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汉明大黄袍 >

第121章

汉明大黄袍-第121章

小说: 汉明大黄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生如果没有告诉的话,也许不会了。”一个学生犹豫道。
  卢成蹲在地上,想着杨帆说的话,道:“如果先生不告诉城旗就在山头,那我们也许就不会输了。”
  “切。卢小子,你放什么马后炮!输了就是输了,还犟嘴。”
  卢成瞥了一眼那些有些壮的陈子,呢喃道:“白痴。”
  “卢成,你讲讲。”
  “我们当时站在山丘上,是因为军旗已经固定在山头,大家都是明着来,有目的的。我们不但要护好军旗,还要警惕自己不要被击中,所以才会败仗。如果军旗是隐秘的,我们不知道他们,他们也不清楚我们在哪里,这样才能真正模拟战场。”
  杨帆微笑道:“很好。今天我要将的,就是一场战争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便是情报。我们所说的探子,那只能算是情报的一部分。一个真正的情报系统,应该要能掌握敌军基本的信息、动向。敌军的数目,装备,这样才能够知己知彼。就像卢成说的,军旗就像是目标,就拿我们当初的那场大凌河之战来说吧。”
  “当时,我们通过情报,洞悉了建奴要来围攻凌河城,准备围城打援,将我们的精锐——关宁铁骑围死在城中。当时,我们来了一招偷梁换柱。城中早就不是关宁铁骑,在那日大雾时候。北上突围。关宁铁骑以及锦州军队拦腰突击,直接打得建奴慌乱逃窜。试想一下。如果我们不知道,没有情报,一万关宁主力军被困死在凌河城内,还能够有那场凌河大捷吗?”
  杨帆道:“情报工作,若是根据《孙子兵法》,可细分为“乡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五种,五种间谍同时都使用起来,使敌人莫敌我用间的规律,这乃是使用间谍神妙莫测的方法。所谓“乡间”。是利用敌国乡人做间谍。所谓“内间”,是利用敌方官吏做间谍。所谓“反间”,是利用敌方间谍为我所用。所谓“死间”,就是制造假情报,并通过潜入敌营的我方间谍传给敌间,使敌军受骗,一旦真情败露,我方间谍不免被处死。所谓“生间”,是探知敌人情报后能够生还的人。”
  “可是如今。建奴的谍报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的内部,而我们却浑然不知。其中,我在山西太原地方的晋商,便是其中之一。可见这些汉奸走狗之可恨。”
  讲完今天的内容之后,杨帆又讲了些基础的格物学、算学。他不要求所有人都学习军事、格物、数学,只希望有些人能够痴迷上它。像孙元化那样的热爱。杨帆想过,一个月。用一个月的时间来摸索出这些孩子的兴趣爱好,再分成几个小组。
  除了儒家经义之外。其他科目至少选修一门,当然,如果对几门感兴趣的,也可多修。这就好比是大学的选修课和必修课。选修可以不选,但要走出书院,选修的科目至少有一门。这些孩子都还年轻,若是花上十年的时间来锤炼,磨砺。在一方面有所造诣,不说成为什么大师级别,但至少做到精通可定是没有问题的。
  ……
  行之匆匆,行之匆匆。
  爬山坡,已经有些气喘。“杨帆,有件事有必要和你说一下。有些不速之客不请自来,今日已经被我打退回去了。你最好有个思想准备。”
  杨帆一愣,道:“什么个意思?”
  “东林书院的一群才子书生,前来赐教了,说是要和我们不器书院讨教一番。”这书生才子,几个山长自然不会由于小辈赌气,而去掺和这档子事情,难免有以大欺小之嫌。若是派学生迎战吧。一个个都是七八岁的小屁孩,说出去岂不是欺我不器书院无人?
  说来说去,也只有行之、杨帆以及李郁欢三人,可以勉强应战吧。
  不对!
  杨帆忽然看向行三痴,道:“我们为什么要应战?”
  “啊?”行三痴一惊,“难道避而不战吗?”
  “关键是我们为什么要应战?”
  “可是……我……已经接下来了,就放在三天之后……”行之有些尴尬道,“人家都欺负到我们头上来了,怎么能够随便他们胡来呢?”
  “那行先生,行天才,行老师,就由您出马了。我还有事,想走了。”
  行之道:“我年纪比他们长一生肖有余了,和小辈去比,难免有些以大欺小,所以要真比,还是得由您和郁欢两人顶着。”
  “滚!”
  山丘上传出来一声怒吼。
  人生如此艰难了,这行三痴还来找麻烦,这不是典型的找抽,是什么?
  杨帆还没有平复多久,陈王廷也爬了上来,道:“杨爷,大事不好了。”
  “房子点了还是大棚爆炸了?”
  陈王廷一愣,以为杨帆在开玩笑,认真而又严肃道:“那倒是没有。只是金陵城中又多了家奇物斋,卖的东西和我们京师卖的一模一样。我打听了,不仅仅是金陵城,连无锡、苏杭都有奇物斋的分店。我们的东西虽然精致,但对方的价格跟低。”
  杨帆脸一黑,这特么才赚了多少天,抢生意的精明鬼从京师撵到了金陵来了,而且下手狠得扫遍了整个江南。价格能不便宜吗,皇帝老子的店,这人工费、税钱,扣下来之后,可不比自己便宜嘛。
  杨帆有些想日狗了。这……都说人艰不拆。他已经滚回金陵了,还有这么多惦记钱,惦记这,惦记那的小屁眼。人生如此艰难,雪中没有送来炭,偏偏屋漏偏逢连夜雨,这还能不能好好玩了。无奈的杨帆,只好准备今夜苦思冥想一夜,看看能不能做出点独门东西来,挽回这桩子大买卖,毕竟金陵市场已经被他刮出了一层油,赚了也有小五千两了,反正过年是够用了。
  唉,人生已经如此艰难,有些饭碗就别抢啊!(未完待续。。)


第295章 糟心的惊喜

  这一晚,不器书院的三楼,破天荒的亮起的烛灯。吓得杨帆雇来的看门管家半夜撒尿时尿了一手,赶紧系好裤腰带往跑去。天杀的,这是哪个找死的,连院长定下的规矩都敢破,在书院三楼点灯,等于找死嘛不是!
  腾腾腾,管家登上三楼。
  烛灯旁边的杨帆回过头,看着老管家愤怒的神情,问道:“有事吗?”
  “啊?哦。夜深了,院长要不要来点宵夜什么的?”管家脑筋转得也不慢,不会蠢到指责杨帆在三楼点灯,连忙改口问道。
  杨帆顶着两个黑眼圈,道:“随便来点吧。”他确实有些饿了,晚饭就没回庄园吃过,从山丘哀嚎着下来,就赶走了李郁欢,独自一人,在三楼坐到现在。
  “好,好。”管家赶紧下楼,去后院准备。天了噜,这规矩真的是给守规矩的人定的,他今天什么都没看到,什么都没看到。
  糟心事情一大堆,杨帆今夜是注定难以入眠了。书院来的那些人暂且不去理会,这些书生没什么本事,也就和你动动嘴皮子,吹吹牛,吟吟诗。关键是奇物斋竟然如此迅速地开到金陵,不仅是金陵,还有江南各个地方了,这才是令杨帆最糟心的。这本来是他手上的一块肉,就这么飞了实在有些不甘心。
  于是乎,杨帆就坐在书院的三楼,点上了自己立下不能点的烛灯,想着是不是有什么东西可以捞上一笔钱的。首先吧,带电的肯定发明不出来。杨帆能够想起肥皂、玻璃。以及胡乱捣鼓出来的塑料,已经要对还未出生的高中化学老师感恩戴德了。至于让他学爱迪生发明灯泡。就算发明出来了,一只都卖不出去。没电的时代。就算有发电机,要人家买个灯泡,再买一大堆发电产品,那些富商一定会以为杨帆疯了,点个蜡烛就搞定的事情,还折腾这么多玩意儿干什么。
  所以,一律电器产品就被杨帆第一时间给卡掉了。然后,就没然后了。杨帆实在想不出,还能够搞出点什么。既能吸引眼球,又是独一无二的。
  老管家送上来几个馒头,以及一些酱料。这年头,贫农能吃到饭就不错了,这白面馒头更是奢侈,还蘸酱,过分奢侈了。“馒头老仆稍微热了热,本来想做点面,怕时间长了。院长饿得慌,就先送点馒头来了,若是您还饿,我在给您做些面条。”这老管家是地道的北边人。杨帆以前在京师带得习惯了,吃面也吃习惯了,就专门找了个北人管家。
  “不用麻烦了。”杨帆抬起头。问道:“老孔,你困吗?”
  “啊?”说不困那是瞎话。“院长还有什么吩咐的吗?”
  “你坐下,我问你几个问题。你就去睡吧。”
  “哦。”老孔坐在一边。
  杨帆吃着馒头,问道:“你感觉书院里缺什么东西吗?”杨帆想想了,“这么问吧。你觉得你现在最缺什么?”
  “院长是要听实话?”老管家年纪大了,怕冷。两只手互插在袖子中。
  “老孔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矫情了?”当初中介介绍过来,杨帆看中的便是老孔能够下厨,人还豪爽。若是遇上个爱在心里边打小算盘的,杨帆真是嫌累。
  老孔伸手,挠了挠头,笑道:“那还能缺啥,缺钱呗。”
  “额……这个月银钱马上就发了。”杨帆知道,老孔无儿无女,赚来的钱就喜欢喝酒吃肉,对于寻常人家来说,这简直是奢侈的败家老头。不过老孔不在乎,人活着,那怎么活舒服就怎么来,难道把钱攒起来买棺材吗?他是历来就不信轮回这一说的。
  “除了钱,你觉得活着少了点什么吗?”
  “酒,肉。”
  杨帆眼皮跳了跳,道:“你走。别来打扰我了。”
  “哦。院长你也早点睡哈。”老孔打着哈欠,感觉莫名其妙,便下楼了。杨帆站在明窗前,若是在都市,现在这个时候,还是灯红酒绿,烟火繁华之时。城市的夜生活,才到最尽兴的时候吧。可他放眼望去,灯火无几,看上去似一片无星的黑空,与天相映。
  他吃了口馒头,呢喃道:“也许,这个时代,真的不需要那些操蛋的玩意儿吧。”他想了很久,想到曾经的一个笑谈。假使伽利略、牛顿、爱迪生活在中国古代,能不能探究、发明出那么多东西来。
  答案是否定的。
  以前杨帆可能有所怀疑,现在很确信。因为在这个农耕经济为主体的大国,每一个家庭,都是一个小的循环。他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只要没有外力来破坏,就会一直循环下去。如今,即使国难当头,但威胁的来源,还是自身的内部矛盾,以及同样落后的后金女真人。那么,即使短暂思潮的涌现,也会随着旧王朝的覆灭,新王朝的诞生,渐渐趋于原先那个小生态循环中。
  因为科学自然,它对于王朝统治没有帮助,所以,被遗弃在角落。随之,中华民族就这样由大国,在几百年的时间里,逐步沦为没落的王朝。
  桌上的油灯跳动几许。杨帆坐回到桌前,想着,如果这是时代,开满了工业的工厂,在木质的红砖黑瓦中,亮满了白炽灯。或者说,在东街西巷跑满了小轿车。且不论它的油,它的电,从哪里来,也不论是否能制造的出来。
  单单就穿着大褂,开着轿车,在充满着工业气息的街巷中,读着四书五经。这是农耕时代的进步还是破坏呢?或许想得有些多,但是他觉得很有必要,对这个时代负责。一个思想还是停留在三纲五常,君为天的王朝,它真的很在乎有蒸汽,有电力吗?
  或许,更多的是注重温饱吧。
  “真是糟心啊。”杨帆吹灭了烛灯,一股蜡油味儿,久久鼓入胸腔,令他难以安眠。辗转反侧间,东方既晓。就在翌日的清晨,杨帆带着黑眼圈,坐上马车,准备往庄园补觉时,两位故人,带着一个惊喜,却在不器书院扑了个空。(未完待续。。)


第296章 花招为谁耍

  日上三竿,庄园前,下来一个圆滚滚的身子。比起一个月前,这副身子似乎又圆润了不少。
  门房瞥了一眼这圆球,好家伙,这身子得多费布料啊,做身衣裳都可以给别人做两身了。“请问这位公子,您找谁?”
  “还能找谁。这里谁家就找谁呗。”胖子摆了摆手,道:“快一些,我有急事。”
  管家挠头,想起清晨儿刚刚回来的东家,便有些尴尬地笑了笑,道:“东家估计还睡着呢。您若是不急,可以到前厅等着,若是有急事,捎个口信也行。老仆一定转告东家。”
  “得得得了。都日上三竿了,晨儿才回来,莫不是夜宿柳巷,累坏身子了?”胖子猥琐地笑了笑,将手中的扳指转了一圈,然后轻手轻脚地走过去,道:“芊芊小姐,我们下车吧。”
  胖子那轻浮的样子,简直要飘起来了似的。户芊芊探出头,眺望了一样杨帆的庄园,呢喃道:“小女子这样贸然叨扰,会不会给杨公子带来麻烦?”
  “哎呀,芊芊姑娘这次帮了这么大忙,他杨帆若是还怪你的话,我就揍扁他!”马胖子忿忿道。他扶户芊芊下了车,便与她一道跨入庄园。
  才睡了两个时辰不到点的杨帆,又被吵醒,打着哈欠到了前堂。看见户芊芊和马胖子对坐着,一愣,道:“你们两个过来干什么?”
  “啧啧啧,芊芊啊,你看看。我就知道。这个忘恩负义的落难爵爷,还给咱们摆架子呢。我们帮了他这么大忙。他连一句感谢都没有,这口气听着就是嫌弃的样子。”
  “马公子。别这么说。小女子还要感谢杨公子呢。多谢杨公子将半山落脚处告知,如今解开心结,也算是了了一桩心事。”
  杨帆眉头一挑,道:“你们去了聊城了?”
  芊芊点了点头,道:“去了。见到半山过得如此幸福,我也就安心。”她的眼中还是泛起了一丝波荡,随后强颜欢笑道:“也好。从今以后,他过他的,我过我的。这样很好。”她释然一笑。不过这笑意,有些勉强。
  任凭他萧半山如今是有多落魄,杨帆猜想,定是马沛文提前打了招呼,那美厨娘也引起了危机,和萧半山唱了一出双簧戏吧。当中苦涩,也只有两个角儿能体会。
  杨帆一笑,道:“能解开心结那就好。就是某些人,舔着脸说帮了在下天大的忙似的。真是够厚脸皮的。”他来时,就着酱,将那晚的馒头吃了,准备睡到日落。再起来吃饭。现在被吵醒,感觉整个人都有些迷迷糊糊的。
  “呵呵,你难道还没收到消息?”马沛文弹着肚子笑道。
  “有什么鬼消息?难道是马六甲那边?”
  马沛文手一挥。摇头道:“看来你真是钻进书院,连生意都不顾了。你难道没听说奇物斋已经遍布大江南北了吗?”
  “大江南北。马胖子过分了吧。”杨帆有些脸色难看地刮了马沛文一眼,看来是来看自己难看的。
  “嘿嘿。一点都不过分。有我马胖子出手,这还不势如破竹。”
  “什么意思?”杨帆一愣,没听吗明白这里头还有他一档子事?
  马沛文从腰间掏出一叠纸,道:“这些老东西,可是费了我好一番口舌,如今都签了条子,你就等着交货收钱吧。”
  “什么意思?”杨帆看着这些白条,还是不明白,这奇物斋,怎么就会一夜之间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这里头还有马沛文的事情?
  “真是够笨的。你离开扬州的时候,不是说骗银子嘛?江南人精明得很,才不可能像你当初说的那样,那个叫啥得,石子君是吧,直接把钱给了你。我就想了个折中的法子,店面还是他们自己开,从金陵进货,然后我们分利润,出售给他们的货品,稍微赚点利润,怎么样,这个头脑还可以吧?”
  杨帆一滞,道:“这各地的奇物斋是你拉拢的生意?”他真想夸马胖子一句,你他妈真是个商业天才。他以前想的是收拢资金,然后再扩展自己的商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