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统御全球 >

第150章

统御全球-第150章

小说: 统御全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请兄弟们把保底月票投给落叶,大神要你的月票去竞争每年的十几万块奖金,而落叶要兄弟的月票,只是让这本书不太过于沉沦,显然把月票投给落叶更有意义,是吧!】

第371章豆腐渣防线(中)

在战壕内还没有冲锋的苏军残兵,看到这恐怖的景象,他们出自本能地爬出战壕逃跑,可这些逃兵不是被自己的政委射杀就是被德国的机枪打成筛子。

这个仗根本没有办法打,在望远镜里面看着前线情况的契柯夫,手中的望远镜掉落在地上,这那里是打仗,简直是一边倒的屠杀。

“呜呜呜……呜呜呜……”

契柯夫扔掉手中的望远镜,蜷缩着身体蹲在战壕内,完全绝望的请客不由得双手掩面失声痛哭起来。

契柯夫知道自己没有办法挡住德国人的进攻了,等待他的命运就是被内务部处决,内务部那些没有人性家伙,可不会对战备的苏军观光手下留情。

就算契柯夫当了德国人的俘虏,他的家人也会被连累的,最轻都是遣送请客的家属去西伯利亚劳改农场,也有可能被全部枪决。

如此情况下,契柯夫想到了温柔美丽的妻子,想到了可爱的一双儿女,想到了年迈的父母,为了他们,契柯夫必须选择去死,契柯夫失声痛哭也就很正常了。

“敢死队上,快上……”

团政委不知道什么时候带着所剩不多的团警卫连摸了上来,挥舞着手中的手枪,驱赶着仅存一些士兵,让他们拿着反坦克手雷和炸药包,就这样用人肉之躯,去迎着德国的坦克冲锋。

“嗒嗒……嗒嗒……轰轰……”

等待他们的只能是无情的弹雨,然后生命如蝼蚁一样在瞬间消失,被驱赶出战壕的士兵,一排一排地被瞬间射杀,最后就连团政委本人,也拿着两颗反坦克手雷爬出了战壕,对着德国的坦克决死冲锋。

因为团政委已经没有士兵可以驱赶了,就连警卫连的士兵都全部上去了,团政委左手拿着反坦克手雷,一边把右手中的手枪高高举起,头转向残余的苏军士兵,高声呐喊道:

“为了斯大林,为了苏维埃,同志们冲啊!!!!轰轰……”

一手拿手枪,一手拿反坦克手雷的团政委,高举着自己的手枪,拼命呐喊鼓舞士气,他这不是明明白白地告诉德国坦克手:“来打我吧,我是军官。”

一名苏军战地集合准确地抓拍到了这张照片,这名战地记者因为不是军人,也就很快被释放了,他这张照片后来成为斯大林宣传苏军的经典形象,只是这名政委的最后下场,斯大林就没有在宣传了。

突然“轰“的一声,一颗炮弹准确地击中团政委的胸口,75毫米的坦克炮啊!!!团政委直接变成渣渣,连肉丝都找不到一丁点,就好像他这个人根本就没有存在于这个世界一样,瞬间灰飞烟灭。

苏军政委一死,其他的苏军顿时没有了那种生死的压迫感,冲出战壕的立即举手投降,没有冲出战壕的也是双手蒙头,蹲在战壕内。

契柯夫绝望地,慢慢睇掏出手枪,他的嘴里喃喃自语着:

“亲爱的琳达,永别了,知道吗?我是多么的爱你,爱我们的孩子,所以我才必须选择去死……”

“砰……哎哟……你们想造反吗?”

几名苏军士兵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冒了出来,他们二话不说,一上来就给了团长契柯夫以枪托,这一枪托直接砸在契柯夫拿钱的手臂上,契柯夫的手枪被砸飞老远。

这几名苏军刺头一个恶狗扑食,把团长契柯夫死死地按在地上,其中两名还得意地哈哈笑骂道:

“哈哈……终于有给德国佬的见面礼了。”

“我呸……老子就是要造斯大林的反,老子全家有一半的人被斯大林那龟儿子弄死了。”

契柯夫就这样糊里糊涂地城了德军的俘虏,德国因为契柯夫是一名中级军官,对契柯夫这名苏军中级军官俘虏也不错。

成了俘虏的契柯夫,在德军战俘营被彻底思想教育之后,很快就变成了一名忠实的反斯大林者,这且是后话。

这一仗,被德军被打死的苏军也就三四百人,被苏军政委射杀的也有几百人,被俘虏的苏军大约有五六百人,其余的逃得不知所踪了。

克莱斯作为德军的一员,还是能完全遵守隆美尔下达的军纪,这些投降的苏联士兵都得到了很好的对待,该医治的医治,该去修建营地的就去修建营地,饭管够,也不会有德军士兵来抢劫他们身上的私有财物。

这一战赢的很轻松,克莱斯的装甲突击群也没有什么损失,克莱斯心里虽然有点郁闷,但是手下的士兵可不这样想,该欢呼还是欢呼,该庆祝还是庆祝。

克莱斯拿下苏军在基希纳乌的最后一道防线后,就必须等待后继部队的到来了,正好也给自己手下用餐和庆祝的时间。

话说此时苏军的战斗力和顽强程度的的确确让德国唏嘘,这也太差了,这是克莱斯他们遇见的第一支苏军部队,不知道以后的苏军的战斗如何,克莱斯可不敢就这样武断地认定苏军的战斗力不强。

一小时后,德军的其他部队到到达指定位置,克莱斯所在的南方集团军群,一百多万军队的进攻正面是相当的宽广,光是突破口就有一百多公里,这一百多公里的苏军当然也是最惨的,不是被德军的大炮炸死,就是被德军俘虏,德军的后继部队到来后,这些数量庞大的俘虏就会移交给他们。

担任俘虏改造工作的是德军的新编步兵师,隆美尔为了这些俘虏,专门抽调了十个德军新编步兵师,来管理和改造这些苏联俘虏,

隆美尔可不想发生虐待俘虏的行为,这些俘虏隆美尔有大用,斯大林不是牛皮哄哄吗?那就让他尝尝被自己人打是什么滋味,当隆美尔拥有几百万苏联伪军部队之后,不知道斯大林会不会为自己不承认俘虏的政策后悔……

等其他部队到位后,进攻的命令又来了,克莱斯他们这一线属于南方集团军群的北段,进攻敖德萨的属于南段,古德里安的命令是:今天北段必须拿下基希纳乌,南段必须兵临敖德萨。

“全体蹬车,……快快……快快……轰隆轰隆……”

【坚持更新,从本书上传到现在共8个月,落叶从没有断更过,每天两章也没有少过,请看在落叶能持之以恒的份上,请兄弟们送上保底月票,以示鼓励。】

第372章豆腐渣防线(下)

克莱斯接道命令后,立即让自己的部下蹬上坦克,然后对着基希纳乌碾压而去,这里距离基希纳乌不足二十公里了,北段是古德里安亲自指挥,他给北段的各军下了一个看起来有点荒唐的命令:

“北段各军,在突破苏联第三道防线后,稍作休整,等待后续部队到位,然后兵进基希纳乌,四面猛攻即可,直航大队已经赶来支援。”

既然总司令就这样有信心,是他让北段各军放开了手脚猛冲,大家还有啥好说的,坦克开路,装甲车跟进,步兵尾随。北段四十多万精锐德军三十万轴心国军队就如蚂蚁出巢,对着苏联的边境省会城市基希纳乌就碾压过去。

古德里安敢下这样的命令,当然是有原因的。首先德国是突袭,苏联军队根本就没有准备,就算苏联在基希纳乌驻扎的有一些军队,也绝对不会太多。

因为从各种情报分析和战场实际来看,苏军还是一战思维,他们把大量的兵力布置到边境上面的三道防线上了,此时整个苏联的“东方防线“总兵力才290多万,要防守差不多1500公里,并且是三道防线,相当于苏联的290军队要建立4500公里防线。

一个公里才几百人防守,这样分散又不集中的兵力部署,打一战的堑壕战还可以,可在德国的闪电战和装甲洪流面前,苏军的防线就是豆腐渣防线,一捅就破,苏军这样漫长的防线一旦被突破,苏军那分散的兵力,连集体后撤的机会都没有。

在这种情况下古德里安判断,基希纳乌的苏军绝对不多,直接冲击好了,德军的南线攻击距离敖德萨实在太长了,有整整280公里啊!古德里安不想让自己的部队,就这样贸然穿插攻击如此远的坚城。

克莱斯得到的装甲十九军第一装甲师长命令是,自主决定攻击方式,目标基希纳乌,既然权利下方到第一线指挥官手里,克莱斯怎么可能不用,连忙命令自己的装甲突击群和跟随自己的沙袋卡车,对着基希纳乌就是猛冲。

必须乘着苏军最初的慌乱和茫然不知所措,闪电般拿下乌克兰的边境省会重镇基希纳乌,克莱斯估计,此时的基希纳乌城,绝对没有多少抵抗力量。

装甲突击团速度很快,克莱斯不要命的往基希纳乌城冲,二十多公里的距离,克莱斯他们也就用了不到半小时。当克莱斯看到乌克兰平原上美丽的基希纳乌城,他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

如此美丽而壮阔的城市,就要被自己立即所征服,这对克莱斯来说,那简直是触手可及的荣誉,就当他准备下令装甲突击群进攻的时候,天空中传来一阵“嗡嗡“的轰鸣声。

坦克里面的无线电也传出通话的声音:

“请问下面是可是克莱斯上校率领的第十三装甲突击群吗?是否需要我们直升机大队支援。”

在冲锋到克莱斯距离基希纳乌五公里的时候,天空飞来一个大队的直升机,这些直升机就是古德里安派来支援克莱斯做战的,现在来的正是时候。

“呵呵,欢迎空军的兄弟加入我们雷神之锤突击群,想第一个冲进基希纳乌吗?那就为我们提供空中掩护吧。”

“如你所愿。”

“谢谢,保持队形,匀速前进,目标正前方街道猛冲。”

有直升机的加入,这让克莱斯更加肆无忌惮了,他指挥整个空地立体突击群对着基希纳乌就滚滚碾压过去。

其实FA223直升机只是运输机,直升机上面有两挺自卫用的12。7毫米高射机枪,这些来支援克莱斯作战的运输直升机的两侧机翼下还挂载了12枚火箭弹。

FA223的弱点很多,首当其冲的就是防护力,FA223直升机根本没有加装任何的装甲,12。7毫米的高射机枪就可以在五百米的距离上把它给揍下来。

此时的直升机支援大队,只能远距离发射火箭弹增援,他们绝对不敢低空去增援克莱斯的地面作战,那无疑是送死的行为。

隆美尔也在主持发展有装甲防护力的武装直升机——蜂鸟,只是现在还在试飞中,德国的武装直升机要大规模列装的话,起码要在42年以后。

克莱斯在得到直航大队的增援之后,就立即发动了对基希纳乌的攻击,可以说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他根本没有给苏联人任何的反应时间。

……

列夫斯基是近卫第1师师长,他参与过十月革命,曾在革命后参与过国内战争,战功赫赫,担任步兵第100师,因作战英勇,在1939年9月18日,被授予为近卫第1师殊荣。

列夫斯基是被斯大林亲自接见和夸奖过的师级指挥官,所以没有被大清洗掉,虽然列夫斯基这个人是久经考验的革命战士,不懂得去巴结苏联内务部长贝利亚,结果到现在还是近卫第一装甲师的师长。

贝利亚不光压制列夫斯基,还把本来应该用来拱卫莫斯科的近卫第一师,放到了最接近德苏边境城市基希纳乌,这也算是对列夫斯基的变相流放吧!

战争却突然爆发了,德国飞机首先对基希纳乌的大型军用机场进行了猛烈的轰炸,无数的重型炸弹把基希纳乌军用机场掀了一个底朝天,基希纳乌的机场算是彻底完了。

基希纳乌机场上的两百多架飞机还没有起飞,就被炸毁在地面,守卫机场的一个团也是伤亡惨重,列夫斯基算是见识到了德国空军的厉害。

列夫斯基可不是那些火箭般提升起来的苏联军官,他是久经战火考验的苏联军官,在战斗经验方面一点也不会差,他不会在失去制空权的情况下,坚守城外野战工事,那绝对是非常愚蠢的做法,列夫斯基不是蠢货。

在城外野战工事防守的苏军,被列夫斯基火速撤退到了城内,因为苏联对德苏战争的估计不足,所以基希纳乌成也没有修建什么坚固的城防,现在列夫斯基修建坚固的城防已经不可能了。

但列夫斯基还是想出了一点办法,他把自己的近卫师分成四部分,每一部分防守一个方向,师部在留一个团的机动兵力。

然后尽可能里利用基希纳乌城内的钢筋水泥房屋,列夫斯基要把基希纳乌城内所有的钢筋水泥建筑变成临时的防御堡垒,每一处临时堡垒就是一处战场,列夫斯基发誓,要让德国侵略者在这些临时堡垒面前流尽最后一滴血。

【兄弟们的月票更给力啊,继续,下章很快就发。】

第373章牺牲与奉献

近卫军第一装甲师可是三旅六团的甲种师,全师18000人,在机场被炸死了一些,现在列夫斯基的手里还有16700多人。

但是这点人要防守偌大一个基希纳乌城,肯定没有办法处处设防,列夫斯基有什么办法呢?列夫斯基的办法很简单,也很实用,利用城内无数的钢筋水泥建筑,建立无数的临时堡垒,从而偌大的基希纳乌城内,形成无数的点状防御阵型。

列夫斯基这样布置兵力的劣势也十分明显,就是他的兵力太分散了,他很难集中兵力去歼灭进入城内的德军部队,也就是说列夫斯基最初就安排是拖延和消耗战术。

其实,这种战术安排是列夫斯基凭经验和直觉,对当前的整个战局判断后,得出的最好的战术安排。

列夫斯基手中也没有多少关于德军的情报,因为此时苏军的指挥系统一片混乱,列夫斯基根本就无法从上级哪里得到任何有用的情报。

但列夫斯基凭一个老指挥员的经验,他认为,德军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进攻到基希纳乌,这说明德军的进攻部队一定非常强大,强大到不是他一个区区近卫师可以抵抗的地步。

既然德军的入侵部队十分的强大,那列夫斯基只尽最大努力,把德军拖在基希纳乌城,从而给后面的部队赢得更多的备战和反应时间。

列夫斯基这样做,只能用几个来形容他——伟大、奉献、牺牲,因为列夫斯基一旦使用点状分散防御,那他和他的近卫师,已经没有任何可以逃出基希纳乌的机会。

当然,如果基希纳乌可以丢下部队,只身逃跑,那就另当别论,如果那样,斯大林也会处决他,斯大林的残暴、冷酷,无情、铁血手腕,也逼得列夫斯基必须死战到底。

好吧!斯大林残暴和冷酷的优势在此时就体现出来了,每一名苏军官兵,在斯大林残暴和冷酷之下,都必须去死战到底,否则就是被枪决的下场。

斯大林的残暴和冷酷就伟光正,或者是大错特错?其实这两种看法都很片面,只能说是时势造就了斯大林这个人物,和他那残暴冷酷的性格。

斯大林这种残暴和冷酷的性格,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势就是逼得所有苏军去死战,劣势就是一旦这些苏军被俘,那么他们在斯大林不承认俘虏的政策之下,被俘苏军就是一群最痛恨斯大林的苏联人。

这样一来,隆美尔的机会岂不是斯大林自己送上来了,隆美尔一直想组建苏联伪军,那些仇恨斯大林的苏军俘虏,就是最好的兵员。

(可惜,历史上希特勒没有抓住这样的机会啊!整整五百多万苏军关在集中营里面,这可是整整五百万仇恨斯大林政权的苏联本土军队啊!

他们熟悉苏联地形,了解苏联人的一切情况,重要的是他们还适应苏联那冰天雪地的气候。

所以,小胡子死得真不冤!希特勒在这点上真是做错了,就算你是希特勒的脑残粉,也必须认清楚这点。)

但这种依托城内建筑建立点状防御阵型的优势也很大,那就是德军只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