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1937 >

第124章

大明1937-第124章

小说: 大明193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佑榕突然很想向小强来和自己聊聊天,给自己上一堂军事课也好啊!……但是她知道,向小强此刻正在为她而打仗。
    因为她要保卫南京,于是向小强就保卫南京了。
    但是刚才向小强突然派秀秀来探问自己,朱佑榕怎能不喜出望外?……有时候在特殊的心境下,很小的一件事,就能给人带来巨大的喜悦,甚至让人由衷的感激上天。
    ∪逍∷低小强先进入朱佑榕的房间,惊讶地发现陛下的两眼红肿,但是满脸都是欢喜◎小强的心中一暖,一瞬间有一种愧疚:自己竟然把她当作政治资源,随意“赏赐”给手下的党羽!
    他心情复杂地坐下,和朱佑榕聊了会儿天,跟她拜了年。朱佑榕居然也笑呵呵地向他拜了年。
    朱佑榕这次见到自己这样高兴,这是向小强没想到的。一时间他甚至都不忍心引入正题。但是自己的计划不容更改◎小强把刚刚的军事会议向朱佑榕汇报了一下,然后告诉她明天的打算。
    ∪逍∷低小强发现朱佑榕现在是极度孤独、极度空虚,自己跟她聊什么,她都是很高兴地听。
    柔和的灯下,朱佑榕面颊泛着淡淡的红晕,白皙的脖颈仿佛天鹅一般优雅,下面黑绒睡袍领口严紧的拢着……想起来了,自己第一次见到她时,她也是这样穿着。
    多美的女孩啊!
    ……
    “咳咳,”向小强发现自己有点失态了,干咳两声道,“陛下,臣刚才说到,空中量是非常重要的。呃,对了,我们的陆航司令很有才干的,这方面比臣懂得多多了。他正好是跟臣一起来的……陛下是不是?”
    朱佑榕望着向小强,突然狡黠地一笑,眉毛笑得弯弯的,仿佛猜透了他的心思一般,笑道:
    “那朕就见见他吧!”
    李国梁激动的满脸通红的进来了。一看到平时只出现在报纸照片上的女皇陛下,现在真真实实的就坐在眼前,仿佛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啪”地一个立正,然后鞠躬道:
    “臣,大明陆军航空兵司令,李国梁,参见陛下!……陛下,新年好!”
    ……
    从晚上十一点钟,离除夕还有一个小时,浦口的清军在广武皇帝的严令下,经过草草整编,在没有重炮掩护的情况下,纠集了两三万尚有战斗力的步兵,兵分两路,一路乘着冲锋舟和驳船,向南京疯狂进攻。
    但没有一条船、一个人到达东岸,尽数被击沉在江中了。
    另一路取得了很大的战果,从子母洲的浮桥上顺利突破,在午夜十二点刚过的时候,再次登上东岸,并顺利地建立起一块桥头阵地。
    广武皇帝没想到南路这么顺利,居然还能在除袭夜再次打过长江,这给他打了一针强心针,从最后的疯狂变成了真正的消。他觉得虽然不能在除袭夜占领南京,但毕竟在除袭夜转败为胜,再次登上了南京的土地。如果能一鼓作气,在年初一占领南京,那对外宣传也可以说“在新年占领了南京”,面子上圆了很多。
    但是清军仅限于一个桥头阵地,四周被明军合围的死死的,但明军仿佛也打累了一般,无论如何也不把清军赶下江。双方就这样僵持着,由清军控制着三座浮桥。
    广武皇帝虽然看怎么也打不进去,但始终抱有新年占领南京的消。无奈现在清军已经完全没有开始的士气了,他们把进攻东岸看作自动送死,在西岸就开始大量的逃跑,然后被机枪扫射回来。
    每一个兵都是在机枪的威逼下,含泪登上浮桥。很多士兵到了浮桥上,直接就跳下水求生了,大量的人都冻死在江里。
    清兵们都期盼明军能开炮把浮桥炸断,这样他们就可以被送往北边的码头坐冲锋舟,路途中就多了很多逃跑的机会。但是明军的大炮似乎像瞎了眼一样,远远的在一百几十米外掀起水柱,好像故意保护这三座浮桥一般。
    这样一直到凌晨五点钟。
    一月份的五点钟,天刚蒙蒙亮~南方向,天上出现了几个小黑点。转眼,变成三十架飞机,呼啸着直扑三座浮桥的西端。
    三十架鱼鹰俯冲轰炸机轮番投弹,转眼间三座浮桥的西头一片爆炸火海,清兵断臂残肢不断飞上天,后面正等待上浮桥的清兵哄然而逃。浮桥本身已不在清军控制之中,已经上东岸的清兵也被完全隔断开来,陷入重围。
    人民卫队的装甲车轰隆隆开上来,机枪扫射几下,架着大喇叭喊话,命令他们投降。几乎不用喊第二遍,东岸的几千清兵全部放下武器,兴高采烈的投降了。他们知道自己比还在西岸的伙伴们幸运得多,终于确定可以活下去了。
    三十架俯冲轰炸机就盘旋在浮桥西端上空,不断低飞扫射,驱散清兵,让他们离浮桥更远些,防止清军明白过来的来炸桥。
    50架翠鸟战斗机,和另外20架俯冲轰炸机也飞临浦口上空,开始对地攻击‖时,东岸明军的火炮群开始轰击。
    人民卫队的先头步兵迅速冲上三座浮桥,提着冲锋枪、扛着啄木鸟机枪、抬着迫击炮,冲到长江对岸,建立桥头阵地。
    然后,坦克、装甲运兵车、卡车、自行火炮,开始一辆一辆的开过长江。
    ∪逍∷低小强的“拜年”行动开始了。
    '  '
第69集 闪击浦口
    明军攻到了对岸,对毫无斗志的清兵来说,与其是来了敌人,不如说是来了求生的机会。大片的清兵四散奔逃,来不及跑的就大批扔下武器,向明军投降。
    这条狭长区域,靠东北的,主要是码头区、铁路场站区。中间是浦口镇,司令部、各种军政机构就在镇上。靠西南的,就是清军的军营区,浦口的驻军大部分都在这一带。可以说,明军刚攻过来,就会面临大量清军步兵。
    但是这时候,明军第一辆坦克还在浮桥上慢慢地开,步兵只渡过来了不到一千步兵而已,就已经有将近两万清兵投降。
    过江的明军没想到这种情况,一时没有准备。他们也来不及收整战俘,只是让战俘往西边走,不要挡住开过桥的部队∩于清兵放下的步枪堆成了山,少量的明军无力搬运,也成了桥头的一大障碍,事的俘虏被命令暂时不要丢下枪,而是各自把步枪举过头顶,走到指定的集中地点再统一放下。
    清军俘虏都很顺从,虽然枪在自己手里,而且旁边押送的只有一百多明军、几挺机枪而已,但谁都没有反抗的想法,都是很配合地举着枪往西边走≡他们来说,可以活下去了,这个机会来之不易。
    为了避免空中误伤,明军带了很多大幅的大明国旗,在主要聚集的地方把国旗展开,便于飞机识别。但现在清军战俘比明军多多了,在空中很容易以为他们把明军包围了,遭到攻击。明军把几面国旗给清军战俘,让他们在人群上展开。
    人民卫队已经在西岸建立了一块桥头阵地,戴着臂章的宪兵指挥着交通,疏导着步兵,引导着一辆辆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炮开到指定地点。尽管有天上的飞机护驾,但这现在仍是明军最脆弱、最容易遭到反击的时候。但周围并没有多少枪炮声,主要都是士兵的喧杂,和发动机的轰鸣。
    ∪逍∷低小强站在江心上子母洲的一座碉堡上,举着望远镜看着西岸的情形,原先捏着一把汗的,现在渐渐的放松下来。
    从开始渡江到现在,已经半小时了。看来清军不但没有反应过来、组织反扑,反而越来越混乱了。清军毫无斗志,另外也万想不到明军会主动攻过来。
    ∪逍∷低在桥头阵地稳固了,正在让他们加快过桥速度。只要等到人民卫队全部过江、再多过去五个摩步团,满足最低兵力,就可以向内地开进,绕过老山山脉,向西北包抄另一端了。
    机械化、摩托化军团应该怎样使用,现在全世界都在摸索。不仅是整体运用上,就是很多具体的问题上,都没有现成经验∪如坦克应该怎样通过浮桥。古德里安主张一辆坦克完全开过浮桥,下一辆坦克才能再开上去◎小强虽然是古德里安的“弟子”,但他看来这未免太慢了。这样的话,光一个机步团没两小时都过不去。
    很显然,这时候不能照搬教条。古德里安的坦克著作是实战经验的总结,但也要分具体情况,尤其不能陷入那种德国式的死板中。起码,欧洲的大多数河流都没有长江这么宽。
    ∪逍∷低小强看现在桥头阵地越来越大,已十分稳固,头顶战斗机盘旋,遭到清军突袭的可能性很小,便果断地下令,让浮桥上同时上三辆坦克。
    速度一下子提高了三倍,到了六点钟时,人民卫队的一个机步团、三个摩步团,还有友军的五个摩步团都过来了。
    按照预定计划,人民卫队留下了一半坦克支援西南端作战,然后一个机步团和八个摩步团向西北穿插,绕过老山山脉后向东北包抄。后面的卡车不断开下浮桥,迅速组成建制。这样,后续的摩步团一个个的跟进,老山山脉背后的土路上,形成了不间断的军车队列,不停的往东北端开去。
    浦口的清军基本上是一团瘫痪了,明军包抄部队在山后快速行进,沿途经过了几个清军重炮阵地,发现都已炸得跟废车场一样,少量的清兵远远看见,就四散逃窜了,根本不需明军下车作战。
    时间不长,绵延的老山山脉到了尽头。
    最先头的坦克履带碾过津浦铁路的钢轨,向东南转向。南方看见了冲天的黑烟,这说明已经到了狭长地带的东北端,南边就是铁路场站区和码头区。
    六点半钟,向小强收到信号,包抄部队已经抵达预定位置,东北端也被掐死了。
    ∪逍∷低小强站在子母洲的大碉堡上,看着脚下的军车队列,和两边跑步前进的步兵,再看着对岸黑烟滚滚的浦口,知道年初一的“拜年”行动,成顾一大半了。
    “我们已经过去多少了?”
    他低头问道。
    站在大碉堡下的李根生问了旁边参谋,然后答道:
    “除了我们人民卫队,已经过去了5个摩步团。”
    临时司令部设在了子母洲上,就在向小强脚下的这座大碉堡里。子母洲上本就有明军的工事群,上次南郊之战前,清军趁大雾从这里突破的≈在子母洲才刚刚夺回,各个的工事里都空荡荡的,烧得焦黑≈在已经清理出了最大的一个,也就是原先的指挥工事,作为司令部。
    ∪逍∷低小强从碉堡上跳下来,问李根生道:
    “怎么样?现在开始问题不大了吧?”
    李根生说道:
    “大人放心,目前比我们想象的顺利多了,完全可以开始了。”
    ∪逍∷低小强点头道:
    “那好,下命令,开始进攻。”
    一声令下,狭长地带两端的明军开始向里推进。
    ……
    清军夜里修整了几个小时,但作用太有限了,到现在很多地方都在燃烧,到处都是尸体和伤员,官找不到兵,兵找不到官,还有大量的脱逃现象。不同的军】兵混在一起,有的在捂着伤口嚎叫,有的在呕吐,有的在商量逃跑,有的在找吃的。
    ∪逍∷低在除了三个八旗师好一点,已经恢复到团级建制,其余的汉军还是一团散沙,能指挥的动的最大单位也就是排、连。在先前的几个小时中,广武皇帝命令八旗师督战,把不同团、不同师、甚至不同军的士兵抓到一起,临时组建作战单位,往东岸不断进攻。
    但到了凌晨,明军的还击突然凌厉起来,东岸几乎是万炮齐鸣,飞机也飞上天,又开始继续昨天的空袭。广武皇帝觉得此时天色放亮,明军再派飞机上天战斗很自然,而且白天炮击效果也好得多。
    但是,南面开始有大量励退回来,也接到不少子母洲的报告,说明军抢浮桥过来了。
    开始广武皇帝和清军将领初步判断,这还属于明军为“保卫南京”的自卫攻击。他们想进一步得到详细情况,比如明军的兵力、装备、番号等等,但撤回来的励要么说的相互矛盾,要么啥也不知道,连明军照面也没打,就跟着一哄退回来了。
    清军浦口总指挥部什么有用信息也得不到,能做的只是组织军队稳定防线,挡住这“小股明军”,并调集附近几个机场的战斗机来参战,把天上的明军俯冲轰炸机打下来。
    但很快,浦口镇东北方向三公里,码头区和场站区报告发现大量明军,还有坦克和装甲车,守军迅速败退。
    广武皇帝和将领们面面相觑,都意识到一个问题:明军已经不是在“自卫”了。
    ……
    明军东北、西南两个攻击面,各以几十辆坦克为先锋,后面装甲车、自行火炮和步兵跟进,稳稳的向浦口中间推进。
    几乎都没有什么战斗,偶有零星的抵抗,也被明军绝对优势的火力击垮。清兵争相投降,即使是原本打算抵抗一下的,看到明军轰鸣的坦克、怪叫着的机枪、和黑洞洞的炮口,也都毫不犹豫地投降了。
    土路上,中间是向前推进的明军车队,两侧是黑压压往反方向走的清军俘虏。在路旁监视的卡车上架着机枪和喇叭,不断广播着:
    “尽量往路两边靠……别堵住道路……都拿着枪,到指定地方再扔……无论满汉,大明军队都保证你们的安全,让你们吃上热饭,给你们治伤……你们不必为清廷再送死了,你们可以活下去了……”
    清兵俘虏们听着喇叭里的话,心中越发的安稳了,都觉得投降还是正确的选择。长长的战俘队列,而且手里都还拿着枪,但队伍出奇的稳定。这也算是战争史上的一次奇观了吧。
    子母洲和燕子矶,明军的舟桥部队在快速的架桥。因为无论是增援还是撤退,目前三座浮桥都不够▲且对岸的俘虏已经多达近十万,现在大量拥挤在几个地方,需要尽快的运过来,不然一旦发生变故,后果不堪设想。
    燕子矶浮桥架的慢一些。因为这里江面较宽,有千米左右。子母洲那里就快多了。一座子母洲把江流分成两股,每一股只有几百米宽,不但可以同时架设,而且架设难度低了很多。架两条00米宽的浮桥,要比架一条000米宽的浮桥快得多。
    ∪逍∷低在子母洲这边已经又架好了两条,加上原先清军架的三条,已经有了五条≈在三条用作明军向西岸增兵,两条用作往东岸运俘虏。一时间,子母洲这一段长江上“车水马龙”,繁忙得像上班高峰一样。
    已经过江的部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继续往主攻方向增兵,另一部分向西南展开警戒。进攻浦口的明军有两大威胁,一个方向就是东面50公里,进攻镇江的清军;另一个方向是西南30公里外,进攻马鞍山的清军~边的距离较远,一天之内无论如何来不了的,威胁还不大。但是西南方向如果强行军的话,最快下午就可以抵达浦口了。
    ∪逍∷低小强和统帅部定的计划中,浦口之战不会那么快结束,至少也要一天。因此他把大量的友军部署在西南侧5到0公里外。李国梁的侦察机也大量派上天,在浦口的东、西、北三个方向00公里内侦查,观察清军的动向。
    ∪逍∷低小强坐在江心洲的工事里,和李根生、还有那五个集团军司令研究着战况,不断收到飞机无线电传回的报告。方圆几百平方公里内,清军的一举一动了若指掌。
    这几个司令发觉向小强很喜欢用无线电指挥部队,工事里摆了一大排无线电,有对讲机,还有收发报机。十几个通讯兵坐在前边,各自戴着耳麦,接受、传递着各种命令和报告⌒的通讯兵一边和前线说话,一边往纸上记录,然后转身递给向小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