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妻乃大元帅 >

第334章

妻乃大元帅-第334章

小说: 妻乃大元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正好是春种季节,农院早已经开辟了一块地,准备插秧了。

    “大人,你要的种子我已经叫人买来了,天南地北各处都有,只是不知大人用这些来干什么?”蒋师傅好奇的问道。

    沈玉嘉看着桌面上二十几个袋子,里面装满了稻谷,他点头一笑,道:“把土地分隔开来,每袋种子种一块地,列好名称,是那里的种子种在几号地皮,都要记载详细,绝不可弄错了。”

    “此事不难,不过大人此举意义为何啊,我也要跟学生们道明啊,否则你看啊,这农院开学两三个月来,一开始还行,我可以教他们学习种花剪草,可是现在我已经没什么可以教他们的了。”

    沈玉嘉莞尔一笑,道:“不是让你带他们去医院学一下百草经吗。”

    “话是如此,但我们毕竟是农院的啊,总不可能以后直接做起大夫了吧。”

    “呵呵,农院的学业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我也准备让你早一批人,撰写万花录,好流芳百世,给天水学府未来的农院学子一份材料。”

    “唉,这事说起来不难,实则困难无比啊,天下如此大,花草种类数不胜数,一一记载下来,连季节和习性都要写清楚,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请啊。”

    沈玉嘉当然明白,但这事情不能不做,既然要办学府,就要有庞大的资料,只能一点点开始收集。

    “这事慢慢来吧,写说说种子的事请,我如此做,是想要试试哪一个品种的稻谷在种植后,更加适合天水的气候,稻谷是否饱满,一块地能出多少斤。”

    “啊?”

    一听沈玉嘉此言,蒋师傅是满脸疑惑啊,他惊愕问道:“这天下间的稻谷还有不一样的?”

    “你这不是废话吗。”沈玉嘉没好气的说完,神色一正,又继续道:“稻谷和人一样,有胖瘦之分,而我们要做的,便是挑肥拣瘦!”

第三卷 烽火狼烟 553。第553章 滚雪球

    蒋师傅顿感明悟,种花也是这个理,花种的好坏之分特别多,而且种花的时候要比种稻谷忙,花缺少不了呵护,否则用意凋零。

    而如今大人需要他们对稻谷也富有同样的心思,种稻谷后每日的观察,驱虫,除草以及习性气候问题,这些都要一一记载下来。

    如此一来,这让农院的学生大概郁闷,他们就是因为不识字,而且深知学字很难,故此就来这地方务农,但没想到还是要识字。

    啥时候连种田的都变成文人墨客么?

    天水学府规矩不少,但也都是一些小问题,唯一让大部分学子郁闷的,就是识字,人人都要学,导致工院和农院的学子,每天都抽出一部分时间到稚院串串门,和一帮子小屁孩念三字经。

    天水学府每日开销很大,就算有工院学子做的商品拿出去贩卖,也贴补上其他几院的消耗,不过因为天水学府的存在,短短三个月里,竟然把整个天水的经济拉高三倍。

    全学府的笔墨纸砚,艺院乐器、服装,工院的铁矿、木材,医院的药材,上千人的伙食等等,每日都需要大批量的,比之皇宫所需更大。

    当然,学府也有许多可以自给自足的地方,比如艺院女学子的服装,可以在工院织艺堂制作,乐器也准备又木艺堂接受,如此一来,手工费全部免除了,同时也能精进学子的手艺,可谓是一举两得啊。

    当然,这不是说天水商人就没法赚钱了,反而因为技术整张,耗材数量也越来越大,天水商人洞察这一点后,不少都从制作改成运送耗材。

    没办法,天水学府学子的技艺是越来越强,三个月来,随便一个学子,手艺活比起外面的老师傅都不差了多少,这让天水的老师傅们郁闷的差点吐血,不过也有一些庆幸把儿子孙子送进学府学艺的师傅,这可是明摆着偷师,不学白不学,并且成果也没有让他们失望。

    当然,也有一些手艺高超的,比如刺绣、乐器等等,这就不是短短三个月就能练出来的,特别是乐器,工院做出来的乐器十有八九都过不了凤元娘那关,更别提要拿出去卖了,只能返送回去加工。

    这些都是精益求精活,短时间内沈玉嘉没什么指望了,况且他也没时间处理这些。

    农院开始忙碌了,而艺院准备下一次善演,文院依旧没什么改变,其它各院也稳而有序的进展着,唯一让沈玉嘉开始苦恼的就是存货了!

    太多了,学府每天出产的东西,在这一个月来数量剧增,光是天水一个城池已经消不了了。

    这事情太过重要,存货越多,越是证明了学府的收入减少,为此沈玉嘉只能找上了姑姑英夫人。

    跟着天水学府收益的商家,最的大莫过于英家了,英家本来就是主攻运输的,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甚至远至西域番邦。

    英夫人早已经知道学府存货问题,所以在这一个月来,她开始派人到处查看,寻求商机。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可真是吓一跳啊。

    天下大乱,到处都不好做生意,冀州因为抗蒙,日子已经苦巴巴了,梁州正在被颜程和萧穆兵分两路的狂轰滥炸,谁傻到过去做生意啊,而西域那边,忽必烈虎视眈眈,蒙古一路西征,都不知打到哪里了,导致塞外的商人也越来越少。

    最后气得英夫人一拍桌子,惊得十几个英家掌柜瑟瑟发抖,可听到英夫人最后一句话时,他们身体不是颤抖了,而是摇摇欲坠了。

    主攻豫州!

    这豫州哪儿啊,可不就是北贴黄河,南挨长江,西靠长安,东临青扬的中央之地吗,这可是当即中土的主战场啊。

    跑到主战场去做买卖,而且还是正当买卖,这东家究竟有多烧脑,就不用解释了吧。

    可是在人家英夫人看来,这难民多了,朝廷不能不管吧,这衣食住行样样需要,学府虽然不造房子,可是你家里的座椅板凳,身上的春秋着装,厨房的锅碗瓢盆,菜刀砧板能缺少吗!

    英夫人这明显是要赚朝廷的钱啊!而现在朝廷里最大的,可不就是你侄子的宝贝女儿吗,所以这是老子吃儿子,自家人干起来了。

    “朝廷的税收来自百姓,百姓的收入来自本事,多大的本事就有多高的收入,收入高了给朝廷的钱自然就多了,而朝廷的钱是拿来干什么的,是修桥铺路,还是赈灾救济?都不是,但也是,如果没有人把朝廷的钱弄出来,百姓的生活也不好过,所以不止是东墙要拆,连西北墙都不能放过,而且要拆彻底,拆到什么都没有,先得把这个房子地基给我做好了,做稳了,才有望层层攀高。”

    这是沈玉嘉姑姑的话,只不过他改了一下,用来对陆纪元说。

    之前陆纪元听到沈玉嘉要把学府商品让他运到豫州,可把他吓傻了,作为商人,他岂有不知这豫州行商的艰难啊,那边直到现在还在打着呢,赵家三天两头就去攻打一个城池,大小不论,进城便豪取,逼得百姓向西北迁移,全部都跑到了洛阳。

    但是如今听到大人这话,陆纪元有些惊愕了,因为他知道大人的身份,没想到他竟然连自己女儿的钱也想赚,这……这丫的可真是商人啊!

    “赵家想要让难民把鄢国拖垮,先做婊子再立牌坊,想成王败寇,殊不知,鄢国的后盾岂是这般薄弱的!”沈玉嘉抿了一口茶,翘起二郎腿道。

    陆纪元擦了一把汗,点头道:“大人的意思我明白,不过这商品到了豫州,朝廷会给钱吗?”

    再怎么说,陆纪元在学府也有百分之五的股份,可不要小看这个五,陆纪元能在短短三个月把债务还清,靠的就是这个五。

    而如今,沈玉嘉要把商品弄到豫州,而豫州的情况,啧啧,实在是不乐观啊。

    “放心,朝廷缺少不了我们,而且我们的东西都不贵,只是材料价,半点手工费都不收,你说朝廷能不乐意吗。”

    “是是,大人说的极是,先讲商品铺开,保证不亏才是王道啊!”

    “你明白就好,此事便交由你去处理了。”

    “小人明白。”

    陆纪元精通运输,而且是沈玉嘉信得过的人,不交给他能交给谁,英武安果然不错,还是沈玉嘉的姑父,但是他姑姑不许,而沈玉嘉也不想找他,此人在自己困难时,一点援手都不出,只看眼前利益,而英家产业能这么大,也不是他的功劳,他顶多就是个富二代,甚至好几十代了,英家的大小事情,其实现在都是姑姑打理,但也不是说英武安毫无用处,其实这家伙只要天天去花天酒地,就能给英家带来巨大的利益。

    但本事能力,比起陆纪元这种白手起家的人差了不止一星半点。

    天水自古便是商埠重镇,干运输的人多如牛毛,而陆纪元能从白手占得一席之地,能力自不必说了,唯一的毛病,就是这家伙太胆小了。

    当然,这个胆小不是对于生意,而是他接下来的话。

    “大人,您现在也贵为皇父了,手底下肯定有不少高手吧,这豫州说远不远,但说近绝对不近啊,如今天下大乱,盗匪猖獗,我怕……”

    “得,我明白了。”

    沈玉嘉淡然一笑,道:“八名血狼卫,外加百名火枪手护送,可以安心了吧。”

    “嘿嘿,安心了。”陆纪元当即便满脸笑容。

    “此去豫州,路径城镇时,大小事情都有朝廷接手安顿,你不用费心什么,但你要切忌,若是这些官员想伸手到我们头上,绝不能答应。”

    对于路径一地,被咬一口之事,陆纪元已经见怪不怪了,对于这些事请处理也很好,都是先喂你一口,在让你吐出半口,长此以往大家都有赚,不过现在,陆纪元不用点头哈腰了,因为后面已经站着一座坚不可摧的高山。

    有钱有势就是不同,沈玉嘉现在是想做就做,只要他所指之处,那怕是刀山,也给你踏平了,宛如滚雪球一样,在未来的半年里,便将整个雍州颓废的经济给拉回来,甚至连同豫州也受益匪浅。

    当然,这是后话,而且那时候的沈玉嘉也没有参合太多了,因为今儿个他收到了一封信,让他无比苦恼,却无可奈何的信。

    老婆大人上一次来信是什么时候?去年?前年?

    沈玉嘉掐指一算,不由摇头一笑,和颜芷绮处到现在,他还是头一回收到她的信。

    若说这信中内容肉麻的,还是冷淡点,那怕是一句吃了没的无聊话,也足够沈玉嘉高兴半天了,然而,这一句:“给为妻准备百万两!”是什么意思?你丫的连先一句“相公”两字也嫌麻烦?还八百里加急呢,可真有你的。

    “真当我是财神啊。”

    拿着信件的沈玉嘉捂头苦笑一阵。

    “二公子,大夫人信里说什么了?让你这般高兴的。”杨茂端着洗脚水走进屋里。

    “没什么,对了,豫州最新的情报收到了吗?”沈玉嘉收起信件问道。

    “昨天就到了,大致情况和上个月一样,但唯一不同的是,大夫人让大军卸甲归田了。”

    “嗯,她倒也是聪明了,若是一根筋打到底,谁受得了啊。”沈玉嘉点头道。

    “听说大夫人身边有一位能人帮她出谋划策,大夫人是言听计从啊。”

    沈玉嘉闻言苦笑一声道:“你是不知道你家大夫人啊,她是只听对的,不听错的,在大义面前,连我这个丈夫都坑,她可真狠啊!”

第三卷 烽火狼烟 554。第554章 美人齐叹

    洛阳军营,颜芷绮满脸煞气的走入帐中,将金盔随手一方,冷冷道:“赵家真是欺人太甚,故意用假情报欺骗我等,待我率军援助登封时,这帮贼子竟然调头攻打了阳城,若非我早先洞察,及时赶到,阳城怕是要沦陷了。”

    “嗯。”

    楚苓君坐在床榻旁,随口应了一声。

    颜芷绮很少动怒,但是最近和赵家小规模的连番交手,已经让她火大了半个月。

    赵家本来只是一群上不得台面的家伙,将士素质极低,可是短短半年里,竟一扫匪气,战力高涨,连颜芷绮手底下许多得力将士都在赵家军面前吃了大亏,现在连自己都绷着神经,时刻警惕赵家的一举一动。

    “赵家下次不知又要干什么,军师可否猜测出?”颜芷绮皱眉问道。

    但是这一次楚苓君并没有回答,仿佛在全神贯注的看着什么,颜芷绮大概好奇,转身望去,只见这妮子拿着一封信件,正津津有味的默念着。

    “是何处军……”

    颜芷绮一边说着,一边走过去,可这话还没说完,就看到信里别扭的字迹,虽然这个字迹大有长进,已经从三岁升到六岁,可颜芷绮还是一眼认了出来了,没办法,这字迹每隔半个月就收到一份,她能记不住吗。

    瞬间,她凤目一瞪,夺过信件喝道:“你干嘛偷看我的家书。”

    楚苓君这才抬头看着她,似笑非笑道:“这可不是家书,而是正事,至于家书,在这里呢……”

    说罢,楚苓君从身后又拿出一封信,并且还是密封无拆痕的。

    颜芷绮不由俏脸一红,赶紧也将此信夺取,揣着两封信就走到一边,坐下细看起来。

    楚苓君百无聊赖的躺回床上,伸了一个懒腰,素手沿面,摆出一副美人横陈的诱人姿势,笑看颜芷绮道:“这也就是你,若换做其他将士,别说阳城保不住,恐怕连登封也要变成赵家的了,不过说来也挺奇怪,听闻以前赵家只不过靠着一个宁丑,其余人不过尔尔,但现如今,实力大涨,军心渐稳,看来,应该是有不少前梁叛将加入了。”

    楚苓君人聪明,样儿美,可以说啥都好,但偏偏就是这个毛病让颜芷绮有些受不了,她太喜欢跟人唱反调了,但颜芷绮和她说正事时,这妮子在旁边一声不吭的偷看自己的家书,当自己抛开烦恼事,细看相公命人送来的家书时,这家伙就和她提正事了。

    但说到正事,颜芷绮立即就把家书一放,点头道:“前梁叛将的确能人不少,前段时间彭将军还和曾经的同僚打了一仗,虽说是身负未分,可战场是在我们这边,战后的局面都由我们费力收拾,赵家则是拍拍屁股走人,真叫人气愤。”

    颜芷绮很少骂脏,什么屁啊,娘啊,连沈玉嘉都从未听过,可在楚苓君面前提起赵家时,她竟然管不住自己的嘴巴了。

    “对了,你相公来信说,百万两是不可能的,但可以给予豫州难民极大的帮助,不知这帮助是到什么地步!”

    楚苓君话锋一转,再次回到了家书上。

    颜芷绮没好气的瞪了这妮子一眼,目光落在信纸上,扶腮笑道:“我相公自然有他的办法,既然他肯答应出手,就就不会让我失望的。”

    “真酸。”

    楚苓君极为不满的冷哼一声,颜芷绮受不了她拉东扯西,她又岂能受得了颜芷绮的闷骚劲,在外面看起来是有模有样,威风凛凛的女元帅,可这到了闺中,啧啧,比我十岁时还要幼稚,也不知那沈玉嘉看中他哪一点,……莫非,就是胸前沉甸甸的那玩意?

    “累赘。”

    再次不满的冷哼一声,楚苓君再次话锋一转道:“黄河水患已经防备好了,半成将士都卸甲归田,劳苦耕种,可要等到收成之日,还有四个月,在这段时间里,赵家肯定要想尽法子的给我们添堵,而鄢国刚刚建立,全国难民的数量还是天下最多的,如今是要钱没钱,要粮没粮,就算有人力,我们也养不起,别看赵家四处祸害百姓,但也就是汴洛中间线这一条,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