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醉卧江山 >

第332章

醉卧江山-第332章

小说: 醉卧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牧的意思很明确,辽国人虽然日暮西山,但还是有着不小的底蕴,金国的女真人迅猛崛起,势头不可阻挡,双方大战一触即发,正是大焱黄雀在后,坐山观虎斗的最佳时机。

    问题就在于,童贯等人收下幽州之后,朝廷方面迟迟不见决策,他们也不敢妄动,若率领大军北上掺和辽金之战,难免会被萧干袭了后路,若丢了幽州等地,所有的所谓千古奇功,也就将付之一炬,再无存在的可能。

    再者,据朝堂那边的消息,今次官家封赏下来,童贯极有可能会受封郡王,距离他异姓封王只有一步之遥,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会冒险激进吗?

    即便他们不出兵北上,辽国与金国大战一场之后,双方你死我活,必定元气大伤,收复燕云十六州也只不过是时间问题,在许多人看来,这已经是上天对大焱皇朝的最好恩赐,还有必要去冒险在辽金两国大战之中插上一腿吗?

    也难怪苏牧没有让甄五臣直接带着玉佩找童贯,而是将难题丢给了张宪。

    岳飞和韩世忠等人听说苏牧在辽阳府大闹了一场,非但安全离开,还拼死杀了完颜宗弼,一个个也是震撼不已。

    可听说安茹亲王战死之后,诸人也是心里发堵,若不是安茹亲王带着一百马穆鲁克奴隶兵充当教习团,又哪来他们今日的成就?

    而苏牧为了保全幽州,再一次冒险往上京临潢府而去,将金国的祸水东引,也让诸人心潮激荡,甚至他们窃窃以为,即便官家要封王,也应该封苏牧,而不应该封童贯。

    当然了,他们早已不是初入军营的愣头青雏儿,这些话也只能烂在肚子里。

    无论是为了北伐大业,还是为了苏牧,今次都必须说服童贯率领大军北上,这已经是毋庸置疑的决定了。

    张宪考虑了良久,这才带着蟠龙佩,到中军大营去求见曹顾。

    他只是破牙营的虞侯,按说想要见到童贯并不容易,但有这块官家的玉佩在手,童贯也不敢不见,但为求稳妥,他还是决定先说服曹顾和种师道。

    只要得到这两位的认同,即便童贯不答应,这两位联合起来给童贯施压,自己再进行游说,事情也就容易得多。

    事实证明,史书上对张宪的评判并没有错,这位未来岳家军的顶梁柱,岳飞的死忠弟兄,果然没有让苏牧失望。

    他就像蒙尘的明珠,他的智慧和勇武并不比其他名将要弱哪怕一丁点,他缺少的,只是一个能够看到他的优点,能够赏识他的人,而苏牧毫无疑问成为了将张宪的潜能挖掘出来的那个人。

    曹顾早就听巫花容说过这一路的历程,心里也是久久无法平静,他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大焱的最好机会。

    若这件事办成了,非但能够收复燕云,说不得还能够趁机灭了辽国!

    如果说收复幽州是百世之功,那么收复燕云十六州便是千古奇功,而能让辽国灭亡,这该是万世不灭的无上功勋,漫说童贯封王,便是他们北伐军的首脑们一个个封王,又有何难!

    人啊,不怕没能力,就怕没梦想,不怕不敢做,就怕不敢想。

    当这种想法出现在曹顾的心里,就再难驱散,他已经老了,对官场名利权势其实并不太热衷了,反正曹家靠着吃老本,也能够承袭延续下去。

    可这毕竟是异姓封王的千古大功劳,这是足以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壮举,即便他的心已经如同古井不波,仍旧要激起千层浪花来了。

    于是他便将种师道找了过来,两人进行了一番密议。

    相对于童贯,曹顾其实更欣赏老种,因为他是显宗的人,很清楚苏牧的底细,而种师道在对待北方战局的态度上,与苏牧有着极其相似的看法。

    童贯和其他人都只是盯着燕云十六州,能够收复幽州,便开始有些洋洋得意,可种师道的目光,始终与苏牧保持着一致。

    他们的目光越过燕云十六州,越过长城,看到了东北角白山黑水的那个迅猛崛起的游牧部族。

    而事实不断证明,他们的眼光是多么的毒辣,金国的创建,女真大军的飞速崛起,一个个不败的神话传来,所有的这一切都在说明,金人确实比辽人,还要可怕!

    当两位老人在秘密商议的当口,张宪带着苏牧的指示和那块蟠龙佩,来到了他们的面前。

    他们惊喜于苏牧的未卜先知,惊喜于苏牧敢于深入虎穴,更佩服苏牧为大局着想的牺牲精神。

    在北伐军为岳飞等人占领莫州雄州而弹冠之时,苏牧已经向童贯借兵,打算往幽州走一遭。

    而他被迫劝降涿州常胜军,所有人都在庆祝之时,他已经率领着岳飞等人,来到了幽州。

    当所有人为攻陷幽州而洋洋得意,拼命争抢军功之时,他已经率先将平州拿下,还大败萧干,送了杨可世一场大功劳。

    本以为平州已经是极限,他又潜入到辽阳府,可谓千里奔袭,带着为数不多的常胜军和绣衣指使军,竟然虎口夺食,将完颜阿骨打的四子,女真大将完颜宗弼给杀了!

    这个年轻人每一次都走在他们的前头,在他的面前,北伐军就像一头笨重的老牛,保守迂腐,不思进取,虽然不情不愿,但苏牧每一次都强行拉住了这老牛的缰绳,牵着畏首畏尾的老牛,与前面的虎狼对抗着。

    种师道一开始并不太赞同苏牧的做法,虽然苏牧与他一样,都看到了不远未来最大的威胁在东北方,但苏牧的做法太过激进,而种师道素来以稳重著称。

    他就像是大焱军队的定海神针,而苏牧却是跳来跳去,敢于大闹天宫的那只猴子,处世理念的差异,也让种师道对苏牧始终抱着审视的态度。

    而现在,这位老西军的统领,终于长叹了一声,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苏牧,或许就是那个能够让大焱重新站起来的人吧。

    他从未想到过,一个人凭借着一己之力,能够做到翻云覆雨的事情,他是一军统帅,但他也明白,自己能够下达命令,但最终成事的,还是要依靠麾下成千上万的士卒。

    但苏牧每一次都身先士卒,已经将他们这些老家伙远远甩在了身后。

    他已经沉稳了大半辈子,虽然这次极有可能晚节不保,但临了如果还不冒险一回,这辈子也算是白过了。

    他和曹顾相视了一眼,朝张宪说道:“你先下去吧。”

    张宪皱了皱眉,并没有转身离去,他分毫不让地盯着种师道和曹顾,大着胆子直接问道:“事关重大,下官斗胆,请二位相公给一个准话!”

    是的,确实事关重大,如果浪费了这次机会,辜负了苏牧对他的赏识只是小事,更让人难受的是,苏牧所有的努力也都将白费了。

    种师道意味深长地看了看张宪,再想想岳飞韩世忠等人,这些都是苏牧挖掘出来的珍宝,若放在过往的纷争乱世之中,他们这些人,哪一个不是呼风唤雨的枭雄猛将?

    可惜大焱的官场死死的遏制了武将们的权柄,使得他们根本无法发挥罢了。

    不得不说,苏牧的眼光,实在太过毒辣,仿佛要将这个朝代,所有的能人志士,都挖掘出来一般,比如眼前的张宪,就是一块被极大低估和埋没的璞玉。

    种师道微微一笑,朝张宪说道:“回去让岳小子他们准备好,就算是绑,我们两个老头子也会把童贯绑着北上!”

    老夫聊发少年狂,西北望,射天狼!

    种师道突然觉得热血沸腾,仿佛回到了过去,回到了他第一次捉刀,在战场上砍下第一颗人头的那个时候。


第五百三十一章 暌违已久

    四月末的临潢府已经酷暑难当,炎炎夏日晒得街道上蒸汽腾腾,无论是南边的汉城还是北边的皇城,却人头攒动,不断有民夫奴隶和车马在搬运物资和器械。

    金兵入侵的消息已经传开,人心惶惶之际,皇帝即将御驾亲征也足以振奋人心。

    游牧民族的骨血里,始终是好战的,他们好不容易获得了大片沃土,足以让他们安居乐业,又岂能拱手让给另一个民族?更何况这个民族在他们的面前,简直比蝼蚁还要弱小。

    虽然事实证明,这支蚂蚁是带着剧毒的铁蚂蚁,但辽国这样的庞然大物,皇朝延绵一百多年,早已积攒出了足够的优越感。

    真宗时的檀渊之盟让大焱人获得了近乎百年的和平,使得大焱的经济文化发展到了人类古代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许多人都认为这就是大焱军事疲弱的罪魁祸首。

    但这场和平也给辽人带来了无穷尽的后患,原始的游牧民族一旦安定下来,便会沉溺于享乐,奢靡起来比农耕地区的汉人还要堕落。

    虽然他们的军队仍旧保持着打草谷的传统,仍旧有人不愿放弃狩猎和放牧,但军队的战斗力也在急剧衰退。

    如果辽国和大焱在不久的未来走入灭亡的深渊,那么毫无疑问,檀渊之盟就是他们挖向深渊的洞口。

    他们已经沉寂太久,又接连遭遇败仗,连素来孱弱的大焱,竟然都能够骑在他们的头上,甚至还俘获耶律大石,击败萧干,使得他们蒙羞。

    在面对迅猛崛起的金国,他们更是颜面扫地,所以他们必须重振雄风,他们要挽回所失去的一切,让辽国回到真正的霸主地位!

    这样的节骨眼上,一场御驾亲征是多么的必要,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猛士如云的辽国之中,老皇帝并不算特别勇猛的人,要真计较起来,大概也只是比耶律淳好那么一丢丢。

    但他曾经带兵征伐,展现过他勇武的一面,他是辽人的象征,他的御驾亲征,给了辽人最大的鼓舞。

    命令下达之后,所有的文臣武将纷纷行动起来,南北两院的国家机器开始疯狂运转,各地开始集结军士。

    真的如同燕青事先预想那般,即便少了萧干那一部分人马,辽国在短短时间之内,仍旧征募了三十多万的军队,加上辅兵民夫和奴隶林林总总加起来,虚称七十万大军,一点都不过分!

    眼看着就要誓师出征,燕青却收到了消息,他那个便宜师弟苏牧,终于抵达临潢府了!

    夜幕来临,苏牧孤身一人,换了身凉快的书生袍子,来到了南面汉城中的一处青楼。

    或许在许多人眼中,辽国的青楼应该就是单纯卖肉之地,走进去便是香汗如雨,粗喘延绵的牲口画面。

    但事实上,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浸染,辽国人在很多事情上,比大焱人还要奢靡,还要懂享受。

    这座名为黄玉的青楼,装潢很是淡雅,在满是汉儿和奴隶的汉城之中,便仿佛污泥之中的一朵雨后青莲。

    黄玉馆里头的倌人和姐儿来自天下各地,有汉人的大家闺秀,也有辽国的北地野马,更有回鹘等其他异族的奴婢,环肥燕瘦,任君挑选,有焚香煮茶抚琴手谈的清倌人,也有翻云覆雨任君采撷的肉姐儿。

    也不知是大战在即,还是黄玉馆门槛高,里头的客人并不多,而且一个个藏头露尾,想来该是辽国朝廷里头的大人物,不想太过招摇。

    苏牧来到预订好的雅间坐定,便有妈妈领着诸多姐儿让苏牧挑选,虽然苏牧没有太多闲情雅致,但做戏做全套,还是挑了几个身材风雨高挑的辽人姐儿,就算要假戏真做,起码也能曲线救国,替天行房嘛。

    那姐儿竟然精通汉话,又兼具北地女子的火辣主动,坐在苏牧的怀中,后者想要不乱都有些难。

    好在苏牧也不是急色之人,虽然这种场面见过不多,但应对也很是得体,只是背了两首诗词,便展现出南朝士子的儒雅淡雅气度,他本就是第一才子,这一手拿出来,当即让那姐儿惊为天人,再不敢浪荡轻佻。

    坐了一会儿,吃了些茶,乔装改扮成辽人大爷的燕青,便走进了雅间来。

    燕青人称千面郎君,一手易容之术可不是浪得虚名,虽然如今失去了左手,可在他的教导之下,萧柔柔的技艺已经登堂入室,想要蒙混过关也是绰绰有余。

    当苏牧看到眼前这位皮帽虬髯的辽人大汉,若非燕青展现出那独有的玩世不恭,苏牧一时半会儿怕是辨认不出的。

    燕青坐下之后,苏牧便给他斟茶,可突然想起燕青已经断了左掌,心里也有些难过起来。

    倒是燕青颇为光棍,右手将那茶盅推到旁边,便用纯正的契丹语朝那姐儿吩咐道:“换大碗酒来!”

    趁着姐儿出去的空当,燕青才和苏牧低声交谈起来,多时不见,两人的气质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燕青潜伏在辽人的最高处,伴君如伴虎,整日在老皇帝身边,随时有可能被揭穿身份,却也使得他脱胎换骨,在高压之下,使得自己的演技更上一层楼。

    而苏牧四处奔走,亡命厮杀,新近又见证了安茹亲王的牺牲,看到了隐宗宗主的手段,感受到女真铁骑的强大,也变得更加的高深莫测,仿佛举手投足之间,便拥有改天换地的力量。

    见得此时的苏牧,谁能够将之与三五年前那个杭州纨绔联系在一处?

    两人并没有太多时间唏嘘人生,燕青早已将辽国大军的情报写在纸上,趁机塞到了苏牧的手里,苏牧又说起自己的想法打算,只是暂时没有收到情报,也不知张宪能否说服童贯,不过对张宪,他还是有着极大的信心,多少让燕青宽心了不少。

    若此事真的能成,辽国即便不灭,也会被打残,而女真大军承受数十万大军的冲击,无论是完颜阿骨打还是隐宗,都必定遭受沉重的打击,一时半会儿绝对缓不过气来。

    这样的状况,对大焱便是天大的好消息,当然了,即便辽国灭亡,女真又被削弱,大焱想要一统天下还是很困难的。

    大焱能够拿出手的武将并不多,也就苏牧进入军界之后,才将岳飞韩世忠等人都给提拔了起来,否则也就只剩下种师道、杨可世、王禀、辛兴宗和刘延庆这些老家伙。

    如果让这些老将出马,应该能够顺利瓜分辽国的地盘,非但燕云十六州,甚至更北的地方,都有能力去染指。

    可按照大焱朝廷重文轻武的尿性,文官们又怎么可能让武将镇压节制一地,去做封疆裂土的勾当?

    试想这些武将一个个都占据辽人原本的地盘,拥兵自重又领军在外,这必将成为武将横行的时代,而文官们哪个愿意远离皇都,到这山高水远的地方来节制武将?出了皇都,没有了舆论力量和皇帝的尊威,他们又如何能够节制这些武将?藩镇割据的局面会将大焱打得七零八落,这让官家如何能够安坐龙椅?

    也就是说,就算辽金两败俱伤,大焱也没有气魄和能力,吞并战后的地盘,撑死了也就将燕云十六州和附近的一些疆域拿下罢了。

    眼光和魄力决定一个人能够走多远,做多大的事,赵劼连守成之主都勉强,想要成为一统天下的雄主,实在有些强人所难。

    但如果能够尽可能消除辽国和女真的影响和压迫,大焱多占领一些土地,也不是很难的事情。

    当然了,如今谈论这些,难免有些遥远,毕竟辽金两国的大战还未开始,更漫说尘埃未定,一切都只是画饼充饥罢了。

    如果历史大局仍旧按照史书上发展,那么这一役,辽人必定大败,临潢府失陷,老皇帝北逃,今后北方大地可就是金国的天下了。

    这里有一个前提,如果大焱不出兵,辽人的地盘必将成为女真的天下,因为金兵擅长攻伐,背后却有隐宗在支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