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乌合之众 >

第169章

乌合之众-第169章

小说: 乌合之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愿吧!对了”多伊尔,阿卜杜拉王储你安排好了没有?”巴列维国王一边钻进轿车,一边不放心的问道。
    “陛下,我都已经安排好了小咱们还是赶快去马场吧!胡伟达首相、拉兹马拉陆军参谋长、哈维将军、达瓦尔外交部长、布斯曼将军等人都在等着您呢。”多伊尔给国王关上了车门,并低声的说道。
    那霸湾维和公司基地的指挥部里,韩立国看着墙上挂钟的德黑兰时间。问道:“老板,按照计划。客人们应该上路了。不过您怎么能确定。他们不是回德黑兰的大使馆,而且直接去郊外的德黑兰机场啊?”
    李浩抬起头来,也看了看时间,随即笑道:“猜的!”
    “猜的?我说老板,这么大的事情你怎么能猜呀?”韩立国迅速站了起来惊讶的问道。
    “我说老韩,人家腿长在自己身上,我哪能知道他们往哪走啊?不过有一点是明确的,他们知道黑袍要政变的消息后,肯定会意识到德黑兰不安全,他们的大使馆更不安全。如果换了我”出了这么大的事情。第一时间就给国内汇报。然后要做的”肯定是撤离德黑兰那个危
    这个计哉,李浩与贺鸣已经讨论研究了无数次。见韩立国提起这个话题。贺鸣便放下手中的材料。转过身来笑道:“韩经理,这一点老板还是有把握的。你想想。那些人在德黑兰机场上都有自己的专机。专机上也都有电台,他们凭什么不就近的去机场发报,而是跑回城里的大使馆发报呢?”
    韩立国低下头来看起了德黑兰地图,赫然发现德黑兰机场就在萨德阿巴德王宫与德黑兰市区的中间。尽管他们的解释很合理,但韩立国还是疑问道:“不对啊!既然事情对他们来说那么紧急,那为什么不在巴列维国王的王宫内发报啊?,小
    “老韩,外交官都是有规矩的。他们是不能在不安全的地方发报的。这么重要的事情。他们只能在大使馆和飞机上两个地方发报。就算他们先去大使馆发报,那他们也需要进行撤离啊。你想想”是国王的专车方便呢?还是他们自己的车方便李浩站了起来,胸有成竹的说道。
    “老板,尽管你说的很有道理,但这件事还是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啊!”
    很显然。韩立国对美英官员们,会不会如李浩预料的那样,乖乖的当巴列维国王的替身,进入德黑兰机场那个龙潭虎穴并没有什么信心。
    这个计划李老板筹戈了很久,自从得知自己被美国人摆了一道后,便打定主意让他们吃点暗亏。所以才特别制定了这个李代桃僵的计划。让那些如惊弓之鸟的英美官员们,成为黑袍的攻击目标。
    为了确保计划  的成功,巴列维国王将自己的专车,全部按上了单面透明的防弹玻璃。而且早就虚与委蛇的让黑袍知道,自己将会在这个时间。去机场乘飞机出访叙利亚。
    所幸的是,黑袍到现在还不知道,他的一举一动都在王室公共关系委员会的掌握之中。随着石油国有化行动时间的提前,武装政变行动也相应的提前了。可以想象,一旦英美两国官员乘坐的国王专车进入机场,那等待他们的将会是什么。
    伊斯法罕是伊朗的历史名城,在古代曾是东西方贸易的集散地,也是“丝绸之路。南线途经的要站。所以,它在公元旧世纪时就已十分的繁荣了。
    。世纪    旧世纪末,波斯的几个王朝先后在这里建都并大事修建,使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美的城市之一。
    伊斯法罕皇家清真寺就是当东兴建的一座重要建筑,它像其他的清真寺一样采用圆顶拱架结构,两旁有两个供神职人员登高呼唤教徒作礼拜的尖塔按伊斯兰教规定,教徒每天从清晨到黄昏要做五次礼拜。清真寺的立面十分简洁,但布满精美纹样的琉璃镶嵌,使它显得极其精致而华丽,使人叹为观止。
    清真寺的大门和两旁的宣礼塔朝向正北。清真寺的正殿和另外两座宣礼塔朝向西南麦加圣地,大门与正殿恰好形成了一个冯    角。更奇妙的是。在正殿中心的一块方砖上对准穹顶拍手或讲话,会听到七声回音,所以正殿又叫“七音殿,正殿西面的墙壁下有一块三角形的浅绿色大理石,每到正午时,倒影就会消失,起着计时的作用。
    这坐历史悠久的清真寺。现在成为了霍梅尼的伊斯兰卫队指挥中心。遥控指挥着全伊朗大大小小两千多座清真寺。以及十二万伊斯兰卫队。
    宗教的力量是巨大的,但科技的手段更是无孔不入。霍梅尼迄今为止都不知道,广场东侧几百米外的圣一路得富拉清真寺阁楼上。正有一群人监听着自己的一举一动。
    当然,霍梅尼并不墨守成规,他也使用了先进的电台,作为自己的通讯工具。鼎鼎有名的,“七音殿。里,几十名手下正摆弄着电台,接收德黑兰传来的消息。
    伊斯兰卫队情报处的工作卓有成效,通过王室卫队里的内线  很快便得知巴列维国王的车队已经下山离开了萨德阿巴德王宫。
    缠着黑头巾的霍梅尼。很难得的戴上了眼镜,看着德黑兰地图。冷冷的命令道:”给机场发电,车队一旦进入机场,便按计划开始行动。”
    “是”阿亚图拉!”盘坐在霍梅尼对面的阿亚德毛拉,立即站了起来,安排穆斯林兄弟们发电。        与巴列维国王一样,霍梅尼今晚也非常的紧张。
    他不但要一举拿下巴列维国王,而且还要同时进行石油国有化行动。
    如果仅仅是进行武装政变,他并不能立即获得全伊朗人民的支持。毕竟孔雀王朝已经统治了几十年,王室的权威虽然没有根深蒂固,但王室的统治也没到天怒人怨的时候。只有进行正义的石油国有化行动。才能凝聚起全伊朗人民的心,并淡化政变行动带来的负面影响。
    经过宗教学者们一个多月的讨论研究,他们制定了一套完善的行动计戈。三万多伊斯兰卫队官兵早就部署在德黑兰,准备拘押马上进入机场的巴列维国王,并控制伊朗的政治文化中心        德黑兰;
    六万多卫队官兵在政府军内线的帮助下。专门对付国王的哥萨克骑兵师;其余的卫队官兵们,早就部署到了英伊石油公司总部的所在地霍拉姆沙赫尔,一旦机场的攻击行动开始。便立即接管英伊石油公司和阿巴丹的炼油中心。
    另外还组织了大批的毛拉、阿旬,分赴伊朗各地,准备在行动打响后,劝降各地的政府军和警察。
    值得一提的是,霍梅尼已经准备好了演讲稿。在行动正式开始后便向全国进行广播,号召全伊朗人民团结起来。反对巴列维王朝的黑暗统治,收回英伊石油公司。同时动员大家,支持自己的伊斯兰什叶派革命。
    ': '
第二四六章 政变之夜
    ,场坐落千德黑西北部的孔多尔山谷里森林密叩,旷郁葱葱。早在巴列维国王开始战备时,就将这里作为自己的大本营秘密建设。
    几个巨大的天然山洞,便是伊朗政府军的司令部。山顶上的密林里,隐藏着雷达站和通讯站。山谷的外围,隐蔽驻扎着王室卫队官兵和哥萨克骑兵一师。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刚秘密抵达马场的巴列维国王,就接到了两个好消息。
    第一个好消息是驻中东地区的英军,秘密抽调了三万余人开赴印尼和印度。一是配合荷兰军队在印尼开展“警卫行动”二来镇压印度孟买的工人大罢工。
    这个从维和部队办事处传来的情报,让巴列维国王喜出望外。这就意味着一旦石油国有化行动开始,英军在一个月内都不能有效的组织起地面部队。
    第二个消息是针对霍梅尼的。王室公共关系委员会四处的专家们,终于破泽出伊斯兰卫队的通讯密码。
    尽管在巴列维国王看来,霍梅尼自从铤而走险的做掉摩萨台之后,便成为了自己砧板上的肉,但还是对密码的成功破泽非常高兴。毕竟从现在开始,伊斯兰卫队的一举一动,也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了。
    布斯曼将军对密码的破诊成功,并没有太大的惊喜。
    因为在他看来,霍梅尼的密码本,翻来覆去就是那几本宗教典籍。如果能破泽英军的通讯密码,那才是真正值得庆祝的事情。
    三号山洞内现在是灯火通明。拉兹马拉总参谋长神色凝重的站在地图前,给椭圆形会议桌边的国王和政府高官们,介绍着行动的进展。
    “国王陛下。各位先生们,据公共关系委员会一处提供的情报,客人们将在十分钟之后抵达机场。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黑袍的政变行动也随之展开。哥萨克骑兵二师,政府军一师、三师、六师都已经抵达了指定位置,一旦黑袍开始行动,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内控制局势。”
    拉兹马拉参谋长总长的话音刚落,胡达伟首相便迫不及待的问道:“参谋长,如果机场内的叛军,发现车队内不是国王陛下,那他们还会接管石油公司和炼油中心吗?”
    “国王陛下,首相先生,我想这个问题应该由我来替总长回答。”王室公共关系委员会主任多伊尔立即站了起来,胸有成竹的说道:“大家刚才已经知道了,我们已经破泽了伊斯兰卫队的通讯密码。一旦车队进入德黑兰机场,不管他们是否攻击车队,我们都会利用他们的通讯频率和密码,给伊斯法罕的黑袍发封行动成功的电报。”
    胡达伟首先这才放下心来,满意的点了点头,对身边的巴列维国王说道:“国王陛下,看来国内的行动没什么问题,咱们现在应该考虑的是,怎么对付英国人了。”        “首相先生,您说的非常对。不过我想我们会成功的,毕竟我们已经为此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巴列维国王站了起来,意气风发的肯定道。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石油国有化行动就是一只蝉,无论是巴列维国王还是霍梅尼,都把对方当成了螳螂,也都把自己当成了最后的黄雀。但不管怎么说,石油国有化行动势在必行,不管双方怎么斗,都需要进行石油国有化行动来团结全伊朗人民,稳定伊朗国内的局势。
    想到这里,巴列维国王环视了下众人,严肃的说道:“达瓦尔部长,无论如何,你们外交部都必须给我争取到一个月的时间。我们需要这一个月的时间,来化解黑袍政变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也需要这段时间来进行军事部署。”
    达瓦尔部长连忙站了起来,躬身敬礼后,保证道:“国王陛下,散会后我就赶往大马士革,从那里飞往纽约。请您放心,我们外交部一定会完成这个任务的。”
    胡达伟首相也随即说道:“国王陛下,稳定国内局势的任务,我们内阁会竭尽全力的完成,这一点请国王陛下放心。”
    巴列维国王那张年轻英俊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重重的点了点头,深情的说道:“各个,拜托了。我们的成败在此一举,伊朗的将来也在此一举啊!”
    振兴伊朗,是伊朗人民几百年来的夙愿。在胡达伟这些伊朗精英人士们看来,二战后的英国前所未有的虚弱。而贪婪的俄国人,正被美国那样的超级大国牵制着。其他那些近百年来欺凌伊朗的欧州列强们,也处于自身难保的境地。
    所有的客观条件,让大家意识到这是振兴伊朗的最佳时机。如果现在不动手,等那些国家从二战的创伤中恢复过来,那就更难动手了。
    正因为如此,伊朗政府内阁在石油国有化行动问题上,出奇的于巴列维王室保持一致。现在只等解决掉霍梅尼那个疥癣之疾后,便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反英行动中去了。
    无论是对付宗教势力,还是对付英国人即将的攻击,伊朗军方都是当之无愧的主角。见国王陛下说出如此的话来,参谋长拉兹马拉将军、陆军司令萨赫迫将军、王室近卫军军长哈维将军、伊朗空军司令阿米巴将军等人,立即笔直的站了起来,立正敬礼便保证完成国王下达的任务。
    身份超然的布斯曼将军,则面无表情的坐在一边,一声不吭的看着手中的情报。众人并没有对这位在国王身边“养伤”的联合国将军的无礼行为感到不满,反而还非常尊重布斯曼将军的意见。毕竟他们所有人当中,布斯曼将军是唯一参加过世界大战的职业军人。
    礁巫分,心急如焚的史密斯先生与英国驻伊朗大使等人,乘坐国王安排的王室专车,终于抵达了德黑兰机场。
    正如万里之外的李老板预料的一样,他们认为宗教势力政变的情报。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向国内汇报,并且还要迅速撤离德黑兰这个危险的城市。
    所以他们很自然的选择了去机场,而不是再颠簸二十公里去市区内的大使馆。
    机场大门边的守卫,见国王车队浩浩荡荡的开了过来,立即抓起手边的电话,给塔台上的机场驻军指挥官穆罕默德一博尔齐中校报告。
    出生贫寒的穆罕默德一博尔齐中校,是位虔诚的穆斯林。也是政府军中为数不多的,能晋升到上校军衔的非哥萨克军官之一。可以想象,在哥萨克军官如云的政府军中,他作为非哥萨克人,无论他作出什么样的努力,都很难得到国王陛下的重用。
    出于种种原因,无所事事的他成了清真寺的常客。只有在那里。他才能肆无忌惮的发泄对国王、对政府、对军队高层的不满。就这样,他成了宗教势力在政,内线。也成为了所有不得志的纸级军官们的偶像
    在博尔齐中校看来,自己即将开始的行动,在道义上是奉了大阿亚图拉的命令,在前途上更是一步登天的捷径。只要待会的行动成功,那他将成为什叶派的开国功臣。更何况大阿亚图拉曾亲口许诺过,一旦行动成功,他将被任命为伊斯兰卫队第一师的中将师长!
    车队终于来了,中将军衔离他不远了。想到这里,博尔齐中校毅然命令道:“各单位开始行动,一营封锁机场的所有出口,二营按原计戈拘押国王,三营在机场外构筑工事,防止王室卫队前来增援。”
    “是……长官!”
    塔台指挥部内,几名与博尔齐中校一样利欲熏心的低级军官们,立即领命而去。
    六辆黑色的轿车,在两卡车王室卫队官兵的护卫下,慢慢的经机场大门驶向了跑道。“砰!”随着一颗红色信号弹的升起,跑道周围六盏硕大的探照灯,顿时射向了跑道边的车队。
    近六百名机场官兵们,手持步枪、冲锋枪,高喊着“安拉”围了上来。
    卡车上八十多名王室卫队官兵们,见情况不妙,连忙跳下卡车,举着手中的武器,高喊道:“警戒小警戒!”
    外围的强光透过车窗,让史密斯先生等人睁不开眼来。久经沙场的史密斯立即喊道:“出事了,出事了!快    ,快”快联系国王,机场出事了。”
    喊完之后,一边拔出口袋里的手枪,一边企图下车找地方隐蔽。轿车司机顿时大喊道:“先生。您不能下车,我们现在是在跑道上,周围根本没有地方可以隐蔽。呆在车上,一定要呆在车上,这车是防弹的。”
    史密斯这才反应过来,但还是被惊出了一身冷汗。因为他知道,所谓的防弹轿车,根本就防不住近距离射击的机枪子弹。
    而后面那辆车上的英国大使,完全被外面发生的一切给吓坏了,顿时低下身来不断的祈祷,希望那些人不是冲自己来的。
    看着机场士兵们来意不善,且离自己越来越近。还蒙在鼓里的王室卫队官兵们,一边冲天鸣枪警告,一边高呼道:“站住,你们全部站住!我们是王室卫队,这里是国王的车队,你们想造反吗?”
    他们不喊还好,喊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