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隋唐之激情神枪 >

第48章

隋唐之激情神枪-第48章

小说: 隋唐之激情神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举听了两个儿子的话连连摇头,然后说出一番话,他的两个儿子这才恍然大悟。

第87章赈灾和招兵

“尔等还得记得当年的董卓和曹阿瞒之辈乎?”听了两个儿子的话,薛举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淡然一笑反问了一句。

薛仁果和薛仁越都不傻,特别是薛仁果,其文治武功深得薛举真传,听了他爹的话立刻就明白了。

他当然知道,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董卓和曹操都是文武双全,兵强马壮,他们为什么要争汉献帝这样一个废帝呢?为什么甘愿屈据汉献帝之下呢?那绝对不是忠心侍主,而是欲挟天子以令诸侯,包括后来的司马家父子,皆是如此。眼下虽然杨勇非真命天子,然有着皇室血统,父亲想是借杨勇这杆大旗,成自己的大事,这也叫出师有名。

想明白之后,薛仁果高兴地施礼道:“爹爹谋深虑远,儿不及也。”

薛举手拈胡须微笑着点头道:“记住,有实力才有一切,有实力就有一切!眼下,我们立足未稳,怎能与杨勇争主次?况且,杨勇绝非等闲之辈,其文治武功绝不次于为父。因此,我们只有同心协力才能成大事,你们两个万不可对杨勇缺了礼数。懂吗?”

“遵命。孩儿谨记!”两个人插手施礼,然后退出去了。

第二天,杨勇升帐议事,这边是公冶长、杜义,那边是薛家三父子,然后还有几个千夫长,这样算来,杨勇手下大将也有十多个,站在两边也像个样子了。

“各位兄弟,我们得了金城,下一步当如何打算呢?”杨勇先发扬民主,问计众将。

公冶长出列施礼道:“主公,金城乃弹丸小郡,通州得到秉报后定当联合附近的郡府不日发来大兵困城,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当主动出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通州。”

杨勇微微点了点头,但没表态,目光看向薛家父子,知道这是人中龙虎。

薛举出列插手施礼道:“主公,末将认为攻取通州不妥。眼下,我们兵不过数千,将不过十多员,而通州乃战略要地,城高池深,拥有精兵过万,加上附近的几个郡县,战事一起,短时间内集结两三万人马不是难事。如果此时贸然出兵,非但拿不下通州,恐怕金城难保,我们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薛将军言之有理,那么依将军之见呢?”杨勇一听,这薛举果然有勇有谋,分析得头头是道,难怪人家能成大事呀,幸好跟我混了,这薛家父子真是不可多得的全才之将啊。

“主公,依末将之见,金城一带连年受灾,难民无数,我们应当开仓放粮,赈济灾民,此举必然大得民心。我们借机大肆招兵买马,迅速壮大我们的实力。然后,再图通州。”

“嗯,好。薛将军之言,正合我意。”杨勇不住地点头,得民心者得天下,薛举能认识到这一点,真不简单呀!于是,杨勇连连点头,令薛家父子负责开仓库放粮之事,令公冶长和杜义加强宣传,树起大旗,招揽兵马。

招兵买马当然需要钱粮,不过,这对杨勇来说不是问题,得了金城郡,能没钱粮吗?这些粮食和金银都来自城中的贪官污吏,另外杨勇又把自己存储的金银和萧美娘的首饰、珠宝等也拿出来一少部分作为补贴。

人人都能来领粮食,分文不取,而且报名当兵的不但能吃饱饭,一个月还给二两银子,当场兑现。这一下全城轰动,老百姓奔走相告,有的捧着大米和白面,高兴得呜呜直哭,前来报名当兵的也是络绎不绝,负责登记造册的可忙坏了。

第一天,报名当兵的就突破五百,第二天更甚,附近的乡下的,其他州郡的,还有一些无家可归的流动人口,纷纷向金城涌来。杨勇大喜,命四门大开,放老百姓进来。

短短五天,报名者就突破六千之众,从中挑选精壮之士,也达三千余人,加上原来的兵将,杨勇手下的兵马总数超过六千。

杨勇和薛举在金城这么折腾,通州当然早就得到秉报了。在杨勇占据金城的第二天,报事的就飞马报于通州刺史牛山。

牛大人一听,什么?薛家父子投降了反贼杨勇?他们里应外合,杀了郡守赵开,占据了金城,开仓放粮,招兵买马,这还了得?!牛刺史当即招集幕僚商议对策。

牛山坐在主位,其他的谋士武将列立两厢,牛山把情况通报之后,问计众人。

通州赞务李隐赶紧跪倒施礼道:“刺史大人,薛家父子做出此等叛逆之事,卑职实在是始料未及呀,卑职请罪。”李隐推荐保举的薛家父子造反了,推荐人当然推脱不了干系。

牛山瞥了他一眼用鼻子哼了声,冷冷道:“起来吧。”

“是。谢大人。”天这么冷,李隐谢恩起来后归列,居然有一种想出汗的感觉。

通州承议张炳麟看着李隐吃瘪,心中高兴,心说让你个老小子好出风头,让你自以为是,拱了一头屎吧!原来,张炳麟与李隐官职差不多,谁也不甘落后,竞相削尖脑袋在牛山面前讨宠争欢,都想在顶头上司面前谄媚当红人。

张炳麟一看自己露一鼻子的时机到了,赶紧出列,看了一眼李隐讪笑着对牛山施礼道:“刺史大人,李大人妙计平贼,虽然失算,也情由有原。薛家父子外表忠勇,内藏奸诈,还好过早地露出来了。刺史大人勿忧,金城小郡,量他们也难翻起什么大风浪,趁他们立足未稳,我们赶紧派大兵从正面攻击,同时命令附近的定水郡、永都郡、白银郡、四方郡四面出击,五路大兵形成合围之势,则杨勇和薛家父子插翅难逃。”

“嗯,好,张大人之言正合我意。”牛山听完脸上的皱纹才慢慢舒展开来。

立即传令,命大将刘凤带兵三千守住通州,命令定水郡守挥师东进,永都郡守出兵南下,四方郡守和白银郡守分别从东北和东南出兵。自己亲统大军一万从南面杀出。各路大军两日后起兵,三日内完成会师,务必将反贼杨勇和薛家父子一举全歼。

命令传下后,通州震动,手下将士就行动起来了,筹集粮草,集合兵马,第三天五鼓时分,炮响三声,牛山的大队人马从北门向金城杀来。

二百余里的路程,一天多的时间,兵锋便抵达金城的南门之外。

牛山坐在马上看着城头迎风飘扬的各色旗帜,城门上空最高大的一杆上面绣着火红的“诛奸佞,伐无道”几个大字,牛山撇了撇嘴,好大的口气。遂命令一声:“来呀,讨敌骂阵。”

通州承议张炳麟施礼道:“大人不可。我们远道而来,属疲惫之师,此时讨敌出战,是兵家之大忌。依下官之愚见,我们不要急着讨敌骂战和攻城,应该安营扎寨,等其他几四路兵马到齐了,则反贼必成瓮中之鳖,不用打,困也能把他们困死。”

牛山采纳了他的建议,传命部下离城五里安下营寨,为了防备城中人马来袭击,在各营寨埋下鹿角丫杈,挑出数道壕沟,然后等候其他四路人马的消息。

时间不大,探事的来报:“报刺史大人,大事不好,定水郡失守!”

“啊?”牛山听了大吃一惊,报事的一来他本以为是其他几路兵马开到的好消息,没想到被来了个当头棒喝,我们刚到还没见开战,定水郡怎么就失守了?定水郡比金城郡城大而坚固,兵将多出好三千之众,这是怎么搞的?是不是报事的弄错了,遂把牛眼一瞪,“你待怎讲?”

“报大人,定水郡失守!”报事又重了一遍。

“是怎么失的守?”牛山咆哮了。

报事的说明原委,牛山听完气得直骂娘。

正在这时,又有探马蓝旗来报:“报刺史大人,薛家父子拿下定水郡后,领一支人马绕道取通州去了。请速定夺!”

这两句话不要紧,牛山骇得差点从马上掉下来,急忙吩咐道:“三军速撤,快撤回通州!”

“大人不可!”通州承议张炳麟施礼道,“大人,这恐怕是杨勇他们的奸计,取通州是假,扰乱我们的军心才是真。此时大人撤兵,反贼必然出城随后掩杀,薛家父子再掉头杀回来,我们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那你说怎么办?万一要是真的呢?难道通州不要了吗?”牛山没等张炳麟说完打断他吼道。

“非也。”张炳麟再次施礼道,“大人不必惊慌。就算是真的,薛家父子到那儿也不一定能拿下通州,通州城高池深,还有刘凤将军的三千精兵拒首,固若金汤。而此时金城郡内肯定空虚,我们这边不能半途而废,另三路兵马应该快到了,介时我们大举攻城,反贼杨勇必然城破遭擒,然后我们再回师南下,与刘凤将军里应外合,薛家父子必败无疑。”

“刺史大人,或许我可分些兵马去救通州,这边仍然攻城,来个两不误。”看牛山拿不定注意,有人建议道。

张炳麟当即反驳道:“大人不可。反贼能以迅雷不及耳之拿下定水,说明贼人的力量不可小觑,此时分兵会消弱我们的攻击力量,而延缓战机,分些兵马赶到通州也无济于事。”

“好吧,就依你。”牛山脸色铁青,问手下,“另三路兵马离这里还有多远?”

“回刺史大人,均在五十里之遥,正往这里赶。”有军兵回答。

牛山一听,这三路兵马难道是商量着来的不成?不过五十里应该很快就能赶到,遂传令:“全军做好准备,一个时辰后大举攻城,天黑之前拿下金城!”

第88章智取定水

通州所辖北方四郡当中,相比之下西北部的定水郡离金城郡最近。定水郡的太守段珪接到通州府的公文后不敢怠慢,点了五千精兵,包括一千铁骑,他亲自率领人马提前一天就出兵了,因此最先抵达金城郡西门外,那时其余四路兵马还未动身。

段珪好大喜功,根本没把金城小郡和这些造反之人摆在眼里,心中只知有段珪,不知还有杨勇和薛家父子,因此刚到城下一不安营二不下寨,就命军兵讨敌骂战。

手下幕僚施礼劝道:“郡守大人,我军新到,孤军奋战,不如等各路人马到齐再开战不迟。”

段珪哪听得进去,把嘴一撇道:“弹丸小城,还来五路兵马,小题大做了!待本郡直接取了,把反贼拿了,直接献与刺史大人,岂不快哉?如此坐等,岂是我段珪的风格?军兵讨敌骂阵!如果他们不敢出战,就强行攻城!”

军兵答应一声,在城下就骂上了。没骂两句,城门大开,薛举领着两个儿子引一千步卒出城列阵,双方摆开战场。

原来,段珪的兵马远在五十里之外,城中就得到秉报。

杨勇赶紧召集众将商议迎敌之策。薛举出列施礼道:“主公,段珪这个人我知道,狂妄自大,目中无人,说实话,末将早就想取他的定水了,拿下定水可与金城遥相呼应,没想到今天他送上门了。”

杨勇大喜:“哦?薛将军有何妙计,不妨详细说来听听?”

段珪兵到之后必然骂阵,末将率一千新招募之兵,前去迎战,交战几合假装不敌败逃,段珪取胜心切必然指挥大军来追,主公可将精兵强将埋伏在城中,待段珪的人马进城后,突然杀出,隋兵必败,吃掉段珪之兵后,我们挥师西进,采用诈城之法取定水则易如反掌耳。”

杨勇听了又惊又喜,连声赞叹妙计,心说这薛举真是足智多谋,老子可得好好跟他学学。

果然不出薛举所料,段珪到城下骂阵,杨勇依照薛举的计策分兵派将,在西城门埋伏了四千兵马,光弓箭手就达五百之众,可以说,杨勇把除了守其余三个城的门一千兵将外,其余的全部安排在了西城门处。

薛举带两个儿子引一千名新招募之兵,出城后和段珪的五千精锐列开阵势。这一千名新兵都是刚刚招募来没几天的老百姓,还没怎么训练,不用怎么表演一看就是菜鸟,服装都不统一,拿不好刀枪者有之,站不齐队伍有之,真是高矮胖瘦,参差不齐。

再看对面段珪的五千人马,不管是骑兵还是步卒,如刀砍斧剁,一个个披坚执锐,兵甲层层,太阳光下,夺人的二目,仿佛是兵山将海一般。

段珪瞟了两眼对方的兵将,又看了看自己的兵将,禁不住乐了,心说就这样的乌合之众还能打仗?不用问,他们急着招兵,摸摸脑袋就是一个,纵使这样,拉出的这些应该都是好一点的,那些守城的肯定是些老弱病残之辈。

段珪正高兴呢,手下大将丁徒郎请令出战,段珪点了点头。

丁徒郎也是一员猛将,胯下马,掌中刀勇冠三军。这边薛举派二儿子薛仁越出战,双方互通名姓就杀在一处,没出十合,薛仁越就招架不住了。

“隋将休伤我弟!”薛仁果大喊一声,飞马前来助阵,哥俩个打丁徒郎一人,三员将杀在一处,丁徒郎越战越勇,这哥俩有些不敌。

“隋将休伤我儿,老夫来也!”薛举摧马抡戟,准备三战丁徒郎。

观阵的段珪差点气乐了:“都说薛家父子勇猛,今日一看完全是谣传。爷仨打一个?欺我军中无将乎?”

“待末将出战薛举!”段珪话音刚落,身边一员大将请令道。

段珪一看正是大将袁公路,点头道:“只许胜,不许败!”

“得令!”袁公路手使十三节豹尾鞭,说完摧马抡鞭截住薛举,厮杀起来,五员将杀成了两团。

五六个回合后,袁公路一鞭甩来,薛举赶紧扬戟招架,但这鞭是软中硬的兵器,一弯正扫到薛举的脑袋上,头盔被扫落,发髻蓬松,薛举吓得魂不附体,拨马就败。

袁公路举鞭就追。这边薛仁果和薛仁越被丁徒郎杀得节节败退,也抹头逃命。

段珪哈哈大笑,把手中大枪往空中一举,喝喊一声:“冲!”

五千兵马,马队在前,步兵在后,排山倒海一般冲向这一千名义军。

这些义军一看主将跑回来,也不敢接战,有的把刀枪都扔了,撒腿就往城里跑。

很快薛家父子领着残兵败将狼狈逃进城中,吊桥都没顾得扯起来,段珪的骑兵就冲过护城河掩杀过来,慌得兵将赶紧关城门,但还没等关上,这些骑兵就杀到了,慌得这些义军也不管城门了,四散逃命去了。

段珪指挥着军兵紧追不舍,眼看要进城时,手下一名将官建议道:“大人,薛家父子有勇有谋,这是不是他们的计策呀,别中了埋伏。”

段珪不以为然道:“你小心过余了!什么有勇有谋?通道说这是他们装出来的不成,岂有此理呀!就算他们有埋伏,这样一群乌合之众能奈我何?本郡的五千铁甲兵马,一走一过就把他们踏平了。冲进去,拿下金城,抓住薛家父子和杨勇的重重有赏!”

段珪一声令下,这些骑兵纵马往里杀,后面紧跟着是步兵,五千兵马可劲儿往城里灌。

等大部分兵马杀进城中,段珪带着几员战将也冲杀进去了。

这几千兵马进城之后,薛家父子和那一千兵将踪迹不见,大街上空无一人,静悄悄的。

段珪的兵将就是一愣,连段珪也感到一股不详之兆。真上当了?他刚想到这几个字,随着一阵梆子声,伏兵四起,城头上,房屋建筑后面全是弓箭手,居高临下对着这些隋兵隋将开弓放箭。

瞬间,箭如飞蝗,隋兵隋将中箭者不计其数,纷纷惨叫着落马,有的连人带马被射成了刺猬。这一下,段珪的人马就有些乱。

有的兵将挥舞着兵器拨打雕翎,保护着段珪到了安全之处。看到死伤这么多兵将,段珪还有点不甘心,眼珠子都红了,扯着嗓子冲手下大喊:“冲!”

到了现在他还梦想着他的兵将能冲过这些箭雨,杀散义军,占领这座小城,捉拿杨勇和薛家父子,在刺史大人面前请功受赏。

可是他的“冲”字刚脱口,就听得“咚,咚,叨,叨——”几声炮响,惊天动地。接着杨勇、公冶长、杜义还有薛家父子,四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