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赵云 >

第99章

赵云-第99章

小说: 赵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驿站本身就是一个大院子,自然不止一个门,但一般觉得有头有脸的人不会从侧门进来。然而。有些人并不想别人知道。

此刻,公孙瓒见到了公孙家在此地的主事人,他就是从侧门悄悄进来的。

“瓒少爷,主家的意思,就是如此。”公孙青娓娓而谈:“无论如何,请瓒少爷一定要取得此次出兵的主动,到时候,他们会派部曲相帮。”

“然后,随便找一个人来代替我的位置?”公孙瓒看上去在笑,可笑容有些狰狞:“你们不会不晓得。我岳父是此地太守。”

“看到那些士兵了吗?那是我涿县的兵丁,他们代表我涿县的荣誉,不是公孙家。”

“而我,是朝廷委派的涿县令。并不是瓒少爷,叫我公孙县令吧,不送!”

公孙青还想说什么,可他就是分家的家主,身份和公孙瓒要是在以前还有得一拼。

然则如今,这是朝廷命官。眼看刘政成为渔阳太守,说不定他的位置还要往上。

说起来有些丢人,公孙家在幽州是第一家族,可家族里面的人,最高官职的就是眼前这个曾经的庶子,其他人大都在郡城、刺史府挂个官名。

而且,那些人担任的都是武职,身份最高的不过是一个郡尉佐官,汉庭才不放心一个本地的家族来掌握军政大权呢。

他啥话都没说,郑重地抱抱拳离去。

“伯圭兄,何不虚与委蛇?”刘备缓缓从一旁闪出:“等到兵力足够之时,未尝不能与赵家分庭抗礼。”

“玄德兄,此事不可再提。”公孙瓒摆摆手:“瓒起于微末,从不曾在家族得到半丝支持。”

“当年家岳被押解进雒阳,不知有多少族人等着看笑话,今天反而要我来为他们做嫁衣?赵家,不是你我能对付的,公孙家也不行!”

毕竟他身在官场,了解的情况更多一点,越是了解,越是觉得赵家的可怖。

此刻,赵云正待与诸位家主商谈各方面的后勤事宜,却被告知张家来访。

张才看上去五十多岁,由于保养得好,脸上没多少皱纹,笑起来的时候,眼睛眯成一条缝,像一尊弥勒佛,根本就不清楚他是真笑还是假笑。

“是子龙外甥吗?”一见面,他就保持着一贯的笑容。

外甥?赵云一愣,不过隐约听母亲说了,好像张举张纯和自己同辈,她辈分蛮高的。

“甥儿见过舅父!”在这么多人面前,赵云肯定要给他面子,要不然传出去就会说此人如何不孝,连娘舅都不认。

“才见过各位当家的,”张才踱着方步走到客厅中间,依然笑容可掬:“子龙可曾埋怨舅父来迟?”

“哪里哪里!”赵云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啥药,也只好继续寒暄。

“子龙,想必舅父来得正是时候。”张才仿佛一无所觉,仍然呵呵笑着:“在渔阳,舅父自夸没有人能比我更了解这些当家的本事。”

他此刻面对那些家主的时候,脸上的笑容荡然无存:“各位,不要试图因我外甥年幼,初来乍到,就有欺瞒之心。”

“你们有没有半斤八两,张某很清楚,恕我托大,老秦,你们家专做粮食生意,和蒋家二八开,你八他们二。”

紧接着,他一样一样分派,真的就像他自己所说,对渔阳郡的情况了如指掌。

最难为可贵的是,张才并没有为张家争取一丝一毫的利益,可就令人费解了。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他那样子俨然就一个后勤总管,一五一十分派清楚,一个个家主欢天喜地。

渔阳张家,究竟是啥样的心思?连赵云都犯糊涂了。(未完待续。)

第四十一章穿越者的后代

见张才分派得井井有条,赵云干脆就放手让他去做,看起来好像比自己做得更好。

等到全部都结束,快到晌午十分,可那些家主们哪有心思在驿站吃午饭,一个个匆匆忙忙而去。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些人都知道抢先一步的重要性。要是办得不好,不用怀疑不管是赵云还是张才,都会把他们刷下去。

一个个急忙急促回家,赶紧去安排一切分派到的事务。

“云儿,舅父不妨就这么叫你吧。”两人之间的气氛有些怪异,还是张才首先打破沉默:“当年秀儿才多大?一晃他儿子都领兵出征了。”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舅父不能让你们父子操半分心,全力去打胡人就好。”

“舅父,”赵云听他说话,时刻在点着头,他还刚晓得母亲的小名,但心头的疑问仍在:“谢谢你为我们父子做的一切。”

“张家和赵家本为姻亲,”张才说话时,眼角的皱纹凸显出来:“这些年,可能你们父子也承受了蛮大的压力,担心一旦宫里那位出事给赵家带来灭顶之灾。”

“我们张家,不管在啥时候,又怎能袖手旁观?这些都是舅父给你们收集的信息,其中有几家值得注意。”

“佘家、蒋家、梁家,他们是鲜卑人的走狗,必须先拔除!”

通过他零碎的描述,赵云很是感动。在张才看来,赵家是怕自己出事才有意和他们疏远。

张家是在和像被人做生意,可从来就没有违禁物品,利用自家的优势,不断扩大财富。

赵云也释然了,此刻的二张,根本就没有原本历史中想进一步的迫切,自然也不会倒向胡人那边。

“子龙,有一个地方。连我张家都无可奈何。”张才眉头紧锁:“很凑巧,他们也姓梁,可装束和我们大不相同,穿着短褂。连头发都剪短。”

“然则他们的相貌,十有八、九为胡人。可在他们那片区域,胡人进去就要挨打,反而对汉人温和不少,反正我没听说过有汉人死在那里。”

“在哪儿?”赵云一脸震惊。

尽管张才的描述缠杂不清。怎么听着是现代人的打扮?

此地名为葫芦谷,张才小时候还进去玩过,里面是一个方圆五里左右的小型盆地。

也不知道啥时候,好像是一夜之间,就出现了疑似异族人占领了这地方。

说是疑似,他们说话竟然也说得汉语,不过没有一点现代人的味道,十分直白,腔调也相当怪异。

从驿站出发,约莫一个半时辰。才到这里。

再往北方一个半时辰,就是鲜卑人的领地,但周围居住的都是汉人,不见一个异族的影子。看到赵云带着军队出现,不少人还准备跑向谷里报信。

人的两条腿怎么跑得过马的四条腿,一路上不断抓住一些汉人,笔直冲向葫芦谷。

“什么人?”谷口有人厉喝:“止步,再往前走,我们就要攻击,你们哪噶哒来就回哪噶哒去!”

靠!赵云心里爆了一句粗口。一股大碴子味,不是东北话是什么?

“烦请通报谷主,就说护鲜卑校尉账下先锋赵云来访!”他心里很是激动,连声音都颤抖起来。

“我就是谷主。你是朝廷的军队?”一个有些年轻的声音回答:“老家主曾给我们说过你的名字,你可以进来,其他人不行。”

“让我去!”黄忠毫不犹豫,关羽和张飞一脸关切:“还是别去吧,谨防他们有啥阴谋。”

赵云一直都没说话,他感到好惊讶。对方人数不多,出来的人几个人一个个就像后世的士兵在站军姿。

身着短褂,也不知道在没有扣子的年代,衣服是否如中原人一般用的布扣。

“我来!”赵云先是冲对话喊话,接着对身边的人说道:“观察了下,没有导引术的存在,就是有啥埋伏,对我来说有惊无险。”

尽管有些担忧,大家还是默许了,在他们看来,真有啥状况,一打马的功夫就冲过去解救,根本就不会让赵云有损伤。

缓缓从飞云身上下来,他双手往后面压了压,步履沉稳向前走去。

葫芦谷正如张才所说,这些人站立的地方,原先大概豁口稍微大一点,现在被人为地封起来,只能两个人并排前行。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好地方啊,防守方很占便宜。

“刚才是你和我说话的吧,”赵云淡淡扫了那年轻人一眼:“我就是赵云,不知当家的有何指教。”

“请原谅,马上就要和鲜卑人开战,我们身后不允许有任何威胁存在。”

这人看着有二十四五的样子,大约比自己爱了那么一丝。

诚如张才所讲,体貌特征和中原人有些诧异,所有的人都十分健壮,和赵家部曲的体质不相上下。

“你就是赵云?”年轻人有些惊讶,:“实在是太年轻了,要不是家父说你是这个时代为数不多值得信赖的人,我们才不会和你交涉。”

“不知令尊是?”赵云眉头一皱,剧本好像不对呀。

“他叫梁雪,无名小卒,一个很女性化的名字。”年轻人充满着企盼:“能跟我去谷里走一趟吗?放心,我们没有恶意。”

“对了,我叫梁中华,一样没有任何名声。”

根本就没考虑,赵云冲黄忠等人点点头,跟着年轻人进去。

刘备突然在背后喊道:“他是我们的重要人物,要是有所不测,管叫你们葫芦谷鸡犬不留!我以中山靖王的名义立誓!”

赵云只是顿了顿,消失在厚厚的石门里。

里面的房屋,全部都是他前世看到过的样式,土起瓦盖的房子。

从敞开的房门看去,每家每户都有火炕,看来自己并不是火炕的首创。

看到梁中华拿出一张第三版人民币的一百元,他惊讶莫名,确定这是穿越者的遗物。

“家父去世四年了,”年轻人很是落寞:“他走了以后,我们就没有了主心骨,不晓得今后何去何从。”

“老头子临走之前说把这东西交给朝廷能保命,还有一些供纸,写了一些字,不让我们看。但他一直推崇你是谦谦君子,你帮我们看看行吗?”

绝对是后世的纸张,摸在上面分外光滑。

不能不说,这个年代的人很是朴实,说不让看他们就不看,尽管信没有信封,厚厚的一叠堆放得整整齐齐。

赵云呼吸急促,想看看这个素未谋面的前辈究竟说了些什么。(未完待续。)

第四十二章梁雪其人

“你好,后来者。你能看懂简化字,那应该是两千年后的人了。”

字写得一般,在赵子龙这个北大高材生看来,简直就可以打入比较差的字那一行列。

当初教他现代文学的一位教授说过:“你们以为我们当老师容易吗?三字一话必须过关,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不标准就不上讲台。”

那位教授的讲课深入浅出,让赵子龙视之为偶像。而且别看北大名气大,历史专业的学生根本就不好找工作,他想着毕业后成为老师。

可惜,老教授在脑海里的印象有些模糊,赵云想不大起来了,只好继续往下看。

“我叫梁雪,搭上了九零后的末班车,纯粹就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大学四年,啥都没学到。毕业后,求职不顺回到老家。”

“闷闷不乐之中,我到长白山转悠,一脚踩空,醒来到了一个让我疯狂的地方。”

“这里绝对不是我所在的世界,身体也换了,不像汉人,关键特么的我还是奴隶的身份。”

“也搞不懂啥民族,这里的话我一句都听不懂,原来身体没有半分记忆,我说的话他们也听不懂。叫了一个跳大神的,呜呜丫丫说了老半天。”

“后来我才知道,这些人都以为我的魂魄丢了。他们没有自己的文字,只有语言。”

“苦逼的奴隶呀,真后悔当年在学校里学啥都提不起兴趣,历史地理学得不好,什么发家致富、扭转乾坤与我无缘。”

慢慢的,梁雪适应了新的环境,学着部族的语音,天天和族人们一起下地干活上山打猎。

毕竟多了两千年岁月的沉淀,此刻,他前世懵懵懂懂记得的东西,一点点发挥作用。

譬如说。地里的庄稼,一定要有间隔,接受足够的光合作用,才能生出茁壮的幼苗来。

而在之前。部族的人种庄稼,根本就不清楚这些鬼东西,一大把的种子丢在地里,发芽出来以后,也不晓得去清理那些孱弱的幼株。

更为可怖的是。族人们竟然不懂得施肥的好处,第一次把农家肥埋在庄稼根部,被奴隶主打得死去活来,父母护着竟然被打死了。

可后来的结果,证明梁雪是正确的,但再世为人唯二的两个亲人早逝,他不可能对奴隶主有半分好感。

当然,奴隶的身份磨练了他的韧性,比上一世不知强了多少倍,天天作为高级奴隶。去伺候奴隶主,还得带上笑容。

反正在部族里,奴隶都是奴隶主的财产,不要说打死,就是杀活的奴隶吃肉也没人同情。这样的事情,梁雪真还见过。

那个奴隶主十分凶残,老婆太多,竟然听信巫医的话说吃人能补气血壮阳根,暗地里杀了几个幼小的奴隶吃了。

随着梁雪在部族里的地位日益增高,奴隶主才发现。这小子不仅种地有一套,连打猎都比别人带队效果要好。

当然,秘密就是他对奴隶进行训练,譬如射猎的准头。下套应该怎样才能更有效果,一起研究,充分发挥奴隶们的力量。

别的高级奴隶,怎么可能花时间去做这些事情?他们也做不来。

生活在一个名义上人人平等的社会,梁雪眼里,高级奴隶与低等奴隶之间。并没有任何的区别,不知不觉间,身边团结了一大批人。

终于,在生身父母被打死两年后,他带着一批奴隶,杀入了奴隶主的卧室,把头顶上的那座大山终于给搬掉。

不能不说,奴隶制度根深蒂固,这些人的脑子里转不过来弯。半推半就之下,梁雪成了新的奴隶主,并且还娶了原来奴隶主的女儿为妻。

其实,他这种做法,在荒无人烟的少数民族很正常,连他自己也逐渐接受了自己的身份。

好在作为那篇土地上新的主人,他对奴隶们要温和很多,力所能及的让他们吃饱穿暖,家家户户都有房子住,而且还用上了火炕。

到了这个时候,梁雪尤为苦恼,自己究竟在没在地球,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年代,又生活在啥地方。

唯一的方法,就只有走出去,走出那片周围都是密密麻麻树林的地方。

可四周的情况差不了多少,没有任何一个人明白他的难题,倒是在向外扩张的过程中,征服了好几个部族。

终于有一天,梁雪遇到了一个汉人,说这里是索离,那是什么鬼?可怜他根本就对历史不甚了解。

双方的言语交流也不是很顺畅,上一世,梁雪不过在一个五流的野鸡大学混过,学校里不要说全国的人,就是全省其他地级市的学生都没几个。

不管在学校里还是家中,说的都是同样的东北话,别地方的语言,压根儿就听不懂。

双方连文字沟通都比较困难,一个商贾派出去做生意的管家,即便识字,也不很多,而且是繁体字,梁雪只会简化字。

最要命的是,妻子在生产梁中华的过程中,难产去世,自己成了父亲。

有了在这个世界上的传承人,彻底接受自己身份的梁雪,舍不得幼子,上一辈子都不是一个勇猛精进的人,这一世也没那种冒险精神随人走。

好在双方交流不太成功,却也知道了现在是汉朝。

不管历史多差,汉孝武帝还是知道的。

眼看孩子一天天长大,他再也等不下去,带着族人一路南迁。

可以说,梁雪和他族人的迁移路程,就是一部战争的连续剧。

历时十年,终于,来到了渔阳郡。

还没等梁雪搞清楚究竟在哪个朝代的时候,已经一命呜呼。

当初最高峰达到小两万人的部族,经过不断征战,如今只有一千余人,好在葫芦谷冬暖夏凉,是一处世外桃源般的去处能养活。

“请问,你看懂了我父亲的信没有?”梁中华满怀企盼。

“大致上明白了,”赵云点点头:“敢问梁兄,难道你就一辈子带着你的族人在此谷生活?”

“家父当年也没有个明确的目标,”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