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汉明大黄袍 >

第119章

汉明大黄袍-第119章

小说: 汉明大黄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帆看着目光灼灼卢成,很大方地将绣春刀从腰间取下,看了一眼日头,道:“还早,慢慢看,不急。”这个执着的少年,也不怕生,似乎忘记了刚刚“战败”的失落,抱着刀看起来。
  卢成将小手往裤子上擦了擦,接过那柄绣春刀,眼睛都是发亮的。小手攥着衣袖,在刀鞘上擦了擦,然后缓缓拉开来。发现原本锋利的刀刃,似乎被磨成了平口的,没有了锋刃。
  卢成有些可惜地问道:“这么好的刀,为什么先生要把刀锋藏起来?要是开了锋,就更完美了。”
  杨帆笑道:“你摸过刀吗?”
  正在仔细看着绣春刀的卢成似乎感觉到自己多嘴了,便尴尬一笑,摇摇头,爱惜地把玩着这柄绣春刀。这柄绣春刀已经被杨帆将刀锋收了起来,朴素的纹路浑然天成,显露出璀璨的本色。“谁说刀一定要锋利的?”
  刀,若是杀人,确实要锋利。但杨帆的刀不是用来杀人的,所以将锋刃藏起来。
  山头冷风轻吹,杨帆望了望四周,看到不远处的农户已经生起了炊烟。初冬将至,小山丘上只剩下枯黄的杂草,坐在上边,厚厚一层,很软和。杨帆松了松脖子,将手撑在身后,享受着已经有些冷刺的秋风。(未完待续。。)


第289章 神交之谈

  “你为什么说如果听你的,刚刚就会赢?”杨帆坐在一边,眼睛还是四处眺望着。远处的林间飞入一群鸟,这会儿,估计是吃饱了肚子,归巢来了。
  “我不爱做小兵,即使是做军师。”卢成抬起头,看了一眼失守的“阵地”,有些悻悻道,“若是我,才不会这么惨。”
  “喜欢做将军?”
  “恩。”卢成摸着刀上的纹路。额头上的黄发稀疏。
  杨帆点点头,道:“做将军很辛苦的。打仗输了,从没有怪小兵的,屎盆子都是往将军头上扣的。你还想当将军?”
  “想啊。”卢成歪着头对杨帆道:“以前在家中玩闹,我当将军,不管守城还是攻城,从来没输过。”卢成似乎很自信,小下巴翘得老高,将杨帆的那柄绣春刀有模有样的护在胸前。
  “哦?你说说,怎么办到的?”杨帆看着这个有些小倔强的孩子,想看看这个小子想说什么。
  卢成望了望四周,然后用小手贴在杨帆耳边,自己站起来,凑近了说道:“先生,我和您说了,您可别告诉别人哈。要不然,那些小崽子都知道了,我这招就不灵了。”
  杨帆点了点头。
  “每次我守城啊,都对小兵喊道,城里面的是你的娘,当我攻城的时候,我就喊城里面的是你未来的媳妇!”卢成很得意道,“这招百试百灵,所以那会儿当了很久的‘将军’。后来小伙伴都不和我玩了。说是让我玩也行,不可以当将军。我告诉娘。娘说那是他们没本事,玩不起。”
  卢成的话。让杨帆忽然感觉身子一凛,惊问道:“谁教你这么说的?”
  “我爹教我的。他说啊。一个男人,一辈子就为了这么两个女子。守城时,想到你的娘在城里,还握在床上,浑身什么劲使不出来?攻城时,想到你以后的幸福就在里边,那还不怎么热乎怎么来?”卢成学得很像,仿佛要把自己老爹的口气都给学过来。
  “你爹一定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物。”
  卢成点点头,继续把玩这柄绣春刀。不时挥舞两下,道:“是呀,我也这么觉得。可是我娘总是说我爹没用,秀才气太重,没有男子气概,只能撵撵泥腿子,到了辽西,那天雄军就只能被野猪皮揍成天熊军。”
  他突然转过头,眼睛一亮。直勾勾地看着杨帆,道:“先生您既然教我们打仗,那你一定是个大将军吧。我爹说了,长大一定让我当一个大将军。我也是这么想的。”
  迫近日暮。阳光有些惨白,照在枯草上,映出斑驳陆离的坑洼。沧桑与朝气。在这里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杨帆微微一笑,道:“当将军吗?很好啊。可惜我不是将军。教不了你怎么当好一个将军。不过可以教你怎么打好一场仗。”
  远处有住一个屋子的学生,举着手呼喊道:“成子。吃饭啦!”
  “你哥们叫你呢。”
  “先生,你真的不是将军吗?”卢成再次问道,他过来的时候,是因为在山西,特地写信过来,让自己家的大儿子过来书院求学。
  “虽然我娘说,我爹没用。自己有些胆气,身先士卒,但是手底下的那些软蛋子,都是一群废物,所以不然我去战场送死。但是……我还是想当将军。”卢成不舍地将绣春刀还给杨帆,站起来,掸了掸身上沾着的草屑。
  “那你娘叫你干什么?”
  “读书。做个好人。”
  做个好人,这个看上去最简单,最普通,最基本的要求,很多人都办不到。往往要求的越简单,就越难持之以恒。杨帆问道:“你喜欢读书吗?”
  “成子,还不快下来!再晚就没菜了。”
  “来啦,来啦!”卢成随口应付,然后对杨帆道,“先生,谢谢您。我想好了,我爹总是说不过我娘,娘一定是对的,我听我娘的。”卢成坚定地点点头。
  “人总是会变得。不过不管你以后干什么都好。你娘说的那句话没错的。做一个好人。你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过,你的爹娘都是对的,都是为你好。”他又想了想,似乎没记起来,便问道:“你爹叫什么?”
  “我爹就是卢象升。”
  “原来是右副督御史家的,怪不得这么有胆气。”杨帆摸了摸卢成的头,笑道:“去吧,你的小伙伴该着急了。”
  “恩,那先生我先走了。”
  卢成走后,杨帆就这么静静地躺下来,想着一些往事。卢象升自己确实有胆气,杀敌首当其冲。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这话反过来说就不一定了。卢象升是勇猛过人,手底下的兵,就不怎么样了。顺风仗是好打,一旦局势不对头,吃败仗的苗头准多。
  “先生。”一边上来一个身影,恭敬地站在边上。
  杨帆侧过头,道:“有什么事吗?”
  李郁欢将手中的几页纸递到杨帆面前,道:“这是今日郁欢读了左传后,有感而写,请您过目。”李郁欢哪一点做得好,就是这种一丝不苟,能够听从你的安排,却又不死板。这种人,杨帆称之为有灵性的人。
  杨帆支起身子,拿过手稿看了一遍,道:“义战?你明白什么是义战吗?”
  “正义之师,便是王师。”李郁欢回答道,“卢象升大人二年起兵勤王,便是义战。那场京城解围,便是义战。”
  “呵。照你这么说,那普天之下,还有哪一场战伐,不是义战呢?什么是战争,就是当妥协、当谈判,为了自己的利益,谈无可谈的时候,才发动战争。你所谓的战争,还是停留在纸上。”说罢,杨帆将纸页交还给李郁欢,便往山丘下走去。
  “先生,难道闯贼造反,也算是义战吗?”
  杨帆回头瞥了一眼,怒骂道:“如果哪一天,你无立锥之地,耕无可耕,居无所居,还有官吏征收苛捐杂税,起来造反,难道还不算义战吗?那还有义战可言吗!”
  几页纸如落叶飘零,吹在山丘上。(未完待续。。)


第290章 苛捐杂税(上)

  杨帆从来没有想过,去镇压那些造反的起义军。他也没有评论过,谁是谁非。剿匪最积极的,自然就是那些想要建功立业的将官了。诸如洪承畴、卢象升、曹文诏。杨帆也没有说他们有错。
  杨帆始终认为,起义军要靠安抚,而不是镇压。最好的安抚,不是将他们就地解散就草草了事,而是恢复农业,减少赋税,来使民安居乐业。而不是通过征收重税,来筹集军费,反过来打起义军。结果税收得越多,起义军越多,进入了一个死胡同。
  大凌河一役之后,本来是最好的时机,来解决国内的忧患,很可惜,朱由检没把握住。如今辽地战事又将起,两头打的模式又将开启。曹文诏被紧急调往了辽地,给了困在河南的起义军一丝喘息,开始往西逃窜。
  税收的改制,不是杨帆说了算的。他已经尽到了提醒的义务,拍板还得有朱由检才行。不过杨帆经过这么多次看下来,指望朱由检是指望不上了,也就没有那闲工夫苦口婆心地去劝诫。
  回到庄园,小皇子有些累得直接跑进了厢房。今天算是他过得最开心的一天吧。就是“攻城”的时候有些不爽,被那个大个子直接一剑敲在头盔上阵亡了。但是赢了还是很开心的。他跟朱启絮絮叨叨讲了半天。
  ……
  后边的大温棚中,干了一天活的两个年轻小子,神经从老农一进来就高度紧张。这两个人,是杨帆特地吩咐。来这个大棚中干农活的。
  那夜,赌九、狗子二人出城门没多久。就被后面跟踪的陈王廷给揪了回来。本来以为,这个从赌坊出来的赌九。那晚是出城对杨帆有什么动作,所以陈王廷警惕地将他们两个绑回了庄园。后来一番审问,杨帆才知道,这两人感情是亡命逃出来的。本打算直接抓到官府了事,后来赌九几番苦苦哀求,将城门口的事情和与侯天鹰的仇恨说出来。对于侯天鹰,杨帆还是有提防的,杨帆决定先留下二人再说。
  赌九没种过田,毛手毛脚的。没老农呵斥过好几次。大棚种的是细菜,必须精耕细作。大冬天,其实南菜也能在冬季活下来,只不过如今这天气异常寒冷,还没入冬就冷得不行了。好几十年,连南边都要备上地窖,来保存一些冬天吃的细菜萝卜。
  有了这个大棚,比起那些暖房保暖效果要好得多,三人走进大棚就立马感觉出来了。狗子在家种过地。动作比起赌九麻利得多,一把锄头将地膜用小块的泥土压好,然后又间隔的掏出菜苗来。覆盖地膜,完全是为了保温。在晚上,现在气温还行,用不着给大棚保温。到了寒冬,若是还要种的话。晚上还得拿破布保温。
  老农仔细地看着这有点透明的膜,点头道:“真是神奇。有这玩意儿,那还愁什么,大冬天都不愁没新鲜菜吃了。”他看了一眼赌九握着锄头的手,哼哼了两下,掸了掸手上的泥灰,站起来道:“你叫什么?”
  “我?赌九。”赌九身子一颤,不敢看夏末书。
  “那个谁,你想回去吧。天色晚了,可以回去了。”老农示意狗子向回去。狗子拿着锄头,护在赌九身前,结巴道:“你……你要对我赌九哥怎么……怎么样?”
  “狗子,你先走吧。老先生找我肯定有什么事情要说,你跟杨东家说一声,免得他找不到我。”
  狗子点点头,离开了棚子。老农双手负背,笑道:“果然圆滑。这话说的,滴水不漏。怎么,怕老头子我吃了你?”赌九这话,看似再对老农说,实际上却是对老农说的。
  “没有。老先生您有什么吩咐?”
  夏末书笑道:“真名。”
  “赌九。”
  “你不要在欺瞒老头子了。这一手的掌中乾坤,还是武当旁支末法,别以为我看不出来这手法,就在刚刚你偷懒锄地的时候,老夫就看得清清楚楚了。说吧,混进庄园来干什么?”
  “我……”赌九憋得脸通红通红的。这掌中乾坤是野老头教他的,至于是什么门派,连野老头都没说清楚,他也是第一次听到是武当的旁支末法。
  “算了,老头子就是爱多嘴。既然他把你留在这里,就不怕黑。不管了。”他又看了一半新苗的长势,然后满意地离去了。
  ……
  ……
  每日的清晨,杨帆都要在去夫子庙前,去西市喝点茶,吃点点心。吃得倒是很随便。随便点些茶点。叫上一壶茉莉花茶,几块桂花糕。秋令时节的桂花糕不与四时同。一般的桂花糕,那桂花酿的汤水,包入糕点内,这家做的时令糕点,都是那鲜桂花揉入糕点,配上蜜饯枣泥,甜,但是不腻口。
  杨帆清晨总会这样静静地坐地坐上半个时辰,看着车马来来往往。他很享受这种感觉,能够融入这份平凡,不是常人容易做到的。如果让他选择,这样静静地坐着,看着一座城的朝起夕落,这份沉淀,可以让杨帆平息浮躁。他明白,有多少人,现在巴不得他惹出些什么事情来。如今,那张护身符已经没了。
  京师里的人,想整死人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将那些政败的人发配到南京。南京六部大都是没有实际职权的挂名管辖,供大臣养老或者是给被贬职受排挤的大臣提供去处的职位。
  虽然南京六部的权力远不如北京六部,但是南京六部也有一定职权。主要是因为南京所在的南直隶地区辖十五个府又三个直隶州,相当于今江苏安徽两省及上海之地,却不设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挥司三司,原来三司执行的职权便由南京六部负责,其中又以南京户部、南京兵部的权力最重。
  但即使重,也重不到哪里去。就这么把你晾在南京,把你晾干了。这就是政治,从来都是玩死谁不偿命的。所谓兵不血刃,单凭一张嘴,就可以置人于死地。相比较起来,杨帆能活下来,已经是开了天恩了。(未完待续。。)


第291章 苛捐杂税(中)

  “大人,行行好。宽限几日。”一位老妇跪在几个贾人前,抹泪道,“家里刚刚办完丧事,实在拿不出银钱贡人头税。”
  “去你的,没钱还敢出来摆摊,给我砸!”几个小吏将老妇轰到一旁,直接将摊位给砸得鸡飞狗跳。只留下老妇人在原地竭力嘶喊:“霸道,真是太霸道了。哪有如此抽人头税的。”哭喊声只能博来周围人的同情,谁也不敢为老妇人出头。
  “霸道?就霸道怎么了?”领头的那个小吏用手指着那个老妇人,道:“谁要是拿不出税,就和她一个下场,别出现在西市。在西市,我就是霸道,我说了算!”
  一个不和谐的声音传入茶馆。杨帆探头望了眼。越来城管一脉相传,历朝历代,都有这样暴力执法的存在。若是就此收手,杨帆自然不会起身去说什么。他能管得了一时,却管不了一世。
  老妇人抹着眼泪,无奈地将那些砸碎了的腌菜和脏了的土布捡起来。本来是准备卖点钱,准备过年时候用的。自己老伴今年刚走,家里头已经没有了余钱,但年总是要过的。
  “不准捡!”小吏一脚踩在土布上,道:“都说了抽不出人头税,这东西也别想拿走。你们这帮贱民,定是趁着霸爷我不注意,又想偷偷摆摊子是吧?”
  “布都脏成这样了,兵爷您行行好,放过老妇吧。”
  “不行!”
  “啪啪啪。”
  掌声冷冷地响起,茶馆中传来一声冷喝。“好一个霸爷!”
  “谁,谁敢顶嘴。给我揪出来。”这位小吏一听这话里头的酸味,顿时不爽起来。
  “你们衙门就这么办事的?人头税。大明条税中好像并没有这税款吧,这位典吏大人。”
  旁边一个下属侧骨头。道:“在茶馆,走。把这放肆之徒抓了,胆敢挑衅我们,真是找死,还想不想在西市混了。”几人冲进茶馆,发现就只有杨帆一人坐在窗边喝茶。
  “刚刚就是你这狂徒大放厥词?”
  “就事论事罢了。”
  “给我抓起来,请到衙门里去喝喝茶。”
  “喝茶,几位不如在这里陪我喝上一杯?”杨帆冷笑道。这个时候,陈王廷一把按住想要上前闹事的小喽啰。道:“老实点,也不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
  “好大胆子,竟然敢动手,给我拿下。”
  陈王廷直接将那人按倒在地,冷笑道:“谁给你的胆子,敢在西市横行。”一巴掌扇在那人脸上。那人嘴里一甜,发现被扇破了嘴皮,嘴里已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