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统御全球 >

第38章

统御全球-第38章

小说: 统御全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师能俘虏多少法军呢!一两万人顶天了吧!”

“在猜猜看……”

几个犹太人就开始胡乱猜测了:

“五万”

“三千”

“四万”

“你们也真是的,你们刚刚不说隆美尔是战神一样的将军吗?怎么才才这点俘虏,告诉你们把,隆美尔一个师就俘虏法军二十万,整整二十万啊!”

“我靠,就算是二十头猪,漫山遍野地跑,,一个师也不可能在五六天的时间内抓完吧!”

这位兄弟说的有艺术,抓人容易,抓猪还真不好抓,抓人的时候,他会投降,他会乖乖跟你去战俘营。而猪不会投降,也不会跟你走,它只会更加亡命地逃窜,你怎么抓,只能开枪打死吃肉,就当打牙祭。

“你们知道那个隆美尔只用一个师就缴获了多少武器装备吗?”

“那肯定很多,具体是多少我们不知道,说说看。”

“告诉你们吧!千万别被吓死才好,隆美尔在法国战役第一节就缴获了,光是第七装甲师俘虏的英法联军就有十九万五千四百多人,缴获坦克和装甲车四百五十八辆,击毁坦克三百五十多辆,缴获其他车辆五千多辆,缴获武器弹药堆积如山。”

“哇……缴获这么多,那法军岂不是变成了运输大队长?”

“法国人如何才能战胜敌人?”

“需要在女性的统帅下。”(指圣女贞德)

“因为他们的国王是外国人。”(拿破仑是科西嘉人。)

“哈哈……哈哈。”

“为什么在法国有那么多的林荫大道?”

“这你就不知道了,因为德国人喜欢在树荫下行军。”

“如何称呼同时举起双手的十万法国人?”

“当然是法国陆军。”

“笑死我了,你们也太搞了,看我的。”

“法国人为什么会将自由女神像赠给美国?”

“因为她只有一只胳膊是举起来的,法国需要两只手都举起来的自由女神像,所以他们把只有一只手举起来的自由女神像送给了美国……嘿嘿,我真是特么的机智吧!”

“为什么法国人总是能在国联那里获得很多投票?”

“因为他们总是举双手。”

“你们知道马奇诺在德语中是什么意思?”

“我知道,我知道……欢迎欢迎,热烈欢迎……我比刚才那家伙更机智,嘿嘿?”

“你机智个毛线,继续来。”

“法国人为什么害怕战争?”

“上帝啊,法国人当然害怕战争啊,因为他们一次也没赢过,女人领导的战争除外。”

“你们知道吗?当德国军队进城时巴黎市长对德军都说了些什么?”

“这个我还真知道,巴黎市长问隆美尔将军——伟大的隆美尔将军,需要十万张桌子吗?”

“平时爱吹牛,关键时刻就阳痿的军队是哪国的?”

“法国军队”

“哈哈……”

“先生们,休息时间,开始撤退工作,今天晚上要加班,咱们还有很多同胞需要撤退。”

“明白。”

……

法国巴黎市政厅,今天来市政厅会议厅的人比较多,大约有三百多人,来的人中有世界各国的著名的军火贩子,有很多国家的大使。

这些人齐聚巴黎市政厅干什么呢?因为隆美尔要在这里举行一个武器拍卖会。

要知道英法联军的总数有六百多万,武装这六百多万人那的需要多少武器装备啊!可以说多到无法统计,而现在这些武器装备就成了德军的战利品。

这天量的武器装备,除了德军留用的,除掉损坏的,还剩余了很多,光是轻武器,就堆满了几座大军营。

这些武器装备都是钱啊!放在哪里也是浪费,隆美尔当然要把这些武器装备变现,特别的轻武器,他们与德军的口径不同,这些轻武器是必须卖掉的,德军的后勤支持不了多种口径的战争。

来参加这次会议的人,当然都是来买武器装备的,此时的世界,正处于一个极度动荡不安的时代,二战的爆发让所有的国家都想办法加强自己的武装力量。

这个时代就是军火商的黄金时代,只要你有武器装备,就不愁找不买家。不管是国家买,或者是私人买,隆美尔是来者不拒,只要你能缴纳十万美元的保证金,你就有资格参与武器拍卖。

拍卖会有专门的拍卖师负责,但隆美尔作为主管人员,会议的开场白还是应该由他这个主管来说。

隆美尔整了整自己的军容,就从容地走上了讲台。下面的人见隆美尔走上了讲台,立即鸦雀无声了,此时的隆美尔那已经在无形之中有了一股王者之气,这当然是指挥千军万马才有的气质。

“各位先生,各位女士,各位新闻界的朋友

大家好;

我是法国总督隆美尔,热烈欢迎大家参加这次武器装备拍卖会,这次我将拍卖三百万支步枪,二十五万挺机枪,五百多门各种口径的火炮,轻型坦克一百四十辆……

我的话说完了,有什么问题,尽管提问,本人知无不言。”

任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的何凤山,此时也在人群之中,他在得知德国将在法国巴黎拍卖武器装备的时候,立即给老蒋发了一封电报。

中国此时的抗战已经处于极度的艰难之中,众所周知,中国的工业基础薄弱,钢铁的年产量才五万吨。

而日本已经达到了一百万吨,战争打的就是钢铁,中国人只能用血肉长城来捍卫自己的祖国。

【兄弟们周末快乐,票票也遗弃投来,落叶拜谢。】

……

第94章英雄外交官

此时的中国急需各种武器装备,而各帝国主义因为惧怕日本,纷纷停止向中国出口武器装备,也就是说中国此时拿钱都买不到武器准备。

(美国参战前,中国就是独自在苦苦支撑,这是无容置疑的,中国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惨重的代价,而中国牺牲却没有在战后获得应有的承认。)

何凤山很快就收到了老蒋的电话,老蒋指示何凤山立即动身去法国巴黎,一定要想办法买到大量的武器装备,步枪、机枪、高射炮、37反坦克炮、坦克、大炮等等,只要是武器装备,中国都要,而且是来者不拒。

此时的中国真是实在太需要武器装备了啊!好多士兵使用的还是清朝生产的老套筒,膛线早就磨平了,每名士兵只有五发子弹,外加一把大刀。

五发子弹能做什么啊!简直不敢想象,而此时的日军是陆海空齐全,而且弹药充沛,武器装备先进,中国是真的在用血肉之躯捍卫国土和民族尊严了。

何凤山在隆美尔致辞的时候,就发现讲台上的德国将军,几次把目光停留在自己的脸上,这让何凤山差点找镜子去看看自己脸上是不是花的。

当隆美尔致辞完毕之后,何凤山就连忙把手举起来提问,他想知道这些武器的新旧情况,毕竟这些武器装备都是德国缴获法军的。

隆美尔看到何凤山这个穿越前的同胞,心中的亲近不由得有感而发,他直接指着何凤山说道:

“这位先生,请你提问”

何凤山立即起身,先是对隆美尔点头致谢,然后就立即自报家门:

“伟大的将军,我叫何凤山,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

隆美尔一听对方叫何凤山,还是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隆美尔心头一喜,这不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中国的辛德勒”吗?

(中国难得出一个被国际社会认可的英雄,请求兄弟们务必看一看下面的内容。)

何凤山上任时,欧洲上空已战云密布,纳粹肆虐横行,掀起反犹恶浪。1938年3月,德国吞并了奥地利。

不久,希特勒命各国驻奥使馆,一律改为总领事馆。5月,南京国民政府委任原使馆代办何凤山为总领事。

纳粹分子大肆煽动反犹狂潮(隆美尔不是纳粹党哦),犹太店铺被捣毁,大批犹太人送入集中营。

面对灭顶之灾,欧洲犹太人决计出走,希望借此躲避纳粹魔爪,但是取得一张出国签证难若登天。

当时肯接纳犹太人的国家少之又少,而且签证条件极为苛刻。一位奥地利犹太幸存者回忆当年的绝望心情:

“签证!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有关签证的消息中,我们醒来,就被签证问题缠绕。

我们时时刻刻在谈论这个问题……我们能去哪里?白天,我们努力获得必要的证件、意见、印戳。晚上,在床上,我们做梦,梦里是长长的队伍,官员!签证!签证!”

奥地利是欧洲第三大犹太人聚居地,总数约18。5万人。纳粹欲将这里的犹太人赶尽杀绝,规定集中营的犹太人只要能离开奥地利就可以释放,赶不走的则在集中营里成批屠杀。

因此,对奥地利的犹太人来说,离开就是生存,不能离开就意味着死亡。于是,犹太人纷纷想方设法离开奥地利。

要离开首先要有目的地国家的签证,求生的欲望使成千上万的犹太人每天奔走于各国领事馆之间,但大都没有结果。

1938年7月13日,在法国埃维昂召开了讨论犹太难民问题国际会议,与会32个国家都强调种种困难,相继对犹太人签证亮起了红灯,拒绝伸出援手。

于是,素有世界******之称的上海,成为各国犹太人首选目的地。奥地利中国总领事馆就成了犹太人获取“生死签证”的最后希望。

国际形势风云突变,被推到历史风口浪尖、富有同情心的中国外交官何凤山不忍看着犹太人在维也纳等死,他向走投无路的奥地利犹太人伸出了援手,勇敢地打开了向犹太人发放签证之门。

17岁的犹太少年高德斯陶伯,曾先后奔走把除中国以外的驻维也纳的近50个国家驻维也纳总领馆都跑遍了而一无所获,绝望中的他,最后来到中国总领馆。

出乎他意料的是,20份签证在很短的时间里拿到了。捧着这一大叠生死攸关的生命签证,想到全家逃离虎口美梦成真,他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高德斯陶伯于1938年7月20日一次就从中国总领事馆拿到了20份前往中国上海的签证。这消息在犹太人中迅速传开。

中国总领事馆门前每天从早到晚排着长龙,许多求助无门的犹太人在这里拿到了去上海的“生命签证”,从而逃离欧洲去了中国,或转道上海去了美国、巴勒斯坦、澳大利亚等地。

顶住压力的何凤山成批地给犹太人发放签证,引起了纳粹当局的不满。纳粹以中国总领事馆的房子是犹太人的财产为借口,没收了房子。

何凤山就自己掏腰包,迅速把领事馆搬到了另一处很小的房子里,坚持发放签证。

当时国内政界对向犹太人发放签证意见也不一。******对德国有好感,使用德国军事顾问,购买德国武器,还把儿子蒋纬国送到德国学军事。

这自然对何凤山形成了很大压力,他很快就受到了来自顶头上司——驻德大使陈杰的直接威胁。

陈杰秉承国内的旨意,想维持同德国的关系,害怕得罪对方,因此坚决反对何凤山给犹太人发放签证,但何凤山没有理睬。

后有人向外交部打小报告,说何凤山在向犹太人出卖签证。陈杰于是采取突然袭击方式,派人到维也纳调查。

因查不到证据,才不了了之,但是,何凤山于1940年6月被调离维也纳。

(如果不是隆美尔拍卖武器装备这件事情,何凤山此时已经被调职了。)

据此计算,何凤山签发的护照至少有数千份。平均每月派发500多份,有时甚至达到900份。当时一艘轮船往返7趟,载着3600名欧洲犹太难民,来到东方避难天堂上海。

那时,持有中国领事馆签证的犹太人,不仅能合法离开维也纳,危急时刻还能将中国签证作为护身符,拯救自己的生命。

上海成为当时世界上唯一向犹太难民敞开大门的国际大都市,顶峰时达3万多人,超过了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南非、新西兰五国接纳犹太难民的总和。

……

第95章幽默的隆美尔

众多犹太人,正是因为有了何凤山发放的“生命签证”才得以逃出苦海、重见天日。

在纳粹看来,众多外国总领事中,只有中国总领事何凤山从不买账。令纳粹格外恼火的是,何凤山不仅公开与犹太人保持来往,而且还提供一切力所能及的保护。

驻维也纳美孚石油公司经理罗森堡一家人,就是在何凤山亲自护送下,逃到国外。

那天清晨,何凤山约定为罗森堡送行。没想到这天所有奥地利的犹太人都突遭软禁。罗森堡打电话暗示何凤山不必前来。历来信守诺言的何凤山,尽管危险重重,依然按时前往。

一进罗森堡家,何凤山发现男主人已被纳粹带走,家人惊慌失措。正说话间,闯进两个盖世太保。何凤山在沙发上不动,并点燃了一支烟。

何凤山用流利的德语质问:

“我是中国政府驻维也纳的总领事,请你放尊重点,我代表国家执行外交公务。罗森堡先生早两天就办理了中国签证,他的合法权益中国理当保护。

我郑重声明请你们停止抄家,从速放人,否则影响邦交关系的后果,将由你们负责。”

何凤山义正词严的交涉,盖世太保悻悻而去。随后,罗森堡先生获释。为防意外,何凤山用总事领馆车辆亲自护送一家人,逃离维也纳。

现定居以色列的多伦先生,谈起救命恩人何凤山,老泪纵横,他回忆说:

“何凤山与我们家比较熟,他亲自把我护送回家,并对我们说,只要他还有外交官的身份,只要他还住在我们家里,纳粹就不敢伤害我们。为了保护我们,自那以后,何凤山经常到我们家里坐一坐,看一看。”

不久多伦弟弟被捕,所幸,凭借何凤山亲自办理的中国签证,最终得以获释,1939年,兄弟二人于离开维也纳,来到巴勒斯坦。

当时6岁的伯纳德,父亲莫里斯是维也纳银行职员。反犹暴行爆发后,纳粹党徒破门而入,将家里洗劫一空,并将莫里斯送到达豪集中营。

母亲史特拉凭借刚刚拿到的中国签证,送给纳粹当局查验,父亲得以释放,随后,一家三人转往上海。

现居加拿大的犹太妇女克劳蒂亚的父母,正是凭着何凤山发的签证,到达上海后生下她。

她说当时奥地利五十余国领事馆,只有中国外交官何凤山敢于帮助他们,因此,她对中国有着特殊的友好感情。

现维也纳爱乐乐团首席小提琴演奏家海因茨?格林伯特,早年随父母来到上海,当时还只有6岁。在上海接受音乐启蒙,学习了拉小提琴。

多少年后,说起这段往事,小提琴家感慨万千,他对何凤山帮助他们一家到上海避难十分感激。他认为,自己的生命与事业,全都是拜何凤山博士义举所赐。

加拿大克劳斯女士回忆:当年,她的丈夫在中国领事馆外排队等候时,见总领事的车经过大门,就从车窗把签证申请表扔了进去。结果,很快接到电话通知,拿到了救命签证。

美国大名鼎鼎的亿万富翁、现任世界犹太人大会秘书长辛格的父母,也是何凤山义举的受益者。

他含着泪水,激动地对历史学家索尔说:

“我父母的生命是何凤山博士救下的,他是一位真正的英雄,我一定要把他介绍给全世界的人。”

……

隆美尔收回思绪,微笑着对何凤山大使说道:

“原来是来自中国的大使何先生,本人隆美尔,现任法国总督,何先生你有什么问题,尽管问好了。”

何凤山这次来就是为了买武器装备,此次德国要出售的武器装备数量极为庞大,为历年之罕见,这些军火,对中国的抗战可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购买之前,有必要问清楚这些武器装备的质量问题,毕竟这些武器装备都是缴获的,万一德国人把那些损坏的武器装备拿出来卖,何凤山如果买了这样这样的武器装备,那岂不是大大的失职。

“伟大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