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高衙内新传 >

第159章

高衙内新传-第159章

小说: 高衙内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必有一战!”
    高手之间这样的默契,寻常俗人是不懂的,韩世忠在回到高强身边时,也没有说出这样一幕。在宋江这里,及时雨也很明智地略过了这一节,把那封箭杆上的书信打开看时,果然是要求用被擒的王英来交换李清照。
    倘若王英本人在此,要他交出到手的美人,去换任何一个被官军擒住的兄弟。恐怕他即便肯豁出性命去营救于那被擒的兄弟,也决计不舍得吧?很可惜。现在选择权在宋江为首的众头领手中,而这些人几乎都是完全不把女色放在心上,本来这江湖就是让女人走开的,好色在这时代地江湖上绝对不是什么好名声,因此毫无悬念。众头领的决定与宋江的预计完全相同:同意交易。
    次日午间,仍旧是在这个即将荒废的茶铺旁,花荣陪伴着宋江,将李清照完整地交还给了前来交易的官府使者,领回了王英。令他颇为失望地是,这次来的人庸庸碌碌,并没有看到昨日那个神乎其技。令他生出惺惺相惜之感的射手。
    快马急行一日有余,几人恰好在梁山边追赶上了大队。此时那白虎山孔家兄弟的人马也如期来到,两下汇合之后,竟有喽啰两千多人,有名将领不算宋江,也有花荣黄信,孔明孔亮,燕顺王英郑天寿等七人。
    这样大的阵仗,加上宋江预先来打好了前站。晁盖不敢怠慢,命人用船只接应了一众新来头领上山,自己率领山寨原有的众头领一体在金沙滩前迎接。身后选出八百精壮喽啰兵来,雁别翅一般排出老远去。
    宋江一眼即知,晁盖耍这么一出,一来是显示对新来众人的重视。以安其心,同时也是给自己的一个下马威“不要以为你现在翅膀就硬了。这梁山还是我姓晁的!”
    “可惜啊,晁盖,如今的宋江已经不是刚上梁山那会的宋江了,有了这些铁打的班底,更有高衙内那样坚强靠山,我惧你何来?”宋江心中冷笑,唤过花荣嘱咐几句,这才疾步上前与晁盖相见,诉说别来诸般情由,说到要紧处七情上面,周围众人无不惊叹。
    待叙罢别情,宋江一一介绍新来头领,言语中自然大加褒扬,连带王英孔亮这样没啥本事的都说得天上星宿下凡一样,更不要说花荣这样出挑的人物。
    晁盖原本对宋江就有心病,眼见宋江下山一趟回来,手上实力顿时大张,老大的不爽,又听宋江介绍新来众人,语调得意洋洋,更加的不待见,碍着自己的老大身份,还得摆出一副礼贤下士的气派来,不过脸上已经现出不豫之色。
    花荣先已得了宋江的嘱咐,此时见了晁盖神情,益知宋江所言不虚,心道:“不显显我小李广的手段,却叫你看轻我青州豪杰!”当下权且隐忍不发。
    待众人厮见毕,大队浩浩荡荡向宛子城行去,花荣忽听天上雁鸣,抬头望时,却见一行大雁南飞,心中暗喜:“该我花荣露脸!”
    当下吆喝一声:“梁山众家兄弟,且看花荣射雁!”言出箭发,正是弓开如满月,箭去似流星,那一箭射上半空,随即便是几声凄厉雁鸣,空中一个影子向下直坠。
    见花荣一箭落雁,晁盖等相顾骇然,已然心惊,待几个喽兵跑去检视那落雁时,又大声鼓噪起来:“一箭双雕!一箭双雕!”原来花荣这一箭射出,先穿过一头大雁的脖颈,又射入另一头雁的腹中,是为一箭落双雁。
    一传十,十传百,不片刻满山喽啰都传扬开来,处处皆闻欢呼“小李广”之名,一般落草的小喽啰,哪个不愿意看到山上添了这样强力地能人?
    花荣却也光棍,下马去亲自接了那两只雁,捧到晁盖马前笑道:“远来仓促,未曾备得礼物,谨以此双雁贺晁天王寿,并庆小弟得归梁山,追随众家哥哥骥尾之喜。”
    这一来自然皆大欢喜,晁盖见花荣这样英雄人物,心下也是喜欢。
    当晚全山大排酒宴,聚义厅中分列座椅,晁盖右手设了一个座椅,便是宋江端坐上头,余下新来的七位头领花荣等依次下坐,山寨原来的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等则坐在左手。
    眼见终于坐上了梁山的二号宝座,宋江心中犹如三伏天喝冰水那么痛快,面子上对晁盖可是曲意恭敬,叫人一点毛病都挑不出来,酒宴中更是大家尽欢,一醉而散。
    醉眼朦胧之中,宋江瞥见吴用的眼神不停扫过自己身后的几员新来将领,显得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心中暗道:“智多星啊智多星,你何去何从,咱可要与你好生计议一番了。”
    这里山寨众头领聚义,权且按下不表,远在青州的高强,此时也在经历一个特殊的时候,在他面前的轿子里,就端坐着思慕已久的易安居士李清照。
    咫尺之间,高强却觉仿佛天涯之远,连开口都似有些困难起来。
                  第二十七章 心痛(上)
    此时他所在的地方,正是被花荣打破之后的清风寨。秦明回城之后,东拼西凑了几百兵马,又出城来去寻清风山贼们的晦气,半道得知清风寨被贼人打破,又是一个大败仗,只气得他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不过恨归恨,清风寨是个紧要去处,扼守青州过往要道,更震慑三山,一旦落在贼手,整个青州都好似人被扼住了咽喉一般不得呼吸。因此秦明只好挥兵先来恢复清风寨。
    等到他到达清风寨时,花荣早已离去有时,霹雳火变成了火后精,青州城下是火过方至,这清风寨中也还是一样,秦明此时已经气无可气,连下令救火,收拾残局,安抚地方的时候都有气无力了。
    接到高强传言,要拿王英去换李清照时,秦明颇为不解,情绪上是大有抵触的,不过他们青州军马在此次匪患中一无建树,连本州兵马都监黄信都兵败投降了,这王英又是人家抓住的,哪里有什么面子出来唱反调?只得捏着鼻子不作声,把消息当作皮球踢给知州慕容彦达,让他头痛去。
    不想次日押解王英的衙役就到了清风寨,来的如此之快,把秦明都吓了一跳,足见慕容知府的心情迫切。就这么的,顺顺当当完成了交易,第三日上,李易安已经被送到了清风寨中,而高强在见过了宋江之后,也来到这里静候消息。
    不过在李清照来到之前,青州方面已经传来了噩耗,前宰相赵大观文的第三公子赵明诚,此时已经伤重不治,也就是说,比历史上提前了将近二十年。算上虚岁才只有二十五岁的李清照已经成为了一个年轻的寡妇。
    带着这样的噩耗,高强只觉得自己头上就差写下“乌鸦”的名号了,毕竟赵明诚之死,与他所带来的蝴蝶效应脱不开关系,虽然这其中的种种影响复杂异常。当然了,高强自己心中对于赵明诚的死是不会有多大负担了,至多是类似于后代外交辞令中常说的“深表遗憾”。但是在面对由此而成为未亡人的李清照时。这点遗憾就情不自禁地放大了许多。
    “呃,咳……”想说话,又不知道说什么的时候,清嗓子仿佛是一个不错的起调,只不过——已经清了十来遍嗓子,不但那原本子虚乌有的痰早已不见,恐怕嗓子都要被清的冒烟了。高强却还是没找到合适的措辞。最多也只是报了报自己的名字而已。
    好在对面轿子里的不是寻常女子,乃是千古才女的李清照,对于一帘之隔的人地异状,她那兰心中岂无所感?终于,一片沉寂之中,李清照率先开口了,而她一开口,竟已令高强没有了任何转圜余地:
    “敢问高应奉,愚夫鸿胪少卿赵君,现在何处?可还安好?”
    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况且赵明诚既不是我杀地,也不是我叫宋江派兵放火的,我怕什么?一边这么对自己说着,好容易作好了心理建设,高强以勉强称得上坦然的语气道:“本官已然得了消息。尊夫赵公子被兵灾所祸,身被八创,已然于本月丁卯日伤重不治,请夫人节哀。”话说出口了。高强才想起,在宣布这样的噩耗时。自己是不是应该显得较为沉痛一些?唉唉,刚才只顾着摆平自己心里的沟沟坎坎,却把这一节给忘了。
    满以为接下来就看到千古才女显露出小儿女所应有的伤痛,轿子里会传出不知何等的痛哭与哀伤,高强满肚子都在转悠着各种没营养的安慰话语,不想在一阵长久的沉默之后,李清照第二次开口,语调竟然一如前一句那样的平和:“愚夫遇贼之时,原本可以走脱,只因为了相护一些历年收藏之物,这才挺身而向贼兵。敢问高应奉,妾身家中金石收藏,可曾遭了兵火之灾?”
    若是换了寻常报讯地官儿,听了这消息必定愕然,哪有这未亡人对于生人不加挂念,反去问那死物的道理?不但情理所无,更加回答不上来,只因除了真正的饱学儒士,寻常官吏多半没什么人会去留心那种东西的价值。
    不过高强是什么人?对于李清照的这个问题,他也早就关注过了,这时忙回答道:“不劳夫人记挂,贤伉俪心血所积累的金石珍物一间房,大部已被从火场中救出,只是本府官吏多不识其文字顺序,有待夫人回去收拢之后再加整理了。”
    听到这样的回答,李清照似乎是松了一口气,她在轿中淡然道谢了,轻轻道:“本是经未亡人之手编纂整理,不过略多费一番工夫而已,物还在,便是万幸了。”
    听了这样的话语,高强倒没什么,秦明在一旁却有些忍不住,他守土不利,倒没什么脸面大声说话,小声嘟囔却也免不了:“人都没了,还记挂那些死物,这女子的心肠不知怎么生就的。”
    他嘴巴大,嗓门也大,高强要拦阻已经来不及,看样子李清照也已经全盘收到了。
    恼恨地瞪了一眼秦明,这位霹雳火现在基本上是没什么脸面对高强地,只得闭嘴低头,不说话了。待高强要寻些言语安慰李清照时,却听轿中人依旧语气平和:“这位将军,未亡人睹物则思人,况且这些金石之物,一丝一毫皆是未亡人与先夫一手一脚所得,未亡人整理其物时,便是念着先夫了。若有惊世骇俗处,也顾不得那些。”
    听到这样的说话,高强心头闷得厉害,好似有一块大石压着,透不过气来一样。
    却听李清照道:“高应奉,烦你备一身孝服来,明日未亡人要戴孝回青州,还望成全。”
    “些许小事,何劳吩咐,自然即时办来。不知夫人还有什么吩咐?”
    “没有了,多谢高应奉往返奔波,将未亡人从贼人手中救出,得为亡夫全此名节,铭感五内。”轿中的语声淡的像白水一样,若不是真正了解她的人,定以为这人的寡情薄义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高强却知道,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李清照这样至情至性的人儿,有这样的表现,正是哀恸已经到了极致的表现。
                  第二十七章 心痛(下)
    然而,若是伤痛这样累积,对于李清照的身体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在这时代的医疗条件下,多有人就这么郁积成疾,甚至不久就撒手尘寰的。情急之下,高强只得设法尽量找些话来与她说,好让她的情绪能够宣泄出来:“何足挂齿?崇宁五年,本官在京城之时,便已经得知了夫人的才名,那时缘悭一面,如今能为夫人效些微力,足偿心头所愿。只恨来迟一步,未能救出尊夫赵公子。”最后的那一句,却是有些违心之言,高强的性子,才懒得管赵明诚的死活,不过刻意提起他的名字,乃是想引发李清照心中的痛楚。
    轿子里长久的沉寂,李清照缓缓道:“高应奉,莫非是当日的绿肥红瘦?”
    高强惊喜不已,不由踏上一步道:“正是,当日本官年未及冠,在酒楼中隔壁偶遇夫人与尊夫同饮,有幸一听夫人唱新词,不揣冒昧,改了这四个字,难得夫人还记在心上。”
    “高应奉才高八斗,未亡人佩服的紧,愧煞不及,自然也就记得了。”李清照顿了一顿,又道:“未亡人心力交瘁,不能应酬君子,这便要告退了,烦请高应奉准备一间静室。”言下之意是要送客了。
    高强心中焦急,却又无法可想,难道伸手拉住这位新寡文君的轿子,说些狗血台词“你哭出来吧,哭出来就好过些”?那样的话,被御史台参上一本“有辱妇人名节”都有可能。
    那小轿子缓缓经过身边,也不知是幻觉还是耳力,高强好似听到了轿中人那无声的饮泣,一时激动心意,脱口吟道:“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夫人还请节哀!”
    这两句吟出。轿中人的呼吸为之停顿,半晌才轻轻地,断断续续地道:“高应奉,你,你便是这样的才情,又怎知……又怎知我丧夫之痛!”说到最后,这位易安居士终究是哭了出来,那两句原本是出自她那芹心中的哀痛之词,彻底打开了情感的阀门。
    这一哭便没有止境。李清照骤闻噩耗的伤痛。经过这两句铭心之词的发酵,在瞬间泪化汪洋,淹没了这位年轻却命运多舛的奇女子,令她放开一切怀抱,彻彻底底大哭起来,那种眼泪是有传染性的,那种哭声也是富有感染力的,足以令任何迟钝或者心胸豁达之人也深切感受到其中所包含的哀伤和痛楚。
    是夜,高强无眠,他躺在床上。身子辗转反侧,脑子却在牵挂着另一个院子中的人儿。
    “听说已经哭晕过去两次了,身子是必定大受伤损的了。我那时这样引她的眼泪出来。也不晓得是对是错?”
    高强越想越是心烦,眼睛直愣愣地望着窗外,恰好今夜已近望日,月明中天,直照窗台。万籁俱寂之中,忽然传来呜咽箫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婉转清扬,不绝如缕。
    “这箫声,莫非是燕青?”辨了辨方位。好似就是从李清照所歇息地那个院子里传来,高强估量自己今晚横竖是睡不着地了。索性披了衣服开门出来,一路循声寻去。
    转过一个月亮门,果见一座花坛旁边,一个人白衣如雪端坐,手中洞箫声已渐消,正是浪子燕青。
    “小乙,你也没睡?”
    燕青不答,起身望了望天上明月,忽而没头没脑地冒出一句:“衙内,可曾记得,当天也是这样的月色?”
    高强一怔,旋即反应过来:燕青与自己所共的明月,恐怕就是河北的那一轮吧?“不错,我记得很清楚,那天的月亮,比今日还要亮。”
    燕青默然,忽而轻笑:“月便是一样的月,曾照无数人,只不知是否也照到作古之人?”
    高强情知他是想起了已逝的佳人贾玉莲,她苦恋燕青不果,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两人这段没有结果的恋情,当时也曾令他唏嘘不已。而燕青,在离开河北之后,再也不曾见他露出这样怀想的神态,但那一段深情因其无与伦比的凄美和哀婉,对于燕青这样的性情中人来说,绝对无法忘却,只是藏在了最深的内心深处。
    而今夜的这般,难道是对于李易安失去夫君地伤痛,燕小乙也感同身受么?
    高强沉默了一会,轻轻拍了拍燕青的肩膀,喉头动了动,终究是没有说出话来。对于性情豁达,通晓世情的燕青来说,并不需要什么开导和安慰,或许,有个知心的朋友能够在这一刻与他共此怀想,便是足够了。
    燕青仍旧凝视着明月,口中喃喃念道:“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欲语泪先流……衙内,你可知道,三年过去了,到这一刻,我才敢真个面对我心中对她的思念。只因为,到这一刻,我才找到了足以表达我心中意念的词语,却还是出自衙内之口。”
    分明是剽窃之作,而且原作者就在面前的屋子里,原本高强是该惭愧一下地,但感于燕青的话语,他也全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