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混在东吴吃软饭 >

第25章

混在东吴吃软饭-第25章

小说: 混在东吴吃软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连孙仁本人,在听了杨林的故事后都心有感触,自己的才干并不逊于孙策、孙权两位兄长,但只是因为身为女子,致使自己长久不能掌权,而且不仅如此,自己还需为了江东的基业,不得不嫁给一位行将入土的老头,说不定一生就此尽毁。

男女并不平等,这是世人的共识,就算是女子也不得不默认,但是,当杨林将这些事说出来的时候,众位女眷的心中,却少有的燃起了怒意。

之妻愤然说道:“司马相如尚且如此,可见全天下的男子都一样,我等身为官宦妻室,尚且过得不快活,更不用说那些贫家女子了,她们或是被卖、或是嫁于粗鲁丈夫,其命运何等悲惨,可想而知。”

之妻疑惑道:“可是,世道如此,单单是我们这些女眷,又如何能够改变?”

众女眷看向杨林,想从杨林的口中得知答案,杨林也并不隐瞒,径直说道:“不知各位夫人,可知道‘女权’一词?”

众女眷摇头,她们从小到大,可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词汇。

杨林又道:“所谓的女权,便是女子之权,此超脱于男女之别,讲求平等,女子纵然只能嫁一位夫君,但男子也只能娶一房妻室,如若三妻四妾,便是有违法制,将受到严惩。”

杨林只说了一个大概,众位女眷们都直喊不可思议。

大乔道:“哪里会有如此好事?倘若真是如此,那妾身等女流之辈,岂不是做梦也笑醒了?”

杨林顺势说道:“自古以来,虽女子地位不如男,但也并非所有女子,都活在男人的阴影之下,当年吕太后权倾朝野,侄子皆封为王,可惜吕太后过于贪恋权力,致使民怨沸腾,最终被周勃所灭,亲族皆不能存,而后的窦太后,精明强干,任人唯贤,是文帝、景帝、武帝不可多得的助力。

诸位夫人,女权其实就在我等眼前,只要更进一步,便能创造男女平等的太平盛世,今前任主公孙权新丧,仁公主暂代主公之位,便是女权的证明,主公励精图治,定能力保东吴社稷!”

在杨林的循循诱导下,孙仁便成为了众位女眷心目中女权的代表,也就是说,只要孙仁在位一天,便能够保证众位女眷与男人们平起平坐。

“不过,主公之位,却也岌岌可危。”

突然间,杨林将话锋一转。

众位女眷的心情,也随着杨林的话锋起伏。

“主公临危受命,统御江东,但军中诸将,却颇为不服,尤其是周将军,周将军明里说是对前任主公的死因不肯认可,但事实上,他只是并不赞同主公以女子身份登上主公之位,周将军不想屈居于女子之下,宁肯臣服于一名昏庸的男主,也不愿受女子差遣。”

杨林将话题说到了周瑜身上,众位女眷的目光,便直直的盯向了小乔。

小乔身为周瑜妻室,从不过问军中之事,无论周瑜忠心也好、造反也罢,她也只能认命。

但是在听到了杨林所说的“女权”之后,小乔稍稍的觉得,自己应当有自己的主见,尤其是在女子的尊严方面,小乔不会向男子相让半步。

参加茶会的,还有几名将领的妻室,她们的丈夫,正驻军在柴桑城外,随时都可能攻城。

杨林趁热打铁道:“诸位夫人,主公身为女子,定然是站在女眷们一边的,但你们的丈夫却未必如此,在你们的丈夫看来,女子如衣服,一旦破损了,便弃之不顾,试想一下,众位女眷难道有谁能永葆青春?他日,当你们青春不再,年老色衰之时,你们的夫君,又会是在哪位狐狸精的枕边?”

杨林的话充满了磁性,有几位柔弱的女眷,都已潸然泪下。

小乔也不禁动容,道:“妾身自嫁予周郎以来,向来恪守本分,从不过问夫君公事,可何曾想,夫君所做之事,竟是陷万千女子于水火,妾身虽知夫君行为不当,但事已至此,妾身又能如何呢?”

杨林笑道:“夫人不必自责,男人之所以敢看清你们,是因为他们还不知道你们的力量,天下女子之多,才能也不亚于须眉男子,若是奋力一击,定会令男子刮目相看。男子齐家治国平天下,女子也可以;男子血洒沙场,女子也可以——并非不可为,实乃不为也!”

杨林的话,久久的在女眷们耳边萦绕,女眷们只觉得耳边嗡嗡作响,心中则不免澎湃。

按照杨林所说,女子也是能干大事的,之所以到现在还没有成功,是因为没有人去做,一旦女子在男子们面前展现出了力量,一定能令所有的男子震惊。

大乔询问道:“杨先生,照你这么说,妾身们应当如何去做?”

杨林娓娓说道:“众位夫人,为了实现男女平等之世,定要抱定前赴后继的决心,牺牲自我,为来者开路,这才是众位夫人应做之事!”

第五十一章人墙

柴桑城外,大军驻扎。

周瑜与军中诸将,对东吴忠心耿耿,领兵在外,只为了抵御外敌,保卫东吴百姓免遭战乱之灾。

但是柴桑城中却风云突变,主公孙权竟莫名遇刺,而下一任主公人选,竟是孙权的妹妹孙仁,一届女流之辈!

对此,军中诸将颇有不服,尤其是周瑜,因为新任主公的人选并没有征求他的意见,因此周瑜愤愤不平。

周瑜率军回柴桑奔丧,为的是一探究竟,可是却查不到什么可靠的线索,凶手至今逍遥在外,而孙仁的主公之位已然坐稳了。

性情急躁的周瑜不能忍受被忽视,于是才在朝堂上对孙仁通牒,要孙仁给自己一个交代。

周瑜所说的期限是三天,而今日,正是第三天!

可是柴桑城方面,至今没有就孙权之死以及新主上位之事给出交代,如果他们今天依旧没有派人来给个说法的话,周瑜就会立即下令军士攻城!

现柴桑城的守军,只有由王宝所率领的护卫军而已,护卫军只是为了保卫柴桑城和行宫的军队,而东吴的精锐部队,这是由周瑜所率领的水军、步军。

周瑜的军队终日操练不息,有丰富的作战经验,骁勇善战,而周瑜的手下,也猛将如云,反观护卫军,只是一支负责守城的杂牌军队,军中更无强将。

两军在人数上也不成比例,单单是周瑜带来的驻扎在柴桑城外的军队,就数倍于城内的护卫军,如果周瑜下令军士们攻城的话,护卫军根本就无从抵挡。

无论怎么看,这都是一场强弱悬殊的对战,周瑜心想,以仁公主的性格,定然会开城投降的,但是他等了三日,却不见孙仁方面的任何回应。

如此一来,就只有攻城一条路了,周瑜是大丈夫,言出必行,既然仁公主不识抬举,那么自己也不必客气。

看看时辰,距离说好的三日期限还有不到两个时辰了,周瑜朗声对军士们说道:“士兵们,我东吴的生死存亡,在此一刻,主公死得不明不白,凶手尚未负诛,他们就已然推选出新的主公了,而且还是一名女子,我东吴的大好男儿,岂能屈居女子之下?为了不让我东吴毁于女主之手,今日,我等要赴死一战,我等的血,将能换回东吴的未来!”

在周瑜的动员之下,军士们士气高昂,就等着周将军一声令下,军士们便开始攻城。

周瑜抬起头来看了一眼,柴桑城方面的守卫如旧,城头上不见增设士兵,而城门依旧开启,他们难道不打算抵御了吗?或是说,这是仁公主的计策,要令自己的军队起疑心?

时辰已到,虽然周瑜对于柴桑城的防卫部署感到怀疑,但是他依旧下令军士攻城,只听得周瑜一声令下,数万士兵就一拥而上,声势排山倒海。

民众们吓坏了,听到了攻城的声音,就立即躲得远远的,而柴桑城的护卫军,却半个也看不到。

周瑜一马当先,冲在队伍的最前列,柴桑城城门大开,周瑜率领士兵径直冲入城门。

一切顺利,周瑜以为自己的军队能在半个时辰之内拿下柴桑城,但是当他的白马踏入到柴桑城的那一刻起,就再也迈不过去了。

因为挡在军队面前的,并非是柴桑城的护卫军,而是手无寸铁的百姓,而且这些百姓还不是男丁,而是女子!

也就是说,上千名女子挡在了周瑜的军队前,她们形成了人墙,致使军队无法前进。

周瑜治军严谨,军士们从不误杀百姓,尤其挡在面前的还是女流之辈。

周瑜命军士们停止前进,朗声道:“孙仁无道,趁兄长新死,窃取主公之位,公瑾身为三军统帅,除奸臣、立新主,还请诸位父老乡亲让开一条道,让公瑾为东吴除害!”

如果只是愚昧无知的百姓,只要吓吓,她们就会知难而退了,但是不知怎的,挡在身前的这群女子,却毫无退缩之意,周瑜从这些女子们身上,读出了某种坚强的意志,她们并不像散乱的民众,倒像是训练有素的军队。

“周将军,请听妾身一言!”

一名女子宛然出列,周瑜心中一惊,因为此女正是孙策的遗孀大乔。

就算在军队面前,大乔也显得格外的镇定,美艳的姿态,令军士们一时忘记了如何破城。

周瑜道:“嫂子有何话,但说无妨。”

大乔缓缓道:“周将军,你身为三军统帅,不思保家卫国,却怎能祸起萧墙,领兵杀戮自己的百姓,这岂是大丈夫所为?”

周瑜没想到自己最为敬重的嫂夫人大乔竟然会当众否认自己,心中一惊,但即便如此,周瑜依然要据理力争,道:“嫂子,主公死因不明,凶手至今未抓获,但仁公主却窃居主公之位,公瑾率兵攻城,只是为了天下公理,并非为一己之私!”

大乔嗤笑道:“好个为了天下公理?周将军只是不想女子当政,意气用事,才会率军攻城的,主公精明能干,其才干不亚于亡夫,可是仅仅是因为是女儿身,使她被军中诸将所不容,周将军,你的公理究竟是替东吴的百姓说的,还是替东吴的男子们说的?”

大乔极力讽刺,周瑜竟一时无话可说。

在大乔的身边,还站着三名女孩,这三名女孩可是周瑜认得的,正是小霸王孙策之女,大乔将三个女儿带在身边,其意已然非常明显。

只见三名女孩,以不屑的眼神看着周瑜,充满着憎恶之情,周瑜心中很不是滋味。

大乔又道:“妾身们身为女子,便只能成为男子的附属品,终身大事,由不得自己做主,男人在外三妻四妾,但妾身们就只能独守空房,男人将妾身们玩腻了可以随意休妻,妾身们却只能被赶出家门。天下之大,试问,男女之间却何时平等过?现我东吴好不容易由女子当了主公,但是周将军却因为男女之别,对这位主公倒戈相向,妾身倒要问问周将军,你这么做,对得起死去的伯符吗?”

大乔竟然将亡夫的名字搬了出来,令周瑜无所适从。

周瑜与孙策交情甚密,对孙策也格外敬重,但不想孙策死后,他的遗孀竟成为自己的绊脚石。

第五十二章全胜

军中诸将也随后入城,在见到了女子们当道的时候,也都惊呆了,这些女子或已婚配、或待嫁闺中,但无论是谁,都众志成城。

究竟是何人,将这些女子们组织起来对抗大军的,这些女子以柔弱之躯,她们究竟想要得到什么?

“夫人,你怎么会在这里?”

少年吕蒙竟在人群中瞧见了自己的新婚夫人,自己虽常年在军中,但夫妻间百般恩爱,却不想夫人竟会挡在自己的面前。

吕蒙夫人在阵前朗声道:“妾身虽是女流之辈,但却比你们这些熟读兵熟的将军懂道理,前任主公新死,将军不思如何保家卫国,却只因为现任主公是女的,就起兵倒戈,将军,你倒是说说,这是何道理?”

吕蒙被自己夫人的一番话说得惭愧,竟不知如何是好。

此次众将随周瑜回柴桑,只是为了孙权之死讨个公道,周瑜既然怀疑孙权之死和现任主公孙仁有关,众将也舍命陪君子,定要孙仁交代一个说法出来。

至于柴桑城内,还住着诸将的女眷之事,众将却不甚担心,大兵压境,谁敢动军中将领的妻儿老小?

只是令诸将没有想到的是,自家的妻小虽不会成为人质,但却成为了拦在三军面前的一堵人墙。

不仅仅是吕蒙,就连程普、甘宁等将,也在人群中发现了自己的妻小,她们究竟是怎么了,怎么会不顾生死的拦在军队的面前?

在女眷中,影响力最大的,自然就是已故的孙策的遗孀大乔,大乔带着自己的三个女儿,寸步不让。

周瑜嘲笑道:“自古以来,男为天、女为地,男主外、女主内,男人三妻四妾、女人从一而终,这都是‘礼法’,嫂子,你不顾自身安危,却只是为了男女之别,公瑾看你只不过是脑袋糊涂,做傻事吧?”

周瑜认为大乔就是此次事件的始作俑者,因此便讽刺了她两句,不过从大乔的身后,却娓娓的走出来另一名女子,说道:“妾身等妇人,只不过是为了争家中的一席之地,却被夫君说成是在做傻事,既然如此,妾身与夫君,也无话可说了。”

女子说话的声音轻吟动人,众人一看,竟是周瑜将军的妻室小乔。

“小乔,是你……”

就连周瑜自己,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众所周知,周瑜与小乔夫妻恩爱,但不想,小乔竟会在三军面前和自己的丈夫唱反调。

小乔继续说道:“众位将军,众位军士,今东吴虽是女主上位,但女主的能力,却并不亚于男子,可是你们这些男子,却是非不分,仅仅因为主公是女的,就挥师攻城,你们究竟将天下女子置于何处?”

大乔也道:“军士们,你们不想屈居女子之下,但是你们却何曾想过,谁不是母亲所生、谁不是母亲所养?你们兴兵攻城,只是为了颜面,却未想过,这是与天下女子为敌!”

周瑜只觉得脑袋一昏,子曰:唯小人与女子为难养也,周瑜这一次可算是亲身体会到了女人的难缠。

挡在军队面前的女子们,是以军中诸将的女眷牵头,再加上平民百姓的妻小,女子们众志成城,的确不好对付。

不过纵然如此,要冲散这群手无寸铁的女子,对于军队来说也并非难事,只不过若这么做了,只怕女子们难免有所损伤,若真是如此,周瑜和他所率领的这支军队,只怕会被全天下人唾弃。

周瑜和军中诸将所不满的,只不过是仁公主以不正当的手段登位,但是却想不到,怎么这就是和全天下的女子为敌了?无论是谁,都不想背上这样的罪名。

究竟是何人在煽动这群妇人?

周瑜的脑中闪过一个不祥的念头,他原本认为大乔、小乔是事件的始作俑者,但是转念一想,大乔在孙策死后,恪守妇道,绝非兴风作浪之人,而自己的妻室小乔,也是老实本分,自己最了解她,若不是有人挑拨,她又怎么会和自己作对呢?

才下令攻城的时候,军士们气势正浓,可是,经过了妇人们如此一闹,军士们的气势早就散了。

前军被女子们堵住无法前进,后军无法入城,不过也从前军们的口中,知道了发生了什么事儿。

这一次攻城的行为,原本就是东吴的内事,如果是和敌人战斗,那么士兵们不到最后一刻是绝不会罢手的,但是如果是和自己人战斗,那么士兵们就难免心中不忍。

大多数的军士,此时已战意全无。

就连一些将领,在见到了自己的妻小堵在军队面前的时候,都萌生了退意了,女子们虽然在战力上不及男子,但在气势上,却显然更高一筹。

大乔带着三个女儿站在最前面,对军士们说道:“自孙将军死后,妾身苟活了这么多年,今日,妾身早已不顾生死,军士们若想入城,请从妾身的尸身上踏过吧!”

说着,大乔便带着三名女儿,在三军面前坐了下来。

小乔见姐姐如此,便向着周瑜微微一拜,道:“夫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