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隋唐之激情神枪 >

第79章

隋唐之激情神枪-第79章

小说: 隋唐之激情神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马错蹬冲出多远,然后一调头又对冲过来,二将戟枪并举杀在一处。

杨勇把满腔的怒火都泻在薛举身,把大枪抖开了,每一枪都有雷霆之势,枪枪不离薛举的致命之处。薛举也是报仇心切,手的单刃戟更是无情,舞动开来呼呼生风,每一戟也有劈山断海之力。二人杀了个难解难分,双方战雷如雷,呐喊声四起为二人加油助威。

但是很快薛举发现不对劲儿了,这杨勇的枪法跟以前大不相同,神出鬼没,招招狠毒,枪枪要命。

薛举不愧是高手,这一伸手很快察觉到杨勇枪招的变化,以前杨勇用的是赵家枪,现在是罗家枪,虽然都叱咤风云,赫赫有名,但枪法的特点却各有特色。

三国时期常山赵子龙的枪法讲究的是招数的巧妙,刚柔并济以柔克刚,最突出的特点是稳和准;而罗家枪,由罗艺和罗成所创,跟人的性格有关,讲究的迅猛快捷,突出一个“狠”字,因此,这两种枪法大不相同,薛举是行家里手,当然能感觉到杨勇枪法的变化。

不光他看到杨勇枪法的变化,身后的公冶长也看出来了,心说我们主公才离开一个月,武艺大有长进呀,这枪法我都没见过,从哪学的这是

三十几个回合薛举有些吃不消了,不禁大惊,杨勇能耐真的长了,还是自己老了自己今年才四十多岁呀,怎么能算老呢但是当初在皋兰山下,我们二人斗六十个回合不分胜负,那也算个平手了,今天这才几招几式呀,老夫怎么不行了呢

薛举不服气,抖擞精神,使出浑身的解数勉强应付到四十个回合。身后观阵的薛仁果一看父亲抵不住杨勇,摧马摇戟直取杨勇。

公冶长一看想两打一个那哪行呀,我们这么人呢,也不是卖不了甘蔗,只会在这儿绰着。于是拍马舞刀来战薛仁果,却被又一员大将吴守仁飞马拦住厮杀起来。这边薛家父子双战杨勇,五个人杀成两团。

这闫兴本、姜达、李让等大将,都是薛家父子的忠实拥护者,他们一看薛家父子和吴守仁不能取胜,仗着人多势众指挥着军兵冲杀过来,这边的杜义、张英、桑木达、巴雷各举刀枪,率着三万铁骑也迎了过来。

转眼间近十万人马浑战在一起,兵对兵,将对将,杀了个昏天地暗,日月无光。

薛家父子的军队有六万之众,是杨勇兵力的两倍,但杨勇的三万人马全是吐谷铁骑,骁勇善骑射,手除了斩马刀还有弓箭,全是双武器,常常在飞驰的战马,数十米之外能取敌性命,战斗力相当强。薛家父子的义军虽然也有不少弓箭手,但相之下逊色不少,因此,这两支人马一时也难分出强弱。

九万人马混战,场面相当壮观而惨烈,喊杀声震天动地,又如山崩海啸,一时间,箭者枪者刀者不计其数,尸体成排成批地往下倒。

薛举和薛仁果父子二人双战杨勇,六十个回合后,二人不敌,双双败退,拨马跑。

“王八蛋,休走,把性命留下”杨勇骂着摧马摇枪在后追。

第141章大战胡州城(下)

薛仁果一看杨勇追着爹爹不放,悄悄把大戟挂,拈弓搭箭对准杨勇的后心是一箭。

正在和吴守仁交战的公冶长眼尖,大喊一声“主公小心冷箭”

其实,杨勇身为大将,讲究的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尽管战场很乱,但他知道薛家父子骁勇善射,因此追赶时加着小心呢,公冶长一喊他也听到背后金风响动,来不及回头躲闪,把手大枪往后方猛然扫去,“去你妈的”当的一声,这支狼牙箭被飞了。

杨勇不管侧后方的薛仁果,摧马继续追赶薛举,心说,老贼,今天非宰了你给死难的弟兄报仇不可。

薛仁果一看一箭没,正欲放第二支箭的时候,大将杜义杀到马前,抡刀劈“杂种,暗箭伤人,俺劈了你”

薛仁果闪身躲过这一刀,赶紧把弓箭收起,摘下大戟大战杜义,这时,桑木达杀到,二人双战薛仁果,薛仁果担心父亲安全,无心恋战拨马败,二人在后追。

杨勇紧追薛举,这时薛举的兵将冲杀过来拦阻,杨勇一咬牙喊道“冤有头,债有主,我杨勇要杀的是薛举父子,不相干全都滚开”说完对拦阻的兵将抖开大枪下了绝情了。

大枪起落处,尸体横飞,血肉迸溅。这些兵将知道杨勇厉害,没死没伤的吓得四散奔逃,溃不成军。

杨勇一马趟翻如虎入羊群一般,无人能挡。这边的公冶长大战吴守仁,十几个回合后,公冶长大叫一声将吴守仁劈于马下。闫兴本和张英杀在一处,难分胜负时,公冶长过来帮助张英双战闫兴本,闫兴本不敌,败阵而逃,姜达、李让过来拦截二将,没两招,被公冶长将姜达头盔砍落,吓得姜达魂不附体,拨马跑,公冶长又冲过来大战李让,李让一看公冶长勇猛,自己连张英也战不下,怎抵二将因此跟在姜达后面也败下去了。

这些当兵的一看主将都跑了,纷纷都没了主心骨,像退潮一样跟着也败下去了。

杨勇带着人马一口气追出二十多里仍然紧咬住不放,因为这些骑兵速度快,薛举的人马骑兵和步兵是混在一块的,这样逃命的速度也跟不,因此不少人在败退的过程被射杀者难以计数。杨勇指挥着兵将把薛举的人马追得天无路,入地无门。

薛举父子没想到想杨勇这么厉害,简直有些变态。人家都败出这么远了,还这么没命地追,这是要赶尽杀绝呀。另外,他们遭此惨败也有些轻敌,因为他们从来没有与吐谷浑的骑兵交过手,他们的对手都是汉人的兵将,攻必取,战必克,二人从骨子里有些骄傲,也不熟悉胡人骑兵的作战方法,因而才吃了大亏。

薛举父子狼狈败出三十多里地,杨勇才放弃了追赶,收兵回去了。

薛举累得盔歪甲斜,浑身甲衣被汗都浸透了,好半天才喘匀这口气。

命人查点人数,这一战损失了一万五千余众,最得力的心腹大将吴守仁阵亡,薛举大为恼火“杨勇小辈,公冶长,老夫跟你们势不两立那两路人马现在何处”

“回大帅,离胡州均不超过三十里。”

“哦怪不得杨勇不追赶了,他们肯定得到了两路兵马来袭击的消息,害怕胡州城有失,这才不得不回去守城了。来人,传我命令,整顿兵马,冲过去攻城,今天无论如何也要把胡州破了,抓住杨勇小辈,将他碎尸万段”薛举怒不可遏,这是他有生以来,遭遇的第一次惨败。

“慢。”薛仁果过来施礼道,“爹爹,眼前我军新败,损兵折将,士气低落,又是远道而来,属疲惫之师,这样去强行攻城,是兵家之大忌呀,望爹爹三思。”

薛举苦笑一下“果儿言之有理,但你认为爹爹不冷静乱了阵脚了吗你错了,胜败乃兵家之常事,眼前这场败仗算得什么我们那两路人马赶到了,从距离看,杨勇的兵马到胡州城下时,必然和这两路人马遭遇,双方在胡州城外免不了一场大战。此时,城的人马必然出城帮助杨勇和我军厮杀。我军虽然败了一阵,但元气未伤,此时我们出使不意地从后面冲杀去,杨勇必败,一鼓作气拿下胡州也不是难事。这一战机要抓不住,我们那两路人也定然不难取胜。懂吗”

“爹爹高见。孩儿明白。”薛仁果一抱拳。

二人统一意见后,立即派人骑快马向那两路人马传令,告诉他们城空虚,让他们加快行军速度到达城下后立即进攻,我们的援兵马到,然后带着四万多人马跟在杨勇后面冲杀过来

杨勇本来一心想杀了薛举为死难的将士们报仇,因此带着人马在后面紧不舍,追出二十多里后,大将公冶长冲来道“主公,穷冠莫追,薛家父子奸诈,我们别了敌人的诡计。”

杨勇这才收住战马,骂道“老贼,便宜你们了,老子让你们多活两天。”

命人查点人数,很快报来了,除去受伤的,此战杨勇阵亡了九千余众,敌人估计伤亡人数在两万左右,杨勇听了,心里一震,自己打了个大胜仗还伤损这么多,这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呀。

正在这时,有探马蓝旗狼狈不堪跪倒在杨勇面前报告“报报与主公得知,胡州东面杀来一路人马,人数约三万左右,胡州南面也杀来一哨骑兵,人数五千左右,两路人马离胡州城均不到三十里了,请主公火速定夺”

“啊”杨勇和众将士一听,都惊傻了。大将公冶长道“主公,快火速回兵吧,这肯定是薛家父子的奸计,两路人马乘虚而来,晚了胡州危险了。”

杨勇一算计这个路程也吓得心惊肉跳,自己的人马现在离胡州城近五十里,而且刚打了一仗,虽然胜了,但肯定是人困马乏,战斗力不敢恭维。现在胡州守城的兵将只有两万余众,薛举的两路人马近四万人马开到了,若胡州有失,后果不堪设想。

遂点头,连战场也来不及打扫,更别说休息了,赶紧传令,前队变后队,后队变前队,火速回兵胡州去救。一时间,千军万马调头杀奔胡州而来,搅起漫天征尘,遮天蔽日。

正如大将公冶长所说,胡州不能有事,否则,自己连立锥之地都没有了,救兵如救火。杨勇心里火烧火燎的,用手的马鞭紧打马屁股,坐下千里胭脂兽四路蹄腾空,如腾云驾雾一般冲在最前面。大将公冶长、杜义、张英、桑木达、巴雷等人紧随其后,两万铁骑不顾一切往胡州方身飞驰。

紧赶慢赶,等杨勇的兵锋抵达胡州附近时,薛举的那两路人马攻城正酣,远远望去,如蚂蚁一样,纷纷扰扰,喊杀声震天。薛举的部队攻城车、云梯、攻城的石炮都用了,这些军兵都不怕死,在弓箭的掩护下,拿着刀枪、盾牌沿着云梯拼命往爬。

有的刚爬到半空,云梯突然折断,这些兵将如断线的珍珠,惨叫着坠落城下。有的已经蹿城头,跟守城的兵将拼杀起来。大将蔡桓抡大刀指挥军兵拼命厮杀,将刚冲城头的兵将杀死,或扔到城下。另一处,大将赵晟手提宝剑,砍翻了好几个冲城头的兵士,城下尸体堆积如山,血流成河,战况异常惨烈。

杨勇一看,眼珠子都红了,吩咐一声,“冲”一马当先,在这些兵将后面杀过来了,后面是公冶长、杜义、张英、桑木达、巴雷等将士,两万铁骑如排山倒海一般,号叫着冲杀过来,与攻城的军兵杀在一起。

城的大将蔡桓和赵晟一看,是杨勇的人马回兵了,喜出望外,二人一商议,留下赵晟继续在城头守城,蔡桓引一路人马大开城门,杀将而出。

这些攻城的军兵腹背受敌,人心惶惶,兵无斗志,瞬间,被城头的弓箭、滚木、擂石击者不计其数,哗的一下,像工程车往下御大料一样,都撤下来了。然后四散奔逃,蔡桓和杨勇指挥着兵将包围掩杀,杀得薛举的人马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两路人马的带兵主将一看不好,急得直撞头,薛家父子的援兵怎么还不到哇,这样下去非全军覆没不可。二人刚要命令人马撤退,在这时,杨勇军兵的后面征尘大起,接着万马踩地的声音传来,地皮都在颤抖,两员主将脸露出了笑容,薛举父子指挥着四万多人马排山倒海一边杀了过来。

杨勇的军队正杀得性起,这四万军兵从他们后面下手了,这真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杨勇的兵马被杀了个措手不及,有的脑袋掉了还不知道死在谁手,现场更乱了。

这样,胡州城外像卷花卷一样,双方的兵将的里三层外三层,全都打乱套了。

双方从午一直杀到下午,从下午又一直鏖战到天黑,杨勇的兵马终因寡不敌众被杀得退入城。吊桥扯起,千斤闸落下,城门关闭,这场战斗才算结束。

薛举攻不进去,只好收兵罢战。一查点人数,三路人马共九万人,先败后胜,经过一天的战斗,连伤号算,折损了三万有余。

薛举父子一商议,杨勇的兵将损失肯定更惨重,胡州乃孤城一座,毫无补给可言,好不容易重创杨勇一回,此时决能不能退兵,遂指挥剩下的近六万人马把胡州城困了起来。然后,连夜派人到凉州、通州、平阳、庆阳、陇南等各州郡再次抽调兵马,下决心这次非要把胡州拿下来不可

第142章陷入困境

薛举父子带着兵马突然后面冲来,杨勇被杀得大败,退回城,清点人马,仅一天的战斗连死带伤折损了四万人马,眼前城的能战斗的仅剩下一万五千余人,损失太惨重了。

用过战饭后,杨勇顾不得劳累,慰问受伤的兵将,亲自带人巡查城防,看看薛举的部队虽然没退,但也没有攻城的迹象,留下部分将士巡城值班,然后杨勇和其余将士才沉沉睡去。

第二天,杨勇击鼓升聚将,商议破敌之策。

公冶长施礼道“主公,薛家父子把城困起来了,没有撤兵的迹象,很明显,他们是在调兵遣将,如果薛举再把附近州郡的兵马全都调来,胡州乃孤城一座,毫无增援力量,粮草兵马得不到补充,时间长了,胡州不攻自破。依末将之见,不如先放弃胡州,再作打算。”

杜义持不同意见道“主公,公冶大哥,我们这么点地盘,放弃了胡州,到哪去宁愿战死,也不能放弃胡州。主公下令吧,我们杀出城去,与老贼决一死战。在吐谷王城,我们三个人面对慕容顺的十万大军都没怕,岂能被老匹夫的这点兵马吓住”

大将桑木达和巴雷施礼道“驸马爷,敌强我弱,硬拼不是办法,依末将之见,不如派人闯营到伏俟城搬兵,以解胡州之危。”

大将蔡桓、赵晟和张英反对“主公不可。吐谷王城离我们这里往返逾千里,远水不解渴。要不,我们杀出城去,占山为王算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等有了实力,再卷土重来,找薛家父子算账。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一时间,众将议论开了,有支持公冶长的,有赞成杜义的,有同意蔡桓等人主张占山为王的,还有人认为到吐谷浑搬兵值班一盼的,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杨勇听得头都大了,他现在觉得,自己缺少的不是武力,也不是兵将,最缺少的而是像诸葛亮那样的运筹帷幄者,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这句话,他现在觉得非常有道理。

一个人武艺再高,只能敌千军万马,但却不能扭转战局。一将无能累死千军,兵将再多,架不住吃败仗。像今天,自己近六万人马,不算多可也不算少,自己和公冶长、杜义等将官,论单打独斗,无人是对手,但尽管如此,最终还是败了,而且败得这样惨,究其原因,自己身边还是缺乏高级智囊。

因为一时理不出个头绪,杨勇命令散帐。

一连三天,薛举的兵将果然没有攻城,而是死死地把城围住,这更加证实了公冶长的预言。杨勇热血涌,想带兵杀出跟薛举决一死战,但是一想,算能杀出重围,却解不了胡州之危,城的百姓怎么办萧美娘怎么办而且还会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眼前这点人马,守城已是捉襟见肘,经不起再折腾了,否则等于自取灭亡。

但又不能坐以待毙,忍不住问手下人“城还有多少粮草”

“回主公,最多能撑十天。”越晟回答。

杨勇听了心里一震,回到自己的署衙坐不住了,一周之后难道还要众将士跟自己吃草充饥吗而且,如果薛举的援兵到了,大规模攻城,自己这点人马能坚持几天要不率众突围,自己凭罗家枪带着公冶长、杜义等将士保护着萧美娘闯重围肯定没问题,但城的几十万老百姓怎么办自己红嘴白牙当众说了,决不丢下一个百姓独自逃生和享乐,掷地有声的誓言犹言在耳,自己出尔反尔不仅不义,失去民心如何得了

杨勇焦头烂额,觉得自己从来没有这么无助和为难过,妈的,看来,在这乱世混真的不易呀任凭你武功盖世,没有足够高的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