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妻乃大元帅 >

第39章

妻乃大元帅-第39章

小说: 妻乃大元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颜芷绮不卑不亢的拱手应道:“是。”

    “那么本王问你,你与这红衣女子是何关系?”

    “好没关系。”

    “没关系!没关系你怎会和她同做一匹马?”

    “受人之托!”

    “受谁之托?”

    “扬州举人,罗泾阳!”

    “哦!”

    六王爷闻言,眉头一皱,他看了一眼童景焕,而童景焕也和他对视一眼后,便一拍惊堂木,纷纷道:“传,扬州举人,罗泾阳上堂。”

    没过多久,罗泾阳便来到了衙门里,他目不斜视,微微对着堂上三位大人鞠躬后,便自我介绍道:“小生罗泾阳,不知三位大人找小生何事?”

    “罗泾阳,本官问你,昨日午时三刻,你可有委托颜芷绮,帮你送走一位红衣女子?”

    “确有此事!”

    罗泾阳点点头,额后解释道:“这位女子脚腕扭伤,小生见她可怜,便邀请到茶楼里休息,而碰巧这时,颜校尉路径茶楼,小生便劳烦颜校尉将她送回家。”

    “只是碰巧?”童景焕喝道。

    “的确是巧遇!”罗泾阳一脸泰然自若的回道。

    未等童景焕继续问话,六王爷又不合时宜的插嘴道:“你乃是扬州举人,在这之前,有如何认识颜校尉?”

    “小生之前也并未认识颜校尉,只是先认识她的夫君,沈玉嘉,而后才认识颜校尉。”

    “那这般说来,你与沈玉嘉又是何种关系?”

    “在龙亭结识的酒友!”

    “如此一来,你的话,本王可就不信了!”

    这六王爷又来这一招,沈玉嘉眉头一皱,他正要上前说话,却发现罗泾阳微笑道:“非也,若只是相识,便做不得证人,那在此,小生斗胆说一句,倘若王爷犯法,那普天之下,还有谁能作证?”

    “你!”

    六王爷闻言是大怒啊,他起身便质问罗泾阳,怒道:“你胆敢污蔑本王!”

    罗泾阳丝毫不惧,微微一笑,道:“王爷息怒,小生只是比喻而已,我虽与沈玉嘉相识,却未必就是朋友,更谈不上为了他一个无关紧要的人,而上堂做假证,罗某之前的话,绝无虚言,望各位大人明察秋毫!”

第二卷 汴梁风云 第七十章 结案

    罗泾阳言辞凿凿,就连沈玉嘉也没想到,这罗兄说起谎话来,那叫一个不卑不亢,简直和真话就没两样。

    六王爷怒极反笑,冷笑一声,坐回原位后,便朝着童景焕道:“这罗泾阳不可轻信,先查清楚他的底细!”

    童景焕点点头,正要开口,突然,从头到尾一直不吭声的侍御史大夫,赵立廉开口了。

    “就算查出此子的底细,又能如何?现在首要的是要弄清楚,谁才是泄露试题的罪魁祸首!”

    “依赵大人的言,这的确是首要的,可不找出红衣女子,这祸首又从何处寻出啊?”童景焕皱眉道。

    赵立廉微微一笑,这位与六王爷年纪相仿之人,容貌却仿若六旬老者,他一捏山羊须,半眯着眼睛扫了汪财靖一眼,才道:“汪财靖身为举人,脑子应该很好使,这记忆定然不差了!”

    闻言赵立廉此言,众人都是一愣,还为明白过来,他便笑道:“昨日知道此事后,本官已经命人去调查了,而在今天破晓时分,正好被本官抓住一人,来人啊,把他带上来让众位瞧瞧!”

    随着赵立廉话语声刚落,立即,便有两名身着如同锦衣卫般衣着的人,压着一个中年人走入堂内。

    沈玉嘉一瞧,不由心下一惊,这人,不正是他昨日和杨茂敲晕的家伙吗,他怎么就被抓住了呢?

    而汪财靖看到这人上堂后,更是大惊,他正吓得汗流浃背,斜眼望去目光,希望姑父六王爷帮他,然而却只看到六王爷对他使眼色,他顿时明白过来,立即指着中年人叫道:“是你!你这贼子,害得我好苦啊!”

    他的这一番话,看似逼真无比,可岂能骗得过沈玉嘉的眼睛啊,不过沈玉嘉也乐的看戏,只要祸事没有牵扯到自己家人这一边,他可不管你们的死活。

    那中年人才刚张张嘴,突然惊堂木一响,他吓得浑身哆嗦,颤颤发抖的跪爬在地上。

    赵立廉摸了一下山羊须,微笑道:“此人名为王贵榕,乃是翰林待诏,昨日在翠蜂坊与汪财靖见面的,便是他!有什么要问的,童大人你尽管问!”

    听到赵立廉的话,堂上堂下的人,都齐齐将目光集中到王贵榕身上,童景焕更是一拍惊堂木,喝道:“王贵榕,本官问你,究竟是何人给你的试题?”

    这童景焕的问话,都喜欢深入一步,他明明还为确定当时王贵榕手里有没有试题,就拍板定钉的认为王贵榕是拿着试题去交易的,并还询问他试题从何而来。

    这要回答不够谨慎,麻烦可不小啊,所以之前沈玉嘉才回暗骂这家伙的无耻。

    王贵榕可不似沈玉嘉,现在他是彻底慌了神,哪里还顾得上这些啊,闻言便立即颤抖的回道:“是下官偷来的。”

    “哦,从何处偷来?”

    “前几日,下官碰巧遇见翰林大学士,项笙项大人,拿着一卷文书走进翰林书房,下官便好奇跟过去,发现项大人在里面耽搁许久,才趁着他上茅房之际,下官偷偷进去看了一眼,发现那书卷正是科举试题!故此,下官才见财心起,将试题内容廖记于心,这才跑回家模拟一份,想借此发笔横财,求大人饶恕啊!”

    稳坐中堂的童景焕虎目一瞪,刚刚抓住惊堂木,却突然余光瞧见,不远的六王爷怒急起身,指着王贵榕喝道:“好你个王贵榕,买卖试题不成,还要污蔑他人,来人啊,大刑伺候!”

    六王爷都叫动刑了,这些衙役也不敢不唯命啊,一时间,杀威棒一顿狂轰滥炸,把王贵榕打得口角流血,简直晕死。

    童景焕和赵立廉都是冷眼瞧视,默不作声,任由六王爷命人把王贵榕打昏,拖下大堂后,更是直截了当的说:“罪魁祸首已被捉拿,此案就此了结。”

    六王爷这明显是要包庇外甥,而赵立廉他只要保护自己的属下沈玉翰便可,至于童景焕,虽然一向是为人正直,可他也不傻,否则也混不到京都这个位子上了,犯不着这时候钻牛角尖。

    一个王贵榕,便让盗取试题一案就此完结,虽很多人不快,特别是沈玉嘉,看着一脸轻松的汪财靖,心下就气不打一处来,不过他也算是最希望这个结果的人,只要大哥和老婆大人没事,那比什么都重要。

    “好了,都没事干啊,快散了吧。”

    老神在在的赵立廉说着,起身走下台阶,沈玉翰连忙上前称谢几句,惹得赵大人哈哈一笑,道:“放心,只要不真是你做的,再大的帽子,也有老夫帮你顶着,回去休息吧,明天别忘了来御史台!”

    “多谢大人,恭送大人!”沈玉翰再次称谢几句,这才送走赵立廉。

    而这时,沈玉嘉早已经来到颜芷绮身边,拉着她的小手,嘿嘿笑道:“没被欺负吧,那啥鞭子和烙铁,都没往你身上招呼吧!”

    “相公是想看吗?”颜芷绮露出两个小酒窝道。

    “当然想看,不过,现在看的代价太大,咱还是留着日!后吧!”

    颜芷绮若是能听出沈玉嘉话里的弦外之音,那可真是奇迹了。

    罗泾阳走过来对二人一拱手,调笑几句沈兄后,便洒然离去。

    这时,汪财靖跟着六王爷路径沈玉嘉一旁时,还冷冷望了他一眼,那眼含杀机的目光,让沈玉嘉微微一惊,暗想和这小子的仇,是越来越大了!得想个办法,弄死他才舒服。

    以前沈玉嘉是想归想,却不会专门去做,汪财靖不整他也就罢了,他是懒得理会,可现在不同,现在的汪财靖已经下定决心了,自己不死,他是绝对不会舒服,那么为了自己的舒服,他沈玉嘉袖子里的墨沉刀,可不能再素了!

    当初陶大给沈玉嘉墨沉刀时,就已经告诉他,墨沉刀是一把沉默的刀,希望他人跟刀性,在汴梁里学会沉默,否则引来不必要的麻烦,但是,刀虽然是沉默的,可人却是醒着的,所以,该出手时,就不能浪费它的锋利!

    众人先回到沈府,扫清晦气,大吃一顿,期间,大哥沈玉翰少不了要责骂一顿沈玉嘉,让他日后少去接触这些,否则还会像昨天一样,给他带来杀生之祸,对于这些,沈玉嘉表面上接受,心底却在暗骂,骂的不是大哥,而是尹天左,他是万万想不到,尹天左居然会用他这颗棋子,好在自己补牢补快,否则可麻烦了。

    当沈玉嘉这样想着时,却听到大哥告诉他,就算没有他插手,这一次他们也不会遇到真正的凶险,毕竟,赵立廉可在后面为他撑腰呢,有这位正二品大员在,天塌了,都能顶着,何况是这等鸡毛蒜皮的小事呢!

    对于查这些事情,御史台可是要比衙门捕快厉害多了,这大齐朝的御史台,就如同沈玉嘉所知的明朝锦衣卫,那可是手眼通天的主,实力杠杠的。

    听到这些,沈玉嘉心底虽然有些不快,但也不得不承认,他知识量的确比这里所有人都强大,但是对于很多细节方面,就弱小如蚁了,今天堂上,他的小把戏直到用完,案情还是毫无进展,而赵立廉只是在最后补上一刀,便能结果了案子,这等人称之为老谋深算,那是理所当然啊。

第二卷 汴梁风云 第七十一章 大齐局势

    所谓,一家喜一家愁,沈玉嘉是高兴了,而在汴梁另一侧大宅中,汪财靖则要可怜许多,他从进门就一直被跪倒现在,双膝都快磨出血来了。

    汪财靖的姑姑,汪王妃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出声祈求道:“王爷,饶过财靖吧!”

    “饶!哼,这一次不给他点教训,指不定还会惹上什么麻烦,一点自知之明也没有,沈家和尹家这趟浑水,也是他能沾惹的吗,胡闹!”

    “财靖也是因为被那沈玉嘉欺负,所以一时气不过来,才想要整治一下对方,却没想到把事请能成这样,他还年轻,吃一次亏已经足矣明白很多了,求王爷饶恕他吧。”汪王妃继续求情道。

    “你知道什么。”

    六王爷没好气的瞪了王妃一眼,这才解释道:“你认为事请真如表面这样!随便一个出来背黑锅就没事了!我告诉你,这事是完了,但付出的代价,可太大了,你看看现在这小子,他在司徒婉晴心目中到底成什么样了,本王好不容易让司徒仲博接受这门婚事,可这一下,全完了!”

    六王爷所担心的,根本不是汪财靖姑侄俩明白的,现在听到六王爷这样一说,汪财靖才醒悟,对啊,自己在司徒婉晴心底的形象,可算是全毁了!

    而接下来,六王爷更是明确的告诉他,一旦这门亲毁掉,那么雍州便可以改姓沈了!司徒仲博毕竟老了,撑不了几年便要辞官,本想让他父亲汪伦,在这几年里多磨练一下,好接替这个重位,稳住雍州的太平,可惜,被汪财靖这一闹,婚事毁了不说,他父亲汪伦更是别想插脚按察使一职了,而现在沈玉翰是越来越受重用,若过上十年八载,直接调配会雍州接任按察使,也不是不可能。

    “财靖,你要知道,本王和你汪家,绝对不能参与到任何官宦世家的斗争中,我们要保的是大齐的太平!沈傅现在无法在雍州一家独大,就是因为有司徒家在,若是司徒仲博一旦辞官,那么在雍州便没有与沈家抗衡的力量了,届时他们可以为所欲为,就算割地举旗,自封为王都有可能!为了防止这类事情的发生,我们必须想尽办法,把沈家的力量给持平了,明白吗!”

    “侄儿明白了!”汪财靖这下算是彻底知道,自己的祸,究竟闯多大了。

    “明白就好,本王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在科举之后,必须再次争取到司徒婉晴的青睐,否则我留你何用!”

    这最后一句话说出了,吓得汪财靖和汪王妃全身冷汗直冒。

    大齐能有今天的繁华,建国以来从未出现过乱臣贼子,就是因为有一群人,一群时刻为大齐太平着想的人,木秀于林风必吹之,他们只要发现谁势大了,就斩去他的枝干,捏碎他的种粒,任其枯老而死。

    为了此事,不惜违背良心,杀亲杀子,甚至冒着边疆失守的风险,也要削弱某些强大将门的人丁,为了避免他们的崛起,图谋大齐江山,这群人是什么都愿意做,这其中就包括六王爷。

    一直以来,大齐的先辈们,付出了多少心血,暗杀了多少英才,才换来今日的太平盛世,可这一切都在对方没有提防大齐的情况下,如今两百多年过去,就算再愚蠢的世家,也嗅到了背后袭来的危机,他们开始防范了,自己培养暗卫守护家园了,一个又一个的强势家族崛起了,十多年前的沈家其实还不算什么,若不是他们与颜家订亲,恐怕根本就入不得六王爷眼中。

    在大齐东南,有比沈家更加强势的豪强贵族,已经把六王爷等人派去的刺客杀死好几批,而在西南,更让人头疼的,还是益州与大理国的联合,纵横南蛮之地,虽然还没有起兵造反,但也绝不会拖太久了,他们要等一个时机,一个让天下人信服的借口。

    这些家族一旦联合起来,绝对拥有与大齐抗衡的能力,所以打起来,鹿死谁手根本说不清,现在六王爷把全身心,都投入在雍州、冀州、幽州这北方三大块上,只要持平了这三州,那么就算南下起兵,他们也有抗衡之力。

    所以到了这个节骨眼上,被汪财靖这一闹,可见他有多愤怒了。

    现在北蒙可汗,窝阔台已经派次子阔端,已经兵临幽州,让他万分担忧,倘若再无法掌控雍州,那么无疑是失去了左右双臂!

    现今,表面上的大齐是国泰平安,其实为了强大自己的小地方,增加人口,这些地方好强,把管辖地是治理的井井有条,并且私底下,各方的交手已经不下千百次,都想吞并周边势力,朝廷是越来越不敢罢免他们的官职,甚至只要来一个子嗣,他们就封一个官衔,就是怕这些人有借口起兵造反。

    在大齐立国一百七十年以后,除了天灾,基本上没有什么祸乱,百姓的日子是过的越来越舒服,而当时的朝廷,也乐的见到这一幕,可是,等他们发现事请不对劲时,已经晚了。

    国之根本,乃是百姓,这老百姓可不管你大齐为何物,他们只要看谁能让他们吃饱饭,穿暖衣,四墙片瓦遮风雨,就认谁做青天,你若是把青天老爷的儿子杀了,亦或者陷害了,这群人可就跟你没完了。

    现在大齐的局面很尴尬,曾经所做过的事请,已经不用去纠结对错了,此刻是能保一时,算一时。

    知道现在大齐局面的,六王爷等人还在苦苦支撑,他们坚持守护,但自然有人想要打破这个僵局!这其中就包括尹天左。

    尹天左何等才学,精明如他,一腔热血怎会只发泄在一个女子身上,官家赐婚,看似风风光光,能与帝王世家成为亲家,实则却是这位陛下,想要虚弱他尹家,等父亲尹丞相退位后,那么尹家除了这门亲,便什么都不是了!

    如此结局,对于一个有野心有抱负的年轻人而言,根本无法接受,所以他急着要打破僵局,不断的算计,从汪财靖到司徒婉晴,在到沈家,只要雍州一乱,天下便大乱,而作为出头鸟的雍州,定然会是朝廷第一个剿灭的对象,届时,自己安插在雍州的人马,何惧无用武之地啊!

    “算算日子,玉门关应该快破了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