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居超品-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成功了,整个县城都会因此繁荣起来的。
“支持,本县一定会全力支持你的,想要地皮的话,永安巷周围的空地随便你用,若是银子不够,本县可以将你的想法写成折子递上去,争取让户部给你解决一部分!”县令的积极性彻底被调动起来了。
李凌微笑着摇了摇头,他只是过来和县令打个招呼而已,并不是过来寻求援助的。
“你真的想要在永安巷建造那什么作坊区?”哪要花费多少银子啊,朱寿不解的向李凌问道。
第73章闲话海禁
“你真的想要在永安巷建造那什么作坊区?那要花费多少银子啊”朱寿不解的向李凌问道。
钱庄这些天虽然赚了一些银子,但是也经不起他如此的折腾啊,若是再遇见上次那样的挤兑风波,只怕就不好应付了。
朱寿虽然小孩子心性,但是大昌钱庄能够给他带来的利益实在是太大了,由不得他不关注。
听到李凌要建玻璃作坊的时候,他的眼睛亮了起来。
这玩意儿在明朝可是一种稀罕物,李凌若是能够将它制造出来,一定可以卖个好价钱。
事实上,李凌所建造的作坊极其简陋,只是一个主屋加上一个宽大的场院而已,其造价也是十分低廉的。
作坊还没有建好,他就又遇到了一点麻烦事儿。
老宅那边来人了,说是他们所纺织出来的丝绸大范围的滞销,全部都压在自己手里。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江南乃是丝绸的主要产地,许多北方的商贩都过来购买丝绸,应该不难销售出去才是,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他在选择这个项目的时候也做过市场调查,纺织这行绝对是有利可图的。
育婴堂的人虽然很多,他们做出来的丝绸肯定也不少,只是这点东西对于整个市场来讲却是微不足道的。
“大少爷,您不知道啊,我们纺织出来的丝绸根本就没有人要,哪怕是我们的质量比别人的好,价钱有低一成也是一样无人问津!”前来抱信的小伙子名叫李阳,是一个塌实肯干的人。
忠叔看他人品不错,这才让他做了负责人,哪里知道刚刚织出第一批布就遇到了麻烦。
丝绸卖不出,大量的资金被占用着,自然没有办法进行再生产,忠叔实在没有办法,这才让李阳过来问计。
有人针对自己啊,偌大的一个市场,岂能因为一点点丝绸的加入而产生动荡?
能够随意操控市场的,想必不是小人物,他们这样做到底有何目的呢!
“李掌柜,王掌柜你们两个是应天府最大的丝绸中间商,好多北人都从你们这里购买丝绸,帮个忙吧,李家老宅那批货数目也不多,行个方便,帮忙贩卖出去如何?”
飘香居是本县最好最后的酒楼之一,李凌就在这里宴请两位丝绸商人,希望他们能够帮忙处理了这批货物。
两人也是本地的乡绅,在大昌号有投资的,算是和李凌坐在同意条船上。
最为重要的是,两人以前都被孙善人所控制,若非李凌挽救了两人,只怕他们现在还没有恢复自由呢!
两人欠李凌一个天大的人情。若是知道一些内幕消息,一定会吐露事情的!
“李解元,您就别在为难我们了,虽然我们真的知道一点内幕消息,但是却不能说,否则倒霉的就是我们了!”李掌柜率先开口道,他有些为难,但是不得不说。
早已有人向他们打过了招呼,不许私下里过多和李凌接触。这个人是两位掌柜无论如何也惹不起的。
“解元公放心,既然他们费了这么大力气找你的麻烦,必然是有所图谋,你只需静待结果就好了!”王掌柜最终下定了决心给李凌一点提示。
能进入那群人视野的,都不是一般人。
锦上添花哪里比的上雪中送炭,还是烧冷灶比较有前途。
“李解元无须担心,能让这帮人看上,也许是一个机遇!”李掌柜也妥协了,继续向李凌透露了一点信息。
“到底是何方神圣盯上我了啊!”两位掌柜的话非但没能开解他心中的疑团,反而使他更加迷惑了。
他让人给老宅那边送了三千两银子应急。
主动出击不成,他只有等待别人下一步的招数,见招拆招了。
前来进行考评的吏部官员终于到达了。
孙善人的事情总归是一个污点,马县丞难辞其究,官职一撸到底,成了平民百姓。
他和儿子一商议,决定到京城投奔自己女儿去。
天子脚下,有的是机会。等风声过去了,再花点银子打点一下,再入仕途也未可知。
马县丞黯然的离开了县城,甚至连送行的人都没有几个。
大家的眼球都被令一件事情吸引了。
马县丞倒霉的时候,县令大人却迎了人生的又一个颠峰!
考评的官吏对他十分的满意,甚至暗示说他可以将官职再升一升,到应天府去任职。
这是天大的好消息。这一刻他想到了李凌,若非李解元将孙善人遗留下来的烂摊子接了过去。只怕他也要跟着马县丞吃瓜落。
李解元是他的福星!
县令大人要在家中宴请李凌。
家宴虽然不太正式,却更有亲切感,这代表着县令没有将他当做外人!
“贤侄啊,老夫二十年前就中了进士,在县令的位置上待了十几年,换了好几个地方,我以为这次也一样任期满了再换个地方,没有想到这次竟然能将位置挪一挪,这都是脱了你的福啊!”县令老怀安慰,心情舒畅,频频向李凌劝酒。
两位考评官见了东城门大兴土木的景象心中自然高兴,经过一番考察之后对县令做了回去以后举荐他的承诺。
两人推杯换盏,渐渐进入佳境,酒酣正浓之时,县令却突然问道:“不知解元公如何看待本朝的海禁?”
若奸豪势要及军民人等,擅造三桅以上违式大船,将带违禁货物下海,前往番国买卖,潜通海贼,同谋结聚,及为向导劫掠良民者,正犯比照己行律处斩,仍枭首示众,全家发边卫充军。其打造前项海船,卖与夷人图利者,比照将应禁军器下海者,因而走泄军情律,为首者处斩,为从者发边充军。
明朝对参与买卖外国商品的居民也不放过,“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凡番香、番货皆不许贩鬻,其现有者限以三月销尽。”
“太祖为防沿海军阀余党与海盗滋扰,下令实施海禁。早期海禁的主要对象是商业,禁止赴海外经商,也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永乐年间,虽然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但是放开的只是朝贡贸易,民间私人仍然不准出海。而后随着倭寇之患,海禁政策愈加严格,虽起到了自我保护的作用,但大大阻碍了与外国的交流发展。”
借着酒意,李凌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海禁弊大于利。实乃朝廷的失误。
知县拈着自己的胡须微笑了几声,脸上阴晴不定。
李凌哪里架的住县令故意灌自己,不一会的工夫就倒在了桌子上。
朦胧之中感觉有人搀扶自己,隐约中嗅到了一种淡淡的体香。
第74章江南陆家
一觉醒来,李凌觉得自己全身都疼痛的厉害,想来是喝了太多酒的缘故。昨日他烂醉如泥,只得留宿在了县令家里。
想起搀扶自己进来的女子,他心里不由得一荡,也知道是哪家的姑娘?
“贤侄,你醒过来了?“。睡眼朦胧的时候,县令的一张老脸凑了过来!
“妈呀!“。李凌一声尖叫,被彻底的惊醒了,幸亏没有脱衣服,不然就被这老东西给看光了。
他一个机灵下了床,有些不解的问道:“不知道县尊大人可有事情赐教?“。
稀里糊涂的就被县令灌醉了酒,又被留宿,要说这老东西心里没有自己的打算他是无论如何也不相信的。
“陆家的大公子陆云想要见你,麻烦贤侄和我走一躺吧!“。
江南陆家!
李凌倒吸了一口冷气,这个陆公子找自己何事?
李家虽贵,但只是在本县算做一号人物而已。
而陆氏则不同,他们在整个江南都算的上是有名的财阀。
据说早年还曾经和大财主沈万三一起经营过海外贸易,沈家被太祖皇帝打压,家道中落以后,朝廷实施海禁,陆家不得以才将生意转移到丝绸和瓷器上来。
陆家几乎垄断了所有的丝绸贸易。
南北之间的交易全数被他们所控制。
陆家世居苏州府,一向都有陆半城的说法。
只要他们愿意,随时可以买下大半个苏州城,虽然是一个玩笑,但是也显示陆家强大的实力。
“怪不得老宅那边生产的丝绸卖不出去,原来是陆家在暗地里做了手脚!“。李凌心中想着,加快速度和县令走了出去。
“贤侄啊,这是陆家的大少爷,陆云!“。
客厅之中,一个长相相当帅气的小伙子在那里已经等候多时了,脚步声传来,他急忙上前迎接两人。
县令将两人做了介绍以后就离开了客厅,有些事情他并不好参与,还是让两人慢慢商谈的好。
“县令大人和我一个远房表叔是同年,所以这才对陆家有所照顾!”李凌一副苦思的样子引起了陆云的关注,他急忙解释了陆家和县令的关系。
李凌没有时间注重这些琐事,他现在只想弄明白一件事情:“李家老宅的事情是你们陆家做的吧!告诉我,为什么要针对我?”
“其实也不是想针对你,只是想结识一下解元公,这才找个由头吧了!”陆云慢条斯理的解释道,好象陆家所做的事情合情合理一般。
李凌反倒明白了陆家人的心思,他们无非是怕自己不重视对方,借这个机会展示实力而已。
既然双方见面了,那就到摊牌的时候了。
“请问陆家如此费尽心思的对付我一个读书人,到底是为什么?”
“利益,我们在你身上看到了巨大的利益,你有资格加入我们了!”
传统的海外贸易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王朝政府经营的朝贡贸易,一种是由民间私人经营的私人海外贸易。
朝贡贸易是指海外国家派遣使团到中国朝见王朝皇帝,“进贡”方物,朝廷则予以官方接待,并根据“怀柔荒远”、“薄来厚往”的原则,回赠进贡国以“赏赐”“赏赐”物品的总价值大于“进贡”物品总价值的数倍甚至数十倍。
民间私人海外贸易属于民间私营工商业经营,明朝实行重农抑商的基本国策,所以民间私人海外贸易长时期地受到朝廷的抑制阻碍、严格管理甚至禁止禁绝。
朝廷禁止私人海外贸易却开放朝贡贸易,但是事实上,明朝从来没有真正完全禁绝过海外贸易。
在严厉海禁的政策下,民间私人海外贸易被视为非法行经,被迫走上畸形发展的道路,即被迫转入走私和武装走私,并出现了一些大的海上武装走私集团。
陆家就是走私集团中的一员,经过百多年的发展,这个集团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运做方式。
不单单是在走私上,就连选择合伙人也有一套独特的运做方法。
他们发现了李凌的价值,经过几次试探之后才决定要将他吸纳进来。
“玻璃相关的贸易一直都由佛郎机人把持着,我大明的商人很少涉猎其中,解元公扬言能够制造玻璃,这才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陆家可是手眼通天的主,他们果断发现了其中隐藏着的巨大利益,这才对李家老宅动了手!
“让我再想想,我拿不定主意是不是要加入你们!”李凌婉转的拒绝了陆云的提议。
海禁是明朝的基本国策之一,触之则死,他根本就没有勇气挑战朝廷的权威。
若是纺织赚不到钱,他再换一种就是。
“好,我答应你,无论你是否加入我们,李家老宅那边的事情我们不会再插手!”陆云不愧是做大事儿的人,既然见到了李凌,再给李家老宅那边施加压力也没了意义,不如做个顺水的人情!
“爽快,既然如此我也向你承诺,不管我是否会加入你们,我都会以最低的价格向陆家供给玻璃制品!”来而不往非礼也,李凌打算也给陆家吃个定心丸。
李凌离开以后,县令迫不及待的重新进入了客厅,对陆云说道:“贤侄,看来这位解元公还是心有芥蒂啊,要不要再给他加把火?”
“叔叔放心,他这样做才是以诚相待,若是他不假思索的就参与了走私活动,我还真的不该相信他,至于李家老宅那边还是放手吧,我已经答应不再干预了!”陆云摇了摇头,有些患得患失的说道。
李凌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人,不是自己三言两语可以说动的。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李家老宅的事情终于还是传了出去。
“李凌,你还是给我们一个痛快话吧。到底是谁在暗中和李家倒鬼,这会不会影响我们之间合作的工程?”
“就是啊,长工们这些日子没日没夜的干,有几个作坊就要生产出产品了,可别和李家老宅那边的情况一样,生产出的东西都没人要吧!”
乡绅们自发的来到了李府,他们想知道和李凌合作是不是可靠,可别和上回一样,投资到孙善人身上的钱财可是收不回来的。
“大少爷,老宅那边的李阳过来了,你见是不见?”大家闹的不可开交的时候,下人前来禀报说是老宅那边来人了。
“让他进来说话!”李凌微微一笑,他似乎猜到了李阳的来意。
第75章盐场惨案
几艘四桅的大船停泊在海岸线上,威风一吹,大船借着海浪逐步向岸边移动。
明朝是不允许三桅以上的大船下海的,很显然,这些不是明过的船只。
“诸君,这次行动就看你们的了,只要到了盐场,但凡遇到明国人一律不留活口,让他们看一看我们的厉害!”石信久次郎走到了甲板上,操着一口鸟语对着一群武士说道。
此时的倭国处在战国时期,国内民不聊生,所谓乱世出叼民,许多人为了生计不得不从事了一项很有前途的职业——海盗。
他们经常出入外海甚至到明国来抢劫。
几个月以前,一伙百余人的海盗再一次来到大明进行抢劫的时候却遭到了伏击,这么多人竟然无一生还。
这当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宋大人的大儿子也在那艘船上。
宋家父子虽然只是一个明国人,但是自从投靠了细川氏以后就负责了对大明的贸易活动。
说穿了这家伙就是一个汉奸,主要的任务就是组织海盗抢掠明朝。
宋大人本身就管辖着许多海盗,想要进行报复自然是更加容易一些。
他一声令下就招募了一千多名武士前往明朝,希望能为自己的儿子报仇,将海岸线附近的几家盐场连根拨除。
战争年代最不值钱的就是人命了,这些武士被派到明朝来执行任务,他们心中非但不害怕,反而隐隐有些兴奋。
明国人个个富的流油,这一躺一定可以获得丰收,回去之后就可以真正的做一个人上人了。
“大伙注意了,我们这次的任务是杀人而不是抢东西,大家尽量少带一些,只要能活着回去,还愁宋大人不给我们机会?”石信久次郎再次提醒道。
这帮浪人在倭国一项野惯了,一定要好好管理才可以。
国内的局势越来越紧张,细川氏对宋大人的依赖也逐渐加重,想要争霸天下就要广开财路。
宋大人在细川氏中的地位就会逐渐提高。
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做好这一票。以后吃肉的机会多的是。
一群野狼突然闯进了宁静的渔村,他们见人就砍。
许多人家中的食物遭到了疯狂的抢夺,在海上飘荡了这么多天,尽吃一些干馒头和咸鱼干了。
年轻的女子还没有来得及跑出去就被这些人玷污了。
浪人们犹如蝗虫一般在岸边逐步移动。
一些弱小的盐场根本来不及抵抗就被攻破了大门。又是一阵疯狂的烧杀抢掠。
一柱柱浓密的黑烟冒起,盐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