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赵云 >

第277章

赵云-第277章

小说: 赵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诩很会来事,尽管赵云临行前把这里的军务交给他,和荀彧、钟钊会合后,显得和和气气,万事都和二人商量。

同时,他对主公的知人善用,也感到十分佩服。

刚开始,钟有悔在军正的位子上,不显山不露水。哪知道暗地里让他独领一军,来了一个华丽转身,让苍梧郡的南越部腹背受敌。

千呼万唤始出来,戏志才在把刚刚占领的端溪做了安排以后,也赶到了封阳。

此刻,他感到军队有些捉肘见襟,要是每占领一个县城就留下一位赵家的大将。到时候,整个交州赵家人还真不够用。

“没有如此麻烦的事情,”贾诩尽管没有存在争锋的心思,也想表现出自己的智慧:“军师显得过于小心了。我们只需在每一郡的中心地带,留下一些军队作为震慑就好。”

“军队也无需我们的精兵,”钟钊刚刚取得了瞩目的成绩,有些意气风发:“我们征召起来的士卒,一个个或许打仗不如随军来的正兵,守土安民不在话下。”

他看了那些兵卒,一个个每天吃着饱饭,训练起来比荆州兵还要拼。

“这样吧,本土本乡的也不好。”荀彧适时插了一句话:“到时候交换防区就行。”

四人都是才智之士,你一言我一语,即便也像袁绍那边的四位一样内部有些争执,谁都不愿意屈居人后,却都有领兵的机会。

对于自己的舅子荀彧,熟读历史的赵云深知他最大的本领不在领兵打仗上,后勤和全体统筹,目前麾下没有任何人比得上他。

贾诩往往别出机杼,善于奇兵致胜,当初派钟钊就源自他在途中的一句戏言,说先让军队吸引住南越人的目光,一支偏师能起到出其不意的作用。

此前让其做军正,更多的是让他了解军队的运转。

或许在历史上,这个军事人才并没有留下自己的只言片语,那是因为他没捞着机会。

原本的轨迹中,幽州那片区域十分混乱,你一个人本事再大,没有地盘没有军队也白搭。

小时候在钟家受到正统的儒家教育,后来因为嫡庶之争远走他乡。

四处游历,让钟钊的视野开阔,经过战事的历练,前途十分可观。

戏志才在军事上的战略眼光,让三人折服。

“有悔贤弟,你领军从富川出发,渡过漓水,直取荔浦。”他顿了顿:“那小子叫葛尤吧,千万别让他独自领军了,冯乘简直是惨胜。”

钟钊面色一红,当初荀彧说过相同的话,毕竟南征军士卒有限。

今后要占领整个交州,每个地方都和土著拼杀,就算汉军战斗力强悍,一地损失一点军马,拢起来都是一个很大的数据。

要是占据过后死伤太多,几千部队掸压整个州略先不足。

“文和兄,你也要渡过漓水,不过部队的行军特别注意保密性。”戏志才吩咐:“此战的关键就是你,如何尽最快速度占据猛陵。”

“那样的话,必须要在广信南面派出一支军队堵塞!”荀彧眼睛一亮,马上就明白了作战的全盘计划。

“自然!”戏志才呵呵一笑:“赵义、赵礼、赵智他们看到大家都立功了,早就摩拳擦掌,终于捞着机会领兵,相信这几个在南边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兵卒。”

三人哈哈大笑,赵家人对战斗的渴望,是大家都愿意看到的,每一个人都想建功立业。

毕竟身为赵家的部曲,上了家谱才是真正的赵家人,这样的荣光对后世的人来说无法理解,这个年代部曲哪怕自己战死名字在家谱上也心甘情愿。

“大兄,陷阵营与先登营也该出战了吧,他们训练的时间不短了。”钟钊对他们的战斗力十分眼热。

说白了,就是想拉着一支山地军在前面开路。尼玛,那些家伙一个个在山间如履平地,此前当军正没少去观摩。

按说夏巴人也适合山地丛林作战,可惜赵云怕他们损失,现在干脆作为护卫守护中军,没谁想触这个霉头。

“他们?”戏志才咧开嘴:“不久之后,这些人基本上都是武者。”

“想想看,一支全部由武者组成的山地精锐部队,到时候平定朱崖洲就不会困难了。”

“要不然,你以为荆州人那么好,委派船队加入南征军?”

肯定有利益交换,才能得到兵卒们修炼的资源。不然赵云也不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蔡瑁护送了两趟。

三人倒吸一口凉气,自家大帅的心胸实在太开阔了,就算每一个士卒发誓不泄露,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士卒,总觉得有些不踏实。

随即,一个个心情变得好了起来,连兵卒们都能获得导引术的传授,自己等人是心腹,得到的好处想想就让人高兴得发抖。

“大兄,朱崖洲真有那么可怕吗?”钟钊眉头微皱:“子龙给我们的地图上,不过两三个县的区域。”

“黎人强悍,我们总担心有些不可知的因素在里面。”戏志才叹口气:“当年大汉政府为何要放弃那边?必然有些我们不了解的情况。”

他话题一转:“文若,为兄的就把占领区的治理交给你了。”

说完,他好似松了一口气,戏志才真还不善于治理地方。

世家豪族?放心吧,大军过去,如犁庭扫穴,今后都是老百姓,新的势力是留守的伤残士卒们,他们会很快发展起来的。

谁都没想到,贾诩只用了两天的时间行军,抵达后用了钟钊的计策,说是广信那边怕猛陵有汉军出现前来支援,轻取县城。

赵云最怕这家伙发疯,为了胜利无所不用其极,每一个士卒都是财富,他们才是统治这一片区域的基石。

贾诩被称为毒士不是没有道理的,杀人三千自损八百的事情他绝对做得出来。

紧接着,有土人的带路,而且好几千土人们连农活都不做,自告奋勇当带路党,钟钊的北路军也没用什么代价,拿下荔浦县城。

“什么?广信的人向我投降?”贾诩在猛陵县大肆剿灭豪族,任何一个都不可能放过,哪一家不是踩着别人的尸骨起来的?他把打土豪分田地做到极致。

得到风声的都跑吧,集中到一起消灭才好呢,一战定乾坤才是最好的事情。

不过和平占领交州州治苍梧郡治这样的好事,他如何会放过?

贾诩亲领大军,轻取广信城。(未完待续。)

第八十一章宗师联袂上武夷

尽管一切都是戏志才在主事,结果却邀请贾诩进城,要说心里没半点想法是不可能的。

然则他也清楚,当初刚到交州,贾诩就肩负着使命,目前也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候。

但是通过这一次事情,戏志才对士家有些看法了。

你想要在南征军和朝廷面前加分,那你就正儿八经地把广信城自家夺过来再邀请军队入城,还是眼光和胆量的问题,有些因人成事的味道。

然而表面上戏志才一点都没表现出来,挂着若有若无的笑容:“士兄,本将代表南征军主帅赵将军感谢你们,放心,功劳簿上有你们士家一笔。”

“多谢戏将军,”士燮满脸恭敬:“身为汉臣,让广信让交州重归朝廷,是士家的本分。”

戏志才可是有着军师中郎将的头衔,中郎将相当于两千石的高官,本来他没资格的。既然主帅是四镇将军之一,作为军师他也担得起。

络绎不绝来拜访的人,在旧日刺史府门口张望。

一些有品级且与士家有交情的人,才有可能被新来的军师中郎将接见说上两句话,然后有人引导送出来,一个个脸上全是红光。

不够分量的人,干脆就把自己的名刺和礼物放在刺史府门口,冲神色古怪的守门兵卒抱抱拳,施施然离开,样子就像得胜的将军。

交州之乱,源头就在广信。不管是当初砍断袁术双腿还是后期抵抗南征军,不少家族都在里面扮演了很不光彩的角色。

华夏的传统,接到了礼物,那就说明事情还有转圜的余地。

可惜,这些人根本就不明白,既然赵云要掌控交州,不要说有错在先,就是没错凭着日常中欺男霸女巧取豪夺都难以抽身。

当然,这些事情,不管是贾诩还是戏志才都不可能给这些人说。

俗话说,会咬人的狗不叫,啊呸,应该说高屋建瓴智珠在握,到时候该抓就抓该杀就杀。

“可惜,那家伙警觉,还是跑掉了。”贾诩终于有机会开口,他低声说道:“身为一州刺史,在苍梧太守被欺凌的情况下不出手,够他喝一壶的。”

“文和兄,在政治层面来说,你和我都是小孩。”戏志才苦笑道:“我也曾在雒阳盘桓数月,那些人简直就是吃人不吐骨头,杀人于无形之中。”

贾诩脸上一僵,他知道戏志才在战略上的眼光,当世都能排得上号。政治究竟是什么东西?难不成比军队更可怕?

或许在原本的轨迹中,贾诩在董卓的军队里混日子,冷眼旁观学会了不少事情。至少目前的贾文和,在跟随张郃以后,文青之气不少,否则也不会和戏志才有意气之争。

“你是说在高层朱家也能纵横捭阖,把事情消弭于无形?”他还是有点不相信。

“那倒不至于,”戏志才扬了扬眉:“朱儁在交州起家,这里的奇珍异宝,早就被各大世家看在眼里,只是没袁术那么没脸没皮,那家伙咎由自取,吃相太难看。”

“不然的话,为何会遭至广信人的驱逐?那时候,朱符还在合浦平乱呢。”

“那些跟着我们来到南越的世家子,你以为他们纯粹就是来镀镀金?要是我们不下狠手把首尾处理干净,他们等着来接收的。”

“显然,朱家就以退出交州为代价,来保他们父子平安。”

贾诩没有说话,他脑袋在不停思索。

想当年,其父贾龚任轻骑将军,全家搬到武威,终生一事无成,抑郁地死在任上。

要说大汉的军力不够强盛吗?好像真还说不过去,不管是大汉开国还是如今,前不久义从羌的反叛被轻易平定,就说明武力解决问题不是关键。

不然的话,前些年他为何在西羌各处游历,原来就是政治。

然而,即便给了羌人封号什么的,遇到收成不好的年景或者汉人官员布置的任务过重,西羌必然再次反叛。

赵云在交州的一系列举措,贾诩好似抓住了些什么,又好像一点都没明白。

至于朱家?逃跑了最好,走了就别再回来。世家的问题难办,一点好处不给显然不可能,主公第一个卖好就是太后的侄子。

算了,这些事情目前还不该自己操心,有主公和军师顶着呢。

现在的赵云很忙,当然,接收要塞和防线的事情,自然有曹操经手。

他黏住了木秀维,想要多套一点东西。

狗、屁的三苗,以前从没听人说过,前世学的历史,关于三苗的事情大致都是一些神话传说,没多少实际的东西。

苗疆的人很是清秀,像赵云这种在中原人看来国字脸的男子汉,不符合他们对于美的标准,哪怕他们历来被中原所蔑视也我行我素。

站在这个男子面前,木秀维感到很慌张,甚至有一丝没来由的惧怕。

“木师傅,你坐,现在就咱两人在,没那么多规矩。”赵云莞尔一笑,看到这老头子像一个小姑娘一样,紧张地捏着衣角,难不成自己有那么可怕吗?

“是是,谢大帅赐坐。”毕竟当初能和自己拼杀的曹赟都恭恭敬敬的,自己能成功主要是因为中原武者对三苗武功不熟悉,木秀维相当拘谨。

相信在正面相搏的情况下,鹿死谁手很难说,估计对方赢的可能性更大。

“你身上有什么东西?”赵云眼睛微眯。

“大帅,是蛊。”木秀维的脸色惨白,本来就只坐了小半个屁股,现在只坐了一点边。

设若情况不对,譬如对方要摧毁自己本命蛊,马上就跑。

“武者还是要靠自身,”赵云不是很清楚蛊的情况,摇了摇头:“蛊不管有多聪明甚至和你们心意相通,说到底还是一种虫子。双方武功相差不大,倒可以起到出其不意的作用。”

木秀维松了一口气,以前中原来的武者,对蛊纯粹都是不屑一顾。

他苦笑着说:“大帅,也是到了一定的阶段,才明白你说的道理。不过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刚开始修炼的时候确实能带来好处,更容易筑基。”

毕竟虫子之类,亲近自然,引动天地之气,肯定要比人苦思冥想方便。

“木师傅,既然你知道宋家,不管他的势力有多大,交州还是朝廷管辖范围内。”赵云顿了顿继续:“云忝为镇南将军,必须要和宋家主见见面,能不开战就不打。”

“这??????”木秀维有些为难,自己当带路党,就有反骨仔的嫌疑。

“双方你都不帮,”赵云摆摆手:“李老,和你交过手的曹老,还有夏侯老,我们四个人足矣。”

区区武夷山,有多厉害?

这点赵云有足够的自信。(未完待续。)

第八十二章赵家宋家同根生

和岭南的暖和天气不一样,冬日里的中原,在北方譬如真定,早就下雪了。

河东郡紧邻雒阳,这两天不知道是下雪还是什么的,一种白色的小颗粒,根本就不像是雪花,从古到今都是六瓣。

小白粒落在地上,不一会儿就白茫茫一片,人从上面走过,留下清晰的脚印。

“看样子这大汉的天要变了,连下个雪都出现奇形怪状、”有经验的老人从故老相传的典籍里,找到了答案。

土地越来越集中到少数人的手中,普通的老百姓要么成为别人的家奴,要么只能出门乞讨。可惜天下都一样,即便是繁华的都城雒阳,也出现了数不清的乞讨者。

那边是天子脚下,杀人倒不至于,时不时有人赶,站在富人家的屋檐下都不成。

很多河东的庄稼汉,没办法又重新回到家乡,在妻儿们无助的眼神中,走进大户的门槛,全家成为人家的家奴。

不管怎么样,不至于饿死。但是大冬天也没啥活干,主家不能养闲人,哪怕每天给你喝粥,总得干活不是?劈柴养马做煤球,想不到大户人家的活到处都是。

这是温县的一个庄园,占地有二十多亩,东家根本就不来,平日里也不知道是几管家委派的人在这里管事。

据说,东家富可敌国,像这样的庄园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反正是管事的喝多了无意中与一个女家奴欢好的时候说的,具体啥情况大家都不清楚。

今天,管事的格外积极,带人把平日里没人住的那一排最讲究的房屋收拾干净,其实大家每天都在打扫,里面一尘不染。

一个家奴干完活后忘了一个小笤帚,专程回去拿。

这时,他感到难以置信,一个人全身包括头笼在黑乎乎的衣裳里面,一转身进了屋,看都没看自己一眼。

地上没有一点印子,他又看了看自己的脚印,一会儿不来,地上全是白色,只有自己来路上十分清晰的足迹。

好在他很清楚,当了别人的家奴,就要关上自己的眼睛和耳朵,闭上嘴巴,赶紧离去。

“说吧,杀谁?”黑衣人身上没有半丝雪迹,脚底也干干净净,他耳朵闪动了一下,确定四周再也没有任何人的时候才开口。

“你好像对主家有成见?整天喊打喊杀的。”一个正在观赏雪景的中年人转过身来:“武艺有进步,快成大宗师了吧。”

“出来!”黑衣人没理他,冲着厢房低声吼道。

“你把咱家想成啥了?家主公务繁忙没时间,不然也不会让我来主持日常事务。”中年人看上去很富态,他轻轻拍了拍手:“你出来吧,不然这位杀你都不需要朝面的。”

一个容貌猥琐看上去有些矮小的老者轻手轻脚出来,仔细打量刚进来的黑衣人。

此人哪怕是进了屋,脑袋上都被黑巾包着,帽子把脸裹得只剩下一条缝。加之雪天屋里面十分阴暗,根本就看不清楚。

“晁先生,你具体讲解下吧。”中年人干咳了一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