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御全球-第2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中有航空母舰两艘,五万余吨的重型战列舰两艘,分别是提尔比茨号和俾斯麦号,三万余吨的中型战列舰两艘,格奈森瑙号和沙恩霍斯特号。
另外还有八艘重巡洋舰,十二艘驱逐舰,二十四艘潜艇。”
罗斯福这下傻眼了,德国的海军主要水面舰艇,也就这点了,隆美尔这个傻逼到底要干什么,居然把德国的海军主要舰艇全部派遣出来帮助美国。
罗斯福觉得这是一个阴谋,他不想接受德国的增援:
“科德尔先生,这是一个阴谋,我绝对不能接受,我要把隆美尔送上纽伦堡的绞刑架。”
科德尔也是罗斯福的老朋友了,他觉得自己应该提醒下罗斯福总统:
“尊敬的总统先生,德国派来的舰队,隆美尔元首已经把所有指挥权隆授予了美国国会和你,所以你的拒绝没有多少效果,国会那帮人绝对会接受德国对我们的帮助。”
罗斯福愤恨地问道:
“这么说隆美尔派来的舰队我是不接受也不行了哦!”
“原则上是这样。”
“他们什么时候来,三天后出发来,大约需要一半月才能到达美国本土。”
“那就来吧!把这些德国舰队送上第一线对日战场我罗斯福还是可以办到的。”
第514章苏军要跑
“如何使用这支舰队,是你总统的权利之一,没有人会说三道四,但请总统先生注意,各种补给和弹药请不要少给,不然国会那边不好交代。”
“我当然知道,不用你提醒,给德国舰队的各种物资一样都不会少,这事儿你亲自去办,这些德国舰队毕竟是来帮我们打击日本侵略者的。”
丘吉尔也收到了隆美尔的电报,丘吉尔简直不敢相信,可这份电报的的确确是隆美尔点名发给他的,而且还用的是明码,全世界都知道这份电报的内容,丘吉尔想不承认都不可能。
说实话,丘吉尔不想让德国的舰队跑到美国去,说不定那就是隆美尔为了让德国舰队跳出英国海军包围圈的阴谋。
可美国相信了,美国政府已经给丘吉尔发来外交照会,美国政府要求英国海军绝对不要袭击德国增援美国的舰队,否则视为敌对行为。
美国政府几乎是用命令的口吻对丘吉尔说的这件事情,虽然丘吉尔气得破口大骂,可英国有太多的地方有求于美国,丘吉尔不敢去得罪美国干爹。
丘吉尔虽然心里一万个不愿意,但他不得不给英国海军下令,让他不得袭击德国舰队。而德国舰队在通过英吉利海峡的时候,也老老实实地列队通过英吉利海峡。
丘吉尔看着离开的德国海军那庞大的舰队,心里特别不是滋味,这些军舰本来应该被击沉德国的港口内,现在居然居然跳出了英国海军的封锁,跑到了太平洋去了,英国在太平洋可没有能力歼灭如此强大的德国舰队。
“该死的罗斯福,你难道就看不出来这是德国的缓兵之计吗?”
罗斯福不可能看不出来,是罗斯福无力改变而已,罗斯福虽然借着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在美国国会通过了对日宣战请求,可罗斯福并没有权利对德国宣战。
有两个原因造成了这个结果,第一,德国并不是日本的盟国,日本在偷袭珍珠港之后,德国立即对日宣战了,这比美国还要早十多分钟,罗斯福根本就没有对德国宣战的理由和借口。
第二,掌握美国经济命脉的犹太资本家们,他们反对对德国宣战,罗斯福这个资本家的代言人,根本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对德国宣战。
隆美尔把被困死在德国港口的德国海军送了出去,送到万里之遥的太平洋,与英国控制的大西洋相隔几万里,英国在亚洲的那几艘军舰,根本不够德国舰队塞牙缝的。
至于德国海军和日本海军打,损失肯定有,但为此改变美国先欧洲后亚洲的策略,这些付出和牺牲都是值得,因为德国太需要时间来征服苏联了,德国并没有两线作战的资本。
德国海军增援美国的舰队,就这样大摇大摆地通过了英吉利海峡,奔赴万里之遥的美国西海岸。
但斯大林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面如死灰,因为他已经得知英美已经不可能在近期发起登陆作战了,罗斯福已经在国会上做了公开的发言,罗斯福在会上已经十分明确地取出了先亚洲后欧洲的战略。
在叶卡捷琳娜城重立中央的斯大林到底是一个盖世枭雄,他立即给斯大林格勒、列宁格勒两座城市的指挥官发了撤退指令,莫斯科的几百万军在德国的重重包围之下,已经撤退不下来了。
再说,要撤退斯大林格勒和列宁格勒的军队,也必须用莫斯科来拖住几百万军德国的进攻步伐,莫斯科也有足够多的武器弹药供守军消耗,而斯大林格勒和列宁格勒就没有那多的物资储备了。
所以斯大林打算断臂求生,他要从斯大林格勒和列宁格勒撤退回一百多万军队,德国现在为为了全力进攻莫斯科,并没有彻底包围这两座城市。
一旦德国拿下莫斯科,就算是斯大林想把部队从斯大林格勒和列宁格勒撤退出来也不可能了。莫斯科的几百万军队已经撤不出来了,如果在把这一百多万精锐兵力葬送掉,斯大林将失去一切翻盘的机会。
斯大林真不是笨蛋,他居然能狠心放弃三百多军队驻守的莫斯科,其实现在只有两百多万去了,斯大林那真是不折不扣的枭雄。
朱可夫接到的命令还是死守到底,但斯大林并没有欺骗朱可夫,他把自己的战略告诉了朱可夫,并让朱可夫在最后的时刻,想办法乘飞机逃出莫斯科那死地。
朱可夫能不能逃出现在还不知道,驻守斯大林格勒和列宁格勒的两位苏军高级指挥官在接到斯大林的命令之后,立即阻止突围。
……
1941年8月15日晚,隆美尔正在收拾行装,他准备明天就回柏林去,现在莫斯科战役已经稳定下来,接下就是双方在莫斯科城内拼消耗,反正死的德国人不多,隆美尔也不太心疼。
九点五十分,斯大林格勒和列宁格勒前线守军打来电话说,这两座城市内的苏军有大规模的调动。
隆美尔连忙用“上帝之眼”观察这两座城市,今天晚上没有月光,隆美尔的上帝之眼看不太清楚苏军的动静,但他可以发现无数的车灯在汇集。
隆美尔第一反应是苏军肯定有大规模的行动,不然他们不会在晚上进行如此大规模的调动,对苏军行动目的不明确的隆美尔,立即通知前线的指挥官加强戒备。
现在德国的主要进攻目标是莫斯科,对于斯大林格勒和列宁格勒这两座城市只是戒备,再说现在是晚上,在敌情不明的时候,隆美尔的确不会胡乱给部队下命令。
隆美尔虽然没有给前线的指挥官下命令,但隆美尔也不在收拾东西了,而是坐在指挥室内打盹,这是隆美尔的习惯,其实那是隆美尔在用“上帝之眼”观察斯大林格勒和列宁格勒这两座城市的情况。
漆黑的夜空之下,斯大林格勒和列宁格勒这两座城市下面灯光闪耀,所有的车灯都向着没有德军守卫的地方奔驰。
“不好,苏军要跑。”
看清楚苏军动向的隆美尔惊讶万分地站起来走到沙盘边查看情况。斯大林格勒和列宁格勒并没有被德军包围,每座城市都有几个三百公里左右的口子。
第515章莫斯科孤城
就在隆美尔发现苏军想跑的时候,此时在派人去堵口子已经不可能了,一是德国没有那么多的军队,二是德军没有那个兵力安排和部署,就算隆美尔想去堵住苏军逃跑的路线都做不到。
隆美尔不停地在指挥室里面踱步,他转了几圈之后,就来看看地图,然后拿着尺子测量下,然后在喃喃自语地说道:
“哎……来不及了,根本堵不住这些苏军逃跑的道路。”
喃喃自语的隆美尔放下尺子,又开始在指挥室里面踱步,此时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这两个兄弟都在自己各自的指挥岗位上,隆美尔也不好把他们召集来商量,如何应对苏军最新的情况,只能隆美尔独自拿主意。
等隆美尔转了十几圈之后,他终于想明白了,既然堵不住苏军逃跑的道路,那就让苏军跑好了,至少德军可以兵不血刃拿下斯大林格勒和列宁格勒这两座至关重要的坚城。
虽然没能歼灭苏军在这两座城市的有生力量,但德军平白得到两座与莫斯科连为一线的坚城,德军也是稳赚不赔的,何况明天天亮之后,德国还可以派飞机大规模轰炸这些撤退的苏军部队呢!
想明白的隆美尔立即给空军司令凯瑟琳下命令,让他明天尽可能地派出几千飞机,去轰炸这些逃命的苏军,当然,这必须在不影响莫斯科方面的空军支援。
接着隆美尔给北方集团军群的司令和南方集团军群的司令古德里安下令,让他们派遣部队立即攻击斯大林格勒和列宁格勒。
这两座城市肯定还有一部分苏军断后部队,不管是多少苏军,必须把他们聚而歼之。
苏军这一跑,那莫斯科战役就更加毫无悬念了,隆美尔完全可以放心地离开前线,回到柏林去处理这段时间积压的一些政务。
第二天一早,隆美尔就向东线的德军发布了一个任命,曼施坦因被任命为东线的总指挥,古德里安为总参谋长。
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这两位元帅,完全有足够的能力把接下的战役打好,根本不用隆美尔担心。
隆美尔刚刚乘飞机离开前线之后,凯瑟琳就派出了三千多架飞机去轰炸逃跑的苏军,结果苏军部队硬是没有找到一百多万苏军。
苏军在逃出斯大林格勒和列宁格勒之后,就立即分散逃跑,而且钻山林逃跑,此时的苏联,森林覆盖率是十分高的,两座城市外十几公里,就是成片的森林。
斯大林为什么敢在没有空军支援的情况下让这两座城市的苏军撤退,苏联那成片的森林就是斯大林敢于下撤退命令的保障。
斯大林绝不是蠢货,他不可能平白无故地让苏军从坚固的工事里面跑到平地上来,这是白白地给德军飞机狂轰滥炸啊!
斯大林绝对不会那么做,因为有那些成片的森林,可以让苏军轻易地隐藏身形,从而让这些苏军轻易地逃掉,因为有这些便利条件,斯大林才会下撤退命令。
莫斯科成了一座孤城,但莫斯科里面的守军根本不知道,知道情况的朱可夫也绝对不向莫斯科的守军透露任何的消息。
德军东线指挥官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在接过几百万军队的指挥权之后,他们让前线部队暂停攻击一天。
曼施坦因这样做,是想让德国同盟军和俄罗斯解放军暂时松口气,他们消耗的弹药和各种物资也可以更多地送到他们手中,这段时间对莫斯科进攻,他们的牺牲很大啊!
首先,曼施坦因向前线的德国同盟军和俄罗斯解放军发放了大量的物资,什么水果罐头,牛肉罐头,新鲜的蔬菜等。
另外送到这些炮灰部队手中的还有无数的勋章,是的,就是勋章,什么一级铁十字勋章,像树叶铁十字勋章等等。
炮灰部队的伤亡虽然大,但不断的胜利,充足的弹药,良好的物资供应等,总算让他们没有多少怨言,现在又有证明军人荣誉的勋章送来,那他们就更加没有什么怨言了。
当然这只是相对的,肯定有人不满,但他们的身后,就是几百万德军在虎视眈眈,他们的政府也是鼎力支持战场战争,那些不满的炮灰由不得他们不冲上去和苏军拼死战斗,他们不战斗也是死,那是被德国宪兵处死,或者是他们国家的宪兵处死。
炮灰就必须有炮灰的觉悟,没有这个觉悟也就失去了做炮灰的资格,没有价值的炮灰只能是让他消失,这是曼施坦因的原则。
暂停进攻的曼施坦因还做了一件事情,他把前苏联元帅叶戈罗夫和布柳赫尔两人找来,曼施坦因让他们去莫斯科前线用高音喇叭喊话。
喊话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让所有在莫斯科坚守的苏军知道,斯大林已经可耻地逃跑到叶卡捷琳城去了,斯大林格勒和列宁格勒的苏军也撤退了,现在莫斯科已经成为一座孤城,莫斯科的守军就是被斯大林抛弃的孤军。
曼施坦因为这两位前苏联元首串联起上百个高音喇叭组合,曼施坦因就是要让每个莫斯科的苏军士兵都听到两位前苏联元帅的喊话。
两位前苏联的喊话,顿时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守卫莫斯科的一些苏军真是惊慌失措起来,还有的苏军丢掉自己手中的武器就往德军的阵地跑。
当然,他们的下场一般是被苏军政委下令枪杀,能成功逃跑德军阵地上的苏军逃兵寥寥无几,但这极大地动摇了苏军士兵战斗的决心。
朱可夫可不是庸才指挥官,他深深地明白士兵战斗意志的重要性,他没有隐瞒斯大林离开莫斯科的事情,但他否认了苏军撤离斯大林格勒和列宁格勒的事情。
斯大林没有困死在莫斯科,而是成功地跑了出去,就是朱可夫告诉那些想要逃跑的士兵,斯大林同志还在,你们如果敢逃跑,你们的家属就是被枪毙的下场。
朱可夫否认苏军已经撤离斯大林格勒和列宁格勒,就要让防守莫斯科的苏军士兵不觉得自己被抛弃了。
朱可夫告诉自己手下的士兵:
“那都是德军的阴谋,都是德军的为了瓦解我们斗志的阴谋,如果你们不相信,可以让德军把在这两座士兵抓的战俘送到阵地前来。”
朱可夫果然不愧为名将,这两个城市的苏军都钻山林跑了,德军还真没有抓到这两座城市的苏军。
……
今天新书写到一段话,发出来与兄弟们共享:
爱,其实就这样简单!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亲吻一个拥抱,就会让我们执着一生。
爱,其实就这样简单!一份牵挂一份依靠,一直相守一直到老,那都是幸福的味道。
爱,其实就这样简单!听着彼此的心跳,滚滚红尘走一遭,相扶相伴一起老。
爱,其实就这样简单!青春易逝红颜易老,感觉还是最初的美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第516章逃心似箭
朱可夫果然不愧为名将,这两个城市的苏军都钻山林跑了,德军还真没有抓到这两座城市的苏军。
德军肯定拿不出在斯大林格勒和列宁格勒抓的苏军俘虏,使用滥竽充数超速更是不行,朱可夫手中就有所有前线士兵的花名册,何况曼施坦因也不屑使用那种招数。
前苏联的两位元帅的喊话效果不好,曼施坦因随即放弃了招降的打算,莫斯科前线的全线进攻随即重新开始。
一辆一辆的德国坦克带着装甲车和步兵,在莫斯科的大街小巷和苏军血战,德军仗着装甲之利,苏军依托各种建筑和废墟,双方惨烈地厮杀在一起。
苏军虽然拼死抵抗,可苏军防御的阵地还是在一点一点地被德军蚕食,苏军损失不小,但参与进攻德国同盟军和俄罗斯解放军同样伤亡惨重。
曼施坦因每天签署德国同盟军和俄罗斯解放军的军官任命文件都要签到手软,可以想象双方的死伤有多么惨重,光是德方,每天就有几万人死伤。
好在隆美尔很早就下令让各同盟国向前线运送一百八十万补充兵力,俄罗斯解放军的补充兵力更是不缺,这才让隆美尔和曼施坦因没有心疼到吐血。
……
且说斯大林格勒的守备军总司令铁木辛哥和参谋长兼政委瓦图京,他们两人在德军派兵穿插到斯大林格勒背后,他们两人就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
铁木辛哥和瓦图京两人,已经和德军交手数次,每一次都被打得像狗一样地逃跑,现在斯大林格勒的形式,和以前几次的形式何齐相似。
要不是德军要集中兵力攻击莫斯科,斯大林格勒早就被德军围得水泄不通了,斯大林格勒城内的铁木辛哥又成了瓮中之鳖。
惶惶不可终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