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越战的血 >

第284章

越战的血-第284章

小说: 越战的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攻……只怕也很难抵挡住苏军的进攻!

“营长!怎么办?”赵敬平问。

我知道赵敬平问这话背后的意思……以苏联军队这样的阵仗……他们拿下希杰奥山谷后就不可能再吐出来了,就算苏联军不够兵力驻守,他们也会让阿富汗政府军驻守,那时我们还是要从敌人那把山谷给抢回来。

“还能怎么办?”我说:“等吧!”

等什么?

就等佩素尔的求援……之前在给希杰奥山谷运送装备的时候,我就以方便联系为由给他们送去了两部电台……其实我是希望佩素尔能用这两部电台向我们求救!

第五十四章鹬蚌相争

其实我是很希望佩素尔会向我求救……但我却又知道他不会向我求救……佩素尔是那种为了自己的理想而献出生命的人,更何况他带领的这支游击队就是以抵抗一切外来势力为基础而建立的,一旦他向我们求救,那也就意味着这个基础就不存在了,他们这支部队也就失去自己的信仰了。

所以我对佩素尔向我求救并没抱太大的希望……果然,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苏联军队在希杰奥山谷一步一步的推进,佩素尔等一众人都被压缩至不足十公里的地段内,但他还是没有向我发出求救电报。

“营长!”赵敬平焦急的劝我道:“快出兵吧……佩素尔不会向我们求救的,再不出兵就来不急了!”

“是啊,营长!”教导员也在一旁劝道:“照这个形势看……佩素尔要求我们救援的可能性不大,如果让苏联军队顺利的占领了山谷……只怕我们想要夺回来也不容易,现在正是苏军与佩素尔打得两败俱伤的时候,这时候也该是出兵的时候了!”

我只反问了一句:“如果出兵的话……我们该怎么打呢?”

我这么一说教导员和赵敬平就没有声音了。

虽然说苏军这段时间的伤亡很大……希杰奥山谷易守难攻,再加上苏军不习惯进行山地战,所以尽管有空军和炮兵的协同,但还是伤亡了一千余人……这其中有相当一部份苏军的伤亡是在夜里被游击队偷袭造成的……白天苏军凭着有空中力量的压制可以在战斗中大占上风,但是到了晚上就是熟悉地形的游击队的天下了,所以有部份高地就是白天被苏军夺过去,晚上又被游击队夺回来这样反复……当然,我得承认佩素尔领导的这支游击队战斗力的确不俗,否则……就算他们占据有利的地理位置。就算他们熟悉地形……也没有办法以一千余人的武装力量对抗苏军,毕竟苏军空降兵也是战斗力很强的部队。

后来我才知道,其实在希杰奧山谷里坚持战斗的不仅仅只有佩素尔的游击队,还有生活在山谷里的百姓……之前他们是因为武器装备不足人数才无法扩编的,在得到了中国基地提供的装备和补给之后,他们的部队迅速成长为两千人的部队,而且这两千人的部队大多都是由山谷内的百姓组成……这些百姓一方面本身就有战斗力(平时都是当作民兵训练的,佩素尔用他们来给护山谷里的治安),另一方面他们也有保卫自己家园、保护自己的女人和孩子的信念,所以打起仗来十分勇敢……这些是其它游击队尤其是那些毒贩转换过来的部队没法比的。所以苏联军队才会以三千之众而且还空军、炮兵等武装到牙齿的部队用了这么多天还没办法将这个山谷拿下来,反而死了一千多人。

但就算是这样……希杰奥山谷也是岌岌可危,驻守在其中的游击队也是强弩之末了……这时候我们去增援他们……有希望打败强大的苏军吗?

“再等等!”我说。

“等什么?”赵敬平不由疑惑的问道:“营长还是认为佩素尔会向我们求援?”

“事情都到这个份上了,佩素尔会不会向我们求援很重要吗?”我说:“就像我之前说的……这时候的佩素尔就算能撑得住苏军的进攻那也是元气大伤了,他已经没有能力阻止我们进入希杰奥山谷了!”

“那营长这是……”

“现在有能力阻止我进入山谷的反而是苏军!”我说:“先不说他们在希杰奥山谷方向还有两千余人。他们还有预备队没有动用……我们如果这时候上去……很有可能会迫使苏军动用预备队,到时只怕我们就别说拿下山谷了。能不能全身而退都是个问题!”

“营长……”赵敬平有点摸不着头脑的问道:“那我们……就这么等着……难道就能解决问题了?”

我不答反问道:“苏联军队的优点是什么?”

赵敬平想也不想就回答道:“兵力比我们多。训练比游击队足,装备现代化……”

“苏联军队的缺点是什么?”

“这个……”

“同样也是装备现代化!”我说:“我们都是用过装甲车用过坦克和大炮的……所以知道这些现代化装备就是吃子弹、吃油的机器……这也是苏联军队每次扫荡都只能坚持五到十天的原因!”

“哦!”于是赵敬平就明白了:“营长是想……等苏联军队再消耗掉一些弹药?”

“没错!”我说:“要知道苏联军队加上阿富汗政府军可是有近二十万……这二十万军队还装备了大量的战机、直升机、火炮、坦克等等……就像史密斯上校说的那样,他们这二十万人几乎是全军出动,有的要保护城市,有的要保护补给线,有的要切断边境。还有的就是直接针对游击队进行重点清剿……那么这个弹药量的消耗想必也是十分巨大的……如果我们现在这么贸贸然的去进攻……那么苏军很有可能还有反击的能力,但如果我们能等到苏军弹药消耗得差不多或是进入危险线的时候……”

赵敬平赞同的点了点头:“那时候就算苏军有预备队只怕也拿我们没办法了!这下我倒希望希杰奥山谷能多坚持一会儿!”

这是肯定的……正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我们现在等的就是苏军与佩素尔打得两败俱伤的时候……

“营长!”教导员插嘴道:“那么……我们怎么才能知道苏军的弹药是不是消耗得差不多了?”

“这个简单!”我说:“派几个人去希杰奥山谷那潜伏着,注意观察啊苏军的动作……如果苏军的炮火明显弱了或是直升机出动的批次少了……又或者是苏军突然加大火力希望能快速度将希杰奥山谷拿下来……那就是我们出兵的时候了!”

“我马上去安排!”哈桑二话不说就把任务安排了下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五十五章天性

打仗这玩意……有时并不需要太过高深的战术或是高超的战略,仅仅只需要掌握好进入战场的时机就能够占取战场的主动,就像我们现在这样……在苏联军队还在和希杰奥山谷打得难分难解的时候……我们的情报人员却已经潜入战区附近,通过电台随时向我们汇报战场上的情况甚至是苏军的兵力分配。

另一方面,我军部队也在积极备战……这次出战因为要面对的苏军人数较多,苏军到现在还有两千余人,而且还有可能有预备队没有投入,所以我们这次也不敢怠慢,一共组织了两千余人做好准备投入战场。

这两千余人中主力依旧还是我们和哈桑的部队……我军部队一共出动了四百人,几乎就可以说是精锐尽出,哈桑的部队出动了八百人……他们的部队这段时已经扩充了上千人,所以出动八百人并不困难,而且这八百人还是可以跟我们中**队密切配合的军队……

其实要想与阿富汗军队密切配合一点都不难……就是在训练的时候把我军部队平时用的手语教会阿富汗部队就好了……语言不通也没关系,那些手语涵盖了绝大多数的常用命令……先让游击队队员们死记硬背,然后在训练时多用几次,没几天也就熟悉了。

其余的八百多人那就是在我们基地训练的两支游击队了……这两支游击队各出四百人配合我们的战斗,本来我并不想让这些游击队参战……主要原因是他们的训练只有短短的一个半月,不可能跟我们很好的协同。在战场上我甚至都无法有效的指挥他们……但是这两支游击队的首领执意要我们带他们进入战场。

他们的理由有三点……

一是阿富汗人是知恩图报的。接受了我们的装备和训练。现在我们有事他们理所当然的要出一份力。

二是他们游击队训练起来的目的本来就是要把苏联人赶出阿富汗的,所以参加战斗拯救希杰奥山谷本来就是他们的责任……我们对外的宣传当然是拯救希杰奥山谷的,这一点自然有教导员帮我做好。

第三嘛……就是跟我们一起参加战斗还有助于快速提高游击队队员的素质……这一点倒是真的,就像我们以前成长的过程一样,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就成为一个经验老道的老兵,完全是因为在战场上受到死亡的威胁拼命的从老兵那学习战斗经验。

再加上我也觉得游击队利用好的话也并非一无是处,于是考虑了一番也就让他们参加了……我得强调的是,这还是我竭力拒绝的结果……如果放开门让游击队参加这次战斗的话。只怕少说也能叫到三、四千人……因为甚至还有美军基地那边的游击队要求参加。

这一幕可是让史密斯等一干美国人气得脸色发紫,要知道他们可是威逼利诱才能把这游击队给凑齐的,而我们却是千方百计的把这些游击队给挡住……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游击队队员们的眼睛是雪亮的呢……根据以往的经验,他们都知道跟着美国佬上战场那多半就只有被人揍的份,但跟我们上战场又能学到本领又能立功还能打击苏联军队……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为了保险起见……这一切都是我们将近走上战场时才开始的,游击队中鱼龙混杂,我可不想还没走上行军的道路就让苏联人知道我们的计划了!

在这之前我就找了史密斯谈了一次话……

“我准备去救援希杰奥山谷了!”我说。

毕竟我们现在可以算是同盟,所以像这样的行动我觉得还是应该跟史密斯说一声比较好。

“好!祝你旗开得胜!”史密斯握了握我的手。

这一点让我很意外。我本来以为他至少会问问我作战计划什么的……但他却绝口不提。

应该说这是个好习惯……毕竟这里附近到处都是游击队,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走漏风声。更何况史密斯根本就没有必要知道我们的作战计划。

“还有另一件事!”我说:“我想史密斯上校你也知道……‘吹管式’防空导弹根本就对付不了苏联的空中力量……这在战场上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就比如说现在……如果有一款出色的防空导弹的话,我们在增援希杰奥山谷的时候就会有很大的主动权,但现在却不得不做出许多调整……”

我说的是现在战场上的现实,自从“吹管式”防空导弹装备游击队后……这玩意已经饱受游击队的洉病……这玩意操作十分困难,游击队队员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学会怎么操作,但真正到战场上却发现要想用这玩意击中目标简直就比登天还难,甚至还是一种自杀的行为……原因这玩意发射出去后还要用瞄准十字对准直升机,然后还要手动控制……在这过程中直升机或是苏军地面火力早就发现抱着导弹瞄具的游击队队员了,几发子弹就干掉,于是导弹也就跟着完全失去作用!

所以用着用着……游击队发现这玩意根本就没用,于是干脆就不带了,带了反倒是个累赘。

“杨营长!”史密斯上校有些无奈的回答道:“这些问题我也知道……我也可以跟你说实话,美国的确是有更先进的防空导弹,可是……美国方面并不放心把这种导弹用于装备给阿富汗游击队……”

“有什么好不放心的?”我明知故问:“难道你还担心这些游击队会跟你们美国为敌不成?”

“杨营长!”史密斯把手一摊,回答道:“美国政府当然不是担心阿富汗游击队……但是你想,一旦我们把这款新式导弹用于战场,那就很有可能落入苏联人的手中,于是我们应用在这导弹里的科技就不再会是秘密了!”

“哦!原来是这样……”我装作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这么说也有道理……”

我当然是知道这其中的问题的,先不说这是历史上发生的事件……就光用推理也能够推得出来!

装作为难的思考了一阵,我就说道:“不然这样……防空导弹这东西在战场上很难被敌人缴获……”

这一点是当然的,就算打了败仗眼看敌人就在面前了,也完全来得及拉燃的手榴弹把这东西给炸了!

“这个我赞同!”史密斯点头道:“但是……你也是知道的……我们不管给阿富汗人装备什么武器,他们都会偷偷的拿一些去卖掉……”

“这也可以解决!”我说:“比如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让军事顾问随时跟踪随时准备销毁……甚至,你们还可以在军火市场安排人手,把不慎流入军火市场的导弹再买回来!这样就可以做到既不泄漏机密又可以打击苏联军队的目的了不是?我相信……只要监管到位再加上只装备少量的导弹……应该还是可以管控得过来的!”

史密斯上校听着不由连连点头,说道:“杨营长说的有道理……但这并不是我能决定的,不过我会把这件事向美国政府报告,至于结果怎么样……我不敢保证!”

“我能理解!”我表面不动声色,心里却是乐开花了。

这一切是我早就计划好的……要说多久之前计划的吧,应该就是在拿到“吹管式”导弹的那一天……

为什么在拿到“吹管式”导弹的当天不说而要等到现在才说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如果在拿到“吹管式”的当天就说的话……那很明显就是在告诉史密斯我早就知道导弹这东西,而且了解的还很多。另一方面也代表了我很有可能对这导弹有觑觎之心……所以,这么做除了会让史密斯的疑心之外什么也得不到。

但现在却不一样了……现在是“吹管式”在战场上的表现十分糟糕,就连游击队都弃之不用……这时候我再提起来就变成是理所当然了。

现在唯一不能确定的是……美国政府不一定会买帐,但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并不能因为希望小就不去尝试了。更何况我还知道……其实美国政府也是在动摇着,他们内部也存在分歧,有些人支持把导弹援助给阿富汗,有些人反对装备……只不过反对派稍稍占了上风而已。

而我这个建议……我就希望它能成为一个四两拔千金的砝码,在这个摇来摆去的天平上加上这个砝码……就能让他们内部的争议倒向另一边。

“史密斯上校!”最后我又加了一句:“如果……你想让美国政府同意援助防空导弹的话,那么……你最好能够夸大一点直升机对我们造成的困境和危险!”

史密斯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然后与我相视而笑……

史密斯当然会这样做的,因为身为一名军人,身为一名在战场上训练阿富汗游击队的军队,他同样也希望拥有能成功对付直升机的有效装备……这是军人的天性!

第五十六章强弩之末

第二天晚上我们就朝目的地出发了。

原因是我们接到来自前线的报告……苏军直升机出动的批次和火炮轰炸已经明显减少,士兵也在进行休整,同时还调了一个连的预备队上来……

于是这就很明显了……苏军的弹药补给已经出现了问题。

我们这支两千余人的部队分成四个部份朝目的地进发……之所以分成四个部份是因为我们之前的侦察告诉我们刚修建的那十二条山路共有八条没有被苏军封锁……

在得到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