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隋唐之激情神枪 >

第259章

隋唐之激情神枪-第259章

小说: 隋唐之激情神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校答应一声,施礼后飞马去了。

“军师,要不我们征用一只渔船,先派得力之人过江探个究竟?”张公瑾认为就是水师后天赶到,时间也不短,如果丹阳有变,救兵如救火,别说一天,就是耽搁一刻后果都不堪设想。

“这一点本军师也想到了,可是你看看,整个江面上一艘渔船都没有,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到哪里去征用船只?”徐茂公忧心忡忡道。

正在徐茂公等人束手无策时,一匹战马从远处飞驰而来,身后荡起一溜尘土,马上之人离大营多远就喊,“紧急军情!快闪开!”

由于这名探马边冲边喊,站岗巡逻的兵将纷纷躲闪,无不让道。很快战马穿过了连营,来到徐茂公等人近前,这名小校勒住战马,从马上跳下来紧跑几步跪报:“报于军师得知,我们身后滁水方向,历阳方向,宣州方向,同安方向等,均有吴军开来,最近的离我们不足五十里了,这些人马少的一万有余,多的有两万之众。请军师定夺。”

徐茂公听了心里咯噔一下子,这些吴军绝对不是来投诚的,要投诚他们早该来了,看来丹阳有变这是铁定的了,他们这是想袭击我们的后方。

徐茂公立即传令撤回这三万待命登船的兵将,然后升帐,可是还没等他拨转马头,张公瑾眼尖,惊叫了一声:“军师快看,船!”

徐茂公扭转身一看,可不是嘛,远处江面上出现数不清的小黑点,这些小黑点渐渐变大,看清楚了是吴军的战船。但是他们知道,这些迟到的战船此时绝不是来接义军过江的,因为这些船队轮廓上要比刚才来的二百多只庞大得多,黑压压的布满了整个江面。

一切全都明朗了,丹阳的王雄和辅公祏根本没打算投降,这是要水陆并进,前后夹击义军的节奏。

“军师,我们上当了,王爷他们肯定有危险了,水师未到,我军腹背受敌,怎么办?”遭此突变,张公瑾也不淡定了。

前有大江拦路,前后左右还有数路大军围堵,义军弄不好就全军覆没了,情况万分危急。

徐茂公也明显赶到了压力,但杨勇不在时,他就是三军主帅,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忽然想到了杨勇临走时的妙计,心中便沉稳下来,一句话也没说,带着张公瑾飞马赶奔帅帐。

聚将鼓只响了一通,众将全都到齐,因为他们也得着信了,军情有变,一场大战就在眼前。

徐茂公居中而坐,千人长以上的将官列立两厢,一个个盔明甲亮,站得整整齐齐,等候着命令。

义军的兵将是不少,二十多万,但是能征惯战的大将只剩下张公瑾和林文远了,徐茂公先让两名万人长带兵三万出大营往东北迎接滁水等州郡来的兵将,自己亲自率军五万大出大营往西南迎击历阳、宣州、同安方向来的吴军,他们这两路人马共八万负责整个义军的大后方。

同时,派人骑快马给庐州的侯君集和濠州的公冶长传令,让他们留一支人马守住城池,各抽调一万集兵从后面袭击来自历阳、宣州、同安和滁水等方向的吴军,以减轻义军后方的压力。因为义军后方布下的这八万人马虽然不少,但缺乏能征惯战的大将。

徐茂公知道,此战的重头戏应该是江面上来的这支水军,他们来自丹阳,这是王雄和辅公祏的老巢,肯定是吴军的主力,不一定是水军,肯定还有陆军,而后面这几路人马只是配合。眼前只要打垮了江南这支军队,就可解燃眉之急。因此他要以假乱真,重点布置。

本书来自品&书

578。第578章真假杨勇(3)

徐茂公按照杨勇的安排,让林文远化妆成杨勇的模样,头顶银盔身披银甲,外罩蓝战袍,骑上一匹胭脂马算作千里胭脂兽,手持一杆大铁枪冒充八宝驮龙枪。林文远长得本来就跟杨勇很相像,再有意这一装扮,活脱就是杨勇。

然后,早就在女营中选好四名身手不错的女兵,让他们顶盔掼甲,扮作杨玉凌、玉镜公主、罗士英和李婉儿,各拿刀枪,紧随林文远左右,再就是让大将张公瑾随行,由于他武艺高强,此次也是重任在肩。他的任务当然也是保护林文远,负责扫清靠近林文远的大将。

因为林文远虽然也猛将,但他的力气和武艺跟杨勇没法比,如果遇到几员悍将当场就露馅了。因此张公瑾负责给他扫清外围,尽量让他跟那些普通的兵将交手。

一切准备就绪后,林文远和张公瑾率剩下十几万大军在江边列开阵势,准备迎击江面上开来的这支吴军。

这场戏由于林文远和张公瑾是主角,临出发前徐茂公还特别叮嘱二将,可以放吴军全部上岸后再击之,这叫扬长避短。另外,让林文远和四美女尽量少说话,言多必失,如果非说不可时,一定要注意模仿杨勇和四美女的口音和说话的方式、语气等。此战如果胜了,抢得吴军的战船,渡江救杨勇还有一线希望,如果被敌人识破,就满盘皆输了。

林文远、张公瑾和四美女点头,特别是林文远和张公瑾深感责任重大。二将领命后带着十五万大军离江岸五里摆开战场,在这里等着敌人。

乘着这点时间,林文远、张公瑾和四美女稳住心神,回想着杨勇和四美女的样子,还演练起来,这叫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中午时分,十三万吴军到达长江北岸,其中包括六万水军,一时间江面上密密麻全是大大小小的战船。领兵带队的主将当然是陆羽和水师统领张迈。这二人现在是辅公祏眼前红得发紫的人物,此次奉了辅公祏之命,趁着杨勇等主要战将被困丹阳的时机,他们打算消灭杨勇在江北岸的二十多万义军。

此次行动的总指挥是陆羽,张迈带全部水军协助,共出动了二十万人马,连新刚刚入伍的五万新兵也拉上了战场,其中包括三万水军,还包括滁水、历阳、高邮、同安、宣城和杨州等州郡抽调来的七万人马,这几乎是他们的全部家底了。吴都丹阳,辅公祏只留下五万精兵驻守,他们这次采取的是前后夹击,水陆并进的策略,打算一举吃掉杨勇的二十余万义军。

弃船登岸后,留下一万人马看守战船,陆军在前,水军垫后,陆羽和张迈指挥着十二万人马向杨勇的大营碾压过来。

“停!”刚出去几百米远,陆羽惊得脸色一变,把人马叫停了。十二万大军闻令而停。

“陆帅,为什么不冲?”张迈从后面跟上来了。

“张将军请看。”陆羽指向前方杨勇的军阵。

张迈一看也倒吸了一口凉气,远远地他们看到对面全是杨勇的军队,也不知道有多少了,无边无沿,这些兵将甲衣鲜明,列队整齐,兵甲森森,旌旗遮天蔽日,一眼望不边,太阳光下刀枪闪光,晃人的二目。

“陆帅,看来他们有所准备呀,怎么办?”张迈没了注意,在淮河大战中,吃过一次败仗的他,此时有点惊弓之鸟的感觉。

原来二将认为,杨勇的人马此时肯定还在岸上等着分批过江呢,我们装作来接他们的样子,弃船上岸后突然冲杀过去,杨勇的人马必乱。别看他们有二十多万人马,此时杨勇等人又不在军中,肯定是群龙无首,一击即溃,可现在看来完全不像他们想的那样简单。

陆羽没说话,盯着对面的义军看了几秒钟,然后轻蔑地撇着嘴道:“就算他们有所察觉有所准备又能怎么样?杨勇和他的四个美女老婆,以及罗松、尉迟恭这些牛人都不在军中,只剩下一个徐茂公和其余的碌碌之辈,有何惧哉?不过是攒鸡毛凑胆子,一群乌合之众耳。我们可这么办,让他们军心立马大乱,我军乘势冲杀过去,可一举全歼贼军。”

说着,叫过来两个千人长,叮嘱了他们俩几句,二将施礼后领命而去。

“陆师真是知勇双全,这次定能让贼人片甲不留。”张迈眼睛一亮,觉得这是个不错的办法,趁机又奉承了陆羽两句。

陆羽微笑着没说话,但是却是趾高气扬,两眼中尽露傲慢和得意之光,他在是享受着被拍马溜须的那种爽快感觉。

很快,两个千人长带着部属来到了队伍最前面的,两千人齐声向杨勇的军队大喊:“你们听着,你们已经上当了,你们的王爷杨勇等人已经被辅公活捉了,尔等还不放下武器投降,更待何时?”

“快投降吧,辅公已经布下天罗地网,你们的王爷杨勇都被擒了,你们已经被包围了,如不投降只有死路一条……”两千人马轮番向对面杨勇的军阵大喊起来。

虽然两军相隔超过一百米,但是这么多人一齐大喊,声音的分贝相当高,响彻云宵,义军这边听得清清楚楚。

林文远和张公瑾冷笑着相互看了看,觉得时机成熟了,该他们出场了,二将轻轻地点了点头,林文远在前,四美女和张公瑾紧紧跟随,六员将六匹马出了军阵来到最前面数步远处站定,他们离吴军也就是**十米远的样子,这是个说远不远说近不近的距离。

“哈哈哈……”林文远学着杨勇的样在马上仰面大笑起来,“真是瞎了你们的狗眼,你们看看老子是谁?!”说着,抬手把鸟翅环得胜钩上的大枪摘下来了。

“啊?义勇王!……”吴军中有不少见过杨勇的,当时惊出声来,然后傻在那里。那两千吴军将士瞬间也不喊了,现场一下子静了下来。

不过此时更傻的不是这些兵将,而是他们的主将陆羽和张迈,此时二人也看到了怎么回事了,刚才的得意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全是惊愕。两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马往前提了好几步,揉揉眼睛,把眼睛瞪到最大,仔细观看。

二将一看,几十米外的这员将长得太漂亮了,面白如玉,身板周正,银盔素甲,外罩蓝战袍,胯下千里胭脂兽,撑中八宝驮龙枪,威风凛凛,玉树临风,不是杨勇是谁?再看此将后边左右,站着四个美女和大将张公瑾。

“杨勇?……这……这怎么可能?……”陆羽和张迈有种大白天活风鬼的惊恐。

“冲!”林文远断喝一声,把大枪往空中一举,一马当先向吴军杀来,四美女和张公瑾各举刀枪,紧随其后,他们身后就是十五万大军,呐喊着排山倒海般向吴军扑来……

本书来自品&书

579。第579章真假杨勇(4)

十五万义军在假杨勇和四美女、张公瑾等人的带领下,一齐呐喊着冲杀过来,呐喊声惊天动地,其势壮如排山倒海。

经过前面的那几场大战,很多吴军将士早就被杨勇吓破胆了,现在都认为杨勇被活擒了,没什么顾及了,此战必胜。可是他们做梦没想到杨勇又从天降而,带着这么人马杀过来了,他们摸不着头脑,当时就懵了,因此还没接战,军心就散了,抹头就跑,也没人听指挥了。吴军当时大乱,溃不成军。

林文远一马当先杀入敌营,尽管此杨勇非彼杨勇,说白了是个冒牌货,但林文远的武艺并不差。此将原是淮阳的郡尉,属地方武官,杨勇率大军攻打淮阳时,谁都不敢跟杨勇交战,郡守大人马魁吓得不敢出战,噤若寒蝉,紧闭城门向丹阳求救。但唯独此将不服,坚持出战杨勇,结果真不赖,跟叱咤风云的皂袍大将尉迟恭打了十几回合后才负伤大败。

由此可见,林文远也是一员骁勇的悍将。尽管他擅使大刀,现在改使大枪了,但仍然威猛有加,将一条枪舞得上下翻飞,枪马所到之处无人能挡。

此时更猛的是张公瑾。不用小草怎么夸张,这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位列第十八位,勇武程度更不必说。

据史书记载,张公谨勇武多力,初为王世充麾下洧州长史,降唐后追随秦王李世民南征北战,平定突厥,屡立战功。其最大功劳莫过于和尉迟恭携助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是时,李世民被围,危机四伏,险象环生,张公谨勇力过人,独自关闭大门,将齐王和太子的人马挡于大门之外,才化险为夷。

后世的史学家刘昫评价曰:“敬德夺槊陷阵,鼓勇王师,却赂报恩,竭忠霸主。……叔宝善用马槊,拔贼垒则以寡敌众,可谓勇矣。……知节志平国难,拜隼篽则致命辅君,可谓忠矣。……公谨投龟定议,志助储君。皆所谓猛将谋臣,知机识变。有唐之盛,斯实赖焉。”

清代大思家家王夫之曰:“无左吴、赵贤,则淮南不能谋逆;无宇文述、杨素,则杨广不能夺嫡;无张公谨、尉迟敬德,则太宗不能杀兄;天下之乱,酿成于徼幸功名者之从臾者类然也。”

这些后世的专家都把张公谨与尉迟恭、秦琼、程咬金、宇文述、杨素等相提并论,可见张公谨之勇武和功勋,非同凡响。

书归正文。张公瑾挥舞着三尖两刃,紧紧护在林文远身旁,杀得吴军兵将尸体横飞,人头滚滚。这二将无人能敌,枪刀所到之外如入无人之境。他们后面的四个美女,跟着此二将后面收收尾,受伤了没死的那些吴军将士,他们在后面补补刀枪即可。

且不说张公谨和林文远如何英雄无敌,就兵力人数上,杨勇的义军也占优势,更关键的是吴军此时军心已经大散,士气全没了,简直是一触即溃。

后面的陆羽和张迈一看,林文远如此英雄无敌,更加坚信这是杨勇无疑。

这时,林文远和张公谨就冲到二将近前,吓得他们没敢接战拨马就跑。主将一跑,手下的将士跑得更欢,十二万人马干脆就是逃命,什么叫兵败如山倒,眼前的情况就是。

林文远和张公谨恨透了这两个家伙,因为是他们俩把杨勇诱到了丹阳,狠不得将此二将碎尸万段,因此,他们俩就瞄准了二将,摧动战马,舞动刀枪在后面紧追不舍。

战场离江边不到五里地,因此林文远和张公谨带着人马眨眼间到了江边,幸亏他们留下一万水军在此保护战船。这一万人马其中有不少弓箭手,一看主将败回来了,赶紧向林文远和张公谨等人放箭,二将的战马慢了下来,忙用手中的刀枪拨挡箭雨,义军的人马一时中箭者也不在少数。乘着这个机会,陆羽和张迈带着残兵败将才得以脱身,赶紧登船逃命。

手下还有很多人马没上战船,陆羽和张迈害怕义军抢船,赶紧命令开船,他们知道到了江中就安全了。

这二将太英明了,果然他们的战船刚离开江岸,杨勇的人马就杀到了岸边。此时成千上万的吴军还没上船,这些吴军的兵将好不容易跑到了江水边上,可是船却无情地开走了,后面眼看义军杀到了,这些人急得连喊带叫直骂娘。但是骂也没用,战船仍然回速往前开。有的兵将走投无路,当场扔枪跪倒投降,但义军将士气坏了,为了给杨勇报仇出气,对这些投降的兵败也照样斩杀。

其余的兵将一看投降也不行,干脆跳江吧,多活一时是一时吧。因此像下饺子一样,噼里啪啦,很快江中全是吴军的将士和战马,他们在水里就折腾开了。

林文远和张公谨带人追到江边,一看还是让这杂碎们上船跑了,气呼呼地吩咐道:“放箭!”

一时间,箭如雨发,呼啸着向离开江岸不远的战船射去,随着惨叫声,又有数不清的吴军将士中箭,有的从船上裁到江中,在江中挣扎的吴军也不少中箭的,血染江水。

但战船很快开到了弓箭的射程之外,这时靠近岸的江面上仍然熙熙攘攘地热闹非凡,被赶下水的吴军仍然在搏命。其中还有不少是水军,仗着自己会水,他们拼命游,打算追上战船,但是越游离战船越远,最后力气耗尽,沉下水面。可是有些也是旱鸭子,到水里面没扑腾几下就沉下去了,一时长江里就热闹了,水花飞溅,到处是都是人脑袋,远远望去,就如放鸭子一样。

不过这种热闹的场面没持续多长时间,江水中又恢复了平静。义这军这一仗打得很漂亮,歼敌无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