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清山变 >

第643章

清山变-第643章

小说: 清山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道命令的下达,让看守营中的日本百姓哭号之声震动四方,做父母的最怕的就是孩子会受到伤害,眼见清军士兵如狼似虎的冲上来,一把抢过自己的孩子,百姓真正的愤怒起来,不顾顶在胸前的步枪,一拥而上就要自己的孩子抢回来。
    清军连连向天上开枪射击以示威吓,却丝毫起不到作用,男男女女像疯了一样,把孩子护在身边,用狼一般的眼神,向他们看来,大有再想打自己孩子的主意,就不惜和人拼命的架势。弄得清兵也很无奈了,只得悻悻然退下。
    张敦道也觉得无奈,只要有人敢碰一碰孩子,身为大人的男女都要不顾一切的和中国人拼命,要是就这样都杀了自然不是不可以,但未免杀孽太重,这一次不比刚才,还是宽和一点的为好,“算了,也不必难为他们,”他说,“把女子都叫出来,先让她们回城去,把自家中的食物都拿来,给弟兄们做一顿好吃的,成天吃干粮,谁受得了?”
    “那,大人,可要派人跟着一起去?”
    “不必。左右她们的家人都在这里,能跑到哪里?”不等张敦道说话,王煜先一步插言道,“不过,也要派一部分人进城去,不是为了看管她们,只是要通知城中搜罗百姓的其他军士,让他们告诉日本人,带上自己家的食物再出城,省得来回折腾。让条石满跟着一起进去。”
    越近黄昏,天色越暗,很快的,乌云低垂,眼看着一场大雨就要落下,张敦道和王煜走出树林,向天上张望,“你怎么说?”
    “我看,这场雨不下则罢,一旦落下就不会小,我们得进城躲雨。”
    “那这些日本人呢?就放在这里?”
    “现在是几点了?”
    张敦道掏出怀表看看,已经是下午的四点一刻,“还有时间。”王煜说道,向周围招手,“把所有日本人都聚集起来,带领他们进城去。”他说,“我和老蔡昨天在城内的一家姓佐藤的人家呆过,地方非常之大,而且四面围墙也高,便于管束。不如就到那里去。”
    “那里不是给军门用作指挥中心了吗?”
    王煜一愣,这倒是他忘记了的,“那也没什么,这一家的旁边,另外还有一处大庄子,姓什么……来着,我忘记了,家里的人都死了,就用作了临时安置吧。”
    
    

第100节 算无遗策(1)
    第100节算无遗策(1)
    转移这么多的日本人不是很容易的事情,每一家还都要带上自家的家什,炉灶、锅碗,什么都舍不得扔下,清军眼见天色越来越暗,心中焦急,催促几声,就换来对方的低声呜咽,倒似乎是拿他们怎么样了似的。弄得清兵好气好笑,只得由着对方。
    这种临时的迁移直到过了五点钟才开始稀稀拉拉的正式开始,而此时,硕大的雨点已经开始落下,清军既要有人趁大雨逃跑,又要帮助一些受伤的弟兄们进城,虽然是在漫天的大雨中,却丝毫感觉不到凉意,雨丝打在身上,溅起层层的水雾。
    等到全部进入位于到小巷中的长野家,昨天为清军全部屠杀的一家人尸体已经开始发胀,条石满一个人不足使用,王煜无奈,只得命令自己人在园子中挖了一个坑,把这一家十几口的尸体扔进去,填上土,暂时了事。
    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百姓全部让他们进入到长野家的建筑中,每一间大屋中派驻三名士兵看守,而孩子们被单独关押到两间房中,这一次这样的计划得以顺利施行,大约是因为众口嘈杂,顾不得其他的缘故吧?
    这边刚刚安置妥当,鲍超领人踏进院门,“怎么回事?你们在干什么?”
    “军门,请恕卑职不告而动,只是,将这些人放在城外,不是长久之计,这样的大雨天,不但他们受苦,兵士也跟着受雨淋。所以……”
    “行啦,我知道你心肠软。”鲍超不欲就此事深究,又再问道,“那接下来呢,你打算怎么办?”
    “卑职在想,就这样将他们置于宅院中,也好便于管束,另外,一些年轻健壮的,不妨整合起来,为我军中将士担任操劳之职。一些搬搬抬抬的事情,就交给他们,也好省却我军辛苦。更能在对敌作战时,发挥作用。”王煜说道,“还有,卑职问过条石满,他说,日本女子多会操持家事,不妨同样加以利用——弟兄们自打上船,很久都没有吃过一顿可口的饭菜了,不如就让她们做我军军中厨娘?”
    鲍超一愣,随即失笑,“也亏你想得出来?你就不怕她们在饮食中给我们下毒?”
    “大人放心,即便要下毒,总也要有毒药,这些人都是平民百姓,家中如何会有如此存货?更不必提即便下毒,又能够毒死几个?有一个人发觉不对,就立刻会败露大局,到时候,他们要面对的就是我大清将士的怒火——卑职不是瞧不起这些人,只怕她们还没有这样的胆子哩。”
    “有道理,娘的,念过书的就是不一样,嗯?”鲍超微笑着抛下一句话,转身欲走,又给王煜叫住了,“大人,卑职还有事。”
    “什么事?”
    “卑职在想,我军通信不灵,总要靠战士穿城而过的传达军门的军令,这样下去总不是事啊?三原城给我们占领的地方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兵士传达军令更加费劲,所以卑职在想,等明天的时候,问一问那个长谷川泽,看看日本人有没有通信线路,我们可以利用起来的?”
    “你是说电报吗?”鲍超挠一挠光秃秃的脑门,也为王煜的这番话提了醒,“即便是有电报线路能够给我们使用,军中没有可以收发电报的人才吧?”
    “是,军中没有,但国内有啊?等海军弟兄回去之后,不妨请旨朝廷,派一些有专才的人过海来,也好为我们所用。”
    “这是个麻烦,等这一仗打完了,问一问长谷川,若是有的话,就利用起来,让朝廷给我们派人来。”鲍超拍了拍王煜的肩膀,大声赞美,“好小子!说的好,你从明天起,就专门负责此事。”
    王煜一愣,这件事怎么扔给自己了?他的本意只是想尽快加强彼此友军之间的联系,可从来不想做这些蝇营狗苟的差事啊?正要出言推拒,门外的风雨中急匆匆跑进一个人来,“军门,军门……大帅到了!”
    鲍超大吃一惊,“怎么这个时候?”
    “就是啊,卑职也不知道呢,一开始还不信,还是见到大帅之后,才赶紧过来的。”
    王煜也愣住了,“军门,先别说旁的,还是得赶紧护持大帅周全为第一。”他大声问那个传令的士兵,“大帅带了多少人下船?”
    “三个营。”
    “还好。”鲍超点点头,三个营的部队对敌作战未必怎么样,但用来保护李鸿章的安全是没有什么问题了。“现在大帅在哪里?带我去。”他走了几步,又站住了,“王煜,张敦道,把这些日本人给我看住了,一个人也不许出院门。”
    吩咐王煜几句,鲍超匆匆忙忙离了院中,返回到佐藤家,进门一看,有清军战士在站岗,进到厅上,李鸿章正在和张佩纶说话,“哦,是鲍将军回来了?”
    “卑职参见大帅!”鲍超二话不说,单膝落地,行了大礼。“不知道大帅亲临,卑职不及迎迓,请大帅恕过。”
    “鲍将军指挥全军,对敌作战,何罪之有?起来,起来说话。”
    鲍超这才起身,和张佩纶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大帅上岸,怎么不和卑职说一声,我也好派人到岸边去迎接大帅,这万马军中,若是出了什么岔子,卑职怎么担当得起?”
    “先不说我了,”李鸿章微笑着说道,“两天不见春霆,看你神色疲倦,想来战事并不如所想的便捷利落吧?春霆兄多多辛苦了。”
    “卑职虽是总领作战事宜,但若论及劳心劳力,还是大人堪称第一。”
    鲍超一改平日里对人粗言粗语的态度,也变得文绉绉起来,两个人互相吹捧了几句,各自落座,李鸿章这才正式问道,“战事进展得如何了?”
    “不瞒大帅,两日时间,我军只得占据了城中小半之地。日军的抵抗猛烈之极,我军伤亡极大,卑职在想,是不是暂缓进攻,等第二波次的士兵们到来之后,再向敌军固守之地发起猛攻,争取必其功于一役?”
    “那,若是有人的话,就肯定能拿得下来吗?”
    “这,卑职敢作保。”鲍超说道,“要是再能够有当初登岸那么多的人,卑职可以立军令状,一定能够在两天之内,拿下全部三原城。”
    “也好。”李鸿章虽然的南路军总指挥,很有一番立功的心思,但一来不知道朱洪章那边的作战情况,二来即便是再逼迫鲍超也于事无补,第三,他也不敢过于得罪了对方,因此说道,“那,等这一次海军返航的时候,我把鲍军门的话如实奏上,请皇上多多派人派兵过来,也就是了。”
    李鸿章沉吟了一下,又再问道,“军中还有其他所需之物吗?将军一并说来,也好连同奏折一起封上。”
    鲍超想了想,“还有几件事……”
    李鸿章请求朝廷多多派兵东渡,参与作战的奏折和胡小毛福山城战败的文书到京,皇帝看得心惊肉跳,南路两地的战事同样进展不顺利,一个小小的福山城下,就死了6,000多人?朱洪章带领部队从山形县三地登岸,也没有这么大的损失吧?
    拿过朱洪章报上来的奏折看看,心里觉得舒服了一点:死亡、受伤的战士同样是在6,000人上下,但比较起来,还是广岛县阵亡的士兵更多,原因无他,山形县只有张运来带兵登陆的鹤冈府一地展开了很严峻的战事,而在广岛县,却是三原城和福山城两地。现在只有福山城的战报情况,三原城面临的是什么样的局面虽然还不知道,但以李鸿章和鲍超的能力,上奏章请求朝廷派兵,可以想见,绝对不会轻松到哪里去,自然的,人也一定没有少死!
    肃顺和奕几个躬身站在御案之下,看着他手忙脚乱的翻找这个,查看那个,口中念念有词,不知道是在说些什么,“皇上,”
    “可恶。”他没有听见肃顺的话,双手一合,把奏折向旁边一扔,“胡小毛贪功冒进,损兵折将,简直让朕失望!现在看来,这十余年之下,这些军中的丘八,都养成了一副骄矜傲人的脾性,嘿!输了好,都死了才好呢!”
    军机处几个面面相觑,知道他是在说气话,也不接口;但旁人不说话可以,沈葆桢却不能装沉默,“皇上,兵事进展不利,臣第一个要自请处分。”说完越众而出,在御案前跪倒,摘下大帽子放在一边,频频碰头不止。
    “给你处分……也好!你身为奉旨管部的大臣,对日作战如此不利,你也难逃责任。吏部记一次过,朕降你两级,仍留军机处行走,位在朱光第之下,就这样吧。”
    “是。皇上处置分明,臣不胜感佩。”
    说过了沈葆桢的事情,皇帝勉强振作精神,“奕,你是总理王大臣,你以为眼下的战事该何去何从?”
    
    

第102节 算无遗策(3)
    第102节算无遗策(3)
    回宫命人取来咸丰二年的起居注当,一查便明白了,这是在佳嫔刚刚进宫后不久的时候,兰妃为争宠,故意刁难她,吓得女孩儿日夜哭泣,后来为皇帝所知,把钮钴禄氏,阿鲁特氏,叶赫那拉氏和尤佳氏几个人叫来,训斥了一番,大意是说,自己要效法圣祖仁皇帝,成就天朝辉煌。而自古明君,没有一个是可以在宫闱不靖的情况下成为一代令主的。所以,国事之外,深宫之中,也绝对不会允许有什么风浪云云。
    从那之后,后宫中的这种倾轧之风为之一靖,如今之世,皇帝重提旧事,其意不问可知,对于后宫中连同皇后在内的种种求势之风,已经到了容忍的边缘,若是怙恶不悛的话,只怕凌厉的处置就在眼前了。
    这番话还比较容易理解,而《资治通鉴的高祖、唐太宗本纪》是何指,就让载滢之下的众多阿哥们有一头雾水之感了。《资治通鉴》是他们当年在上书房读书的时候都要习练过多年的典籍,对其中的文字自然不会陌生,但皇阿玛忽然提及此事,不知道内中有何深意?
    众人怀着一头雾水退值回府,又各自聚到一起,商讨对策,载澧也专程从神机营赶回来,到二弟府中,他是不大会读书的,左右这些事有老二、老八、老九他们去研习,自己只管着身体力行,做一些正经差事便罢,因此,几个人中只有他神清气爽,据案大嚼,载淳看着他吃得嘴唇、下巴上满是油腻,又是好笑,又是羡慕,给载泜使了个眼色,二小嘻嘻轻笑起来。
    载滢正拿着一本《通鉴》在看,闻声奇怪的抬起头来,也不觉莞尔,“八弟、九弟,”
    “二哥。”
    “我遍翻《通鉴》的《汉高祖本纪》,终于一无所获。皇阿玛圣虑周远,非我等所能及啊!你们呢?”
    “我们也是一样,皇阿玛说读《唐太宗本纪》有感,……”载淳无奈摇头,“但始终未能参透其详。二哥,不如请容大人来,问一问老人家?”
    “容师嘛……若是说西洋学法,自然贯通宇内,但论及这种帝王心术之学,怕是力有未逮了。”
    “那怎么办?不知道皇阿玛想说什么,接下去我们怎么做?”载泜问道,“总不好就这样糊涂下去啊?”
    “眼下也只有仰仗高明了。”
    “找人求教?找谁?肃顺吗?”
    载滢微笑摇头,“若是论天下有谁人最能知晓皇上的心思,自然非肃雨亭莫属;但要是论到典籍深刻,学究天下的,就一定得找翁叔平不可啦。”
    “那还等什么?我们现在就去吧?”
    兄弟几个草草用过晚饭,趁朦胧的夜色起身,乘轿直奔大清门外不远处的翁同龢府,当年翁心存在世的时候,皇帝曾经将海淀的澄怀园赐予翁家,翁心存去世之后,朝廷照例将赐邸收回,一家人又搬回到水獭胡同的祖宅中居住。
    等兄弟几个到了翁府门前的时候,硕大的灯笼早已经点起,把周围的景致照得一团明亮,下人进去通报,很快又折了回来,“二爷,三爷他们也在呢。我们可要进去吗?”
    载滢一惊,立刻知道,这兄弟几个都是和自己抱着同样的目的!眼下要是传轿回去自无不可,但未免太落了痕迹,“为什么不进去?他们能够来的,我们就来不得吗?递片子进去。”
    门下人报进堂上,翁同龢和载滪、载沚、载湀几个相视一笑,“几位小爷请稍带,容我出迎几位阿哥之后……再来详谈。”
    “好久没有和大哥、二哥他们在一起畅谈聊天了,三哥、四哥,我们也一起迎一迎吧?”载湀跟着翁同龢站起来,对另外两个人说道。
    “应该,应该。”
    一老三少四个人迎出正门,载澧几个也已经落了轿,先给翁同龢行礼,“学生给老师请安。”
    翁同龢是正牌子的上书房总师傅,虽然载澧、载滢几个都不曾接受过他的训教,但这一重师弟名分却是不可缺少的,因此,他们要这样称呼,“不敢,不敢。”翁同龢自然是要客气几句。
    载滪几个接着过来,给几位兄长行了把臂礼,“大哥,二哥,好久不见了。今儿个借翁师傅一方宝地,你我兄弟品名夜话,说起来,也是幸事啊。”
    载澧是直性子人,闻言一瞪眼,“老四,你糊涂啦?今天白天才在养心殿见过,说什么好久不见?可见你这个人不实诚,竟然当着翁大人的面扯谎!?翁师傅,您可得好好管教管教他!”
    翁同龢苦笑连连,“几位阿哥,请到堂上说话吧。”
    把这几个心怀鬼胎的阿哥们迎入知止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