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赵云 >

第78章

赵云-第78章

小说: 赵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兄,今晚行动有问题吗?”朱红七如今一身都系在师兄身上,还指望着他给自己在师父面前去开脱呢。

哪怕夜色深重,他可随时在注意师兄,深怕引起他的不快。

“没!”洪四彪还以为对方知道了自己的想法,慌忙摇头:“几更了?”

“二更刚过,”朱红七小心翼翼地问:“看里面好像都睡下了,是不是现在就杀进去?”

“不!”洪四彪坚定地摇摇头:“里面的兄弟都是吩咐好的,三更天才打开大门。”

要没内应,钱家庄可不好攻打,哪怕没有高手,院墙高耸的坞堡,根本就没办法强攻。

只要钱家庄的人撑到天亮,郡尉府的人就会前来支援,落个鸡飞蛋打。

在黄巾众焦急地等待中,时间终于缓缓走过,传来的梆子声,证明已经三更了。

钱家庄外面传来三声清脆的鸟叫,里面马上开始动手,坞堡大门慢悠悠打开。

外面黑压压的人群开始躁动,只待大门有一条缝,就使劲拉拽,随着大门大开纷涌而入。

也是日子过得甚是太平,赵家军这些年东征西讨,常山境内再无山贼。

钱家庄的坞堡只是一个象征,家丁们也从来没有经过任何战争,成为欺压农户们的摆设。

连洪四彪都没想到,战争竟然出奇地顺利,那些家丁根本就不是黄巾道众的一合之敌。

钱家大厅里,钱家的人全被押解到这里。有些女眷身上穿着亵衣,在秋凉里冻得瑟瑟发抖,不少道众的喉头都在不停咽唾沫。

“贼子,我钱家待你们不薄!白天还前去拜访。”钱大显终于认了出来:“为何连夜带人来袭?”

虽然换了装束,洪四彪看上去还是有些仙风道骨。

他看也不看钱大显,走到钱士仁身前,仔细打量。至于旁边吓尿了的小胖子钱汶,没有任何人理他。

“闭嘴!”钱士仁膝行到洪四彪面前:“你就是那位观主?要钱要粮要女人,随便开口。只要钱某有的,双手奉上。”

“我都要!”洪四彪神经质地笑了起来:“早就想要你的家业,一直都没借口。我得谢谢你呀,钱庄主。”

“观主,大事不好,有人来啦!”一个道众慌慌张张地跑来汇报。

“抓起来就是,如何做事的?”朱红七斥责道。

“是官军!”道众赶紧回答。

钱家众人眼里露出了希望,钱士仁的头马上看着大门外,可惜他的头瞬间就掉了下来。

“吩咐兄弟们,把值钱的东西全部拿走。”洪四彪可不敢在这节骨眼上惹到官军,黄巾道还没准备好。

“女人呢?”朱红七殷切地问道,他可是相中了好几个。

“好看的带走!”洪四彪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大厅。

院子里还有几只火把没有熄灭,赵孟踏进了钱家庄园,空气中弥漫着一丝血腥味。

“都尉,那些人并没有逃回道观,属下请示是否要追?”赵勇单膝跪地。

“穷寇莫追。”赵孟吩咐:“在庄园里仔细搜寻一番,看看有没残留的贼人。”

第一百六十九章黄巾大佬们震怒

(推荐同好作品:《赤宋》作者:佛山赞先生,《回到东汉末》作者:一百二十,《穿越清末重生为龙》作者:峰凌暄。都是些勤力的作者,值得一看。)

赵孟对二儿子表现出的异常之处,比别人更为清晰。当赵云说黄巾是大汉朝的心腹大患以后,他表面上不屑一顾,暗地里一直在严密监视。

要不然,真定的朱红七怎么可能照收不到教众?很简单,只要他们与谁接触,这个人马上就会被解决实际困难,不再需要黄巾的帮助。

元氏境内的黄巾道观并不多,相对真定还是发展得不错,聚集起来也有两三千人。

打蛇打七寸,知道黄巾的规模以后,赵孟吃惊得不行,他也明白就凭常山郡尉府的兵马,根本就不能正面相抗,只有抓准时机致命一击。

赵勇可不是赵十三,虽然两个人名字一样,他还真是个一勇之夫,冲锋陷阵将就,赵孟可不敢把一些机密的事情托付给他。

果然,不大一会儿,赵仁就回来了,身上都还有血迹,也不知道是他自己的还是黄巾道众的,看上去杀了不少人。

曾在贺兰山下之所以那么凄惨,就是因为不忍心杀一些看上去无害的羌人,结果被人家指路带着骑兵追了上来才差点儿全军覆没的。

对于普遍的教众,赵孟和赵云的思路根本就不一样,他要犁庭扫穴,不留活口。

不过,像洪四彪与和朱红七这些黄巾骨干,他却根本就不会碰,尼玛,那是逼着常山的官兵和黄巾开战,天晓得冀州有多少黄巾众。

“赵智呢?”赵孟忍不住问了一句。他们两人带着的,可不是寻常的官兵,而是赵家部曲,是这里精锐中的精锐。

“既然我们出手了就别再留手,”赵仁低声说道:“郡尉大人,智弟带着其他兄弟,给黄巾道观来个一锅端,常山境内不能再有他们的据点。”

“一定要掌握好分寸,”赵孟是小心又小心:“他们的观主之类,千万要放过,天知道谁是骨干?引来那些最精锐的黄巾,我等如何死都不知道。”

“您放心,大家自会注意,不能给赵家添麻烦。”赵仁顿了顿:“那些女子怎么办?除了在钱家抢走的女人,我们全部都杀了。”

“都是些可怜人,”赵孟叹口气:“钱家她们是不能回了,看看赵家集那边还有多少兄弟未婚配,明日一早送过去吧。”

洪四彪和朱红七今晚可就惨了,到最后发现就他师兄弟俩逃了出去。

说来也奇怪,后面的追兵还有不少人骑着马,他们离得远一点,骑兵就加速,等到一箭之地,缓步而行,就像是在故意追赶他们回巨鹿一般。

“爷爷就在这里,”朱红七都跑不动了,干脆站在原地,他扯开衣襟冲追兵吼道:“来呀,冲爷爷的胸膛上扎,皱一皱眉头不算好汉!”

可惜,他没有等到回应,几支箭嗖嗖地飞了过来,有一支箭插在他肩膀上,真特么疼,把他吓得魂都快没了,回身亡命奔逃。

人的潜力简直是无限的,洪四彪和朱红七平日里养尊处优,好久没有这么死命跑了。

钱家庄位于元氏和巨鹿郡之间,在元氏的边上,还有平棘县,他们连城门都不敢进。

“师兄,我们得找个地方歇息一番,至少要填饱肚子吧。”朱红七实在太累,气喘吁吁地说:“这些****的追兵就像在猫捉老鼠一样。”

“赵孟啊赵孟!”洪四彪恨得牙痒痒,不想死的原因始终在逃命。

要是此刻都想不到理由,他也不可能被张梁派到常山国这边负责一个小方。

师父可给他说得很清楚,熟悉小方之后,就要去掌管一个大方,全国都才三十六方,如今算是泡汤了。

“说得也对,”洪四彪不停喘着粗气:“你身上带着金饼没?到前面市集去买点儿东西吃,顺便把人也带走,常山不能呆。”

“师兄!”朱红七不由大惊失色:“这样回去师父不知道如何责罚与我们,城里的首领虽然不和我们一个师父,带他的人走不合适吧。”

“师弟呀,你还看不出来吗?”洪四彪苦笑道:“赵孟就是要驱逐我们出国。”

这个叫张庄的集市还不小,竟然有马匹在卖。观主看到他们的令牌,立刻带上金银细软出走,三个人一人买了一匹马。

当天下午未时许,到了巨鹿的黄巾道观,张梁正在里面。

张角他们三兄弟分工明确,哪怕他作为老大,并没有领着更多的弟兄,每人都是十二方人马,他本人的地盘都没在冀州。

尽管如此,加入黄巾的人,谁不知晓只有张角才是大贤良师?

“徒儿见过师伯、师父、师叔!”刚进门,洪四彪就傻眼了,并不是只有师父一个人在。

“为师自己过来便是,”张梁呵呵一笑:“七儿彪儿不必来迎。”

“徒儿辜负师父栽培!”朱红七忙不迭在地上使劲叩头。

“你这孩子如何恁多礼?”张梁还不明白发生不测,认为是徒弟们在面前谦虚。

“师父,”洪四彪也还是跪着的,重重磕着头:“徒儿等无用,被官兵赶出常山。”

“啥!”张梁腾地站了起来,一旁的张角和张宝也是满脸惊讶。

特别是张角,十年前,他刚开始创立黄巾道,常山国和左近的安平国,都是他亲自去的。

后来三兄弟抓阄,自己的地盘在颍川,三弟抽中汝南,二弟自然就留守巨鹿。

桓帝以来,天下时常发生各种灾害,穷苦的老百姓比比皆是,当年如火如荼的场景现在想起来都觉得热血沸腾,怎么突然之间被赶出来?

“别着急,你等慢慢说。”张角拍了拍二弟的肩膀,示意他坐下。

“起初,承惠师伯余荫,弟子在真定也还过得去。”朱红七性格耿介,如实说道:“以赵家为首的各个家族,减轻农民的负担。”

“如此一来,我黄巾在真定的作用急剧下降,几乎没有任何用处。”

“特别是近两年来,真定越来越富庶,所有的人都跑光了,继续回家种地,有些干脆就到城里去帮工。”

“不得已,弟子只好去求师兄看顾。还没等我们商量好,谁知常山都尉赵孟就直接打上门来。”

张角的眼里都快喷出火来,一字一顿:“真定赵家!”

第一百七十章荀家决策

(推荐好友作品:《清末之寰球战记》作者:牧场星辰,一个敢双开的大牛。)

赵云要组织海上贸易,天下间稍微有点关系的人都知道这则消息。

世家们有些还在观望,大的世家普遍不着急,认为凭着自己的家世,如果海商赚钱。再怎么都能强势加入,在里面分润一杯羹。

不要以为黄巾道里面都是苦哈哈,也有不少还是大地主。

很简单,张角三兄弟都是天下有数的方士,除了引、诱道众的口才外,还是有真本事的,一个个医术相当不错。

医学不发达的年代,要是遇到重病,不管你是否有万贯家财,找不到良医,就只有等死。

因此,这也给黄巾带来了不少有钱人的加入,为黄巾道出财出物。

要不然,张角在颍川郡呆的好好的,怎么可能跑回巨鹿?

他们三兄弟想商量下,究竟派哪个家族加入进去。他们本身就是亡命之徒,赌性很大。

成功了,能为黄巾道带来海量的发展资金,何乐而不为?

谁料刚回来就听到晴天霹雳,老巢附近,竟然还不能站稳脚跟,如何能忍?

“我等去赵家走一遭!”张梁当即作出决定:“黄巾道的威严不容侵犯。”

“大哥,何必?”张宝性格火爆:“我们聚齐一万人马,直接去攻打常山国。”

“不然,凭我们三的身手,晚上找到赵孟,把他一刀杀了,看看还有谁敢和我们作对。”

“整天就知道打打杀杀的,成何体统?”张角斥责道:“会稽郡在扬州边上,简直就是一个莽荒之地,结果如何?”

是啊,连许生本人都被杀掉,起义军早成过往云烟。

对边远地区,大汉天子就如此着紧,富庶之地的常山国要是暴露出来,周围所有的官兵,必定是雷霆之势迅速剿灭。

袁子襄人还在路上,飞鸽传书早就送到袁家。

刚下早朝,袁隗就着人把赵巴请到家里。

在书房中,翁婿俩对坐着,赵巴显得局促不安,毕竟自己如今还没正式步入官场,面对终极大boss之一,没压力是不可能的。

“子为,明天你走,顺便把环儿带回家。”袁隗半晌才开口:“我们已经商议完毕,今年十月初十,你等一起完婚。”

“多谢岳父!”赵巴立马推金山倒玉柱开始叩头:“此生巴必对环儿好,永不辜负。”

虽说嫁出门的女,等于泼出门的水一样,跟着别人家姓,哪个父亲不心疼自己的子女?

想他袁隗都过了花甲,自此一别,不知在临死前还能不能见到袁环。

“子襄也成了你妹夫,”袁隗摸了摸半尺长的胡须:“他已与你们家赵梅定亲。”

“梅儿?”赵巴眼睛一缩。小时候,可没少被这个古怪机灵的堂妹捉弄过。

“赵梅如何?”袁隗不由赶紧问道。

“梅儿挺好,”赵巴马上警觉到自己的失态之处,想办法补救:“家中因为她是离子龙最近的姐妹,两人关系十分要好。”

“小婿不敢妄自菲薄,却也不能不说,梅儿可是家中的女张良。”

这么厉害?袁隗不由一愣,他有些糊涂了。

按说赵云肯定知道今后袁家要摆明车马支持自家女婿们,为何还把如此机智的妹妹许配给自家孩子?难道他想今后子襄来继承袁家?

袁术是嫡长子,妄图当上袁氏的家主,自家幼儿子襄也不是没有机会。

张良诶,那可是神话一般的人物。没有取错的外号只有叫错的名字。赵云如此帮衬子襄,难道想让他来当未来的袁家家主?

也许赵家人都是这样吧,长着这个年代最好看的四方脸,脸上的线条十分刚毅。

阅人无数的袁隗也不由暗自为自己的女婿喝彩,小伙子武力值是不错的。至于文才,只能用将就来形容。

不过,凡事不能强求,他听说过亲家赵仲是赵家的智囊,想必肯定要给自己的长子留一条后路,女儿肯定不会吃亏。

日后有高家与赵家在冀州守望相助,袁家在那里就固若金汤。

等等,他突然想了起来,袁隗禁不住问道:“赵云如此厉害?赵梅和他接触得多就能获得女张良的称号?”

“岳父大人明鉴,”赵巴苦笑道:“小婿不如子龙之万一,他每每料事必准。我赵家能有今日,子龙功不可没。”

他是个实诚人,只想今后赵云在京城里能得到岳父的看顾,哪想到其中的弯弯绕绕?

“恩,”袁隗点点头:“本初与你同行,胞妹成婚,他作为两边嫡亲的兄长不能不去。”

他已下定决心,无论如何,让袁绍在海商这一块里,袁家也要强势而入。

荀焘的书房里,目前荀家健在的荀汪、荀爽、荀肃、荀旉俱皆到场。

作为族长,荀焘首先开口道:“颍川大族的参与,此事已谈妥,诸位贤弟不可再起波澜,荀家的名声不容破坏。”

他必须要定好基调,前几天大族们聚在一起,荀汪与荀旉隐隐有反对之意,想自家吃独食,推广书籍的重任荀家来担当就可以了。

说实话,对荀爽离开颍川书院,荀汪是最高兴的,他居然捞个祭酒。

“今日为兄招呼你等,实为赵家礼金。”财帛动人心,荀焘也不淡定:“不是小数目,燕赵风味为首的赵家商铺,给了一年半数的收益。”

“照单全收就是,”荀汪抢白:“些许礼金,我荀家嫡女还不值?钟家还在抱怨,言及他家也有嫡子未有婚配。”

“哼!”荀焘在这里等着他呢,把写有礼金的喜单往桌上一拍:“一千三百万金,而且日后每年都有这个数。”

荀家并不像表面上这么和谐,要不然荀爽为何出走燕赵书院?另一个时空里,这个著名的学者出来做官,可能也是因为荀家的内部矛盾。

当然,如今他想要复出,却是为自己的女婿铺路。

“一千三百万金?”荀旉惊呼:“一个酒肆这么赚钱?”

“不去管他,我们接下就表明今后我荀家也是他们的老板。”荀焘声音低沉:“退回去是不可能的,我们拿何物还人家?”

“六弟不就在燕赵书院吗?”荀汪不以为然:“我家最出名的都给了他们还能如何?”

“让文若、友若帮子龙吧,”荀肃叹口气:“六哥帮自己女婿,天经地义。

十常侍得宠之谜

三国演义第一回,就点明乱自上起,而罪魁祸首就是十常侍。

从汉桓帝时代的曹节,到勾结张角的封谞,到把持朝政的赵忠、张让等人,都是十常侍之一。

十常侍在汉灵帝时期更加嚣张跋扈,这些人互相勾结,排除异己,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