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纪-第2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若是秦异人要蒙恬跟着秦异人姓嬴,蒙武就有些难以接受了。香火传承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是特别重要,即使是知交好友也不成。
“蒙武啊,我们两兄弟,谁跟谁呀,你的儿子还不就是本公子的儿子。”秦异人搂着蒙武的肩头,使劲一拥,右手大气的一挥,道:“此事就这么定了!”
“公子,这不成啊,他是我的儿子。”蒙武哭丧着一张脸。
“你放心吧,他仍是叫蒙恬。”秦异人当然明白蒙武为何不开心了,逗弄他一阵,这才了事。
“真的?太好了。”蒙武脸上的不爽荡然无存,紧接着,就是一脸的欢喜,比起吃了蜜还要让他欢喜。
秦异人收蒙恬为义子,蒙恬就前途无量,要蒙武不欢喜都不成。
“回去以后,我们就让蒙恬和政儿多加亲近亲近。”秦异人在转念头,得让嬴政和蒙恬从小培养感情,长大了才会交情深厚,可以更加放心,用起来才会顺手。
“一定!一定!”秦异人这是在给蒙恬安排前程了,蒙武真想放声高歌一曲,一张嘴哪里合得拢。
“公子,我得把这喜讯告知爹。”蒙武飞也似的冲了出去。
秦异人望着蒙武的背影,很为蒙武这个死党欢喜,能生出蒙恬这样的杰出人物,蒙武真是了得。
秦异人刚想歇息,只听一阵畅笑声传来,一听便知是蒙骜。
果然,只见蒙骜和蒙武小跑着冲了进来。不用想也知道,秦异人收蒙恬为义子之事,蒙骜也是赞成。谁都清楚,秦昭王之所以命秦异人率军出战,就是在为秦异人执掌秦国铺路,不出意外的话,秦异人将是秦国的国君,他收蒙恬为义子,那就意味着蒙恬前途无量,作为爷爷,蒙骜能不欢喜吗?
“谢公子!谢公子!”秦异人还没有说话,蒙骜就冲秦异人喜滋滋的道,不住抱拳行礼。
“哪里话。”秦异人右手一摆,就要说话,却给蒙骜打断了。
只听蒙骜劈头盖脑的道:“公子,你收恬儿为义子,这是好事儿,我自然不会有异议。可是,你何时娶怡儿呢?”
“蒙怡?”对这个美丽可人的美人儿,秦异人大有好感。要不是前任去了赵国为质,说不定早就抱得蒙怡归了。
“是啊。”蒙骜厚着一张脸,道:“公子,你收恬儿为义子,再把怡儿给娶了,我们就亲上加亲,这多好的事儿呀。你瞧你,脸都红了,想怡儿了吧?呵呵!”
秦异人伸手摸摸脸颊,没有发烫。以本公子的厚脸皮,怎会脸红?
“等我回到咸阳,我就把她吃了。”秦异人的脸皮也不是一般的厚。
“好啊好啊。”蒙骜一个劲的赞同,重重点头,差点把脖子都顿断了。
蒙武偷偷冲秦异人一竖大拇指,做了一个口形,秦异人知道那是“妹夫”二字。
欢闹一阵,蒙骜这才心满意足的离去。
秦异人搂着蒙武的肩头,道:“蒙武啊,你真不行。”
劈头盖脑一句话,让蒙武摸不着头脑,愕然问道:“公子,我甚事不行?”
“生儿子这事你差远了呢。你瞧瞧本公子,有了政儿,还要再娶你妹妹,她还得给本公子生儿子呢。这样一来,本公子就有好几个儿子呢。你呢?只有一个蒙恬,这可不够,你得使劲的生,多生几个。”秦异人在蒙武肩头拍拍,鼓励道。
“呃。”蒙武嘴里发出一阵磨牙声。
“光一个蒙恬可不行,还得再生个蒙毅,那也是个盘盘大才。”秦异人在心里转着心思。
蒙恬蒙毅两兄弟才华不凡,名动千古。光有一个蒙恬,显然不能满足秦异人的胃口,人才嘛,没人嫌多,只嫌不够。
XXXXXX有了蒙骜的提前准备,出征西域一事就费不了多少事,准备很快就完成了。
半月之后,秦异人下令出兵,五万秦军在秦异人的率领下,从陇西出发,直奔西域而去。
去岁冬初,秦军在秦异人的率领下,横扫了河西走廊,灭了林胡、楼烦、楼兰、浑邪、休屠这些异族,兵临小方盘之地。
这次出兵,可以说是旧游之地了。在秦异人的率领下,秦军从河西走廊直奔小方盘。
一路上,只见不计其数的林胡、楼兰、楼烦、浑邪、休屠这些异族在秦军的皮鞭驱赶下,做着苦力,在筑城。
一座座城池已经初具规模了,只需要再过上一段时间,城池就能筑好。
有了这些城池,秦国对河西走廊的控制就更加严密,更加稳固了。
而且,这些城池还是进出西域的基地,过往行商可以在城池补给,可以想象得到,这些城池一修好,“丝绸之路”就会更加兴旺。
在河西走廊上的行军非常顺利,没有什么意外之事发生,很快就到了小方盘之地。
小方盘是西域和河西走廊的交汇处,只要过了这里,就正式进入了西域。
王绾和桓齮二人相送到这里,秦异人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你们就不要再相送了。”
“公子,你能不能让我随军出征?我不当将军也成,就做一士卒。”桓齮满脸陪笑,一个劲的讨好,眼巴巴的望着秦异人。
对于桓齮这个老将来说,他最喜爱的就是打仗了,他是恨不得随秦异人一道前去西域。
“这可不行。”秦异人摇头,断然拒绝了:“桓将军,你肩上的担子可不轻呢,比起打仗更重。河西之地是咽喉要地,若是不能经营好,西海和西域都是枉谈。”
“公子不让我去西域就直说嘛,找这些话搪塞我。”桓齮嘀嘀咕咕的,很是不满意。
秦异人不去理他,骑在马背上,打量着小方盘,眉头一挑,冲王绾,道:“王绾,你们筑好四城之后,在这里也筑一座城。小方盘是河西与西域的交汇处,位置极为重要,没有城池的话,很不方便。若是有一座城的话,西去西域就方便了许多,东归中原也方便。”
王绾对这话大是赞成,道:“公子所言极是有理。此处位置重要,着实需要一座城池。”
“公子,在这里筑城的话,需要一个城名,叫什么好?”蒙武问道。
“叫……”秦异人还真没想过这事,被蒙武给问住了。
“公子,我以为在此处筑城,最便商贾。西域的宝货虽多,最值钱的莫过于美玉了。一旦城池筑成,通过这里运到中原的美玉不知几多,就叫玉门关。”李斯一凝思,想出了城名。
“玉门关?”秦异人差一点从马背上栽下来。
(未完待续)
第六十三章 席卷西域(上)
玉门关,只要是中国人,谁又不知道呢?
着名的唐诗“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脍炙人口,是个中国人都读过。
乍闻“玉门关”之语,要秦异人不震惊都不成。
“娘嘞,战国时代不仅牛人多如狗神人满地走,就是这地名大名鼎鼎的也不在少数,上次西征把金泉弄成了酒泉,这次又弄出个‘玉门关’。幸好本公子的小心肝不错,不用怕得心脏病。”秦异人在心里不住嘀咕。
来到战国时代遇到的牛人神人不知几多,这且不说,就连地名都是大名鼎鼎的,都可以吓人,要秦异人不感慨都不成。
事实上,“玉门关”之所以得名,就是因为玉门关地处小方盘之地,连接西域和河西走廊,大量西域玉石从这里运到内地,玉门关因此而得名。
“李斯,你言之有理,就叫玉门关吧。”秦异人一瞧众人打量他的眼神,就知道需要他拍板,忙肯定道:“这名字不错!不错!”
是很不错,很考验人的小心肝。
秦异人一拉马疆,转过身,面对秦军,准备训话。
秦军将士知道秦异人要训话了,个个昂头挺胸,脸上泛着喜色。秦异人率领他们打了一个又一个大胜仗,这让将士们对秦异人特别爱戴,特别爱听他说话。
“弟兄们:这里叫小方盘,是西域和河西走廊的交汇处,过了这里,朝西去,就是西域。”秦异人没有让他们失望,开始训话了,道:“西域,对于你们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去岁冬初我们就到了这里,见识了西域的珍货……”
去岁冬初,秦军初临小方盘,秦异人从行商手里买下大量西域珍货,诸如石榴、葡萄干、苜蓿之类,用来犒军,将士们方知西域珍货之可贵。听了这话,无不是脸上泛着喜色,一脸的向往,若是能有大量的石榴和葡萄吃,那该多好。
毕竟,秦异人虽是大量购买,也是不能满足将士们的需要,行商人数有限,带的货物有限,只能让将士们尝个鲜。
这一尝就不得了,将士们从未吃过如此美味的果品,要他们不怀念都不成。
眼下,秦军终于要向西域进军了,也就是说,他们可以再度品尝这些奇异的果品了,要他们不兴奋都不成。
“……西域是个美丽的地方,却是不知华夏礼仪,不尊华夏,今儿,我将率领你们前去西域,把这片美丽的土地踩在脚下,征服西域的蛮夷,要他们尊奉华夏!”秦异人的话没有什么王道天命之类的虚言,是赤裸裸的功利之言,却是能激起将士们的激情。
“征服西域!”将士们爆发出惊天的吼声。
吼声直贯九霄,震得地皮都在颤抖。
秦异人拉转马头,一拍马背,右手猛的举起,大气的挥下,率先驰了出去。
“隆隆!”如同雷霆般的蹄声突然响起,秦军紧随秦异人,进入西域,开始了征服西域的征程。
邵运骑着骏马,来到秦异人身边。他是秦异人请来的向导,在秦异人接触过的众多行商中,秦异人最是认可这个邵运。他多次进入西域,对西域极为熟悉不说,更是留上了心眼,对西域的风土人情更是了解,一国多大,口众几多,他都能记住。更难得的是,一国国君的爱好他也知道。
可以这样说,邵运就是一本“西域百科全书”,秦异人这才决定请邵运做向导。
对于这事,邵运大喜过望,二话不说,一口应承。对于邵运之个从事西域贸易的行商来说,他最是清楚秦军此次西征的重要意义。一旦秦军西征成功的话,会为西域贸易提供无上便利。
“公子,这里刚刚进入西域,还不算苦,再过了数日,就会很辛苦了。”邵运一边驰骋,一边为秦异人解释,道:“若是迷了路,只需要顺着尸骨走便成,准会找到绿洲。”
丝绸之路就是用尸骨堆出来,人的马的骆驼的,一路上不会少。这既是行商艰辛的明证,又是指明方向的路标。
果如邵运之所言,在最初的三五天里,秦军一路轻松,没什么困难。一旦深入之后,就有麻烦了,人烟稀少,有时上百里不见人,只见路旁的累累白骨。
不过,好消息是,绿洲不少,不用愁没有地方宿营。
若是在后世的话,这些绿洲早就不复存在了,已经化为莽莽黄沙。
第七天,在一片绿洲上遇到了小宛国。小宛国的口众不多,不过三四千人,他们有一座小小的城池。这座城池在秦异人眼里,这不配叫城池,因为这所谓的城池就是用石头乱七八糟的堆成,没有章法,更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能不能挡住野兽都成问题,更别说一支大军了。
当秦异人他们出现后,小宛国一片惊惶,不知所措。
秦异人派人前去向小宛国国君说明,他们是来自中原的大军,只要小宛国归降,就能得到秦国的庇护。
小宛国国君一听这是来自中原的军队,二话不说,立时归降了。
他之所以如此痛快,是因为他听说过中原很大,中原是富饶的天堂,中原的口众比起他的国家的口众多得太多了。往昔,他还有些不信,这次他信了,因为他亲眼看见比他这个国家的总人口还要多得多的军队,他不敢不信。
就这样,秦异人他们一路西行,几乎是兵不血刃,就灭了近十个国家。
这十来个国家,没有发生抵抗,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他们不敢。这十来个国家都很小,大的国家总人口不过三两千人,小的不过数百人,他们哪有底气与五万武将到牙齿的秦军作战。只要打起来,他们会被打得种都不剩。
到了十三天的时候,终于发生了抗抵行动,其结果却是一个笑话。
在一片绿洲上,有一个小小的“城池”。这城池之小,小得让人无语,有多小?不过中原一个村庄那般大,若是在中原的话,没人会注意。在西域,这不仅是城池,还是且末国的“国都”。
且末国,是西域的小国,总人口不过六百余,就分住在国都附近的三个村庄里。
整个国家有军队不过一百三十余人。
其国王是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身材瘦削,而且此人还贪得无厌。
这天,他正在饮酒,手下向他禀报:“禀大王,有美事了,有美事了。”
“哦。何种美事?”一听美事二字,且开国王就双眼放光,眼里全是美妙的小星星。
“中原人来了。中原人来了。”这个手下忙回禀。
“中原人?太好了。中原人可是富得流油呢,比起我们且末国富得多。走,带上军队,我们这就去剿灭中原人,抢了他们的财货。”且末国王发出一阵阴笑声道:“只要得到这些财货,我们就不用为吃穿发愁了。”
在当时,中原虽然还未征服西域,不过,因为行商的关系,西域诸国知道有个中原,而且中原很富饶,是他们做梦都想的天堂。
乍闻中原人来了,且末国王能不欢喜吗?这意味着财富。
“大王,使不得,使不得。”手下忙拦住,道:“中原人这次来的不是商贾,而是军队,听说人数很多,马蹄溅起的烟尘遮天蔽日……”
“闭嘴!”手下一句话没有说完,就给且末国王粗暴的打断了,道:“中原能有几多人?能有几多军队?你也不瞧瞧,我们且末是个不小的国家,也不过一百三十余军队,难道他们的军队就比我们多?”
夜郎自大!
在当时,西域诸国虽然知道中原很大,却是各有各的解释,因为西域诸国对国家的大小定义是完全不同的。对于西域大国来说,大似乎就是这些大国那么大;对于西域小国来说,大就是他们这些小国这么大。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他们对中原的不了解,他们的眼界有限,对于大的理解有限。
“大王,我们可以换些货物,不必招惹中原人。”手下之所以欢喜,是因为中原人来了,他们可以做些贸易,可以换一些生活必须品。
“传令,集结我的大军,一定要把中原人给抢光,杀光了。”且末国君右手一挥,大气不凡,大声下令。
见国君如此一意孤行,手下要阻止也是阻止不了,只得作罢。
命令一传下,且末国的军队集中在一起,总共不过一百三十六人。这一百三十六人集中在一起,真是让人眼花缭乱。
这些人身材高矮不一,站在一起,参差不齐,颇具喜感。
更重要的是,这些人站没个站相,坐没个坐相,有的站,有的坐,东一团,西一簇,没有丝毫阵势之可言,就是比起杂乱无章的匈奴和羌,也差上好几条街。
至于武器,那就更让人发喙了。他们手里没有一件真正意义上的武器,铁兵?做梦吧!
青铜兵,有那么三五件残兵,有的是中央折断,有的只余刀头,有的只有柄和一小截刀身。至于完整的武器,还没造出来。
更多的人使的是木棍,有一部人使的是石块,更有几人连木棍和石块都没有,唯有紧握拳头的份。
盔甲?那太奢望了,因为他们个个衣不蔽体,袒胸露乳,他们连衣衫都没有穿的,你还指望他们有盔甲,亏你想得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