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越战的血 >

第274章

越战的血-第274章

小说: 越战的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可以考虑为游击队装备一些高射机枪或小口径防空火炮!”一名美军参谋说道:“米24的防护虽然优秀,但高射机枪和防空火炮还是可以对付的!”

我不由笑着摇了摇头:“问题是高射机枪和防空火炮并不是适合山区,也不适合打游击……在山区行走本来就很困难,为山区里的部队补给也很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游击队能装备几挺高射机枪和防空火炮?就算装备了……子弹和炮弹的供应问题怎么解决?还有高射机枪与防空火炮怎么机动?如果没法机动……那也就意味着任何一个费尽心血构筑起来的防空阵地只能使用一次,因为使用一次后……很快就会被苏联的火炮或是空中力量摧毁!”

这些问题其实是很明显的……如果用高射机枪和小口径防空火炮就能解决的话,那我根本就不会在这里提出来……这些东西中国就没有吗?

但问题是这些东西在山区里而且还是打游击会不会适用……要知道我们就连迫击炮带的都是轻型的。美军参谋之所以不了解这些……完全是因为他们没有亲身到阿富汗的山区里去体验一番。

“那么……”史密斯沉默了一会儿,就说道:“就只有一个选择了……便携式防空导弹!”

我心中不由一喜……终于来了,等的就是你这句话。

另一方面我却装糊涂的问道:“便携式防空导弹?这是什么东西?适合游击战么?”

“完全适合!”史密斯解释道:“这种防空导弹就只有十几斤,重量轻而且体积小……属于单兵武器,就像……反坦克导弹!”

“哦!还有这东西!”我装作又惊又喜的样子说道:“那还等什么,就是它了!”

“嗯!”史密斯点了点头:“我马上把这件事向美国报告,如果顺利的话……不出几天就会运到这里了!”

第三十三章防空导弹(二)

便携式防空导弹我当然是知道的……这时代已经进入了导弹时代,各种导弹比如地对空、空对空、空对舰等导弹都在大力发展。

便携式地对空导弹就是其中之一……这种导弹的好处就是大大增强了步兵的防空能力……之前的那什么高射机枪、小口径防空炮之类的,要说用于平射打步兵的话那威力的确很大……越南战场上越军和我军都是这么做的。但是用于打在空中高速飞行的战机吧……那击落目标的慨率就可以说太小太小了。

其实就不说高空高速的战机……就算是相对低速的直升机也很难击落,就像是历史上的阿富汗战争……大多数被阿富汗用高射机枪和小口径防空炮击落的直升机都是在苏军机场附近,也就是那些阿富汗游击队为了打直升机不要命了,把高射机枪和防空炮偷偷的带到苏军机场附近潜伏着,等直升机刚飞起来还没加速时……就“哗哗哗”的一阵猛打把它打下来。

当然,之后击落直升机的英雄还能不能活着回来就是很大的问题了……毕竟是在苏联人的防区,而且还是在机场附近这样的敏感地带。

但这却并不是阿富汗人所关心的……因为对侵略者的恨和信仰上的狂热,使阿富汗游击队员就算是背着炸药冲进苏联驻地与敌人同归于尽都在所不惜,更何况是以一命搏一架价值昴贵的武装直升机。

另外……高射机枪和小口径防空炮在山区里很难机动很难补给,所以它们其实并不适合用于山区防空。

这时便携式防空导弹就应孕而生了……它的命中率要比高射机枪等防空武器高得多,而且方便机动……一枚导弹不过十几、二十几斤。一名步兵就能背着走。甚至如果是先进的导弹的话还可以说不占编制……导弹是一次性的。打完之后把发射筒一扔,抓起突击步枪就是一名步兵了。

只是悲催的是……在这方面我国还是一片空白,咱们反坦克导弹才刚刚装备而且还是第一代的呢,这便携式防空导弹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我才会在史密斯一行人面前说一堆的困难……目的就是要让他们把防空导弹给贡献出来……现在的中美是利益共同体不是?我们的困难也就是他们的困难,所以他们提供一些武器装备也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当史密斯说的那一批便携式防空导弹运到我们基地时却让我相当失望……

“这是哪个国家的导弹?”看着一名美军士兵试射了一枚导弹后,我就皱着眉头问着史密斯。

史密斯不由意外的看了我一眼,回答道:“这是……英国的!”

我知道他这是在奇怪什么……英国的导弹与美国的导弹说明书都是英文,一般人哪里会一眼就看出这不是美国的。

但我可不是一般人……我很清楚美国现在的导弹不可能会是这种还用手动制导的。

“什么型号?”

“吹管式!”

“为什么不直接用美国的?”我问:“史密斯上校……难道你觉得这种手动制导适合阿富汗游击队用吗?阿富汗游击队用它能打中苏联的直升机吗?”

因为我们用过同是手动制导的红箭反坦克导弹。所以很清楚手动制导的缺点……操作相当复杂,必须会得计算目标的轨迹而且要迅速计算出目标转向或变化后有可能到达的位置,所以手动制导的反坦克导弹都很难命中运行的坦克,更不用说还是在空中以立体方式做无规则运动的直升机了。

史密斯清了清喉咙,有些尴尬的回答道:“是这样的……据我们的情报,苏式米24有很强的干扰能力,而手动制导导弹几乎不受目标干扰,再加上我们又不知道战场情况是怎么样的,说不定这款导弹就会适合呢?”

我只是笑了笑没有说话。

这当然是胡扯,什么不受目标干扰……这话说的是实话。但问题是这导弹根本就无法击中飞行的目标……人家还用得着干扰吗?不知道战场情况……再不知道战场情况也该知道阿富汗游击队没几个有文化,也就很难学会操作这种防空导弹啊!

后来我才知道美国政府这是留了一手……他们的确有先进的便携式防空导弹。也就是后来在阿富汗战场上享有盛名的“毒刺”(注:毒刺导弹原名红眼睛,改进版的红眼睛于72年被重命名为“毒刺”),但是这种便携式导弹对于美国来说都是相当先进的,就算是美国自己的直升机或是部份固定翼战机都防不了……于是美国方面就在担心:万一这种便携式导弹泛滥开来落到敌人手中呢?

这个可能是相当大的,要知道这阿富汗游击队可不是省油的灯……装备到他们手里的新玩意很有可能转手就卖出去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历史上的阿富汗战争……美国是一直到86年才把“毒刺”装备到阿富汗游击队手中。

而事实也证明美国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到苏联撤军的时候美国就后悔了,转而企图用高价把装备到阿富汗手中的“毒刺”回收回来,但那时阿富汗军队已有了相当的规模,也知道“毒刺”的重要性,自然不会干那种为了钱而不要命的事……没有“毒刺”就代表他们在敌人的空中力量面前只有被虐的份!

“好吧!感谢你们的供给!”我还是对史密斯表示了感谢,不管这防空导弹有多少缺点……但有总比没有好,至少下一次苏联再有直升机中了我们的埋伏之后,我们也不至于一阵乱枪之后还得靠运气才能击落一架了吧!

“不需要教你们怎么操作吗?”史密斯问。

“不需要了!”我说:“我的部队大多打过手动制导的反坦克导弹,再加上又看你们操作了一遍……对这应该不是问题!”

史密斯闻言不由满脸的意外……他还以为我们这群中**人都是群没文化的乡巴佬呢!

于是这“吹管式”防空导弹很快就装备到我军部队手中……正如我想的那样,特工连的战士有许多人都训练过如何使用反坦克导弹,所以没几下就掌握了使用防空导弹的技巧……但也正像我想的那样……我军部队掌握起来容易,要想教会阿富汗游击队员就难了。

当然,我们想要装备的游击队队员是哈桑这支队伍……主要原因是美军提供给我们的导弹并不多,这一批只有一百具,而且我们也不知道下一批会在什么时候到……

这就是史密斯的厉害之处……让我们无法大量装备游击队,于是原本大量涌进中国基地训练的游击队一看这形势……在美军基地有训练防空导弹,而在中国基地却没有?于是又会开始往美军基地倾斜了。毕竟中国基地还有一条被他们认为苛刻的规定……要么加入哈桑的游击队,要么就只能得到基础的一个半月的训练。

不过这一点我也很能理解……在关键时刻很有可能是一个保命的玩意,虽然它操作复杂精度又不高,但至少会让敌人直升机有所忌禅。

而且这也是我所希望的……训练普通阿富汗游击队那其实就是撒钱、分装备……如果没有美军基地那咱们为了国家利益自然是责无旁贷,但现在既然有美军基地那凭什么只让我们干活?!

在给阿富汗游击队装备防空导弹时我们碰到了许多鸡肋……

首先这“吹管式”防空导弹本身就是个鸡肋……不装备吧,连一样可以打下直升机的装备都没有,有时就算直升机停在面前或是头顶上都没办法。装备吧……又很难对直升机构成威胁。

其次在对游击员的训练上也是个鸡肋……不训练吧,就意味着游击队独立作战能力较差,因为其基本没有防空能力。训练吧……又让负责训练的教官十分为难……语言不通需要翻译不说,在讲到手动操作追踪直升机的轨迹时又要涉及计算问题……这对连大字都不识几个的阿富汗游击队可是个大难题。

最后没办法了,就只要求阿富汗游击队员会发射就成了……至于发射出去后能否追踪到直升机……就看他们自个的感觉和造化吧,反正就算是学会了也没有多大的机率能够命中,重点就是吓吓那些苏联直升机……让他们知道游击队手中还是有防空导弹的。

“杨营长!”这时哈桑走到我面前说道:“刚刚接到喀布尔的消息……苏军有可能又要展开新一轮的扫荡了!”

“哦!这么快?”闻言我不禁有些意外……第二次扫荡与第一次扫荡相距两个月,这也就是说苏军后勤应该是两个月的积累才够组织一次扫荡,可是这次还不到一个月……难道苏军已经加强了他们在补给线上的防御了?

后来我才知道……其实是因为上次我们在喀布尔那么一闹,使得苏军的第一次扫荡根本就没能按计划完成,于是这弹药也没消耗多少,又因为急于扳回面子也可以说是稳定军心……所以就迫不及待的再次展开了一次扫荡。

第三十四章前线基地

对于苏联的这次扫荡,我并没有参战的打算……山区里的游击队已经够多了,并不是哈桑他们没有参加就意味着会被苏联军队扫荡干净……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直至苏联军队撤出阿富汗也都没能把游击队扫干净,反而是越打越多越打越强。

教导员的看法也跟我一样,他是这样说的:“我们的第一仗……是为了立威,是为了能在这里站稳脚根,也是为了工作能够顺利的展开……现在我们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了,就可以往长远的考虑该如果跟苏联鬼子周旋了!游击战嘛……就是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现在是敌人进的时候,我认为我们不该在这时候去跟苏联军队硬碰硬,这样做也没有任何意义!我们又不要守高地又没有城市好守……完全可以等到这阵风过了之后再去找苏联人麻烦嘛!”

哈桑等人原本还抱着又要上战场上打一仗的心理……这主要是他们尝到了胜利的甜头了,要知道他们本来只是一支装备、素质各方面都缺乏的部队,甚至在山区里动一动都要担心会被其它游击队给吃掉……却能够在喀布尔一战成名。

而且这成名之后还仅仅只是开始,因为有我们的大力扶持再加上喀布尔一仗的声势,所以这才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有三百多名阿富汗人加入了哈桑的部队……不仅是加入,我们还会为其提供装备和训练……这都让哈桑有点不敢相信这天下还会有这等好事了。

于是有了这次经验后,哈桑等人自然就会想乘着这时候再接再励……所以这时听着教导员的话不由感到有些意外。

“我也觉得这次不适合出击!”我赞同道:“首先我们的部队刚刚加入一批新队员……于是部队内部就有新老队员的融合问题,训练不一的问题等等。所以这时候我们应该是抓紧时间积极训练为下次战斗做准备。而不是急着进入山区与苏军对抗!”

接着我就转头问着哈桑:“你觉得呢?”

我们的身份只是顾问。所以最终做决定的还是哈桑。

哈桑看了看手下的几个游击队员,坚定的点头说道:“你们的决定就是我的决定,没问题……继续训练!”

“嗯!”我满意的点了点头。

虽然说我们在名义上没有指挥权……但这其中的厉害关系哈桑却是清楚的,哈桑这支部队本来可以说是一无所有,他们完全是在我们的援助和训练之下才渐成规模,而且照这个样子发展下去还会不断扩大……只有傻子才会不尊重我们的意见,要是我们一个不爽……今天能扶植你们这支部队明天一样也可以扶植别的部队。

不过话说回来了……阿富汗人也是挺讲义气的,这也许跟他们信仰的宗教有关系。就像哈桑一样……一旦把我们当朋友就是没有间隙可以互称兄弟的那种。

所以,他也许还真没考虑到什么厉害关系,只是觉得我们说的话可信,或是纯粹是把我们当朋友而尊重我们的意见。

“不过……”接着我又说:“我们倒还真要考虑下往后发展的问题……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我们的目的是要与苏军和政府军对抗……但现在我们大多时间都呆在巴基斯坦,等风平浪静了才出击……这也不是长久之计!”

“对!”我这么一说哈桑又来劲了:“我手下的人也说了,这不像是打仗,倒像是避难!”

“我也是这样想的!”教导员点头说:“首先是我们这样长期下去对士气会有影响,其次对战场信息掌握不及时,反应不够快。最重要的是……每次出击都要跨过巴阿边境。长途跋涉之后打一场仗……接着又要花几天的时间返回!”

教导员这话可是说到我心里去了,就像我们上次作战一样……只打了一次战斗就在山区里来来回回的走了好几天。整场仗下来战士最累的不是打仗,而是路上来回的行军。

这显然是不合适的……现在还只是战争的初期,这要是到中后期呢?一支部队打一场仗就要返回巴基斯坦,这浪费了太多的人力物力不说,万一战情紧急前线部队需要支援……等咱们赶到只怕仗早就打完了。

“所以……”我说:“我们需要在阿富汗也建立一个基地!”

哈桑等人听了我的话自然是忙不迭地点头……他们躲在巴基斯坦都让他们觉得自己像难民一样,这下听说我们有意在阿富汗建立基地哪里还会有不同意的道理。

“我同意建立基地!”刀疤想了想,就皱着眉头说道:“这样做的好处很多,可以使我们工作更容易展开……阿富汗的基地负责与苏联鬼子做斗急,巴基斯坦的基地负责训练,并把补给和训练好的人员源源不断的运送到前线基地去……”

“但是……”刀疤话锋一转,说道:“这个基地必须要具备几个条件:易守难攻,有水源,能够及时疏散和隐秘,如果可以的话还要考虑运送补给的难度问题……”

刀疤说的当然是有道理的,要知道苏军可是完全掌握了制空权……如果没有这些条件,那我们辛苦的设立基地两下半就让苏军的战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