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卧江山-第4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古北口已经老朽破败,虽然仍旧险要,但被女真人的民夫堆累出鱼梁道斜坡,很难再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易守难攻。
但庆幸的是,古北口还有人堪称万人不敌,而且还不止一个!
杨再兴以一己之力,将这些女真人逼得纷纷后退,当他抽出长枪之时,一名女真勇士一刀劈落,杨再兴无法还击,只能举枪格挡,那人手中却是一柄宝刀,竟然将杨再兴的枪杆劈成了两半!
杨再兴并未惊骇,眸光绽放出血色,左右手各持半截枪杆,将那枪杆当成短戟,左右开弓,那人躲闪不及,被杨再兴一棍就砸烂了脑袋!
岳飞见得杨再兴越发深入敌阵,担心他失落于敌阵之中,同样跃下城头,从鱼梁道上冲杀而下!
本该进攻的女真人,竟然在小规模对战之中,被守军打了个反攻,而且他们的主将完颜宗望,根本就不是杨再兴的对手!
他们非但见识到了大焱军士死守边关的炽烈之心,更见识到了大焱第一勇将那绝世无双的风范!
杨再兴和岳飞身被十余箭,肉体受伤,灵魂不死,反而斗志昂扬,一路冲杀下来,守军更是士气大振!
完颜宗望看着女真战士一个个被杀死,看着如恶魔杀神一般的杨再兴,再看看赶下来支援的岳飞,他终究还是退兵了。
杨再兴遥遥看着完颜宗望,一直没有发声的他,终于将手中的断枪投掷出去,而后放声咆哮!
断枪激飞而来,若非有亲兵挡死,完颜宗望非得让断枪扎个通透不可。
心头大骇的他扭头望去,但见得杨再兴举着剩下的半截枪杆,浑身粘稠的血迹滴滴答答,他张开双臂,朝女真这边咆哮,声音震撼天地!
“谁敢踏过古北口半步!”
(PS:今日四更,补昨天的。)
第六百九十八章 苏帅的回应
夜色降临,寒风更是冷冽,吹袭在伤口上,便只剩下冰冷的刺痛,古北口城墙上一片沉默,军士们极其痛苦地压抑着,并没有因为伤痛而大声哀嚎。
反而越是这般,就越是让人窒息般憋闷。
事实已经证明,他们胜利的几率已经比气温还要低,一千人面对上万女真勇士,还有二三万的民夫辅兵,即便有古北口能倚靠,终究还是无法抵挡女真人的刀弓和铁蹄。
有没有人会想过后退?
有,而且还很多。
但有没有任何一个人临阵脱逃?
没有,一个都没有!
他们是岳飞手底下的兵,他们跟着岳飞从易州雄州便开始了征战,能够活到现在的,都是真正敢于直面鲜血和死亡的勇士。
他们的战斗技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更重要的是,他们明白军人的终极使命,他们明白保家卫国的真正含义,他们或许没有太好的文采,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但他们比任何一个书生,都更加懂得舍生取义的道理。
杨再兴的勇猛无敌,得到了所有军士的认同,他们并不明白这名降将为何会如此拼命,直到他们听说,杨再兴是杨家的后裔,他们才有些明白。
这就是血脉延续下来的魂,是杨业杨延昭以及杨氏无数忠烈的英魂,在让他杨再兴为捍卫大汉而奋勇,他不再是一个人,而是整个杨氏,乃至于历朝历代其他忠于汉民族的英雄们的缩影。
就如同他们每个人身上所肩负的一样,长久的征伐,并非给予他们什么,而是用鲜血和死亡,唤醒了他们血脉中的某种特质。
这是汉民族数千年来积累下来的特质,承平年代或许见不到,但每逢灾难降临,每当汉民族受到灭亡威胁之时,就会不断有越来越多的人,被唤醒这种特质,而后站起来为汉民族的延续而拼死战斗!
你之所以软弱,不是因为身体上的无能,而是因为灵魂上的孱弱。
你的灵魂之所以孱弱,是因为你没有任何信仰,而汉民族的最终信仰是什么?
是家。
家的力量是延续汉民族的最主要推动力,所以汉民族比任何一个民族都要重视家族的规矩,比任何一个民族都要重视亲情和血缘,他们能够将族谱从春秋战国开始,一直记载到后世,上千年的传承不断,每一个家,每一个姓氏,都有着一段传奇,都是一个奇迹。
这就是汉民族的信仰。
当他们在不断的牺牲之中,体会到这一点,被唤醒心中的信仰,他们就会明白,在外敌入侵之时,必须站在最前线,用自己的身体,用自己的性命,替身后的家人,抵挡敌人和灾难!
弟兄们都懂了,所以即便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恐惧,即便他们的肉体在承受着无法忍受的痛楚,但他们都没有后退,因为他们的灵魂,已经足够强大!
不是每个人都是杨再兴,不是每个人都是岳飞,但古北口上的每个人,灵魂都似岳飞杨再兴这般强大!
弟兄们不敢卸甲,只是将内衬的布衣撕扯下来,包裹身上的伤势,这才五六天的时间,一千人便已经伤亡大半,只剩下可怜的二三百人。
没有了内衬的布衣,冰冷的铠甲就这么贴在身上,他们只能靠着微弱的火堆,抱着兵刃,稍微眯一下眼,不少人闭上眼睛之后便再没睁开,到得第二日整个身子都已经冰冷僵硬。
悲伤是必然的,但弟兄们的心里已经坦然,这是没有退路的绝境,他们早已意识到这一点,他们要将自己的骨血,融入到这段长城之中,为身后的家人,筑起血肉的防线!
杨再兴脱下铠甲,在亲兵的帮助下,将身上的箭头都剜出来,整个过程他没有皱一下眉头,只是朝旁边替弟兄们处置伤口的岳飞说道:“要是有一口酒就好了…”
岳飞同样是遍体鳞伤,但他保持着一贯的作风,从来都是先给弟兄们处置了伤口,空闲下来之后才自己包扎伤势。
作为一名主将,他是极其合格的,这与他平素里严厉甚至到了严酷的治军态度有着极大的反差,也正是这种反差,更让弟兄们心生佩服。
禁酒从来都是岳飞在军中的第一铁律,但此时,他听得杨再兴有些调侃的话语,却也只是呵呵一笑:“是啊,要是有酒就好了…”
听得岳飞如此回应,杨再兴却沉默了,他沉默了许久,才呼出一口浊气来,朝岳飞说道:“能当你的兵,不冤。”
岳飞心想,世道崩坏,当谁的兵不冤?
只是面对杨再兴的目光,他并没有说出口,而是提醒道:“后头的战斗还长着呢,歇一歇吧。”
杨再兴没再说什么,谁又知道后头还有没有战斗?
如此眯着眼睛,仿佛只有一时半刻,又仿佛度过了极其漫长的严冬,当第一缕晨光喷薄而出之时,古北口以南,传来了沉闷的马蹄声!
杨再兴和岳飞第一时间警觉起来,军士们的双眸也都亮了起来,他们纷纷站起来,走到城墙边上。
晨光之中,一骑掀起滚滚风尘,他高举着一柄长枪,枪杆上套着一帆大旗,随着猎猎展开,一个苏字赫然入目!
那是大焱宣帅的帅旗!
当杨再兴和岳飞决定用驿马替杜玦送信之时,很多人都曾经想过,宣帅会做出何等的回应。
但随着这几日的死战,那些好奇的人已经死了大半,剩下的人,也已经没有心思再好奇。
可就是这个时候,驿卒回来了,还带回来了苏牧的帅旗,或许,这就是宣帅的回应了吧!
这帅旗代表着苏牧,也就意味着,如果可能,宣帅是愿意跟他们死守古北口的,可惜他是一军主帅,他还在坐镇大定府,而大定府的凶险程度,或许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比古北口还要恶劣。
汉人们常说礼轻情意重,心意到了,也就足够了,对于这些在古北口上卖命的弟兄们而言,苏牧的心意,确实到了,而可悲的是,他只能做到这一点。
弟兄们也会抱怨,为何刘延庆王禀等人就是不愿多发兵马来古北口?他们为何就没有宣帅和岳飞等人的远见?
明知道古北口是辽东通往中原的要塞之地,为何就不能派遣大军前来驻守,非要让他们这一千人来面对数万敌人,要这一千人全部死在这里?
战略需要考虑全局,或许远远不是他们这些小兵能够理解的,他们的声音,也无法被那些大人物听见,即便听到了,大人物们或许也根本不会在乎。
但现在他们知道,更是亲眼见证,杜玦就是他们之中的一个小人物,他的声音,被苏帅听到了,而苏帅也在意,更用最直接的方式,做出了最有力的回应!
他们可以卖命,他们可以大义凛然地去死,但他们不想被遗忘,而苏帅,仍旧记得他们。
当这面旗出现在古北口将士们的视野之中时,很多人产生了一种错觉,仿佛晨光的明亮,是那面旗带来的,而非天上的朝阳。
他们在颤抖,目光随着那面旗帜移动,当那面旗帜插上古北口城头之时,他们身上暖洋洋的,仿佛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这面旗是死物,不能疗伤,不能吃喝,或许关键时刻能当武器来用,它不能带来生的希望,却带来了死去的意义!
驿卒将旗帜交给岳飞之后,终于还是倒下了。
接连五六日马不停蹄的来往,早已榨干了他的每一滴力气,他喝了水,恢复了一些元气,而后在众人的瞩目之下,带来了宣帅的回话。
“苏帅。。。苏帅有令。。。”
众人听得此言,纷纷侧耳,然而岳飞却心头一紧,将那驿卒压了下来,朝杨再兴递了个眼色,后者点了点头,便将周围的士卒都驱散了。
那驿卒有些莫名其妙,但主帅的命令属于机密,岳飞如此做法也无可厚非,待得士卒散开,他才朝岳飞禀报道。
“苏帅。。。已经下令,幽州方面会第一时间派来援军,古北口的守军。。。三日之后,也就是。。。二月初七,就可以撤离古北口。。。”
岳飞并没有释然,面色反而更加凝重,这也是他刚才紧张的原因。
从苏牧赐下帅旗,他就隐约感觉到,苏牧是在给弟兄们一个希望,一个生的希望。
这是好意,毋庸置疑的好意。
但对于现在的守军而言,却是坏事。
人最怕的是没有希望,但在绝境之中,在九死一生的战场上,有希望真的是一件好事吗?
未必见得,否则又怎会有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
有时候,人就应该绝望,绝望所带来的力量,会比希望更加疯狂,而这种疯狂的力量,或许才能够让更多的弟兄存活下来。
苏牧的用意是好的,但刘延庆和王禀等人并非不知道古北口的重要性,他们是在防备,他们需要大军坐镇幽州,因为幽州是整个北方战场真正的大后方。
大定府的地理位置已经太过靠前,后辽姿态暧昧,不知何时就会发动攻击,大定府孤悬在外,根本就没有依托。
而雁门关和太原府虽然有种师中的秦凤军,但谁敢保证就一定能够抵挡得住党项人的铁骑?
更漫说蒙古人还没有出场,这场战争还有太多的未知之数,需要幽州这个大本营做出调遣和中转。
即便苏牧下令,幽州方面想要驰援古北口,也绝不可能会如此迅速,执行的力度能有多大,也未必如想象之中那么的美好。
岳飞沉默了片刻,而后走到城头来,嘴唇翕动了许久,面对期期艾艾地弟兄们宣布道。
“宣帅说了,他替整个大焱的百姓,谢谢诸位!”
岳飞郑重地朝弟兄们行了个军礼,他能够看到弟兄们眼中的骄傲,仿佛他们的牺牲,终于得到了认可,许多人甚至湿润了眼眶。
然而驿卒却很是愤怒,这是在瞒报!
他很清楚这个情报对于弟兄们而言,是多么振奋人心的事情!他实在不明白岳飞为何要将这么振奋的情报给瞒下来!
他本想揭破,但他抬头的瞬间,却看到了杨再兴。
这位在战场上万人无敌的第一猛将,正看着岳飞的背影,眼角有泪。
第六百九十九章 疑兵之计
杨再兴是个不太容易佩服别人的人,因为他本身文韬武略,自认不输于人,但回归南朝之后,他才发现,无论是苏牧还是张宪,都足以让他感到警醒。
在他看来,岳飞出身微末,行事中规中矩,韬略比不过张宪,骁勇又不如自己,却能够在军中拥有如此巨大厚重的威望,他实在有些想不通。
直到此刻,他看到岳飞将苏牧的军令瞒下来,虽然断绝了弟兄们生的希望,却又让弟兄们涌现出一股莫可名状的活力,他才明白岳飞为何能够获得军士们的爱戴。
因为他从没有将自己当成将领,他在用军队的铁律来约束弟兄们的同时,也在用更加严格的标准来约束自己,他与弟兄们一同成长,但因为他的标准更加严格,所以他成长得比别人更快。
做出这样的决定,对于连在军中喝酒都不会去做的岳飞而言,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去违背自己的原则,那可是一军主帅的军令,是他一直以来最敬重之人的命令!
但他还是这么做了,因为他比远在大定府的苏牧,比任何人都要了解这些军士,他知道相较于生的希望,弟兄们更需要死的决绝,他们需要的只是主帅对他们的肯定,他们只是想要有人能够看到知道他们的牺牲和付出。
这是最底层军士们的心声,也是他们最渴望得到的,至于那虚无缥缈的生存希望,对于他们来说只不过有害无益罢了。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弟兄们真正需要什么,也甘愿为了这群弟兄,瞒下主帅的军令!
一个忠于自己的人,宁愿违背原则,做出对自己最大的背叛,这才是最大的付出,而这种付出,除了这个不太理解的驿卒,除了他杨再兴,没人能够知道。
驿卒有些迷惑,却又隐约感受到岳飞身上所散发出来的悲伤,他再也愤怒不起来,特别是见到杨再兴那湿润的眼角之后。
他知道杨再兴是个多么高傲的人,他也知道这个万人无敌的将军,是有多么的强硬。
他有些难以置信,杨再兴竟然会为了岳飞一个举动,而出现这样近乎诡异的状况。
他不明白,但他能够感受得到,所以他再没办法愤怒,也不再想着揭破岳飞。
当他听到军士们的欢呼,听到那振奋人心的笑声,仿佛要将笼罩在古北口上空的沉闷一扫而空,他终于有一些明白岳飞的用意了。
军士们的重新振奋,也引起了女真方面的注意,三万人被一千人阻拦在古北口这么多天,如今更是只剩下三百余的残兵败卒,对于南征北战所向无敌的女真人而言,简直就是耻辱!
他们曾经缔造了无数不败的神话,甚至堪称神迹,他们用三千多人就大破十万辽军,用两万人打败七十万辽国大军,结果却被岳飞和杨再兴堵在了古北口这个鬼地方!
只是他们并不知道,如果没有苏牧出现,如果历史的轨迹没有发生改变,若干年之后,岳飞会用几百背嵬军,打败金国十万铁骑!
人的名,树的影;在绝对的人数优势下,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巨大的胜负差距,让人难以置信的同时,也揭示着一个事实。
在那时候的战场上,除了武力上的比拼,更多的还是在心理上的比拼,在军心士气上的比拼,这些甚至已经超乎了军队本身的战斗力。
数十万大军慢说一人丢一柄刀出去,便是每人吐一口唾,就真能够将几百人彻底淹死,一点都不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