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善终 >

第174章

善终-第174章

小说: 善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云萝只要依言做了。
  要不然,她这个样子叫穆连康看见了,可真是成大笑话了。
  正敷着,就听见外头拳脚声音。
  锦蕊透过窗子看了一眼,道:“夫人,世子与大爷在比划功夫。”
  杜云萝闻言来了兴趣,走到窗边,一只眼睛敷着,一只眼睛看。
  穆连潇和穆连康都是练家子,学的都是能杀敌的本事,与只求好看的花拳绣腿不同,比划起来拳脚有力,虎虎生风。
  延哥儿也醒了,彭娘子抱着他从屋里出来。
  他一双大眼睛随着那两人转,依依呀呀地叫唤。
  杜云萝叫他逗乐了。
  那厢两人停了下来,穆连潇回过身去看儿子,他浑身上下都是汗,也就不去抱延哥儿了,转眸见杜云萝站在窗边,他冲她温柔一笑。
  穆连潇回屋里梳洗。
  杜云萝把延哥儿抱过来,柔声道:“哥儿看得懂你父亲和大伯父在练功吗?看什么都津津有味,还依依呀呀的。”
  穆连潇换了身干净衣服出来,接了延哥儿过来,在他的小脸上狠狠亲了一口:“快些长大,爹爹教你打拳。”
  延哥儿“呀呀”地叫。
  杜云萝笑地嗔了穆连潇一眼,捏了捏儿子的鼻尖:“延哥儿,你爹爹连教娘亲骑马,都还没教会呢。”
  “你呀,”穆连潇含笑道,“下回我换防空闲时,带你骑马去。”
  杜云萝莞尔。
  待用了早饭,杜云萝让彭娘子带了哥儿回屋子里,单独与穆连潇道:“家书要怎么写?大伯的事情要怎么说?”
  垂眸深深吸了一口气,穆连潇知道,有些事是必须面对的。
  “我今日想一想,夜里我要是没回来,也会让疏影给你带话。”穆连潇沉声道。
  杜云萝颔首应了,送了穆连潇和穆连康返回山峪关。
  山峪关里,一切如常。
  穆连潇上了城墙,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大漠,起风时,黄沙飞舞,刺得眼睛都睁不开。
  叶毓之已经归队,今日守在城墙上,见不远处的穆连潇眉头微皱,他犹豫着开了口:“世子可是有为难之事?是否与叶大爷有关?”
  穆连潇抿唇:“在想我大哥当年失踪之事。”
  “呵……”叶毓之笑了,他亦把目光投注在辽阔的沙漠之中,语气平静之中带着笃定,“世子会去想,就意味着叶大爷失踪不是意外,而是人为。”
  穆连潇的身子一怔,神色复杂地看了叶毓之一眼。
  当年之事,叶毓之也有耳闻,也知道去迎灵的穆家人的身份,略一琢磨,道:“是世子的二叔?”
  “仅仅是怀疑,到底是我二叔。”穆连潇绷紧了下颚,道,“你这是旁观者清,而我当局者迷吗?”
  叶毓之苦笑,摇头道:“不是。
  很多事情,信赖时是看不到的,一旦掀开一个角,后头就连着出来了。
  世子是觉得嫡亲的叔父不会下狠手吗?
  你看我和安冉,人心就是如此,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祖父母、父亲都尚且会做出那样的事情来,叔父做什么,似乎就不奇怪了。
  穆连潇亦笑了起来,亦是苦涩难言。
  两人都没有再说话,背手站在城墙上。
  许久,穆连潇吐出胸中闷气,让人去请了穆连康。
  穆连康来了,站在穆连潇身边,眼前的黄沙尘土对他来说,早已经成了身体里的一部分。
  “大哥,”穆连潇问他,“大嫂他们所在的绿洲,离这里远吗?”
  穆连康笑着道:“快马加鞭,三日足矣,只是沙漠不像山路,正午时策马快行,马儿都吃不消。”
  “你到过古梅里吗?从山峪关到古梅里,最快要几天?”穆连潇又问。
  穆连康闻言,眸子倏然一紧,偏转过头看着穆连潇:“日夜不停,两日。”
  两日?
  穆连潇难以置信地看向穆连康。
  “从戈壁穿行,有一条近路可以直达古梅里城外,”穆连康伸出手指,道,“只要两日。”
  穆连潇的心跳不由快了起来,若只要两日,只要备足了干粮和水,马匹应当可以穿过荒漠,抵达古梅里。
  “大哥……”穆连潇斟酌着道,“你在关外的亲人,与古梅里……”
  穆连康的笑容阴沉下来,攥着拳头道:“首领是被赶出古梅里的,他与兀纳里是不共戴天之仇。
  我的命是首领救回来的,我在回京之前,能打败兀纳里,也算是报恩了。”
  穆连潇重重颔首,与穆连康一道去寻黄大将军。
  黄大将军闻言,亦是又惊又喜,摩拳擦掌道:“有一个信得过的向导,我们定能替圣上打下古梅里。”
  穆连康走到地图前,指腹在上面划过:“从这条路走,两天足矣。”
  黄纭愕然:“原来,竟然还有近路可走……”
  “荒漠里,一般只走自己熟悉的路,不会轻易改变路线,所以这条路知道的人极少,”穆连康解释道,“谁让我是马贼呢,来无影去无踪的马贼,当然会知道一些近路。”
  
  第426章 大嫂(月票540+)
  
  “那何时出发恰当?”黄大将军问道。
  他们几人对沙漠的了解远不如穆连康,既然由他领路,也该让他来定时机。
  “九月或者十月,风沙会相对小一些,而他们的大军那时会在北疆做最后一搏,我们能在大军撤回前拿下古梅里。首领为了向兀纳里复仇,每年都会趁着大军疲惫撤回时骚扰一番,因而很清楚他们的行动。”穆连康道。
  穆连潇沉思,算起来还有两三个月,也足够山峪关做好准备。
  杜云萝搬了把椅子,坐在院子里抬头看着天空。
  火烧云一般的晚霞,怎么看都不会腻。
  洪金宝家的过来问她:“夫人,今日何时用晚饭?”
  “再等等吧,”杜云萝笑着道,“疏影没来传话,许是世子今夜回来的。”
  听她如此说,洪金宝家的也笑了。
  一直等到天色暗了下来,穆连潇才回到家中。
  杜云萝只看到他一人,问道:“大伯呢?”
  穆连潇擦了把脸:“大哥下午就出关了,说是去寻大嫂,不管大嫂肯不肯跟他回关内来,大哥也该把家里的事情告诉大嫂,也免得大嫂牵肠挂肚的。”
  锦蕊摆了桌。
  用饭时,杜云萝也不提那些不高兴的事体,夫妻两人一道用了,又抱着延哥儿喂了点鸡蛋黄泥。
  延哥儿已经会坐了,张着两条胖乎乎的小腿,一个人都能闹得兴高采烈的。
  坐一会儿撑不住了,趴在炕上留着口水对着人笑,没一会儿自己一个翻身,又躺好了。
  穆连潇逗了儿子一会儿,到了延哥儿该睡觉的时候,才交给彭娘子带下去,又牵着杜云萝的手到了大案前。
  杜云萝会意,亲手研墨。
  墨香扑鼻而来,神色清明许多。
  她抬眸看着穆连潇。
  穆连潇抿唇,道:“今天毓之跟我说的,没有什么不可能。”
  杜云萝的心颤了颤。
  唯有经历过人才懂这句话的意思,杜云萝是重活一世,而叶毓之是在这几年间看清楚了一切。
  “祖母那里,我怕她一时扛不住。”穆连潇叹气。
  杜云萝没有应声。
  穆连潇现在接受的只有穆元谋造成了穆连康的失踪,甚至在背后算计他,可他还不知道,整个二房都脱不了干系,他的二哥和四弟,他唯一的姐姐,一样牵涉其中。
  他们谋的不仅仅是穆连康和穆连潇,当年老侯爷和穆元策兄弟的死,也是见不得光的。
  杜云萝知道急不得,穆连潇对穆元谋起疑,能对他有所提防,这就够了,那些腌臜往事,太过危言耸听,不该由她在此刻挑明。
  毕竟,穆连潇既然有了疑惑,当年之事,总会浮上水面。
  摊开信纸,穆连潇提笔沾墨,写下了家书。
  杜云萝在他身边看着,看他写昌平伯府的覆灭,写山峪关的战事,写穆连康的出现,亦写了穆连康失忆之事。
  杜云萝觉得这样正好。
  穆元谋为人谨慎,城府极深,若穆连康记得所有事,二房所谋已然曝露,说不定就会狗急跳墙,而穆连康失忆,穆元谋会左右掂量,投鼠忌器。
  越是谨慎之人,越会左右摇摆,怕一招棋错,满盘皆输。
  也许,穆元谋会去找穆堂质问,但他绝不会灭口。
  这里穆连康一出现,青连寺里的穆堂就死了,谁都会知道当年穆连康的失踪不简单了。
  穆堂一个仆从,与穆连康无冤无仇,唯有背后有人教唆才会参与其中。
  就算吴老太君因着母子之情不去怀疑穆元谋,也会对当年的事上心。
  而徐氏那里,她与穆元谋不是血亲,她会怀疑到二房,说不定会嚷嚷起来。
  穆元谋是断不会想看到前方事未成,而后面烧起一片大火的局面的。
  穆连潇把信装好,又给周氏写了一封信,上面提到了自己的疑惑。
  “明日让鸣柳送回京城去,这封要亲手交到母亲手里。”穆连潇道。
  杜云萝点头,道:“大嫂跟着大伯回来,那什么时候启程回京?”
  “大哥会给我们当向导,大抵九月十月出发,等打下古梅里,今年冬天回京。”穆连潇道。
  杜云萝怔了怔。
  她本以为,在未来几年间,她都不会回去京城。
  可若是奇袭古梅里成功,釜底抽薪打击了鞑子,边疆能够平定,圣上不会让穆连潇一直驻守山峪关,那她自然要跟着丈夫回京城。
  回去直面二房上下。
  杜云萝深深看了穆连潇一眼,只要穆连潇和周氏有心防备了,穆连康又带着家人返京,二房的日子会比她从前设想得更难过。
  这几封家书,鸣柳在翌日一早快马加鞭送回京城。
  穆连潇去了山峪关,他要忙上几日,不能夜夜回来了。
  杜云萝笑着送他出门,宣城比京中方便,而这小镇又比宣城离穆连潇更近,她已经很满足了,又怎么会计较?
  夜空中的月亮一日比一日圆,中元节渐渐近了,府里准备着祭祀之事。
  七月十四,穆连康带着妻儿回到了关中。
  穆连潇看着眼前碧眼的女子,愣怔了许久,才唤了一声“大嫂”。
  穆连康的女儿四岁模样,眼睛随了她的母亲,是浅浅的碧色,而儿子不到两岁,模样随了父亲。
  穆连潇笑着给了见面礼,道:“令字辈的长子长女,要让给这两个人。”
  “长女?”穆连康微怔,复又点头,“是了,你说过二弟生了个女儿,我还未曾见过呢,就只记得你儿子。”
  穆连潇让疏影备了马车。
  一行人回到镇子上时,晚霞漫天。
  杜云萝看着来人,一时之间也有些回不过神来。
  到了岭东之后,尤其是来到这镇子上,她也见过几个有胡人血统的女子,可没有哪一个,像她的大嫂一样,有一双碧蓝碧蓝的眼睛。
  她的衣着打扮还是胡人装束,但她的模样,除了眼睛之外,与关内汉人女子的差异不大。
  若换上汉人衣服,照汉人来打扮,不看那双眼睛,也挺合适的。
  杜云萝暗暗松了一口气,往后要在京城里生活,越像个汉人,她会越轻松些。
  “大嫂。”杜云萝笑着唤她。
  那女子弯着月牙一样的眼睛笑了起来,她的汉话说得不错:“我叫庄珂,我的父亲是汉人,他给我取的名字。”
  
  第427章 送抵(月票570+)
  
  妯娌两人见了礼。
  杜云萝给两个孩子添了见面礼。
  这两人年纪还小,以前也不知道穆连康姓甚名谁,不曾取过汉名,如今接了回来,依穆连康的意思,还是要让吴老太君和徐氏来取。
  姐姐会说几句胡语,弟弟正在学说话,还没有说利索。
  庄珂道:“看来,他们该改学汉话了。”
  夜里,穆连康兄弟两人吃酒,杜云萝和庄珂哄了孩子们睡下,便坐在一块说话。
  “我父母都过世了,在关外没有其他亲人,他说去哪里,我就去哪里。”庄珂含笑往穆连康那里看了一眼,“他以前都没有家人,虽然他从来不说,但我知道他还是很介意的,谁会不想要家人呢?这下好了,能找到家里人。”
  杜云萝浅笑,斟酌着问道:“大伯有提过吗?我们不是普通的人家。”
  庄珂抿唇,碧蓝的眼睛清澈:“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家,我还是他的妻子,对吗?”
  杜云萝点头。
  徐氏只要儿子平安回来,儿媳妇到底是胡人汉人,她不会在乎,吴老太君也不会做那等恶人,族里依着定远侯府,又有哪个敢胡言乱语?就算二房想寻事,也要看他们还能不能掀起风浪了。
  庄珂气质温和,举止也是落落大方的,她只是没有接受过世家女子的规矩教育,若她有心学,端起架子来,只怕不会输给官家女子。
  杜云萝唯一拿不准的,就是适应了关外自由的庄珂,能不能适应侯府的沉闷和规矩。
  她能学好,不等于她能几十年如一日的生活。
  不过,这是穆连康夫妇之间自己去商议协调的事情,杜云萝只能略微操操心,不能大包大揽。
  “明日我们就在镇上找个院子住下,不能一直挤在你这里。”庄珂笑着,看了一眼屋里摆设,“与关外不同,挺新鲜的。”
  杜云萝忍俊不禁,扑哧笑了:“我来的时候说的是,与京里不同,很新鲜。”
  庄珂乐不可支。
  翌日便是中元,穆连康和穆连潇一起在小院里祭祖。
  穆连康数年不曾替先祖上香,不由多磕了几个头。
  疏影在镇子上找好了院子,离杜云萝这里不远,要来串门子也极其方便。
  穆连康和穆连潇去了山峪关,庄珂喜欢寻人说话,就时不时来找杜云萝聊天。
  她从小听她父亲说了许多关内事体,只是从未亲眼见过,心中满满都是好奇。
  杜云萝问她:“你父亲有说过他是哪里人吗?”
  庄珂摇了摇头:“父亲不喜欢说他家里的事情,除了他姓庄,别的都不知道。
  你跟我说说家里吧,那天他跟我讲了一遍,他自己都稀里糊涂的,我也没记住。”
  杜云萝笑了,说定远侯府的荣光,说老侯爷,说吴老太君,又仔细说了徐氏。
  听闻徐氏这些年的痛苦,庄珂不禁眼泪连连,道:“婆母太苦了,我以后会好好待她,她太苦了。”
  在京中最炎热的时候,鸣柳入了城。
  他没有直接回侯府,而是先去寻了云栖。
  云栖正抱着儿子玩闹,见鸣柳来敲门,瞪大了眼睛:“你怎么回来了?爷也回京了?”
  “就我回来了,来送信。”鸣柳答道。
  云栖看他一脸慎重,把儿子交给锦灵抱进屋里去,就搬了两把杌子来,坐下和鸣柳说话。
  听闻穆连康回来了,云栖没坐稳,一屁股摔在地上,换来鸣柳一个白眼。
  “我就不信你瞧见大爷的时候,没惊得脚哆嗦。”云栖咬牙道。
  鸣柳清了清嗓子,自然不会把当时他惊喜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的状况告诉云栖。
  鸣柳掏出两封信交给云栖:“这一封是送去柏节堂的,里头是给老太君的信,还装了给太太的信,这里还有另一封给太太的。”
  云栖接了过去,来回看了看,灵光一闪,道:“这封给太太的信不能叫人知道?所以你才来寻我,你连回京的事体都不想让人知道吧?哎,那你在胡同里没碰见人吧?我说你还不如换身姑娘的衣服,也不怕叫人看见,我媳妇认得你,不会拿扫帚赶你的。”
  鸣柳抬脚去踢云栖杌子,黑着脸道:“这柳树胡同谁不知道你怕媳妇?突然来一个姑娘家敲你家门,人人都来看热闹了。没人看见我,你就别瞎扯了,回头把信给府里送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