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小驸马 >

第64章

三国小驸马-第64章

小说: 三国小驸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诛夷逆乱,尊立太宗,故能道化兴隆,光明显融,此则大臣立权之明表也。董卓暴虐,饕餮放横,伤化虐民,因赃假位,舆金辇璧,输货权门,窃盗鼎司,倾覆重器。董卓本无令德,狡锋侠,好乱乐祸。今董卓侵官暴国,扶立伪帝,忠义当提剑挥鼓,发命诸郡,收罗英雄,弃瑕录用,与帝参咨策略,谓其鹰犬之才,爪牙可任。至乃卓愚佻短虑,轻进易退,伤夷折耱……使其彷徨东裔,蹈据无所。卓放志专行,胁迁省禁,卑侮先帝,败法乱纪,坐召三台,****朝政,爵赏由心,刑戮在口,所爱光五宗,所恶灭三族,谈者蒙显诛,腹议者蒙隐戮,道路以目,百寮钳口,尚书记朝会,公卿充员品而已。是以天下之民,都有吁嗟之怨。历观古今书籍,所载贪残虐烈无道之臣,于卓为甚……豺狼野心,潜苞祸谋,乃欲挠折栋梁,孤弱汉室,除灭中正,专为枭雄。今奉大汉威灵,折冲宇宙,长戟百万,胡骑千群,奋中黄、育、获之材,骋良弓劲弩之势,雷震虎步,并集虏庭,若举炎火以飞蓬,覆沧海而沃炭,有何不消灭者哉?当今汉道陵迟,纲弛纪绝。卓以精兵,围守伪宫,外称陪,内以拘执,惧其篡逆之祸,因斯而作。乃忠臣肝脑涂地之秋,烈士立功之会也,可不勖哉!董卓残忍暴虐,大失民心,扶持伪帝,致天下纷乱等,董卓实大汉自古第一(国)贼。(此词也屏蔽,泪!)

诸侯群起响应,东郡太守曹操、长沙太守孙坚、汉中太守张鲁、镇西将军韩遂、征西将军马腾、护乌恒校尉公孙瓒,河内太守王匡、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岫、幽州刺史韩馥、荆州刺史刘表、益州刺史刘焉、扬州刺史刘瑶、陈留太守张邈皆愿出兵。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晋阳太守袁绍、南阳太守袁术亦发布表文,传示天下,响应齐郡朝廷号令。

姜述发出军令,令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岫、幽州太守韩馥、扬州刺史刘瑶、东郡太守曹操、长沙太守孙坚、护乌恒校尉公孙瓒,河内太守王匡、南阳太守袁术、陈留太守张邈等约期至虎牢关集合。令荆州刺史刘表、益州刺史刘焉、汉中太守张鲁、镇西将军韩遂、征西将军马腾、晋阳太守袁绍等六路兵马,从南、西、北三个方向,约期向洛阳发动攻击。一时间天下涌动,众诸侯分拨兵马,各怀心思,依令发兵。

众诸侯如此响应,实乃董卓不得人心。其乘坐青盖金华车,爪画两,时人号曰竿摩车,此逾制之举。其弟董为左将军,封侯;其侄董璜为侍中中军校尉典兵;宗族内外并列朝廷,此任人唯亲。公卿见到董卓,谒拜车下,董卓不为还礼,招呼三台尚书以下自诣董府启事,此不敬百官。常诬良民为盗,先断其舌,或斩手足,或凿眼,或镬煮之,未死,偃转杯案闲,会者皆战栗亡失匕箸,而董卓饮食自若,此暴虐残忍。

正德二年四月二十四日,姜述统兵六万到达虎牢关。前锋何苗领兵六万,已在关下扎下大营,闻听姜述统兵赶来,会同部将大开营门迎接姜述入帐。

何苗与袁氏有杀兄大仇,落座后问道:“听闻袁绍、袁术兄弟响应朝廷,未知齐侯何意?”

姜述挥退众人,笑道:“董贼与袁氏合力,与我等势力如何?”

何苗默然一会,道:“若我等会合各路兵马,实力强出董贼不少。”

姜述摇头道:“诸侯各怀鬼胎,焉能相信?刘表、刘焉、刘瑶等自守之辈,响应朝廷为大义所逼尔。韩遂、马腾皆为争权夺利,行远交近攻之策,安能听从朝廷之令?众位诸侯虽众,曹操、孙坚、公孙瓒或有恢复之心,余者皆各怀心思,焉能全力相助?因此诸路兵马虽众,可使其造势,却不敢信任。仅我朝兵马,与董袁势力如何?”

何苗盘算一会,道:“或会弱些。”

姜述道:“若董贼与袁家反目,董贼与我朝实力如何?”

何苗道:“此消彼长,自是不如。”

姜述道:“若使袁术为前锋,董卓当如何?”

何苗道:“董卓性格暴虐,必与袁家反目。”

姜述笑道:“董卓斩了袁愧,袁家会如何?”

何苗道:“不共戴天也。”

姜述道:“我等为陛下等人复仇,需要必胜。有必胜之道而弃之,非智者所为。若我朝现今不纳袁术、袁绍,其无所倚,定会依附董卓。袁家四世三公,其势力不容小觑。董卓手握重兵,为其锐器,因此我等欲要报仇,就要先拔其牙齿。牙齿拔出,即使贼子为猛虎,也是没牙的老虎,又有何惧?”

第一卷姜述篇第115章恢复洛阳2

何苗思忖片刻,道:“袁术、袁绍等不怕董卓杀了袁愧全家?”

姜述道:“袁愧居三公之显要,又得董太后看重,袁家底蕴深厚,又有推举董卓辅政之功,以为董卓不敢杀他。董卓何许人,如何会吃这个亏?卫将军心意本侯焉能不知,且请忍耐一时,静候佳音。”

越几日,诸军皆至,共到姜述帅帐聚齐。刘岱、孔岫、韩馥、袁术、张邈、曹操等,与姜述原本相识,刘瑶、孙坚、公孙瓒、王匡却是初见。姜述道:“今得陛下信重,统兵来讨董卓,诸位前来相助,皆社稷忠良之臣。若回临淄,必向陛下陈述诸位忠义。”

众人谢过,各自落座。姜述望向袁术,道:“公路忠义之心,可为天下人表率,然今攻取洛阳,公路不合适同去。且请引兵归去。”

袁术此次引兵前来,并无出力的打算,只想趁此良机赚取名望,又可借机窥视众诸侯实力,却没有料到姜述竟会如此,道:“术引精兵,讨伐无道,上应汉德之心,下应万民之求,怎好无功归去?”

姜述笑道:“你父袁愧身在洛阳,非疑公路通敌,而是担心你父为董贼杀害,并无他意。”

姜述此言却是厉害,点明袁术或有通敌之嫌,若是袁术返回,则会坐实此言;若是袁愧遇害,也是袁术考虑不周。无论袁术如何选择,此次捞取声名之举,则是无所收益。

袁术思忖片刻,道:“父亲素为董太后所重,董贼未必有胆下手。况且为国杀贼,万死尚且不辞,况且破家乎。”

姜述闻言,心道袁术并非史上所言草包之类,话语大义凛然,为其加分不少,今日又不能与袁术翻脸,不再与其争论。笑顾众人道:“今欲兵分两路,一路攻打虎牢关,另一路攻打武关。诸位以为如何?”

众人皆认为虎牢关坚固,不可强攻,武关虽然绕路偏远,但是地势平缓,关墙失修,远远不如虎牢关坚固,因此分兵之举也是合理。众人皆道此法可行。

姜述又笑道:“本侯欲领所辖兵马攻打虎牢关,诸位谁愿与本侯同肩作战?”

众人认为攻打虎牢关损伤必众,姜述势力独大,又有大义之名,倘若借机消耗众人兵力,却是有苦难言,众人心怀鬼胎,相互看看,并无一人出言。孙坚见状,内心委实看低众诸侯,奋然道:“坚愿随大将军攻关。”

姜述道:“文台公其志可嘉,先请落座。既然如此,除文台部以外,其余诸军合兵一路,以刘瑶为主帅,刘岱为副,袁术为前锋,曹操为合后,攻打武关,三日后大军开拨。”

姜述下达军令,众人各自回营,整顿兵马,准备粮草。三日后,姜述、孙坚出营相送,目睹诸军渐次行远,孙坚忽道:“向日小女惊扰大将军,且请见谅。”

姜述笑道:“此少时趣事,有何怪罪之处?香儿最近可好?”

孙坚答道:“自得大将军激励,乖巧许多。只是经常吵着到临淄见你,让我夫妇头痛得很。”

孙坚与姜述此前并无交集,孙尚香就如润滑剂一般,几句话便让陌生感消失,言谈也变得随意起来。

姜述笑道:“回帐细说。”

两人回帐落座,聊了数句家常,孙坚道:“虎牢关雄伟险峻,大将军为何舍易攻难?”

姜述摇头道:“雄关于我若同平地,文台公勿忧,破关之事由我部负责。文台公只需整顿兵马厮杀便是。”

孙坚大喜道:“若有办法破关,我无忧也。只是恼怒会盟诸公,表面大义凛然,实则各怀鬼胎,着实令人不齿。”

姜述笑道:“彼辈此去皆不会尽力,但只需彼辈牵制董贼兵马,实未指望他们破敌建功。”

孙坚道:“愿闻其详。”

姜述道:“乌合之众,又相互掣肘,只需两万精兵,即可拒其于武关之外。董卓旧部原为西凉精兵,兼并众军多为征黄巾百战精锐,骑兵又多,战力委实不易低估。候我等破了虎牢关,董贼或会弃守洛阳西奔,武关自然不攻自破,众军响应大义而来,尚不至于空跑一趟。”

见姜述谈笑间挥洒自如,孙坚不由信心倍增,大笑道:“大将军胸有成竹,定已拟好破敌良策。可笑诸人笑我,安知应是我笑诸人?”

次日上午,虎牢关守将华雄听闻敌军分兵,自谓武勇无敌,统兵出关挑战。姜述统领众将出营观敌,见华雄身材雄伟,气势不凡,部下皆是精锐之士,果然是盛名之下无虚士。

孙坚在旁跃跃欲试,请命部将祖茂迎战,姜述知道华雄实力不弱,孙坚手下诸将皆非对手,止之道:“华雄武勇仅在吕布之下,首战涉及军威,不容有失,我派麾下勇将迎战。”

说完,姜述颁下将令,让关羽出战。关羽策马出阵,却见面如红枣、三尺黑须,体态不如华雄雄壮,气势却犹胜之。两人报过名字,策马交锋,两人都用长刀,两刀相交,只听“当啷”一声巨响,华雄连人带马退了六尺有余,再观兵器,却见百炼精钢刀上出现一个缺口。关羽人马也向侧方偏了数步,感觉双臂发麻,兵器却无损伤。彼此试探一下,两人心中有数,皆不敢轻视,策马再次交锋,都小心谨慎起来。

十余回合,华雄已是大汗淋漓,关羽额头也已见汗,相对却是轻松得多。华雄明显出于下风,心道若是不行险招,怕是取胜不易。再次交马之时,偷偷拔出腰刀,欲施刀中夹刀之绝招。关羽眼观六路,见华雄臂膀起伏,知其或有诡计,不敢大意,出招之时留了三分气力。兵器相交,又是“当啷”一声巨响,随即响起一声惨叫,却是华雄偷袭不成,反被关羽借机劈了一刀。

关羽刀力只余三分,华雄所披衣甲又是十分坚固,刀锋并未入体,饶是如此,华雄已是受了暗伤,气力亦将耗尽,举不动大刀,策马往后退去。关羽勒住坐骑,取弓搭箭,正中华雄坐骑,不待华雄爬起,已经飞马上前,刀侧拍击华雄头部,一下将华雄击昏。华雄部下上前来抢,姜述也挥兵杀上,两方接战厮杀之际,关羽早将华雄活捉回阵。

关上守军副将徐荣,见势难以抢回华雄,连忙鸣金收兵。姜述让赵云统领骑兵追击,杀敌五百余,一直追至关城,见关上箭矢纷发,赵云这才收兵回营。

洛阳城太师府大堂,只见董卓满面厉色,一双牛眼狠狠瞪着阶下站立的袁愧,道:“袁术、袁绍从贼,袁司空知否?”

董卓怒火之下,袁愧却未惊慌,不愠不火道:“两子大逆不道,今晨已将两人出籍。况且道路隔绝,不知其中实情,或暂事贼子以为内应也未可知。”

董卓面色稍缓,道:“速派家人联系,若其可为内应,则有大功于朝。真敢降贼,袁家满门性命难保!”

袁愧冷哼一声,道:“伪朝临淄篡立,响应者众,若因此而灭门,百官灭族者十有七八。袁家拥立之功,岂是寻常官员可比?太师若是欺人太甚,太皇太后怎会任你胡为?”

董卓心火更盛,眼神变冷,待要发作,突见吕布匆匆进来。吕布近前附耳说道:“虎牢关紧急军报,折了华雄。”

董卓不由大惊失色,急问:“详情如何?”

吕布答道:“华雄自恃武艺高强,出关单挑,为敌将关羽击败,生死未卜。徐荣引兵固守,军心浮动,急需援兵。”

董卓谓左右道:“急传李儒。”又问道:“贼子多少兵马?”

吕布道:“报徐荣探知,姜述起青冀两州兵马二十余万,州郡响应者十余家,兵马不下十万。据报,姜述使刘瑶、刘岱为帅,袁术为前锋,曹操为合后,分兵转往西行,猜度其军应是转攻武关。”

董卓转首狠狠瞪了袁愧一眼,大声喝道:“来人,将此贼押入大牢。”

袁愧见事不谐,顿时面如土色,急道:“袁氏立有大功,未经朝议安敢擅自下狱?”

董卓面色森然,谓董璜道:“璜儿,你引精兵五百,捉拿袁氏满门。”

左右不顾袁愧嘶喊,上前拿住,押着出堂。董璜引领亲兵径去袁家拿人,李儒正好遇见,急趋正堂,谓董卓道:“岳父大人,袁愧朝中重臣,门生故吏遍及天下,如此成死敌矣。”

董卓摇头道:“袁术从贼已经确认,袁愧若为内应,我等危矣,不得不先囚之。”

李儒再不复言。忽听外面传来军报,道:“平津渡遭袭,守军抵挡不住,损伤无数,粮草皆被焚毁。”

平津渡储存粮草数十万石,为洛阳附近驻军军粮,正值战时,事关重大。董卓暴怒而起,道:“何人为之?”

第一卷姜述篇第116章恢复洛阳3

来人道:“败卒言旗号为晋阳袁。”

董卓不由拍案大骂,心神稍稳,谓李儒道:“贼势浩大,袁术、袁绍又附贼,袁隗为当朝太傅,朝野故吏众多,倘或通贼,后患无穷。我意斩草除根,贤婿以为如何?”

李儒本有劝阻之意,又想袁家根基深厚,探得兵马布置实非难事,若其内外连通,军事机密尽泄,委实不敢放任,道:“岳父主意即定,事不宜迟,既灭其家,可传首各州以示威。”

董卓当即传令,以袁家通敌谋国为名,派李催、郭汜领兵五百,会合董璜部下,围住袁家大宅,不分老幼,尽皆诛绝,又抓捕袁家党羽,合计斩首千余。之后派使传袁愧首级,威慑各州。

袁氏主支子弟多在京城聚居,经过此次大劫,主支人员调零,只余袁术、袁绍、袁遗任职地方得免,其余近支十不存一。袁氏势力原为干强枝弱,洛阳势力皆毁,余者为齐郡、洛阳两大势力所不容,为官者多去职弃官潜逃,自此袁氏势力渐弱,形成干弱支强之势,已失去席卷天下的底蕴。

李儒又建言:“内应既除,请岳父亲领大军,分拨剿捕。”

董卓与吕布、李儒议定迎敌事宜,召集诸将,分派军令。自与李儒、吕布引兵十万去虎牢关拒敌主力;李催引兵五万去武关拒敌;张济引兵三万防守北方关隘;郭汜引兵三万防守西南关隘;牛辅引兵五万驻守长安,以拒韩马联军。留下董、董璜、樊绸、李肃等引领本部驻守洛阳,往来接应。

奇袭平津渡消息传到晋阳,袁绍一时摸不着头脑,打探清楚细节过程,不由内心狂喜,想不明白是那位神仙大显神通,将这天大功劳送上门来。长史郭图在侧,道:“祸福相倚,事出蹊跷,于袁家或有大祸。”

袁绍冷静下来,细思之后,不由惊出一身冷汗,正欲使人赴京打探情况,洛阳逃亡族人传来消息:袁氏满门被弃于市,袁愧首级传令各州。

袁绍闻讯,当即昏绝于地,左右急救,良久方才复苏。郭图道:“主公节哀,天下(动)乱之际,应及早决断。”

袁绍双眼通红,狠声道:“即刻发兵,攻打洛阳。”

郭图道:“不可轻举妄动,张济部驻守关隘,兵马数量不明,我等一郡之兵,若与其正面相争,怕是难以取胜。”

袁绍稳住心神,脸色沮丧,道:“以公之意,当如何行之?”

郭图道:“当前局势,洛阳与齐郡互不相容,势力相若,正是主公坐大之机。并州刺史何,文名虽高,久居庙堂,不知地方诸事,董卓重其名而用之,初到并州,德威不足服众,可设计杀之。丁原久据并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