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一品官人 >

第436章

一品官人-第436章

小说: 一品官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场面又安静了。
    黑夜中只剩下风声,到处都是纷乱的雪花,视线非常模糊,就算近在咫尺也难以分出相貌。
    守在摘星楼下的有六人,其中一人身材出奇地娇小,看上去非常突兀。但现在风雪很大,又是深夜,每个人都是顶着寒意和困意,谁会有心思去在意这些?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守夜的人开始有些心不在焉,常年干着守夜的工作,渐渐学会了站着打盹儿。
    很快,几个守夜的士兵精神恍惚,甚至有轻微的鼾声传来。只有那娇小的身影目光清澈,没有半点儿困意,看了看四周,发现周围人的状态后才跺了跺脚,然后环抱身子吐了几口寒气。
    简单的整顿后,娇小的身子开始一点点挪动,一点点靠近身后的摘星楼。
    摘星楼下,房檐挡住了大部分风雪,下方的空气稍显暖和,娇小的身子停了停,用手擦了擦脸。相貌虽然寻常,但细细一看会发现,这娇小身影的手掌出奇地光滑,哪有半点儿当兵的痕迹?
    娇小的身影、光滑的手、出下在摘星楼下……
    一切线索都指向一个人。
    正是上官柔儿。
    混在李权的队伍中,上官柔儿顺利地进入了京城,同时还有一个合理的身份做隐藏,平时可以住在李府,夜里就可以顺当地展开调查。这么好的机会,上官柔儿一刻都不想浪费。
    在入京途中,李权已经将他所有知道的关于国师的信息都告诉了她。
    未卜先知、料事如神、来去无踪、实力深不可测……
    种种迹象都表情这个国师将会成为大华的最大威胁,同时又是大庆当中最大的秘密。
    现在,上官柔儿变得有些紧张,她从黄昏开始就混入了这支队伍,靠着媚术要不引人注意对柔儿来说很轻松。
    在队伍中,上官柔儿没有发现什么,要不是刚才士兵嘀咕都不会知道所为的国师在楼里面。
    但那士兵的话让她有些疑惑,士兵的意思是说国师早进入了摘星楼中,可上官柔儿从黄昏到现在都没有看到任何人进入摘星楼。要说精神专注,上官柔儿肯定比这些士兵专注,肯定不会看走眼。可以肯定,在黄昏之后是没有人进入摘星楼的,唯一可能就是国师在黄昏之前已经到了里面,那时候上官柔儿还没有混入队伍。
    可上官柔儿有些不解,因为刚才士兵的语气……
    “你眼睛瞎了?刚才不是看着国师进去的?”
    这话的意思好像是在说国师刚进去不久,如果是黄昏之前,用“刚才”来形容显然不妥。
    至少听上去怪怪的。
    上官柔儿在摘星楼下想了好一会儿,一直没搞明白这其中又哪里不对。最后还是只有先把事情放一放,不管如何,只要确定国师在里面就成,这第一次查探不用什么大的发现,只要能看到国师一眼就够了。
    上官柔儿开始行动,想着李权对国师的描述,每一个动作都非常小心。
    先是来到了摘星楼门口,小心翼翼的推了推门。大门没有分好动静,门栓上有没有铁索,可见门是从里面扣死的。
    接着,上官柔儿又尝试从门缝中看看里面的情形,却又发现门很严实,门缝间连一丝光都投不进,也有可能是现在光线太暗,看不到里面的东西。
    上官柔儿来时已做了充足的准备,遇到这种情况也不丧气,吐了口寒气,摸着墙壁一步步开始往四周查探……
    。。。

第786章 :芳素有所虑

    黑青的墙壁在月光下呈现出黝黑色,看上去给人莫名地压抑。
    上官柔儿在底层外围小心翼翼地转了一圈,没有任何发现。就连窗户都关得密不透风,看不到任何东西。
    随后,上官柔儿又很小心地到了第二层,还是没能看到塔中情景。
    第三层、第四层也是一样。
    因为刚才听说国师在塔楼中,所以上官柔儿不敢有什么过分地动作,只能这么默默地观察一圈。
    如此看了一圈后,上官柔儿果断选择了暂缓。
    每一层楼都密不透风,也不见有光,如果里面有人,为何要这么密闭着?里面到底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
    上官柔儿重新整理思路,抛开疑惑不说,就算现在看不到国师,但既然国师在里面,只要守着门口,国师总会出来,那时自然能一睹国师真容。
    想到这儿,上官柔儿悄悄离开了,躲在摘星楼大门对着的隐秘角落静静地看着。杀手出身的她又绝对的信心和耐心能等到国师出现的那一刻。
    ……
    ……
    上官柔儿的调查在秘密地进行中,而京城还风平浪静,一副祥和之态,好想真的因为一场联姻让天下恢复了平静。
    在这份平静中,李权也渐渐感觉到了轻松惬意的美好,很久没像现在这般放松,没有敌人,没有压力,没有担忧,每天所做的就是跟夫人孩子一起游玩。
    惬意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晃眼便是半月。
    芳素听说家里添了儿子,慌慌张张从碧州赶来,总算在春节前到了。
    李家之中,要说谁比老夫人更在意这个儿子?那肯定是没有的。
    阴雨的腊月二十七,来自碧州的车架尚未停稳,芳素却已跳到车外,来不及打伞,更顾不得门口以李权为首的迎接队伍,一门心思就在人群中寻找:“嗣儿呢?嗣儿在哪儿?”
    在场众人何曾见过老夫人如此急切?最终规矩的老夫人念着孙儿什么规矩都顾不上了,任何人都不理,把一群媳妇儿搞得很是尴尬。
    李权无奈地摸着鼻子,上前道:“娘,您莫要着急,嗣儿跟惜荷都去学堂念书了。娘总不能让孩子不念书吧?”
    芳素皱着眉头,露出失望之色,但又无可奈何,这才跟着一家人进了家里。
    大厅中,芳素坐在主位,望着外面的阴雨绵绵,对身侧案几上的茶水看也不看,对两侧坐着的媳妇儿也没有正视一眼,就连李权的一些问话也含糊其辞。
    李权在旁边跟芳素说了几句,发现娘亲心不在焉就没有再说。
    厅中安静后,芳素反倒自言自语地嘀咕起来:“外面雨这么大,两个小家伙衣裳够不够?要不要差人送衣裳过去?回来的时候有没有轿子?”
    “娘!”李权无奈地加重了几分语气,“您喜欢孩子没错,但也不能这样骄纵着他们呀?任何事都要替他们操心,那孩子自己还干什么?外面那点儿雨也不大,学堂离家里不过一刻钟的路程,平日里都是兄妹两个自己去的,不要下人接送。”
    “什么?!我李家孩子竟要自己出入上学?我说你这当爹的能用点儿心么?”
    见芳素表情,李权感觉自己要改变娘亲的旧思想那是不可能的,现在只有转移她的注意力,要不然怕是要亲自去接两个小东西。
    李权捧着娘亲的手掌,轻轻揉着帮她顺气,一边和颜悦色地道:“娘,先不说这些了。晚晴,你还没给娘敬茶呢。”
    说话间,李权的目光投向下方的慕晚晴。慕晚晴生性清淡,在众人面前不常露出柔色,朝李权淡淡地点了点头,捧着茶杯上前:“晚晴给老夫人问安。”
    说着,朝芳素行了一礼,恭敬奉茶。
    对着这位帮自己李家生了儿子的陌生女人,芳素眉开眼笑不曾半点儿生分:“慕晚晴是吧?起来起来,让老夫人好生看看。哎哟!漂亮,漂亮!着实漂亮!实乃我李家大幸!权儿,这个媳妇儿娘最满意!”
    这一番毫无修饰的赞扬,让慕晚晴微微脸红,可让同坐的姑娘们有些不乐意了。
    “不就是生了个儿子,至于这样么?”
    不知是谁发出的声音,很小,却被芳素一声呵斥:“怎样?有本事你们也跟我生一个儿子出来?就凭晚晴这一个儿子,她就比你们任何人都有用!”
    “娘!”李权赶紧插嘴,“话可不能这么说,生不生儿子又不是她们能做主的。”
    芳素还想说什么,忽见李权表情很难看,这才没说出口。
    “娘,我已经让晚晴做平妻了。我知道娘亲一定会答应,就没有说明,这口茶就是把礼数补全。”
    芳素很高兴,连连称赞此事甚好,大喜之下竟将自己贴身的佛珠送给了慕晚晴。
    这可让一众女人看得眼红,就连安馨荷都不得不眯起了眼睛。回想自己为李家做的种种贡献,到头来还是比不上一个男丁。但是,现实就是如此,安馨荷也不得不承认一个儿子对李家实在是太重要了。
    所有人都看着慕晚晴接过了佛珠,看着她放在手中心满意足地把玩。
    这时候,两个小家伙回来了,身上头上都是雨丝,虽然狼狈,但两人都挺高兴,一路说说笑笑倒是相亲相爱。
    芳素见此,早早地小跑着赢了上去,看样子肯定是要好好跟孙子亲热一下。
    李权故意放慢了脚步,拍了拍慕晚晴的肩膀,小声道:“晚晴,把佛珠拆散分给她们吧。”
    慕晚晴一愣,随即明白过来,依言点头,开始小心翼翼地拆分佛珠。
    李权宠溺地摸了摸慕晚晴的脸蛋儿,然后走到大厅口,发现儿子正被热情似火的奶奶抱在怀里,看样子是爱霎了这个孙儿。
    但是,李嗣好像不太喜欢这主动的奶奶,小脸儿被按在那对深不见底的山峰中快要憋死了,看见李权之后嚷嚷着就要李权抱。
    李权暗骂这小子身在福中不知福,老爹我和曾有过这等福气?竟还不知道享受!
    不过,芳素这一连串作为却让李权皱了皱眉,惜荷还在一边晾着呢,一身雨水尚未擦洗,看着叫人一阵心疼。还好惜荷并没觉得有差距对待,站在一边自己抖雨水。
    李权将儿子从娘亲怀中抱过来,放到地上让他跟妹妹一起自己处理。然后走到芳素身边,小声道:
    “娘,您这也太过分了。儿子虽好,但女儿也是咱李家的种啊。您这样做如何服众?馨荷看了心里会欢喜?”
    李权是真有些恼了,说得芳素不知如何回答。
    “娘您平日里很注意分寸的,怎到了孙儿身上全忘了?”
    经此一说,芳素好像也意识到自己有些不对,表情变得平淡了些,良久之后叹了口气:“哎,是有些太激动了。但是,你也不要怨娘,实在是因为这事儿对李家意义非凡。”
    李权点点头,却听芳素又说:“你不明白的。”
    “恩?”
    “忘了娘曾经跟你说的没有?”
    娘亲没来由的一句话让李权有些茫然,挠了挠头:“娘说的话倒是很多,不过娘指的是哪一句?”
    芳素表情变了,直着身子看这雨幕,沉重地说道:“草莽成龙,李氏绝后。”
    “草莽成龙,李氏绝后?”
    李权念叨着,眉头不知不觉地皱了起来。
    这八个字好像什么时候听到过,一时间又想不起来。
    李权看着芳素,等着对方解惑。
    芳素也看着李权,叹息着摇摇头:“看来你已经忘了。娘曾经跟你说过的,这八个字代表着李家的命数。当年皇上举兵,能成就今日霸业采用了逆天改命的手段。草莽成龙便是说我李家本该为一介草寇,却强行改变了世间命数,成为了一国之尊。作为代价,我李氏就要永远绝后。”
    “我想起来!”李权低声惊呼,听了娘亲的解释,脑海中忽然有了印象,虽然不是很清楚,但可以肯定娘亲曾经说过这样一番话。
    除了有印象,李权的感觉就是不可能,或者是危言耸听,下意识的认为天下那可能有这种奇事?
    或许上次听到的感觉和现在一样,所以没有放在心上,以至于现在全然没了印象。
    “权儿,到现在你还觉得这是无稽之谈么?”
    李权本想点头,但见到娘亲严肃的表情却没有动作。
    “你现在应该已经知道了一些皇上的事情,联系皇上,再联系咱们李家,如果李嗣这时候不出现……”
    芳素不用把话说完,李权已经意识到了什么,表情瞬间铁青。
    “对啊!以前不知道自己跟皇上的关系,更没有想过李家人丁稀薄的原因。现在一想才发现,李家好像真的一个后人都没有。皇上是孤家寡人一个,李缘和李芷玉都是不是亲生的。如果除开李嗣,李惜荷只是个女儿,倒是真没有人能跟李家延续香火。那这一切真的是那八个字造成的?”
    “所以说娘亲才会急着要孩子。嗣儿的出现不单让李家有了后人,还证明了李家命数有变?所以才会这么兴奋?”
    芳素长舒一口气:“是啊!想当年为了这八个字,不知有多少人丧命,你更不知皇上做了多少尝试。”
    。。。

第787章 :柔儿带回的消息

    听娘亲的语气,李权猜到或许在自己来之前李家发生过不少秘辛。至于究竟是什么李权不想去深究,而芳素也只说到此为止。
    这时候,慕晚晴已分好了佛珠从身后走了上来,轻轻地拍了拍李权肩膀,小声道:“相公,上官柔儿要见你。”
    这话把李权所有思绪都拉了回来,想着上官柔儿,便想到会不会是她调查出了什么?
    跟娘亲告辞后,在慕晚晴的带领下到了李府后门。
    回京之后,李权便没再见过上官柔儿,到现在已经半月了。这女人终究是放飞的林鸟,难以在一个男人身边守着,这次为了大华皇帝的任务也是尽心竭力,忽然出现肯定有所发现。
    本以为上官柔儿会带来可喜的消息,没想到刚一见面就让李权心头一惊。
    半月不见,上官柔儿清瘦了很多,精神也不好,整个人看着病怏怏。
    “柔儿,你这是……”李权拧着眉头迎了上去,将门口站着的女人拉进院来。
    拉住柔儿小手,触手冰凉,让李权一阵心颤,心疼之余又有些恼怒:“你到底怎么搞的?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危险?”
    柔儿也拧着眉头,似有心事,对李权的关心没有太大的反应,简单地摇了摇头。
    “那你怎么把自己搞成了这幅模样?这么大的人也不知照顾自己!”
    上官柔儿呆了呆,这才发现李权关切地责问,心中一暖,露出一个笑容。
    简单的回应后表情又变得凝重起来,可见上官柔儿带来的消息不是很好。
    慕晚晴送上一杯热茶,牵涉到正事儿,自然不会在意这些细节。上官柔儿结果茶水喝了一口,稍作停顿后小声道:“这段时间我一直守在摘星楼附近观察。”
    李权也很在意那传说中的国师,紧张道:“是不是有什么发现?”
    上官柔儿表现很奇怪,先是摇摇头,后又点点头,然后说出一句莫名其妙地话来:“我……我也不知这算不算新发现。”
    接着,上官柔儿就开始跟李权讲述近期的调查情况。
    自从那夜发现没法秘密潜入摘星楼之后,上官柔儿就开始在摘星楼外面蹲守,想要等到国师离开摘星楼,由此先确定国师的相貌。上官柔儿这一等就是四五天时间,结果摘星楼的门就再也没有打开过。这几天,上官柔儿非常专注,所以不可能出现看走眼的情况,可以肯定,这段时间内,摘星楼既没有人进也没有人出。这等情形就让上官柔儿有些疑惑了,因为之前明明从士兵口中得知了国师在塔内的消息。那证明国师尚在里面,但之前观察摘星楼已经知道了,摘星楼正处于一个完全封闭的状态,可以说连一丝空气想要透进去都很难。这种状况下人长时间呆在里面不会被憋死?就算不被憋死也要憋疯吧?至少要通通空气才正常。
    上官柔儿当时也没想太多,总之在五天之后就耐不住了,上官柔儿重新调查了一遍,跟上次的调查一个样。上官柔儿一直忌惮国师的能力,所以不敢强行破门进入,思考之后确定了三种可能,一种是国师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