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赵云 >

第174章

赵云-第174章

小说: 赵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又如何?别忘了,赵家还有赵温,更有赵忠。”

“我总算听明白了,你们的意思,这赵家麒麟儿今后只能去辅佐此次跟那位过来的,关键是她肚子里是男是女?”

“是男的还好说,可史侯不仅有史道人为首的道家撑腰,更有何家发力,赵云再能干,难难难!”

“是女的万事皆休哇,这个赵云生不逢时,可惜了。”

“诸位,储君之争还是别参与,就是谈论也没啥必要,到时候把自己家族牵扯进去,改朝换代之后,我们今天在一起的能有几人?”

河间国的房地产,最开始销售的大主顾,就是朝廷的重臣们。

自从灵帝说过,今后会到这里祭祖,大家都纷纷解囊,谁都不差这几个钱。

人人都好面子,总不成到了河间国去住驿站或者客栈吧,那样也太丢份儿了。

不管是在哪个朝代,官员们的消费是平头百姓的指向标。

在普通人看来,达官贵人既然能做官,就是与风水有关,他们住的地方,周围的风水必定是上佳的,跟着他们购买指定没错。

官员们一般都跟随皇帝的车辇一起到河间国,休息一两天到处看看,到了祭祀的日子再在皇帝屁股后面磕磕头作作揖。

平时,几个相好的人就会邀约到一起。

官员也是人,他们之间的聊天内容,大都与官场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每人都有下人小厮,随时在注意皇帝的动向,究竟接见了哪些人,会对自己产生啥影响。

人在官场身不由己,一不小心就会惹上不该惹的敌人,反正大家一般时候都信奉中庸之道,以和为贵,能不结仇尽量不结仇。

此刻的赵家父子显然不清楚在宫外还有这么多的人在关注自己。

“皇上,微臣有不情之请!”赵孟听到儿子的阿谀奉承之语有些腻歪,忍不住插话。

“噢?”刘宏有些歉然,马上微微笑着:“赵爱卿说吧,就当是私人聚会。朕本身就是冀州人,爱妃也是冀州人。”

汉代就是一个以孝治国的人,话说有些破落户曾请人在皇帝面前建言,说自己等人为了桓帝守陵,应该得到一些东西。

灵帝也不辨真伪,把每一个名单上的人都封了官,破例没收一分钱,他可害怕史家的那支笔,说自己连上任皇帝守陵人都不放过。

现在赵家父子在自己面前,他刚才光顾着与其子说话,显然是不对的。

“皇上,臣年老体衰,恳请辞去护鲜卑校尉的职务,在家颐养天年。”赵孟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幽州鲜卑不足为虑,臣也算是完成了皇上交给微臣的任务。”

寂静!整个宫殿里落针可闻。

那些守卫们连大气都不敢出,生怕自己被皇帝处罚,这可是近段时间以来最劲爆的新闻。

不管是外面的哪个家族,尽管猜想到赵孟应该会急流勇退,估计还会撑一段时间。

可谁知他仆一到河间,其他事情都没说,甚至都没提自己家为了北征付出了什么,直接就要辞官。

灵帝高兴得心花怒放,一个护鲜卑校尉,名义上是两千石官员,可战时能征调所有与鲜卑接壤的州郡,哪一个不会趋之若鹜?

当然,曾经的护鲜卑校尉,简直就是一个谁都不想接替的位置,和鲜卑人打战,你在开玩笑吧。

但你既然当上了那个位置,又不得不直面鲜卑。

现在好了,真定侯一战定幽州,鲜卑人自是不敢折腾,连高句丽人、三韩都拿下了。

“爱卿可有未尽之言?”灵帝稳定了自己的情绪,他决定这位置看谁顺眼再给出去,必须要现钱才给官位。

“臣侥幸和鲜卑人的战争中打了几次胜仗,”赵孟不亢不卑:“惜乎大汉与鲜卑今后还得继续战斗下去,除非有一方倒下!”

他在说话的时候,暗自用了武者的技能,声音不高,可整间宫殿都显得很压抑,甚至起先那几个想对自己父子动手的武者都鼻息粗了起来。

“或许陛下会怪罪,微臣不得不说,大汉目前的实力,还不足以对鲜卑进行毁灭性的打击,也只有偶尔小胜,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汉灵帝高兴的心情马上就冷静下来,除了护鲜卑校尉的大胜,并州军只能说惨胜。要没有那些武将,甚至都会输掉。

袁家子自然输得连底裤都不剩,卢子干那边目前勉强维持不胜不败之局。

“爱卿可有继任人选?”刘宏不得不考虑下对方的意见,收两千万钱是一回事,鲜卑、高句丽、三韩与邪马台的胜利,让他心里有了一丝野望。

设若有一个能干的官员,能够继续赵孟的辉煌,开疆拓土不在话下。

至于不让对方辞职?想都别想,那可是两千万真金白银。

“赵大人能不能别辞官?”王美人情急之下忍不住出口。

汉灵帝悚然一惊,阴冷的目光看向她。

不要说一个美人,就是贵人甚至皇后,都不敢在朝臣的任用上发表意见。

她这是患了大忌。(未完待续。)

第二十二章预定一个皇子老师

“娘娘,你是否有些亲戚也想去杀鲜卑人?”赵云心里咯噔一下,马上开始解围。

他在雒阳可以说毫无根基,任何人都不会看重一个依靠家世上位的人,譬如袁术。

真定侯、真定赵家在冀州境内看上去很威风,到了雒阳也不过尔尔,他连家世都不能依靠。

既然王美人青睐自己,不管是真还是假,相信今天晚上至多明天,何家的人就会知晓。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赵家和王美人成了不得不绑在一起的联盟。

“子龙你简直太聪明了,”王美人马上会意:“经常听到皇上夙夜幽叹,说鲜卑是我大汉的心腹之患,恨不能身为男儿提刀上阵。”

“王家有几个不成器的后辈,他们也曾派人和我说过,想要去杀鲜卑人,惜乎一直没有机会。恕我直言,刚开始大家都不看好你们父子。”

“赵侯爷,妾身不想大汉失去这样一位能直面鲜卑的统帅。历次与鲜卑人的战争,从来没有如此酣畅淋漓的大胜,皇上那晚都喝醉了。”

宫殿里的气氛一下子缓解,灵帝心里很受用,可还是担心赵孟不辞官。

那是两千万钱啊,你一定要一定要一定要辞掉!重要的事情必须说三遍。

“谢谢娘娘的赞赏,”赵孟苦笑道:“老臣确实打不起战了。经此一役,我赵家共付出了三万万钱,还有五千多伤残士卒的养老。”

灵帝深以为然,要不是连年征战,他捞钱的速度何至于比蜗牛还慢。

打战是要死人的,更是要花钱的。熹平六年要是大汉有钱,即便输了也不至于那么惨,主要是后勤跟不上,大家族们在观望,出工不出力。

不过,此刻他啥话都不想说,怎么办?难道说朕替你出这钱?啥都行,谈钱可不行。

王美人看到形势扭转过来,也舒了一口气。

她眼波流转,看着皇帝,娇声道:“皇上,常山国是赵侯爷的家乡,何不让他弃武从文?国相一职,赵侯是绰绰有余的。”

汉灵帝叹了口气,人家三万万钱都花了,总不能两千万钱的官员不给人家一个吧。

当下,他点点头:“爱卿,朕替天下百姓感谢你。惜乎我大汉多灾多难,不是天灾就是人祸,朕这个皇帝很窝心啊。”

“再怎么说,朕也不能让爱卿从此没有一官半职,那样,天下人都会说朕不懂事的。就依爱妃之言,常山国你给朕管好!”

“谢皇上!”赵孟没想到有意外之喜,竟然还有一个国相到手。

说实话,他不想去雒阳。本身就是武者家族,喜欢战场上的生活。

要是在朝堂上和其他大臣们勾心斗角,还不如无官一身轻,能多活两年。

“恭喜赵侯,贺喜赵侯。”此刻的王美人就像一个天真的小姑娘,只差拍巴巴掌了。

“谢娘娘!”赵孟饶有深意地看了此女一眼。

尽管他对历史不如赵云那么清楚,如今的皇后是南阳何家的人,王美人仅仅一个美人而已,连贵人都不是。

她一露面,貌似就是冲着自己父子俩来的,不管赵家接不接招,今后大家都会把赵家和王美人联系在一起。

在这一点上,赵云清楚,赵孟也十分明白。

“皇上,你看臣妾肚子里这位,是不是要找一个好老师?”王美人再次使出撒娇的战术,在皇帝面前百试不爽。

“也不知道是皇子还是皇女呀,”刘宏爱怜地看着她:“到时再议如何?”

“皇上,微臣斗胆。”赵云上前一步拱拱手。

周围的守卫和暗中的护卫瞬间就把目标对准了他,也是赵云从来没有经历过朝堂之事,在宫殿里的站位都很讲究。

尽管进宫之前有宦官讲解过,父子俩脑袋都晕了,有些规矩还是不清楚。

刘宏摆摆手,气氛又轻松了起来。

赵云有些恶寒,他想到了蹇硕的大胡子,貌似电视里的张飞就是这形象,难道皇帝喜欢男宠,自己是受不是攻?

“子龙,朕起先就说过,大家都是乡邻,不要见外,有何事直说好了。”刘宏的话不无亲切。

“娘娘必定会在今年诞下龙子!”赵云的口气十分笃定。

刘宏的眼睛一亮,目前就史侯一个儿子,看上去有些软弱。

而且他从小就和道家的人在一起,身上难免有一些对所有世事不放在心上的出尘意味。

他抬眼看了看那逐渐隆起的小腹,爱怜之意更甚。

至于消息来源,刘宏压根儿就不想知道,武者家族,道家手段还是有些神秘的东西。

“承蒙子龙吉言!”王美人大喜过望:“到时候你这个老师当定了!”

皇子老师?换而言之,要是刘协日后成为太子,自己就是太子太师。

刘辩那个太子?哼,现在皇帝都还没立,再说目前和王美人已经绑在一条船上,与何家算得上势不两立。

“谢娘娘!”赵云吸了一口气,倒头就拜:“臣必不辜负皇上和娘娘的信任。”

赵孟在一旁动了动嘴唇,最终啥都没说。

他和儿子的性格一样刚硬,既然避不过去,那就迎难而上。

王美人脸上闪出母亲的光辉,她轻轻抚摸着小腹:“儿啊,娘代你谢过你师傅。”

刘宏的眼光也温柔起来,皇家目前才一个皇子,后继无人。

没有办法,他才扶持何家人上位,不然孩子长大后继承整个国家,不让人欺负死啊。

如果王美人也能给自己生一个皇子,那么太子的位置就看今后两个儿子谁更优秀吧。

有汉以来,太子一般是立长,不过这也不能一概而论,就像汉武帝就不是长子,最后经过血腥的宫廷斗争,一样上位了。

在刘家人的观念里面,只有经过了艰苦的搏杀取得皇位,这样的皇子才能更让人放心。

当然,明面上都不会说出来,甚至老皇帝死之前才会告诉新一任皇帝。

桓帝去世得很突然,加上他又没有儿子,还没来得及告诉刘宏。

关键是东汉有好几任皇帝不是童子皇帝就是夭折,一些秘辛相当于是断了传承。

在皇宫里,有些东西只有皇帝才能接触,从一些典籍当中,刘宏推测出了蛛丝马迹。

然而,他估计也只有临死前才会告诉下一任皇帝自己的推测。

在心里,刘宏其实蛮骄傲的,他可比桓帝强多了,至少目前已经有了一个儿子。

三个人之间为数不多的几句话,饱含的信息量太大,除了赵家父子和皇帝两口子,别的人大气都不敢出。(未完待续。)

第二十三章鸿都门学的问题

“今日之事,如有任何外泄,定斩不饶!”刘宏毫不含糊下旨。

他是一国之君,尽管不能说想杀谁就杀谁,宫里这些人,他还是能一言而决生死的。

要杀一个国家的臣子,可能还必须找一些理由,即便是莫须有的,面子上的功夫必须做。

至于杀一个近侍或者宦官,根本就不需要在朝堂上讨论。因为在某种意义上,这些人就是皇帝的部曲,只是换了一个称谓而已。

“是!”不管是侍卫还是宦官,一个个跪下,齐声回答。

赵孟父子对望一眼,心中一凛,这才感到面前的人在名义上是这个国家最有权势的人。

接着灵帝挥挥手,大殿上的侍卫都下去,包括王美人也在他低声吩咐后离开。

“人们都说,赵家麒麟儿天下无双。”灵帝的眼睛甚至都没看面前的父子二人,也不知道看向什么地方。

“说实话,朕以前不以为然,哪一个家族不想吹捧自己家的孩子?将来要出仕就有了名望,这些事情,朕心知肚明。”

“你做的诗词,朕找人去翻看过古籍。他们花了好久的时间,没有找到。”

“那就说明,你的诗词都是你自己做出来的。朕就纳闷儿了,为何那么多世家子,他们自小看的书肯定比你的多,都做不出你一样的辞赋?”

说实话,汉灵帝心里面有太多的嫉妒,他本人的文笔就很不错。

刘宏喜欢辞赋,自己创作了《皇羲篇》共五十章。

后来怜悯皇子刘协幼年就没有母亲,又追思王美人****,于是创作了《追德赋》、《令仪颂》。《汉诗》还收录有一篇《招商歌》。

自古文人相轻,他对年纪轻轻就颇有才名的赵云有一丝嫉妒很是正常。

灵帝说着,竟然站了起来。赵孟父子二人感觉暗地里突然被六股武者的气息罩定。

“在长江之上,你斩杀了张温的侄儿,收下一些水匪,塞到横海将军的队伍里面。”

“恩,现在他们是校尉,就让他们去祸害蛮夷罢。”

尼玛,真是伴君如伴虎啊,赵云顿时觉得冷汗涔涔,不得不跪下请罪:“皇上,臣惶恐!”

“你多心了!”灵帝得意地一笑,心道,小样儿的,不给你说道说道,怕你今后继续做一些事情出来啊。

朕知道无所谓,要是别人晓得了,拿你不法的证据来检举你,到时候让朕如何自处?

“不管是甘宁还是周泰这些人,他们都是朕的子民。”灵帝侃侃而谈:“就是你大兄赵风麾下有泰山贼又如何?”

赵云和赵孟父子,不再那么震撼。反正我们是带兵了,替你去打战,又没有谋反。

好在灵帝也知道适可而止,他悠悠说道:“尽管你身边确实有一些才能之士帮助你,可你本人让朕更感兴趣。”

“要知道,你哥哥赵风、赵巴他们先是在太学上课的,后来到了鸿都门学里面。惜乎,太学成了世家的工具!”

刘宏不喜欢儒学,而喜欢书法、辞赋这些“旁门左道”。

于是侍中祭酒乐松、贾护向刘宏推荐了大量这样的人才,但是这些人中很多人品德不好。

熹平六年,有数十个市井之徒,自称为汉桓帝刘志守孝达十年之久,是为“宣陵孝子”。

刘宏得知,将这些人任命为郎中和太子舍人。七月,议郎蔡邕上书请求罢免这些人,刘宏折中处理,仅仅是将他们降职。

光和元年二月,刘宏设置鸿都门学,并将孔子及其七十二弟子的画像悬挂其中。

实际上这所学校里,并不是研究儒家经典,而是探讨辞赋、书法这类刘宏感兴趣的学科。

刘宏重用出自鸿都门学的学生,出任官至太守、刺史,入朝则官至尚书、侍中,甚至还有封侯的人,如益州刺史郤俭、凉州刺史粱鹄。

太学出来的儒生往往鄙视这些人,拒绝与其为伍。

鸿都门学不仅是中国最早的专科大学,而且也是世界上创立最早的文艺专科大学。

在“独尊儒术”的汉代,改变以儒家经学为唯一教育内容的旧观念,提倡对文学艺术的研究,是对教育的一大贡献。

其招收平民子弟入学,突破贵族、地主阶级对学校的垄断,使平民得到施展才能的机会,也是有进步意义的。

鸿都门学的出现,为后来特别是唐代的科举和设立各种专科学校开辟了道路。

“朕不甘啊,为何太学的人始终就压了鸿都门学一头?”刘宏犹自在倾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