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皇后娘娘早上好 >

第52章

皇后娘娘早上好-第52章

小说: 皇后娘娘早上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提议完美综合了王霄的建议,又将其中有隐患的部分除去,朝臣们除了说“我主圣明”之外,也没有别的选择了。
  既然是直接对自己负责的部门,自然不能交给内阁去办。因此李定宸道,“朕意参谋部设一尚书,空置,二侍郎,属官七人。”尚书空置,就是皇帝兼领之意。只不过至尊之位,不宜再加以官职。
  然后又点了两位就在现场的老将,“唐英、姜成,你二人老成持重,可担当此重任,便领参谋部侍郎一职。其余属官,你二人商量之后,将名单报上来。”
  竟是立刻就要将这个部门给立起来了。
  唐英姜成二人再没想到两人不过是来上个早朝,倏忽之间就有大饼从天而降,正正砸在自己头上。
  对于如今重文轻武的风气,他们心知肚明,就算有心改变,如今这样尴尬的身份地位,能做的也有限。但李定宸给了这个机会,他们自然不会错过。
  皇帝重视武事,愿意抬高他们的身份,以后要做事就容易多了。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虽然不能再上战场杀敌,但至少他们能替沙场上的同僚和后背们将阻碍都清除了,以免他们在前线拼命,后方还有人拖后腿。
  因此李定宸一点名,两人立刻精神抖擞,出列高声应承,将这差事接了下来。
  而后便开始琢磨着自己熟悉的人里还有哪些血没有冷,可以再用,并将之添加到自己心里的那份名单上。
  李定宸又命张德负责给参谋部准备好官署,然后才心满意足的退朝了。
  这场对立由王霄主动发起,也做了完全的准备,本以为能够一举将小皇帝压制住,却不想最后竟是这样一个结果。王系官员此刻心下都不免生出几分茫然与惶恐,并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皇帝对朝堂的掌控正以一个非常可怕的速度推进,而他们能做的,已经越来越少。
  杜卓华面色凝重的跟在王霄身后出了奉天殿,抬头看了一眼沉沉的天色,低声叹道,“首揆,这天是不是要变了?”
  王霄也抬头看了一眼天边,而后缓缓道,“你我不是看天吃饭的人。”
  杜卓华心下了然,他只说“你我”,因为对绝大部分官员而言,皇帝的倾向是非常重要的。
  即便李定宸如今展现出来的样子,似乎并不专…制,但只从今次的事就能看出来,他骨子里仍旧是以自己的意志为主,若自身意志与所有人相悖,那就反复辩论,直到出现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果为止。
  看似有所退让,实则该坚持的部分却是一步不退。
  不巧王霄也是这样的人,而他跟皇帝的想法又截然相反。
  朝堂上不需要两个声音,过了今日,也许很快就会有看清局势的人改变立场,不再站在他们这一边,到那时候,做起事情来必然千难万难。然而王霄这句话,便是他的态度:身为臣子,或许免不了会有情势所迫不得不暂时屈服的时候,但那绝对不是宰相!
  到他们这个地步,正该上谏君王、下安黎庶,同时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理念。
  不是不能后退,不是不能折节弯腰,但王霄不是那样的人,他也不是。所以唯一的选择,就是继续在自己的路上走下去。
  所以他们是不靠天吃饭的人。
  这样想着,杜卓华不由洒然一笑,“首揆所言有理,何况家中老妻已经备好了斗笠蓑衣,就是为了防备变天。”
  言罢两人相视一笑,倒是在此刻的局势下生出了几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从容来。
  ……
  越罗是等朝臣们都退出去之后,才从屏风后走出来的。
  李定宸身为皇帝要先走一步,所以只能绕到后面去等她。两人携手往后走时,李定宸忍不住笑道,“今日险些当真让阿罗看了笑话。”
  虽说朝堂上的事,起伏总是正常的,但当着越罗的面,李定宸当然不希望丢人。若当时被王霄一番话逼住,对他树立自己英明神武的形象大为不利。
  后面虽然是借了越罗的主意,但好歹是将局面反转过来了。
  越罗第一次体会到早朝时的针锋相对,刀光剑影,此刻脸上还有些未褪的振奋,“陛下舌战群儒,臣妾佩服。”
  “这算什么舌战群儒?”李定宸说笑了一句,又转头说起正事,“不过好歹是将局面稳住,我观王先生的神色,想来不会再有后手了。”从去年他得知武备松弛开始,至如今已经过了一年多,这件事总算可以告一段落。
  更重要的是他按照自己的计划,将王霄压了下去,终于取得了朝堂的主导地位。
  当堂决议,然后进行任命,没有一个朝臣开口反对的感觉,果然很爽。
  所以李定宸虽然面上淡定,其实心里也很兴奋,而且跃跃欲试。
  越罗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一点,她转头看了李定宸一眼,谨慎的问,“陛下想做什么?”
  “朕与阿罗的四年之约,已经到时候了。”李定宸道。
  越罗微微一怔,大抵这几年里发生的事情太多,若是李定宸不提,她都快忘记这个约定了。本以为他日渐成熟,该能按捺住心中的冲动。现在看来,一提到打仗,李定宸到底还是李定宸。
  但约定是自己主动提出的,所以一时越罗竟不知该怎么回应他这句话。
  李定宸见状,又道,“朕倒不是立刻就要上战场,但总该一样一样准备起来了,阿罗。”他从来不是能随意糊弄的对象,说了要做的事,就一定会去做,不管多难,总有办法可想。
  现在的局势已经比从前好了太多,虽然时机仍旧不对,但李定宸却也不会懈怠。他宁可做好万全的准备,去等那一阵东风,也不愿意机会来时自己却因为没有做好准备而错过。
  确定他并不打算年内就出征,越罗才松了一口气,有些不好意思的道,“本来是我说出口的话,如今却不能兑现。”
  其实这四年里,除了一开始之外,李定宸很少会借助她的帮助,有今天这样的局面,全靠他自己一个人周旋。就算李定宸一意孤行,她也没有阻止的理由。如今能按捺住,还是因为他已经能够站在君王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不再莽撞行事了。
  李定宸握住她的手,向她笑道,“所以之后要做的事,阿罗该多用点心了。”
  “什么事?”越罗有些不解。
  李定宸道,“如今军队这边已经梳理过,接下来还要花点时间稳定局面,休养生息。不过那都是下面的人的事了,不必咱们操心。但打仗光有军队不够,还得有钱有粮。”
  他说着狠狠叹了一口气。
  越罗见状忍不住笑道,“国计民生才是陛下和朝堂最应该重视的,陛下却叹什么气?”
  李定宸瞪了她一眼,而后狡黠道,“阿罗说得对,所以朕这不是找了你来做帮手么?此事你比朕擅长,正该发挥所长才是。”
  其实他之所以选择军队作为掌控朝堂的切入点,固然是因为在文官掌控的朝堂之中,这个有点偏门的做法相对容易,却也是因为李定宸自己对这些更感兴趣,就算要因此跟朝臣对上,动脑筋用计谋,他也是高兴的。
  但接下来这些琐碎具体的工作,却让李定宸大为头疼。
  不过如今朝中局势与从前不同,让越罗来给自己帮忙倒是没那么麻烦了,正好解决这个问题。
  越罗故作恍然道,“原来陛下说要让我参政,却是在这里等着我呢?”
  “阿罗此刻才发现,已经晚了。”李定宸神采飞扬道,“上了朕的这艘船,就不可能再下去了。除了替朕做事,别无选择。”
  夫妻俩说笑了一回,眼看长安宫已经到了,越罗便道,“也罢,谁叫我遇着你这个克星?近来我翻阅奏折,倒是有些所得,回头也写个条陈给陛下看,如何?”
  “那朕就等着了。”李定宸道。
  正常来说,因为早朝往往只需要点个卯,拜见皇帝之后各自散去,所以朝臣们会选择在早朝结束,官衙之中应名之后,再出去吃早餐。部阁重臣这一级别的官员要顾虑身份,避免被人看到不雅之外,其他人时常呼朋引伴,前往就食。
  而李定宸也是先去早朝,结束之后回来陪越罗和冬婶用早膳,再去前面知政殿批阅奏折,接见大臣,处理政事。
  今日早朝拖的时间长了,两人早已饥肠辘辘,一回来就扬声命人摆膳。
  本来宫中的吃食都是有定例的,不过李定宸从来都不是守规矩的皇帝,所以自从他知道承天门外有那么多摊子,帝后二人的餐桌上食物的品种就变得丰富起来,可以一个月三十天不重样的换着吃,让御膳房和尚食局的大厨们十分惶恐。
  倒是间接的促进了这些大厨们的争胜之心,奋力研究新菜色,使得宫中的菜色越发丰盛,可算意外之喜。


第89章 皇庄之行
  冬生昨晚跟着江太后住在永和宫,一大早被送回来却没看到爹娘在。已经快两岁,懂得闹脾气了的孩子,小脸气哼哼的板着,连最喜欢的玩具和识读卡都不要了。
  看到李定宸和越罗回来,也不像往常那样甜甜的笑着叫人,而是把头转了过去,假装没看到。
  越罗知道他是生气了,但小孩子板着脸煞有介事的模样实在太可爱。尤其冬生平时脾气好得很,偶然看到一次他闹脾气,虽然明知道不应该,但越罗还是十分想笑。
  还是李定宸这当爹的更靠谱,笑着凑过去把人抱起来抛着玩儿,没一会儿就哄得冬生发出畅快笑声,忘了自己在生气。
  正好早膳摆上来,一家三口便坐下开始用餐。
  冬生已经开始学着自己吃饭,越罗让人给他准备了专用的凳子、专用的碗碟杯筷,全都做成小动物的造型,吃个饭也童趣横生。
  冬生自己对独立吃饭也很有兴趣,虽然动作还不是很麻利,时常吃得满脸满桌子都是,但把自己的肚子喂饱却是没有问题的。
  因为越罗有意识的培养,他吃饭的速度非常快,中间很少分神,基本上每次都是跟大人一起端碗,一起吃饱。吃完之后,还要站在旁边看着宫人们将碗碟桌椅撤走。
  早膳之后有一小段休息时间。
  不过李定宸作为一个勤政的皇帝,即使这个时候,也不得空闲。
  大秦这样一个国家,每一天发生的事可谓是千头万绪。与国计民生相关的事,自然会有奏折送到通政司,走正规的程序。但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事情,却是不方便的。
  比如皇室宗亲的私事,某些爱钻营的官员想送上礼物讨好皇帝,去职官员上折子给皇帝问安,皇家养着的工匠钻研出了什么新东西,以及一些杂七杂八的小事,奏折就会直接送到殿中省。
  但相较于国家大事,这些事情就显得有些无关紧要了,李定宸每一件都兼顾,所以这些奏折,会由殿中省的太监们筛选过,再送到李定宸这边来。而且也只有像现在这种空闲时间,他才有空翻看一二。
  李定宸虽然生活并不奢靡,但也不觉得一味节俭朴素就是好事,对下头送上来的新鲜东西更是很感兴趣,所以也习惯了这个时候翻看一下奏折。
  结果今日才看了两封,他脸上的表情就冷了下来,瞥了张德一眼,摆手道,“拿下去吧,不看了。”
  “怎么了?”越罗不由问。
  李定宸哼了一声,表情十分不屑,但却没有直接告诉越罗自己看到的内容,含糊道,“无非是些胡说八道罢了。”
  越罗转过头,见张德额头上渗出汗水,战战兢兢的模样,便知道应该不是小事。她没有开口询问,只是一瞬不瞬的看着李定宸。
  他很快就举手投降,“是请于民间采选秀女入宫的折子。”
  说完之后便直接看向还捧着一摞奏折的张德,“下去吧,往后再有这种事,你也不必在朕跟前伺候了。”
  张德一直跟着他,自然该知晓越罗在他心里的地位,当着越罗的面将这种奏折送上来,倒未必真有劝他采选的意思,只不过是一种试探。
  但李定宸却不会纵容这种试探,如果张德找不准自己的位置,也就没有必要留下了。
  张德擦了一把汗,连忙应了“是”,抱着奏折退下去。等出了门,他擦了一把汗,又低头看了看手里的折子,才暗骂自己鬼迷心窍。回到权力中心的时间太久,都快忘记自己是怎么回来的了。
  便是皇爷身边不可能只有皇后一人又如何?以陛下和皇后的情分,别人总越不过她去。而他张德是得了皇后援手才回到宫中,陛下是尽知的。这折子送上去,倒成了忘恩负义。
  怪他总想着陛下与皇后关系亲密,纵然心中有这种念头,也不好自己说出来,总得有个人先提。
  李定宸没细说,越罗也就没多问。反正这件事自己不适合发作,想来李定宸会处理好。
  不过提起这个话题,屋子里的气氛也就变得有些沉闷。越罗想了想,道,“不提这个。陛下方才提起钱粮之事,我倒是想起一件事情来。如今朝堂上算是暂且安宁下来了,陛下可有空陪我出宫一趟?”
  “这自然是有的。”李定宸甚至没问要去哪里,立刻答应道。
  他本人从来就不是乐意被束缚的性子,如今能按捺着坐在那里批一天的奏折,已经是长进许多了。但心里对能出宫去玩儿,自然也还是期待的。听见越罗这么说,脸上立刻露出期待,倒将之前的情绪给抛开了。
  “那今日就去?”越罗问。
  李定宸点头,正要扬声叫张德进来,又不由顿住。他才斥责了张德,也预备冷落他一阵,暂且不愿意去用他。越罗见状,便笑着让人叫了薛进来安排出宫事宜。
  薛进跟张德之间多少有点明争暗斗的意思,得到这个机会,自然卯足了力气。很快就安排妥当,让神武卫护送着两人出了宫。
  越罗本来没打算带上冬生,但小孩子虽然很多东西不懂,出去玩的概念却还是有的。知道爹娘要出去玩,自然是不愿意自己一个人被撇下的,抱住越罗的大腿不肯松手。没奈何,只得将他也捎上了。
  李定宸见她这样大的阵仗,还带着孩子,不像是微服出门去玩儿,心下不由好奇。
  果然马车出了宫门,便朝着城外驶去。
  入夏时节,冬小麦已经可以收获。出了城,沿路便可以看到在地里劳作的农人。越罗掀开车壁的帘子,一家三口从窗口往外看,田野风光分外怡人。
  他们带的人虽然多,但都换了衣服,马车上也没什么标记,看起来就像是富贵人家出城度夏的车队,因此虽然引来不少注意,但一路却十分顺利,很快就到了目的地。
  越罗要去的地方是皇庄。
  决定要出宫之后,薛进便临时派了人快马加鞭过来报信,因此他们到的时候,这边已经准备好迎接了,虽然还有些仓促。负责管理的内侍和庄头领着人给他们磕了头,才把人迎了进去。
  越罗却根本没有进屋休息的意思,直接吩咐道,“去地里看看。”
  皇庄本来就有守卫,神武卫四处散开,只留下几个人跟在他们身后。庄头领着他们往地里走,一边低声汇报皇庄的情况。李定宸听了一耳朵,只知道今年的收成不错,具体却没什么概念。
  等到了地里,这边干活的人已经被撤走了,留下收了一半的麦子在地里。
  越罗折了一株麦子在手里,自己看了一回,又递给李定宸,“陛下能瞧出什么来?”
  冬生本来是李定宸抱着,到了这里,挣扎着要下地,然后也学着越罗去摘麦穗,结果嫩生生的皮肤被麦芒一扎,疼得脸都皱了起来。回到越罗身边,抱着她的腿,委屈的把脸埋进了裙子里。
  越罗只得摘了一穗递给他,让他小心拿着玩儿,别再碰伤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