后方狂奔而去。

虽然赵军追射了一轮弓箭,又射倒了二名秦兵,但还是有四名秦兵逃出了弓箭的射程,无法追上。

李瑛鸿手执着一张射空的弩弓,跳出了树丛,在地上连跺了几下脚,气道:“真可气,这一次又让他们给跑了,这己经是第三次了。”尽管己经和高原完婚,但现在李瑛鸿仍然只是一个不满十七岁的少女,如果是在现代社会,只能算是一个高中生,因此在不少时候,仍然带着几分孩子气的神情。

在她的身后,武红绫也同样摇了摇头,道:“没办法,我们的埋伏己经被秦军发现了,快撤吧,用不了多久,秦军的大军就会赶来了。”

李瑛鸿也无奈的点了点头,道:“传令下去,我们撤。”

两人带领着埋伏好的赵军撤离了埋伏的地点,向东行走了大约五六里的距离,在一个山凹中,驻扎着赵军的临时营地,但只搭建着十几个帐蓬,这时高原正在一个简易的帐蓬里,和陈咨一起在地图上比划着。

只见帐蓬一挑,李瑛鸿走了进来,垂头丧气道:“我们又被秦军的侦骑发现了,因此只好退回来了。仲孙奇和武展鹏他们的那一路怎么样了。”

高原从地图上抬起头来,摇了摇头,道:“他们在突袭秦军的战斗也进行得不顺利,阵亡了一百多名士兵,刚才也己经退回来了。”

李瑛鸿坐在垫子上,道:“这可怎么办,己经是第七天了,我们还一场胜仗都没有打成啊,再要是向后退的话,就快要退到井陉大营了。”

高原也苦笑了一声。自从突袭秦军的营寨得手,又在半途和秦军打了一场骑军对战,取得一场大胜之后,高原带领着骑军回到了井陉大营,也受到了李牧的嘉奖,而这一场胜利,也确实是大大提升了赵军的士气。

随后高原也立刻向李牧提出了另一个建议,井陉距离仇由有一百五十多里的距离,赵军完全可以充分的利用这一段距离,派遣少量的士兵,在秦军的进军途中,使用设伏突袭搔扰等等手段,对秦军展开层层的打击,不仅可以拖沿秦军的进军速度,而且还能够不断的打击秦军,使秦军疲于奔命,士气低落,为以后击败秦军,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李牧也同意了高原的建议,仍然拔给他三千骑兵,七千步兵,共计一万军队,让他在沿途伏击突袭秦军,只是派陈咨胁助高原。

得到了李牧的命令之后,正好这时秦军也分兵数路,开始从仇由向井陉进军,而高原也立刻开始着手实施自己的计划。在刚出兵的时候,高原对自己的计划充满了信心,认为在赵军的搔扰战术下,可以不断的取得胜利,尽管这些胜利都不大,但却让秦军疲于奔命,草木皆兵。

但局势的进程却大大的出乎了高原的预料,高原首先选择的是在距离仇由约五十里的地点设下埋伏,只等秦军进入自己预设的阵地。但高原却没有想到,秦军在进军的途中,派出了大量的侦骑,在沿途侦察赵军的动向,结果赵军的埋伏被秦军的侦骑发现,只好现身出来,尽管射杀了十余名秦军的侦骑,但还是让几名侦骑跑掉,结果秦军得知以后,反而分从赵军的两翼包抄上来,企图一举将这一支伏军包围。

幸好是高原也同样派出了不少探子,秦军的动向基本都在高原的掌控之中,因此极时的撤退,没让秦军得手,当然赵军的伏击计划也落空了。

随后的几天,高原又连连出击,向秦军发动了夜袭,半途突击,诱敌深入等等方式,但秦军在每天夜营时都加强的戒备,让赵军无懈可击;而在进军途中遭遇到了赵军的突击,也丝毫不乱,而是立刻排出了严密防守阵式,用强弓硬弩还击赵军,也让赵军找不到任何的漏洞,相反由于步兵的弓弩射程要强于骑兵,因此赵军还损失了一些骑兵,只好撤退。同时又通知附近的其他秦军,合围赵军,迫使赵军不得不撤退。

于是高原又想引诱秦军追击,将秦军引入自己设好的埋伏地点,但秦军却根本不为所动,并不轻易追击,而是先派出大量的侦骑,确定没有赵军设伏之后,才向前进军。结果赵军的所有布置都没有作用,相反在诱敌,突袭的时候,还损失了近二百名骑兵,当然赵军也捕杀了不少秦军的侦骑,大体来说,双方的损失相当。

当然高原的布置也并不是全无成果,在赵军的干挠下,秦军也确实有一些草木皆兵,前进的速度并不快,一天只能前进三四十里的路程,有时甚致只能行进二十余里,但高原最希望的成功打秦军几个伏击,取得几场胜利的目地,却一直都没有实现。

而双方就在这样反复纠缠中,秦军的前行速度虽慢,但却还在稳步的向前推进,而且已经走过了一大半的路程,距离井陉最近的一支秦军,己不足三十里,和自己现在所处的地点基本并行,而且这一支秦军己经在原地停驻下来,正在扎营立寨,掘土为堑、垒石成墙,伐木做栅,建立一个稳固的驻点。

这个结果,当然和高原最初的设想是大相径亭的,也让高原大失所望。同时也在反省着自己,看来自己还是把战争想像得太简单了,以为自已打了几个胜仗,就可以算是名将了,虽然自己比这个时代的人多了两千多年的见识,知道历史发展的大势,也许对战争的理论和认识更为深刻,但俱体到实际的用兵之道,和李牧比起来,还差得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